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茶马古道的感悟篇一:云南之旅感想

七彩云南、快乐之旅

——公司奖励云南游感想

有一种久违的体验叫感动,有一种醉人的滋味叫幸福。感动无法提前预定,他总是在不经意的一瞬,悄悄触动你的心灵。幸福更无法奢求,尽管世俗已让身边的东西变得模糊不清,可这次幸福的感觉就像空中繁星闪闪发光,照亮这次旅行的整个行程。

第一站昆明

下午三点到达昆明市,正是一天中阳光最充足的时候,美丽的春城,宁静、散漫、温馨的气息,无处不在,真切可触。由于停留时间的短暂,仅仅去了金马坊。确切的说叫“金马壁鸡坊”,因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该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相传古时太阳将落未落,金色的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金碧交辉”。显然短短的半日,我们无幸见到这一美景,但还是在这条古朴的巷子里,感受着这个“浪漫生活的博物馆”给我们带来的美妙体验。 第二站丽江

丽江无江, 位于金沙江上游, 故有金沙丽水一说。 古城里街道用五彩石铺砌; 城中流水来自玉河, 随街绕巷, 穿墙过屋, 家家流水, 户户垂柳. 诗人赞为”东方威尼斯.” 丽江夜市处处红灯高挂、歌声缭绕、人流如潮、烛光烂漫。

玉龙雪山海拔4680米, 此时山上有雪,映衬着天空格外蓝。由于空气中尘埃少,能见度较高,所以除了能清晰的看到山顶皑皑白雪外,紫外线的照射也很强。汽车往丛林深处开去,一会就到达了做缆车的地方,我们穿好羽绒服,带上氧气瓶,坐上缆车慢慢上升。坐在缆车里极目四望,雪山上云雾缭绕,再加上清爽的空气,好像置身仙境,神清气爽。山谷里绿绿的树,山腰里青灰色的岩石,山顶上白雪皑皑,天是湛蓝湛蓝的,周围的一切美丽极了。

茶马古道——马邦生活。如今的茶马古道以不在做为交通途径,多数了游客感受曾经的历史。一匹并不高大的滇马,却耐力十足, 5个小时的行程,崎岖的山路上,马儿一直在努力。一路上原生态未被开发的景色,看到了一米阳光的美丽,听到鸟儿和泉水的合奏,躺在草地上沐浴着阳光,闻着芳草的气息,忠诚的黄狗,一路相随。 第三站香格里拉

途中路过长江第一湾,行走虎跳峡!虎跳峡位于金沙江上游,狭长17公里,分为上虎跳峡、中虎跳峡、下虎跳峡三段,共18个险滩。垂直高度600-700米!虎跳峡的生态植被非常少!山体裸露!狂风带着灰尘呼啸而来!只有一条游客走出来的山间小路,蜿蜒直下三千尺!在翻越一段山脉以后,大巴进入迪庆境内,也就是香格里拉境内!窗外景色明显变化,没有了昆明的繁花似锦,不见了丽江的悠闲和浪漫,随处可见皮肤黑黑、爽朗大笑的藏民。晚饭后,我们参加了藏民家访,能歌善舞的藏民,为我们献上洁白的哈达,用清甜的青稞酒和麻花招待远方的来客,精彩的节目中老婆婆一曲高亢的原生态歌

曲,引得全场掌声!

11月5日走进普达措国家公园,我们走在原始森林的栈道上,左边是茫茫林海,右边是雾气笼罩的属都湖。那笔直高耸的参天大树,真是心旷神怡。“这是什么树啊,怎么长胡子啦?”仔细看去,所有的树种,都垂着淡绿色的胡须。请教导游后,才知道这树是藻类和菌类的结合体,是天然的空气监测器,如果空气污染了,它就消失了。树是纯净的,海更是清澈的。碧塔海水很绿,仿佛一块无暇的翡翠,水很清,湖底的沙石清晰可见,水很静,倒映出青山的倒影,如同仙境。湖中的小岛,宛如一块绿宝石镶嵌在青山绿水之中。走在清幽的栈道上,眼望碧水青山,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烦恼,静心享受大自然赐予的美景,感受自然之伟大,虽然有许多向上的台阶,这里海拔可能在4千米左右,可全程毫无倦意,这时才明白普达措——藏牧民心中的圣地。

