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元代【混江龙】曲词的特点及意义

发布时间:2018-06-28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元代曲牌【混江龙】首次用于《董解元西厢记》,后在元杂剧和元戏曲中多次出现,是当时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在题材选择上较注重情感体验的抒发,反映当下的社会现实,体现元曲创作的人文关怀。该曲牌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在艺术上独具特色:雅俗兼备,洒脱自然;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生动贴切;巧用衬字,活泼自由。研究意义在于可以对该曲牌形成深入认识,促進分调曲牌的建构,对曲史样式研究有补白意义。
  关键词:【混江龙】 曲牌源流 体制特点 题材选择 艺术特色
  【混江龙】为曲牌名,属北仙吕宫,元代王实甫《西厢记》、明代汤显祖《牡丹亭》、清代李渔《奈何天》等戏曲均有此曲牌。在《全元戏曲》和《全元杂剧》中共计出现171次,可见【混江龙】在当时十分流行。在“词调视角”{1}下,考察该曲牌的源流、体制,探究体裁特点与艺术特征,有利于加速分调词史的问世。
  一、【混江龙】曲牌的源流及体制
  王国维先生在《宋元戏曲考》中列了曲牌名称“出于诸宫调中各曲者二十有九”{2},其中就包括【混江龙】。可见,【混江龙】出自诸宫调,为宋金诸宫调的本源曲牌。“混江龙”这一名称,最早见于宋代讲史话本《大宋宣和遗事》,该书提到“混江龙李俊”;之后宋末明初周密所著的“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癸辛杂识》则记载了关于“混江龙李俊”的描述:“乖龙混江,射之即济,武皇雄争,自惜神臂。”这两则材料中的“混江龙”均是《水浒传》中李俊的绰号,而“混江龙”以曲牌名称首次出现于《董解元西厢记》卷五崔莺莺与张生幽会一节:
  两情方美,断肠无奈晓楼钟。临时去幽情脉脉,别恨匆匆。洛浦人归天渐晓,楚台云断梦无踪。空回首,闲愁与闷,应满东风。 起来搔首,数竿红日上帘栊。犹疑虑:实曾相见?是梦里相逢?却有印臂的残红香馥馥,偎人的粉汗尚融融。鸳衾底,尚有三点、两点儿红。{3}
  北曲【混江龙】属【羽调】,亦入【仙吕宫】。如可作【羽调】【混江龙】套首牌,亦可作【仙吕宫】【八声甘州】及【点绛唇】过曲。【混江龙】体格有古、近两种,前者为正格,后者为增句格。其中本源正格(即古体)为上文所举诸宫调【羽调】【混江龙】,全曲上、下两阕,每阕九乐句,基本体格为:四,七。七,四。七,七。三,四,四。
  【混江龙】历史上的流传情况,在元、明时期的文献史料上多有记叙。元代戏曲家、音韵学家周德清所著的《中原音韵》一书中两次提及【混江龙】,一次是在“吕仙四十二章”中将【混江龙】列为第五;一次是在“句字不拘可以增损者一十四章”,也提到【混江龙】。可见,该曲调在元代已十分流行。在随后的发展中,由于诸宫调自身全部被元杂剧、南戏吸收化解后,【混江龙】也随之沿为南、北曲的曲牌。据笔者统计,【混江龙】在《全元南戏》中出现过两次,有施惠的《幽闺记》、高明的《蔡伯喈琵琶记》;在《全元散曲》中出现过15次,白朴、于伯渊、彭寿之等均有所作;在《全元杂剧》中出现过156次,如关汉卿的《闺怨佳人拜月亭》、马致远的《破幽梦孤月汉宫秋》等,这表明该曲牌在当时是一种喜闻乐见的创作形式。
  二、【混江龙】曲牌的题材特征
