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归因理论及其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8-06-2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归因理论是一种解释人的行为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广泛,重在运用归因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调节、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归因理论在现代教育教学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进行积极归因,正确使用期望效应和行为暗示,积极调控情绪,灵活地调整行为结果。
  关键词:归因理论 现代教育教学 积极归因 情绪
  归因理论是解释人的活动成功与失败原因的动机理论,通过改变人们的自我感觉、自我认识来改变和调整人的行为的理论。奥地利社会心理学家F·海德在1958年出版的《人际关系心理学》中首次提出归因理论,对教育教学实践有较大的借鉴意义。韦纳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他认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是人们解释成功或失败的主要原因,并将这四种主要原因分成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根据控制点维度,将原因分成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根据稳定性维度,将原因分为稳定的和不稳定的。根据可控性维度,将原因分为可控的和不可控的。这一关系表示为成功与失败的归因。在教育中的应用,即用归因的理论去认识、分析、调节和监督学生的学习行为。强调自我努力感的归因,是符合个体归因变化的规律和学生学习的现实表现。对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归因方法,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反应、期望、自信心及成就动机等。归因理论的基本模型显示了不同归因带来的一系列反应,反过来,学生的情绪反应、教师的期望及以后的行为结果也会对学生的归因方式产生不同的影响。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
  就归因方式而言,韦纳区分了三个归因维度及特定归因。特定归因是具体而个别的原因,如能力、努力、运气及任务难度等。如果学生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增强期望水平,激发学习动机,从而强化为成功的行为结果。因为能力是个体内部的稳定因素,由能力所获得的成功使学生更具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因而这种归因会带来一系列的积极效应。反之,如果学生将失败归因于能力,他就会确信不论自己如何努力都不会取得能力之外的成就,从而引发消极情感,降低期望水平,削弱学习动力。若将成功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就会使学生低估自己的能力,认为成功只是偶然,难以产生由成功所引发的积极情感及较高期望;若将失败归因于运气,则对学生能力的评价和期望水平不会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归因方式,引导其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的、不稳定的因素(如运气)。
  积极归因模式的引导需要破除学生原有的、固定的消极模式,学生一旦形成自己的归因模式就难以改变。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的能力,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加以说服,让学生认清自己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发展潜力巨大。既然能力是继续发展的,学生就会对自己充满信心,以积极的态度进行学习。
  正确使用期望效应和行为暗示
  所谓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产生的期望,学生在这种期望的指导下用预期的学习成绩来强化这种期望。一定范围内,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水平越高,学生越会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转化消极归因为积极归因的可能性就越大。若教师对学生显露出明显的失望感,学生感受到教师的低期望,就会形成自己能力低的意向,产生厌学情绪。教师的期望效应和行为暗示对学生的归因方式具有反作用,掌握适当的期望度,防止无意的消极行为暗示是教学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期望往往是通过行为暗示得以表现的,这种行为暗示具体表现为表扬与批评等手段的实施。通常情况下,若大部分学生获得成功,教师对某一学生的表扬可能说明这一学生的成功是在其能力范围之外的,它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消极的归因信息;若大部分学生失败,教师给予成功学生的意见则传递出一种能力高的强烈信息。对于简单的任务,教师的表扬反而具有消极的作用,而对于难度较大的任务,教师的意见正暗示着其较高的期望水平。因而教师应谨慎使用表扬与批评等手段,避免消极信息的传递。
  积极调控情绪并保持良好心态
  认知与情绪是相互制约、紧密联系的。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不正确归因方式的影响,产生消极、否定的情绪,这种不良情绪反过来又会严重阻碍学习活动的顺利进行。研究表明:将成功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因素(如能力),会产生自豪的情绪,自信心增强;将失败归于自身可控性因素(如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内疚的情绪;将成功归于他人可控性因素(如他人帮助),就会产生感激的情绪;将失败归于他人可控性因素,则会产生愤怒情绪。可见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使学生不断进步。反之,人对行为结果的情绪性预期以及伴随行为的情绪状态对归因方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另有研究表明:学习焦虑水平对归因有着直接的指导作用,不同学习焦虑水平的学生对于成功或失败的学习结果有着不同的归因倾向,而且这些不同的归因倾向有着与学习焦虑水平相关联的激励后效。低焦虑者更倾向于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心境因素,而高焦虑者则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和心境因素。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优化学习情境之外,更应倾向于活跃课堂气氛和丰富知识内容。合理的课堂安排,适当的难易程度,生动的教学艺术是培养积极情绪的有效途径,这种方式通过情绪的转变来改善认知,有利于纠正错误归因,提高学习效率。
  灵活调整行为结果
  学生的归因倾向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之后的行为及结果。若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学生期待下一次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若将失败归因于能力,学生会丧失,期望水平降低,失去学习的动力,难免会继续产生失败的行为结果,从而强化他的不良认知,形成恶性循环。打破这种固有模式的途径之一就是制造链条上的缺口,即教师及时有效地调节行为结果,引导学生不要丧失信心,增强学习的动力,用优异的成绩来转变学生的消极归因。学生不良的归因方式通常是在体验过多失败的情况下产生的,这种认知的转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进行归因训练的短期效果并不明显,时间一长学生可能会产生怀疑心理,进而恢复原来的消极归因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地反馈失败原因、寻找方法,制定有效的方案以成功的行为结果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归因倾向是必要而有效的。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一味地失败只会打击学习的积极性。教师灵活地调整学习结果,适当地制造成功的情境,对学生恢复自信至关重要。对于某些失败的学生,虽然主要原因归因于其能力不足,但教师切不可就此摆脱责任,忽略学生的自我认识能力,这样只会使学生接连失败。此时“误”归因的使用无疑让他们看到希望。“误”归因是指错误的、不合实际的归因,对于某些学生的失败,教师引导其归因于学习方法不当或自身的努力不够,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增强获得成功的信心。
  总之,归因理论对现代教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具有借鉴意义。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应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运用适当的归因方式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使学生正确地认识和评价自己的成功和失败,不断改善自己,从而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魏希芬.通过归因训练提高学生学习自信心的实验研究.教育科学研究,2001
  2.乔建中,朱晓红,孙煜明.学习焦虑水平与成败归因倾向关系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1997(1)
  3.张贵良,郭德俊.学生考试成绩归因模式研究[J].心理学报,1995

相关热词搜索:归因 现代教育 理论 教学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