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竹笛”校本课程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本文主要对中小学中开设“竹笛”的校本课程可行性进行研究与阐述。竹笛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乐器,它由于形制简单又音色悠扬,一直是最受中国人欢迎的乐器之一。竹笛艺术在今天仍然保持着创新与进步,作为我国的希望,中小学开设竹笛主题的校本课程十分必要。文章将围绕竹笛校本课程开发来进行尝试性讨论,分析列举出课程开发可行性,也为课程实践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竹笛;校本课程;中小学;可行性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169-02
  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启蒙于“学堂乐歌”时期,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从那时起中国就已经意识到通过音乐来培养学生的情操与审美重要性。建国后全国中小学更是响应国家号召开设各种类型的音乐课程。20世纪90年代中期,校本课程概念传入中国。意为学校出于自主意愿通过开设形式多样课程来丰富学校学科建设,其中音乐艺术更是校本课程建设主要内容。竹笛作为我国最古老乐器,它在今天专业民族音乐领域仍然占据重要位置,它具备很多特征更是不可替代。为了能够让中小学生接受更加丰富多彩优秀传统艺术内容,以竹笛为主体建设校本课程具有重大意义。
  一、“竹笛”校本课程建立依据与设计原则
  围绕“竹笛”建设校本课程可行性需要具有一定依据和设计,换言之就是课程建立开展所具备的意义和价值,使用竹笛做主体构建课程具有哪些优势。
  (一)建立依据
  中小学竹笛校本课程建立定位应该以培养兴趣爱好、传播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审美意识为主,通过竹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
  培养兴趣: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关键所在。中小学生正处于天性使然阶段,兴趣培养应该是竹笛校本课程建立根本依据。竹笛作为我国历史最为悠久乐器,演奏出的作品具有积极向上情绪,所以从音乐本身来说或很容易引起学生兴趣。如果在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能够采用一些游戏或互动式授课方法则更会刺激学生学习兴趣。
  传承传统文化:5000年历史铸就了中国数不清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内容,在今天仍然需要保护与传承。竹笛艺术悠久历史和其中蕴含传统音乐文化、审美特征是学生应该学习的。将民族文化植入在课程中可以给课程提供源源不断生命力和创造力,能够让学生发展遵循时代与历史发展规律,为多样性人才培养打下坚实基础。
  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意识是人的意识形态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从中小学开始便系统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能够正确引导和塑造学生思想。竹笛本身代表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精髓,让学生从音乐本体出发去了解它发展和应用情况,能够动态培养学生审美意识,让其以后发展中能够遵循科学依据和前进动力,不至于在艺术理解上产生偏差。
  (二)设计原则
  竹笛校本课程在中小学实施开展的可能性,需要遵循设计原则,如果设计原则不够满足课程开设条件和标准,那么很难在实践中得到满意效果。
  发展原则:竹笛本身就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乐器,时代发展具有诸多挑战和际遇,传承与创新碰撞不应该阻碍竹笛。校本课程在中小学中开设也是要按照发展原则制定,用历久且弥新乐器搭载新的授课模式和教学理念,绝对能让学校、教师、学生将竹笛青春再次点燃,也会让学生产生持久民族意识,避免无原则崇洋媚外现象出现。
  多元化原则: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曾提出“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理论,这也是建国以来无数艺术家为之努力的理论原则。竹笛所具备的包容性、融合性、多样性可以非常完美适配诸多乐器和演奏形式,其中包括西洋乐器甚至现代音乐。除了音乐本体多样性以外,竹笛特色也十分明显,根据它独特音色可以设计出很多课程开展内容,增加课程设计维度。
  灵活性原则:灵活性也是竹笛校本课程建设可能性重要原则之一。在竹笛课程开发全部过程中,以它为中心,无论是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设方式、教学管理方法、评价机制还是演出实践等都非常灵活。作为校本课程,时长短暂,授课如何发挥能量是我们需要思考的,固定模式和僵硬框架很难让学生积极主动投身其中。
  竹笛校本课程建立的可行性需要理论和实践双重验证。就以上分析内容来看,竹笛本身是符合校本课程建立和发展规律与原则,就竹笛艺术来看,它完善体系和全面受众群体也是与中小学学生学习模式适合,那么只要有科学授课方式、专业教师团队、科学教学教材以及完善实践活动就能够良性有序进行开展教学。
  二、竹笛校本课程内容构建的必要组成部分
  保证竹笛校本课程实际开展可能性必须满足以下四个基本方面,才能够保证有序进行。
  (一)师资力量建设
  师资是课程建设和联动最重要环节。因为课程本身需要从教师板块输送给学生,最终学生学习成果也需要教师板块进行接受和检验,所以竹笛校本课程开设可能性前提是需要建设师资力量。对于竹笛教师选择,熟练演奏技巧以及乐理知识是必备的,另外要能够进行深入浅出教学,以基础教育和简易上手技巧为主。除了演奏与乐理知识以外,教师还要具备教育素养,通过音乐将竹笛历史和文化以及作品中所涉及故事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从内到外掌握竹笛艺术,热爱竹笛艺术。
  (二)课堂模式建设
  中小学校本课程一般都是采用选择性学习的方式以学生作为主导来进行,所以以竹笛为主体来进行课堂模式建设可以更加灵活。竹笛艺术本身所包含諸如基础演奏技巧,呼吸及参与器官练习,识谱乐理练习等,这些都需要时间来培养。所以我通过教学中总结得出,在中小学竹笛课程开设模式上应该以教材为引领,在由简入难过程中去传授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尽量用通俗易懂表述形式教授。另外,在课程时长上建议以周为单位,每周一节,每节课一个半小时,这样既能够有充足实践教授理论知识,也能够给予每个学生实践指导。在周期设置上,建议以实践课程为主,四分之一理论内容,四分之三实践内容,让大脑、眼镜、耳朵、手、口腔同步感受竹笛艺术。

相关热词搜索:竹笛 可行性研究 中小学 校本课程 开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