【文章赏析】读书品酒

发布时间:2021-06-30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文章赏析】读书品酒

  书中人物,从有文化有地位的官僚名士,到目不识丁的闲汉莽夫,全都喜欢喝酒,且大都是喝完就醉了。下面蒲公英文摘网小编准备了【文章赏析】读书品酒,希望大家喜欢。

【文章赏析】读书品酒

  基辛格在其回忆录《白宫岁月》一书中,写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1972年2月底,尼克松结束访华返回华盛顿。出访的成功使他兴奋不已。在向女儿特里西娅讲述访华见闻时,提到周恩来即兴燃酒的表演,颇觉有趣。为了让她的宝贝女儿见识一下,决定来个重演。于是取来一瓶茅台酒,倒进碗里点着了火。哪知蓝色的火焰熊熊燃烧,越烧越旺,竟将碗给炸了,火焰随着酒液漫了一桌子。众人大为惊慌,一阵手忙脚乱才扑灭了,差点在白宫引发一场火灾。

  尼克松演砸了,不是操作方式错误,只是酒的多少问题。周恩来倒的是一小杯,尼克松却是一大碗。连中国小孩子都明白的问题,这个美国人却不懂了。即使身为哲学博士的基辛格,这个聪明的犹太人,也只是惊讶于这种烈性酒“不做飞机燃料太可惜了,是因为它太易燃”了。

  尼克松和基辛格也许不知道,中国人爱喝白酒,并且将所有的白酒都称之为烧酒。一个烧字用的多么传神,烧出来的酒,能不烈性吗?而且越是爱酒懂酒的人越喜欢高度酒,文人尤甚。以汾酒为例,度数越高韵味越长,也越值得珍惜。清代著名诗人袁枚说过,“既吃烧酒,以狠为佳。汾酒乃烧酒之至狠者。”还进一步解释:“余谓烧酒者,人中之光棍,县中之酷吏也。”既然文人嗜酒懂酒,肯定就要写酒。从古到今,许许多多的诗词文章里写酒就占了很大的份量。由此可见,中华传统文化中,文学与酒的关系是由来已久的。这种现象,从古代的小说中可以得到更多体现 。《封神演义》中写纣王饮酒作乐,酒池肉林,从没有喝过一盏茶,从侧面反映了商朝已是个盛酒的朝代。每次读封神演义我就胡思乱想,如果商朝有了茶,纣王有事没事,随时随地喝一杯,渐渐品出滋味,喝出境界,越喝越多,就不至于整日饮酒,沉湎酒色,或许不会丟了大好江山。

  秦汉诗文当中也没有出现喝茶的记载。唐代文学作品中,也大多是饮酒的诗文,如李白杜甫动不动就喝酒做诗。从宋朝开始,文人喝茶渐成风气,但依然是酒多茶少。据说《金瓶梅》是一部酒书,每一回都写到喝酒,可惜未看过原著,没有啥感受。

  四大名著中,写喝酒的情节也很多。比较起来,《西游记》写的不多,喝的是神仙酒,也是逗笑酒。喝了以后尽胡闹。如天蓬元帅戏嫦娥,齐天大圣偷喝王母蟠桃酒,醉了大闹天宫,尽挑事端。天上人间两重天,看罢笑笑就算了。

  《红楼梦》写喝酒的章节很多,有人就说过,如果把红楼梦里有酒的地方都删去,那红楼梦就不成一本名著了。不过我认为,红楼梦喝的是讲排场的奢华酒,花间一壶酒,吟诗对句,弹琴唱曲,高雅有情调,普通人可望不可即,年轻人还有点嫌啰嗦,好多人看的不耐烦。

