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中如何开展德育工作

发布时间:2018-07-01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德、智、体、美、劳”五育中的“德”决定着人的发展方向。德育就是使人的个性养成,是使人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能建立和平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新型人际关系,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物,维护环境与资源,自觉履行国家义务等方面的思想。为此,学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而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又需通过班级工作来落实,从班级工作中逐步提高每个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修养。在此,就如何将思想品德教育贯穿于班级管理工作中,搞好小学生品德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班级;开展;德育
  一、 班级环境与德育
  班级是学生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阵地,班级环境就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环境。班级社会是学生走向未来社会生活的启蒙场所。建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健康地成长,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为此,把教室布置得整洁、美观、和谐就显得至关重要。
  1. 学风、班规
  走进教室,在前后黑板的上方16个红色大字鲜艳夺目:“惜时质疑,勤奋守纪”,“博爱严谨,灵活创新”,这是师生在校学习的教风、学风,天天激发大家奋发向上。右边墙壁的正中贴有《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规范》,左边墙壁贴有《安全制度》《文明公约》,还建立了“队角”、“图书角”、“卫生角”等,构成浓浓的班级文化。
  2. 创办学习园地
  利用学习园地,展示学生的优秀作文、钢笔字作品、手抄报作品、绘画作品等,以此在班上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学办板报
  根据校刊,专刊常更换内容的特点,即使向学生报告好人好事,提出要求建议,介绍重大节日、了解世界奇观。每期板报的设计、编排、收集资料、撰写稿件、绘图、抄写等,都由学生自己完成。这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而且还能调动学生发扬团结协作的精神。
  4. 珍惜班级荣誉
  将班级参加校运会,广播操比赛,少先队组织的活动,学期末学习评比获得的奖状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这样能起到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激励学生继续努力的作用。
  二、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教育形式。让学生直接参与各种活动比“填鸭式”的灌输更具有导向性、启发性、科学性和趣味性、我们在学校,大队部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以“五爱”为重点,也相应开展了各种形式的活动,使每位同学在品质、性格、能力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1. 主题班队会
  每周召开主题班队会,针对班集体中出现的某一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同时,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让少先队员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的熏陶,心灵的净化及人生道理的启迪。如:六年级我班进行了《知荣明耻》的演讲比赛,队员们有的从自身的行为习惯出发,找出了存在的问题,下决心改正不良行为习惯……活动中少先队员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品质,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2. 讲故事
  根据小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老师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来激发学生的感情,精心挑选一些情节生动,教育性强的故事,如《巨人的花园》……让学生通过故事领悟到快乐要同大家一起分享。调动学生的情绪体验来激发他们,对其进行教育。
  3. 竞赛活动
  组织学习、纪律、体育等反面的竞赛评比,用操行分量化成绩,对有点滴进步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在全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4. 公益活动
  素质教育要求学校应根据现代社会发展趋势与学生人格建構的规律,加强对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把封闭式的学校教育体系转化为大教育工程体系,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为此,班级积极开展各项公益活动。比如:“家乡的变化”演讲活动,“我是妈妈的好帮手活动”,“手拉手”向贫困山区学生献爱心活动,每年重阳节向敬老院的爷爷、奶奶“送温暖,献爱心”活动等,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社会意识和责任感。
  三、 班级教育常规化
  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多数学生都存在着“重智力,轻品德”的问题。未来改变这种状况,培养学生积极进取,自立自强的品格,训练他们心理等能力,适应能力和交往能力,我在班级管理中制定了一系列的教育计划:一是思想教育入手,坚持正面疏导,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维世界观,塑造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以自己对学生的爱,唤起学生对祖国的爱,对社会的爱,对他人的爱。采取以品德与社会课为主,结合各学科进行教学。二是以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为经常性教育方式,寓思想教育于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三是与家长密切联系,相互配合,共同帮助学生健康成长。通过家访,电话联系方式,及时互通情况,交换意见,探讨方法,并记录在家访记录本上。四是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五是用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行为,要求学生必须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生在校一日常规》等规章制度,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做一个在校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学生,在家是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社会是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学生的心灵是块净土,只有播下道德的种子,才会有思想的收获;只有播下思想的种子,才会有人才的收获。如何在班级工作中落实德育工作,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也是粗浅的,我愿和广大同行一道继续努力探索,争取做出新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艳.小学班级管理中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7(07):245-246.
  [2]吕丕春,孙有.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探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6(02):157.
  作者简介:
  谭红玉,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泸江小学。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德育工作 班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