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教学方法分析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美术课程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课程之一,也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开设美术课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美的能力。新课改因此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美术素养,启迪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美术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在美术教学实践中探寻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模式,创新课堂教学方法,为美术课程注入新鲜血液,营造丰富多彩的美术课堂氛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美术,激发学生的美术兴趣,不断地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从而实现高效的美术课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应对措施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利用现代教学设备。现如今课堂不单纯只是教师拿着课本讲授内容,课堂上也加入了一些辅助设备。最适应当前教育发展趋势的则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学比传统教学手段更直接,生动形象、省时省力,而且信息内容多。比如,在教学生“近大远小,近低远高”这个理念的时候完全可以用多媒体动画立体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不再单纯抽象地表述这个概念。教科书中虽然有图片,或者是教师找来课外书中的图片展示给学生看,但图片大小有限,很难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
  2.丰富美术教学内容。现在的美术在表现手法上受到外界传媒、视觉研究、信息技术以及各式艺术材料的影响,发生了许多变化。教师要改变过去单纯教授学生绘画技巧的教学模式,要用发展的眼光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师在研究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的时候,可以借助丰富的美术材料,改变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利用美术知识美化自己生活,让学习与学生生活本身产生联系,使学生学习热情高涨。
  二、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
  法国哲学家蒙田曾说:“孩子需要的不是灌输,而是激情的激发。”在初中美术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激发学生充分发挥自己想象力、创造力,激发学生的美术灵感。而良好课堂氛围是基础,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需要教师精心营造。在这种课堂氛围下,师生之间的互动也会随之产生,有利于加深师生之间的情感,学生会积极地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展现自己的美术构思。这种轻松的氛围,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吸引学生注意力。因为与以往的教学方式不同,学生容易进入学习状态,这会是一个好的开端。课堂教学中,产生好的课堂效果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要靠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要在双方共同合作下才能实现。有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地投入到美术学习中来,同样是对教师的一种肯定,教师的工作热情会更加高涨。在课堂中最重要的一点,教师要明确学生是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创造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放下所有顾虑,积极投入到美术学习中。
  三、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可以把比较抽象的美术概念如构图、色调适当变化为学生比较熟悉的生活实际问题。
  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如:讲解色彩知识,教师如果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什么是原色间色复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色彩的冷暖,估计没人愿听。但如果教师结合人们的衣食住行提出:“相同样式的箱子,为什么人们会认为深色的重?”“喜庆的场合,人们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致失礼?”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会感到美术知识存在的价值,自然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运用校园活动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最有效办法应该是让学生有機会亲身去实践。由于校园活动是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多彩的活动为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贴近学生,学生感到熟悉与亲切,会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得以提高。
  四、联系实际生活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人生观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端午节”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开心辞典”的游戏活动。通过问题的引导,不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揭示了知识主题,帮助学生认识了与端午节有关的知识。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事先准备好的粽子、龙舟图片、艾叶等,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以唤醒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接下来,教师可以通过漫画的形式引入主题:随着商家的炒作,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等“洋节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相比之下,我国的传统节日反而显得冷冷清清。那么,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和把握传统节日?学生们又能为传统节日的发扬光大做些什么呢?通过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联系,使得美术教学和学生生活相互联系起来,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意识。
  五、培养学生的审美观,让美成为课堂的“主人”
  美术教学是学校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所看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而不应一味追求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观察、感受、体味、赏析,从而实现审美能力的提高和美感的升华。这就需要教师注意每一个教学环节,首先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方能在教学中间引导学生去发现并创造美。
  比如在指导学生画静物时,我首先出示各种水果,如苹果、梨、桔子等,先让学生把玩,在抚摸把玩的过程中,通过手的触摸,感觉水果的实体,果皮的细嫩、光滑、舒服,通过对水果的嗅觉体验,闻到了水果的清香和芬芳,而且发现滚动水果与静止水果的区别,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去发现平面上的圆与生活上的圆有很大差异,但又相互联系,这样,美感自然产生,学生带着美感去绘画,这与简单的在衬布上放几个水果效果是不同的,即使是在画石膏球体的时候,我也会带上几个颜色各异的乒乓球或玻璃球,先让学生欣赏小的球体,认识到它的美,产生一种爱惜的感情,而后再按要求画球体,于是他们眼中的石膏球体也变得像玻璃球一样的美,一样的动人,一样的值得爱惜。如此带着感情的活动,解除了学生画石膏的枯燥感,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把美表现出来的欲望。
  参考文献:
  [1]王宁,《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美术教学的思考》,《文理导航(下旬)》,2012年7期.
  [2]陈小祥,《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美术教学探究》,《都市家教(下半月)》,2012年7期.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方法 美术 初中 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