  《三国演义》喝的是政治酒,权谋机智的酒。如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曹操请刘备喝酒,也要找个理由,梅子熟了,尝尝。还东拉西扯地说了一气望梅止渴的故事。又说了一气龙,话题转到目前局势和几个实力派人物身上。本来刘备来的时候就不摸底细,这时候听的更是提心掉胆了。说着说着,曹操突然用手指头指了下刘备的鼻尖,然后又点了点自己的胸口,意味深长地说, 如今天下乱纷纷的,能称的上英雄的,也只有咱弟兄俩了。刘备心里正忐忑着呢,一听这话,大吃一惊,手一哆嗦,竟然将筷子落在地上。幸好天气阴沉沉的快要下雨,突然空中响了一个炸雷。刘备随机应变,一边拾筷子一边说,这个雷声这么响,震的我连筷子都掉了。曹操笑着说,一个大男人怕个啥雷声。刘备忙着回答,那些圣贤人听到炸雷和狂风怒号,还要变脸色,我一个平常人哪能不怕呢。巧妙地将掉筷子露出的马脚遮掩过去了。从此,曹操就再也不怀疑刘备了。

  看完,不禁后背有点发凉,差点也惊出一身冷汗。这样的喝酒,提心掉胆犹如赴鸿门宴,读起来一点也不放松,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离生活太远,不接地气。

  说来说去,还是从小就翻看的《水浒传》最有烟火气。饮酒的情节几乎成了故事的铺垫,成了渲染气氛的基调。别的不说,单说那种饮酒状态就让人提神。切二斤黄牛肉,酒只顾大碗价筛来。完全喝的是市井乡野的酒,生活气息最为浓厚。喝的舒坦读的也痛快。

  书中人物,从有文化有地位的官僚名士,到目不识丁的闲汉莽夫,全都喜欢喝酒,且大都是喝完就醉了。也是的,那样的喝法能不醉吗?当然,文有文的醉法,武有武的醉态。即便衙门出身的精细人宋江,醉了也是高声吟诗作赋,一抒胸中豪气。发泄完了还不算,又要借来笔墨写在白粉墙上,给小人留下了陷害的证据。

  闲汉李逵,大碗喝酒大块吃肉,一喝就赌,一赌就输。醉了更是擩拳抹胳膊,直着嗓子骂人,动不动操起板斧打将来。

  做军官的鲁达,心里一焦躁,便将桌子上的盘子碟子扔了一地。扔就扔了,一顿酒喝的管了一桩闲事,成就了仗义除霸的高大形象。

  归乡省兄的武松喝醉,无意间就成全了打虎英雄的名节。笔者认为,武松在全书中最精彩的醉酒情节,不是景阳冈打虎,也不是快活林醉打蒋门神,而是做了行者之后醉打孔亮一节。试想,在寒冷的十一月天气里,逃难的武行者抵不过严寒,一路买酒买肉吃,早就醉了。直到进店,看见别人吃肉,自己吃剩菜下酒,怎能不起冲突。先是叉开五指望店主人脸上一掌,打得半边脸都肿了,后又放翻孔亮,打了二三十拳。然后一个人将桌上的酒肉吃个八分。这时候,“武行者醉饱了,把直裰袖结在背上,便出店门,沿溪而走。却被那北风卷将起来,武行者捉脚不住,一路上抢将来。离那酒店,走不得四五里路,旁边土墙里,走出一只黄狗,看着武松叫。武行者看时,一只大黄狗赶着吠。武行者大醉,正要寻事,恨那只狗赶着他只管吠,便将左手鞘里掣出一口戒刀来,大踏步赶。那只黄狗绕着溪岸叫。武行者一刀砍将去,却砍个空,使得力猛,头重脚轻,翻筋斗倒撞下溪里去,却起不来。冬月天道,溪水正涸,虽是只有一二尺深浅的水,却寒冷的当不得。爬起来,淋淋的一身水,却见那口戒刀,浸在溪里。武行者便低头去捞那刀时,扑地又落下去了,只在那溪水里滚。”

  看看,被金圣叹誉为天人的打虎英雄,竟栽在了一条黄狗上,成了武松一辈子唯一的败绩,说来让人笑话。由此联想,做人行事不可大意。武行者若不是巧遇宋江,麻烦就惹大了,皮肉之苦自不必说,脸上刺着金印,一但报官,暴露身份,后果不堪设想。须知孔氏兄弟并非一般人物,也不是好惹的。

  小时候听老人们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这话有没有道理,不知道。反正是这几年越来越喜欢看水浒了,尤其是戒烟限酒之后,闲来无事就翻几页,专拣喝酒的章节阅读,挺痛快的。

  读好书如饮佳酿,日久成瘾。


 

相关热词搜索:文章赏析 读书 品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