第四站大理

“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素有“风花雪月”之称的大理是我们此行的最后一站。和丽江古城相比,大理古城小了一些,也没有那么繁华。可白族人的房子却讲究的很,“三房一照壁”的家院中,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精细的雕工,让原本规规矩矩的木头,个个都栩栩如生。登了苍山、游了洱海,看了“金花”们的表演,和藏族的能歌善舞比起来,白族的姑娘更柔美。贤惠、美丽的白族姑娘,让我想起了“五朵金花”。

曾无数次地听过关于云南的各种传闻:一个艳遇之都、一个自由

之境、一个文艺集中营、一个发呆的圣地??这些诱人的标签,足以令人心动不已。我心中的云南,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旅游景区,更是一个寻梦的地方。关于未来,关于人生,关于事业,关于爱情??梦如歌。一次心情的放飞,不足以该白人生,过程中却时刻触动心灵。大半年的游荡,让我在这纯净的自然中,羞愧低头。

我要感谢自然风光的浩瀚,让我渺小自私的心,无处躲藏;我要感谢一路同行人的默默奉献,让我胆怯自卑的心,渐渐强大;我要感谢领队人的殷勤教导,让我稚嫩无知的心,日日成长;我要感谢老板的一片苦心,让我、让我们身在此景,感恩于心。

茶马古道的感悟篇二:感恩之旅,感悟自已

感恩之旅,感悟自已

2013年全国营销大会的团队建设活动主题是感恩之旅,目的是游彩云之南,赏高原风光,走茶马古道、思职业生涯、想事业发展。

公司2013年1月5日晚在四面公司司旗的指引下,开启了全国营销大会的感恩之旅。

感恩之旅,想说的太多,我想还是从“感恩”两字说起,“感恩”是个舶来词,“感恩”二字,牛津字典给的定义是:“乐于把得到好处的感激呈现出来且回馈他人”。“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人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感谢父母的生育之恩,感谢公司与领导的知遇之恩,如何感恩,唯有努力工作,让父母安心,让领导放心。

2013年的感恩之旅,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导游与仁和昌的卖茶妹,他们的解说是那样的轻松与自然,对当地的历史人文地理非常熟知,每到一地都能如数家珍般的娓娓道来,尤其是仁和昌的卖茶妹,她对普洱茶的讲解是那么的专业与形象,体验式的营销方式做的细仔到位,无形我们都进入了她的思想中,所以最后我们几乎都买了她的茶,更加让人佩服她还负责把茶送到我们的住地,这种后勤服务是多么的完善。如果作为商业案例来分析,我想丽江风情与茶就是她的产

品,在体验中讲解产品就是她的营销方式,送茶到店就她的后勤服务,整个过程没有乏味的讲解,没有强烈的推销,没有让人一丝的不快,

领导在木府告诉我们其实做业务就是教化别人的一个过程。如何教化别人,首先就要对公司产品熟知,才能向他人娓娓道来,讲的声情并茂,才能感化客户,达到教化别人目的,最终实现合作。

公司提供的产品知识已很丰富,领导传授的讲解方式方法已是多种多样,品种归类总结的角度精准到位,现在我们缺得就是行动与纯净的思想,我们还有部分市场经理对公司领导的指导与思想抱有那样这样的怀疑心态,(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茶马古道的感悟)不去理解,不善理解,更有甚者弃之不理,对于这样的人最后的结果就是离开队伍。大多数市场经理的成功道路,告诉我们只要紧跟公司领导的思想与行动,努力工作就能取得成绩,面对铁一般的实事,我们还能怀疑吗?不能,坚决不能,从你加入公司第一天起,你就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贯彻和落实紧跟公司领导的思想与行动,努力工作,这一基本原则。