  元曲在题材的选择上,较注重情感体验的抒发,如以女性视角的闺怨情绪、对黑暗现实的无情鞭挞、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向往等,在元散曲和元杂剧中都表现得淋漓尽致。【混江龙】曲牌在元散曲中共有20篇,笔者对其表现的主题进行了归纳:创作者在选材时较为注重情感体验,真实地反映了当下的社会现实,鲜明地展示了自己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体现了元散曲创作的人文关怀。感叹世事的题材创作占四分之一,如石子章的【混江龙】:“十年往事,也曾一梦到扬州。黄金买笑,红锦缠头。跨凤吹箫三岛客,抱琴携剑五陵游。风流,罗帏画烛,彩扇银钩。”这是作者在旅途中所作,触景生情,回忆当年的风流往事,感慨良多。彭寿之所作则是回首半生,自认“多少疏狂”,为有知音而庆幸。
  宋元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市民阶层的扩大,促进了勾栏艺伎的繁荣。戏曲作为一门高度综合的艺术,是融合勾栏瓦舍中多种艺伎发展而成的,而表演的主体——歌伎自然成了文人创作的重要素材。于伯渊在【混江龙】中不惜浓墨重彩地赞赏美伎:“绣帏春重,趁东风培养出牡丹丛。流苏斗帐,龟甲屏风。七宝妆奁明彩钿,一帘香雾袅薰笼;慢卷起金花孔雀,锦屏开绿水芙蓉。鸦翅袒金蝉半妥,翠云偏朱凤斜松,眉儿扫杨柳双弯浅碧,口儿点樱桃一颗娇红;眼如珠光摇秋水,脸如莲花笑春风。鸾钗插花枝蹀躞,凤翘悬珠翠玲珑;胭脂蜡红腻锦犀盒,蔷薇露滴注玻璃瓮。端详了艳质,出落着春工。”还有赵彦晖酒席间泼墨咏伎之作,将歌伎的一颦一笑描摹得淋漓尽致,琴声悠扬婉转,唱腔字正腔圆,含情脉脉,秋水淘淘,让人顿生怜惜。
  元代废除科举,将国民分为四等,汉族知识分子几乎沦入社会底层,归隐往往成了文人的归宿。不忽木的【混江龙】:“布袍宽袖,乐然何处谒王侯。但樽中有酒,身外无愁。数着残棋江月晓,一声长啸海门秋。山间深住,林下隐居,清泉濯足,强如闲事萦心。淡生涯一味谁参透,草衣木食,胜如肥马轻裘。”以恬静的笔触描绘归隐生活,表现了作者闲适的心境,让人读来不由心向往之。王大学士感慨,与其为求功名让自己身心俱疲,不如回归村野,虽生活简陋,但落个自在。张可久的【混江龙】翻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现了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抒发了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情操。
  咏物题材源远流长,学界研究成果较多,但对于散曲咏物却关注甚少,这也源于元散曲中咏物题材数量不多。据统计,《全元散曲》中共179首咏物曲,其中143首小令、36支套曲,{4}相对于隐逸、爱情等主要题材,数量虽不多,但仍占有一席之地。而【混江龙】曲牌中即有三首咏物题材,值得关注。朱庭玉的《咏梅》:“水南佳会,主人樽俎胜安排。北州远客,西洛英才。和气须知席上生,孤芳先向腊前开。宜珍赏,应题赋景,落笔书怀。”刘熙载在《艺概》中称:“咏物隐然只是咏怀,盖个中有我也。”{5}朱作借咏梅花的芬芳高洁,喻示自己也不被世俗所沾染,保持着纯洁高尚的品性。“月”是唐诗宋词中十分普遍的吟咏对象,朱庭玉一曲《中秋月》将月亮的美态描摹出来:“庾楼高望,桂华初上海涯东。秋光于宙,夜色帘栊。谁使银蟾吞暮霞,放教玉兔步晴空。人多在,管弦声里,诗酒乡中。”杨舜臣咏的是动物——马:“怎做的追风骏骥,再生不敢到檀溪。几曾见卷毛赤兔,凹面乌骓。”对马的形态、动作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相关热词搜索:元代 意义 江龙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