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祥:为上不起学的孩子办学18年

发布时间:2018-06-27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自费办学,捡废品打零工的他更像一个爸爸


  1978年10月,李志祥出生于云南墨江一个哈尼族村寨。他曾经是一所学校的公办老师,有一次出差,他遇到一个在街头乞讨的小孩,他掏出钱蹲下来把钱放到孩子的手里:“你多大了?怎么不去上学?”孩子低着头:“9岁。家里只有我一个人。”李志祥仿佛看到当年的自己,赤贫,看不到希望。好在自己有亲戚朋友资助,顺利完成学业。李志祥拉着孩子的手:“我帮你上学!”
  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李志祥发现,在学校的周边,有那么多八九岁的孩子,因为家境贫寒上不起学。他觉得自己应该为这些孩子做点什么,能不能办一所贫民学校,让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接受正规教育,
  这个想法不是头脑发热一时的梦想,李志祥要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2001年,21岁的他拿出所有积蓄,又向亲戚朋友们借贷,共投资100万在昆明市盘龙区城郊投入创办一所民办学校,建校之初,租赁的是砖砌的老旧平房。面对简陋的校舍,李志祥想到《陋室铭》中的名句“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他的目标是在这样简陋的校舍培养出德行高尚懂得感恩的莘莘学子,他给这个学校取名“德馨学校”。
  学校创办之初,招收了260多个学生,他们中有孤儿,有与家庭失联的孩子,有弃婴,有残疾儿,还有一部分孩子来自拾荒家庭。没有父母管,吃喝拉撒睡全程都要李志祥解决的孩子有217个。
  李志祥用来开办学校的资金很快就用完了,217个孩子的生计无法延续。他的房子卖了,车卖了,还是负担不起这217个孩子的一日三餐。2007年春节,在万家放鞭炮庆团圆的时候,3天没吃饭的李志祥领着他的孩子们走上了街头,捡废品维持生计。每天捡的废品只能卖30元钱。买米买不起,他们就买面条,买点盐,掐点野菜充饥。
  德馨娃吴青对这最无助的三天记忆犹新,孩子们看出李志祥的愁苦,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自发去捡矿泉水瓶卖钱,再买一点吃的回来,甚至还把得来不易的面条煮好放到他床头。小一点的孩子爬到他身上,给他捶捶背、捏捏手,喊他起来。李志祥心里暖暖的,孩子们的鼓励让他振作了起来,他决定扛起做父亲的责任。他到附近村子帮人拆房子、打零工挣钱,度过了办学以来最艰难的时光。
  2009年起,李志祥带着孩子们在学校周边养猪,养鸡,种菜,自力更生,自给自足。
  2010年到2012年,德馨学校的学生数激增,最多达到了820个。
  在德馨学校,李志祥的角色很多,他是校长,是老师,是后勤工作人员,更重要的角色是孩子们的爸爸。李志祥认为:“他们也没有家,我的家就是他们的家。过年包括清明节,我基本都把他们带回我的老家去,每次回去至少要带十几个到二十个。”

18年坚守,赢得多方支援


  李志祥的办公桌上方,挂着一张字帖,上书四个大字:“任重道远。”这四个字是李志祥肩扛重任在奋斗的路上奔跑的写照,是李志祥无数个不眠之夜为德馨学校琢磨出路的见证。
  德馨学校最头疼的就是办学场地。2016年1月德馨学校仍然面临迫在眉睫的急事:学校面临迁址,重机厂校区和小麦溪校区都要搬迁。
  2001年办校以来,德馨学校在离现校址不远处租用过一块空地,但是之后,因为原址要建廉租房,而不得不搬到现址,两个校区都用着原单位留下来的老旧房子和闲置操场。
  2010年,他们开始租用重机厂校区,面积8亩多,年租金23万元;2009年租用的小麦溪校区面积3亩多,年租金14万余元。至今两个校区的租金一直未涨。但是,场地出租方和校方并非一直和气,这两年来,因为办学场地租用一事,双方曾发生过几次小纷争。
  2015年9月的一个工作日,小麦溪校区的场地出租方派了几名电焊工人,试图封锁教学楼的两个通道口,而当时学生还在上课,校方不得已报了警,派出所和街道办赶来协调,才保证了教学楼通道当天的通畅。
  李志祥说,如果不是得到多方关注和支持,学校早就没了。虽然问题很棘手,但是他觉得是有希望的,毕竟“政府认可我们学校这种公益模式”。
  留住教师也是德馨学校的一大难题。2004年,德馨学校还处于初创时期,社会知名度远没有现在高,学校得到的社会支持很小,日子过得异常艰难。当时只有七八名老师,400元的工资有时还发不出来,“一个月拖一个月”:老师和学生用柴火煮大锅饭,老师的待遇不高,造成流动性大,李志祥很清楚这个情况。15年里,至少有130人在学校当过老师,这些老师大部分都跟学生一样,也是来自农村家庭。
  随着德馨学校被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和了解,政府部门给予了诸多的支持和帮扶,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也不再观望,纷纷走进校园,通过捐款、捐物、支教等方式,帮助学校继续走下去。
  从2007年12月开始,4位退休老教师每个月都给学校送来10多袋大米,一直坚持到现在。“如果没有他们的这些物资,可能我们没有能力挺到现在!”提起这件事,李志祥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德馨的捐助越来越多,现金方面每年能收到10多万元,爱心人士的帮助,为学校减轻了不少负担,李志祥也摸索出了一些方法,通过在家乡墨江等地从事种植、养殖等“副业”,来挣钱贴补学校的开支,让德馨能够运转下去。
  李志祥也遇到过不少流言蜚语,说他办学是为了图名图利。关键時刻,德馨学校的老师和爱心人士给李志祥温暖助力。
  蒋桥梅等教师十分支持李志祥校长,为了学生接受正规教育,将来有个好归宿,他们尽心尽力地教书育人,把德馨学校的发展看得比自己的工资待遇重要,爱心人士刘洪这样看待李志祥和他的德馨学校:“一个人做好事,一天两天,一件两件容易,但是,十年如一日去做,确实不容易。这是个公益事业,不是个生意。只要这个学校还存在,它将来所有的笔墨这一块,我们都无偿提供。”

相关热词搜索:办学 为上 孩子 李志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