在木府,领导讲“人人皆有佛性”,也就是“慧根”,醒悟的潜能。从新疆经理金灵骏身上我们就看到了这种慧根,在领导的指导下,她认真执行,很快就有了成效,而这样的成效让她一下就醒悟了。在公司市场经理中有的经理只要领导轻轻一点就能很快醒悟并认真执行,用行动证明心动,用成果见证行动。*市场的*经理由于2012年遵照公司领导的指示,不折不扣的执行公司领导的命令,业务量直线上升,有时候他感觉力不从心,无从下手,正在这时公司领导的招人建队指导,让他一下子醒悟过来,很快执行之,招人培训管理建立了

广东办事处业务团队,团队的力量让他的业务更加节节高。实事再一次证明,人人都有可能成为第一,*市场*能成第一,我们想信*他们也能成为第一,想信自己。

在木府,领导说“心中有佛自然有佛,人人皆可成佛”,意思是,别人可以给自己提供帮助,但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终真正可以依赖的人,自己就是自己的佛主。信仰给人以力量,但是一切还是要靠自己的行动。

让我们还原自我,突破自我,挑战自我,遵循决议,务实行动共同来创造一个更新更好的2013!

茶马古道的感悟篇三:感 悟 中 国 茶 文 化

感 悟 中 国 茶 文 化

中国饮茶文化起源于上古时期,有“神农氏尝百草,遇毒,以茶解之”的说法作证。经几千

年的发展,形成了自己的文化。日本茶道是于我国唐代传入日本,而现在提起茶道,人们却只知日本茶道,不禁使我们不得不做些什么以弘扬中华这一宝贵的传统文化。所以我们呼吁: 中国人喝中国茶,发扬传统文化,再造民族雄风!

我国是茶的故乡,悠悠五千年前,“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从而发现了茶

的药用价值。从此,茶从我国西南莽莽原始森林中走向世界。

多少年来,中华茶文化植根于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吸取了民族优秀传统中丰涵无比的给养,融

宗教、哲学、医学、格律、乐理、绘画、美学、建筑学等各家之长,发展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弥可珍贵的遗产,在历史的长廊中熠熠生辉。

“茶”字的起源,最早见于我国的《神农本草》一书,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药物书。据有关专家考证,该书为战国时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国人民历来就有“客来敬茶”的习惯,这充分反映出中华民族的文明和礼貌。古代的齐世祖、

陆纳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刘贞亮赞美“茶”有十德,认为饮茶除了可健身外,还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时期,众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刘禹锡、皮日休、韦应物、温庭筠、陆游、欧阳修、苏东坡等,他们不仅酷爱饮茶,而且还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颂和描写过茶叶。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巴蜀常被称为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表明,中国的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茶叶文化的形成,与巴蜀地区早期的政治、风俗及茶叶饮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茶的起源和历程可以总结为以下六项:

一、 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荆巴间采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二、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瘛⑸缁嶙饔谩?

三、 唐朝茶文化的形成

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名品荟萃。茶有健身、治疾之药物疗效,又富欣赏情趣,可陶冶情操。品茶、待客是中国个人高雅的娱乐和社交活动,坐茶馆、茶话会则是中国人社会性群体茶艺活动。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栽茶、制茶、饮茶、评茶的方法和经验。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

茶叶在我国西周时期是被作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时代茶鲜叶被人们作为菜食,而战国时期茶

叶作为治病药品,西汉时期茶叶已成为主要商品之一了。从三国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时间内,特别是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饮茶来解除坐禅瞌睡,于是在寺院庙旁的山谷间普遍种茶。饮茶推广了佛教,而佛教又促进了茶灶的发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茶佛一味”的来源。到了唐代,茶叶才正式作为普及民间的大众饮料。

茶叶自古以来就成为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纽带。唐朝时,日本僧人最澄来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

研究佛学,回国时带回茶籽种植于日本贺滋县(即现在的池上茶园),并由此传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时,日本荣西禅师两次来到中国,到过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赠他“千光法师”称号。荣西掸师不仅对佛学造诣颇深,对中国茶叶也很有研究,并写有《吃茶养生记》一书,被日本人民尊为茶祖。南宋开庆年问,日本佛教高僧禅师来到浙江径山寺攻研佛学,回国时带去了径山寺的“茶道具”、“茶台子”,井将径山寺的“茶宴”和“抹茶”制法传播到日本,启发和促进了日本茶道的兴起。

“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新茶。”中唐时,陆羽《茶经》的问世使茶文化发展到一个空前的高

度,标志着唐代茶文化的形成。《茶经》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以后又出现大量茶书、茶诗,有《茶述》、《煎茶水记》、《采茶记》、《十六汤品》等。唐代茶文化的形成与禅教的兴起有关,因茶有提神益思,生精止渴功能,故寺庙崇尚饮茶,在寺院周围植茶树,制定茶礼、设茶堂、选茶头,专呈茶事活动。在唐代形成的中国茶道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茶经》是个里程碑。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西湖龙井,居中国名茶之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周围的群山之中。多少年来,杭州不仅以美丽的西湖闻名于世界,也以西湖龙井茶誉满全球。西湖群山产茶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唐代时就享有盛名,但形成扁形的龙井茶,大约还是近百年的事。相传,乾隆皇帝巡视杭州时,曾在龙井茶区的天竺作诗一首,诗名为《观采茶作歌》。西湖龙井茶向以“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排列品第,以西湖龙井茶为最。龙井茶外形挺直削尖、扁平俊秀、光滑匀齐、色泽绿中显黄。冲泡后,香气清高持久,香馥若兰;汤色杏绿,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齐成朵,芽芽直立,栩栩如生。品饮茶汤,沁人心脾,齿间流芳,回味无穷。干百年来,历代茶人对茶文化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无数次的尝试和探索,直至《茶经》诞生后茶方大行其道,因此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四、宋朝茶文化的兴盛

宋朝人拓宽了茶文化的社会层面和文化形式,茶事十分兴旺,但茶艺走向繁复、琐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元朝时,北方民族虽嗜茶,但对宋人繁琐的茶艺不耐烦。文人也无心以茶事表现自己的风流倜傥,而希望在茶中表现自己的清节,磨练自己的意志。在茶文化中这两种思潮却暗暗契合,即茶艺简约,返朴归真。我国宋代时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运销茶叶;明代郑和下西洋,茶叶也随着销售到东南亚和南部非洲各国。明代末期,公元161?

0年荷兰商船首先从澳门运茶到欧洲,打开了中国茶叶销往两方的大门。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的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宋太祖赵匡胤是位嗜茶之士,在宫庭中设立茶事机关,宫廷用茶已分等级。茶仪已成礼制,赐茶已成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的重要手段,还赐给国外使节。至于下层社会,茶文化更是生机活泼,有人迁徙,邻里要“献茶”、有客来,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民间斗茶风起,带来了采制烹点的一系列变化。

五、 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此时已出现蒸青、炒青、烘青等各茶类,茶的饮用已改成“撮泡法”,明代不少文人雅士留有传世之作,如唐伯虎的《烹茶画卷》、《品茶图》,文徵明的《惠山茶会记》、《陆羽烹茶图》、《品茶图》等。茶类的增多,泡茶的技艺有别,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千姿百态。晚明时期,文士们对品饮之境又有了新的突破,讲究“至精至美“之境。

在那些文人墨客看来,事物的至精至美的极至最后之境就是“道”,“道”就存在于事物之中。

张源首先在其《茶录》一书中提出了自己的“茶道”之说:“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精、燥、洁茶道尽矣。”他认为茶中有“内蕴之神”即“元神”,发抒于外者叫做“元体”,两者互依互存,互为表里,不可分割。元神是茶的精气,元体是精粹外观的色、香、味。只要在事茶的过程中,做到淳朴自然,质朴求真,玄微适度,中正冲和,便能求得茶之真谛。张源的茶道追求茶汤之美、茶味之真,力求进入目视茶色、口尝茶味、鼻闻茶香、耳听茶涛、手摩茶器的完美之境。张大复则在此基础上更进一层,他说:“世人品茶而不味其性,爱山水而不会其情,读书而不得

其意,学佛而不破其宗。”他想告诉我们的是,品茶不必斤斤于其水其味之表象,而要求得其真谛,即通过饮茶达到一种精神上的愉快,一种清心悦神、超凡脱俗的心境,以此达到超然物外、情致高洁的仙境,一种天、地、人融通一体的境界。这可以说是明人对中国茶道精神的发展与超越。到清朝时,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规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我国关于茶馆的最早记载,要算唐代开元年间封演的《封氏闻见记》了,其中有“自邹、齐、沧、隶,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煮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唐宋以后,不少地方都开设了以卖茶水为业的茶馆。到了清朝,民间曲艺进入茶馆,使茶馆成为文化娱乐和休息的场所。

相传我国最大的茶馆是四川当年的“华华茶厅”,内有三厅四院。成都茶馆设有大靠背椅,饮茶聊天或打盹都极为舒适。在由元到明朝中期的茶文化形式相近,一是茶艺简约化;二是茶文化精神与自然契合,以茶表现自己的苦节。晚明到清初,精细的茶文化再次出现,制茶、烹饮虽未回到宋人的繁琐,但茶风趋向纤弱,不少茶人甚至终身生泡在茶里,出现了玩物丧志的倾向。

明清时期以普洱为中心向国内外辐射出五条“茶马古道”:

茶马大道由普洱经昆明中转内地各省、北京; 江莱茶道从普洱过江城,进入越南莱州,

然后再转运到西藏和欧洲等地。 旱季茶道从普洱经思茅糯扎渡过澜沧,而后到孟连出缅甸。 勐腊茶道从普洱过勐腊,然后销老挝北部各地或出南洋;景栋茶道自普洱、景洪、勐海、打洛出缅甸景栋。

现在,云南省内还保留着很多完整的茶马古道遗址,譬如著名的丽江古城七一街,临沧的

鲁史镇、 宁洱县境内的孔雀坪等。

茶马古道使普洱茶行销国内各省区,并远销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法国、英国、

朝鲜、日本和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在世界上享有盛名。

六、现代茶文化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T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T。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

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1982年,在杭州成立了第一个以弘扬茶文化为宗旨的社会团体---“茶人之家”;1983年湖北成立“陆羽茶文化研究会”; 1990年“中国茶人联谊会”在北京成立; 1993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在湖洲成立; 1991年中国茶叶博物馆在杭州西湖乡正式开放; 1998年中国国际和平茶文化交流馆建成。

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

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2009年 8月29日,在贵州省的贵定县云雾镇云雾茶基地看到一块立于清乾隆年间的贡茶碑,这块碑记录了当地茶叶怎样成为皇家贡茶的历史。据史料记载,云雾茶早就成为皇家贡品,最早从隋朝开始,有六朝贡史,被称为“六朝贡茶”。当地一位自称是雷阿虎嫡系后代的雷姓老人介绍,云雾山一带苗族同胞祖辈素有种茶、饮茶、护茶的传统,还立有云雾贡茶产地地界碑,使云雾茶声名远播。“黔中生思州、播州、费州、夷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这是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对古时贵州茶叶的真实记载。1939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两年之后,这一年,代表国民政府经济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和中国茶叶总公司的40余位国内知名的茶叶、昆虫、农业、森林、特作等专家,在王淘(中农所人事课长)、张天福(技士、金陵大学学士)的带领下,抵达相对宁静而距离重庆不远的湄潭,开始筹建中国现代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级的茶叶科研生产机构——中央实验茶场,并由此推开了中国现代茶业的第一扇大门(第二扇大门是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于次年在福建武夷山推开),使湄潭在以后的十年时光里一度成为中国现代茶叶的科研和种植推广的中心之一,奠定了湄潭在中国现代茶业和贵州当代茶业的历史性地位和基础性地位。这其中,作为贵州盛产茶叶的湄潭,在抗战的特殊时代则是贵州湄潭茶叶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从辉煌到进步,再到辉煌,走过了无数的岁月,沉积下来的是丰盈、是意韵,迎来的也必将会是一路高歌。现在全国各省各市及主产茶县纷纷主办“茶叶节”。如福建武夷市的岩茶节,云南的普洱茶节,浙江新昌、泰顺、湖北英山及河南信阳的茶叶节等不胜枚举,都以茶为载体,促进了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

综上所述,我想以陆羽《茶经》的第一句话来结束本文,以表达我对曾经帮助神农解“七十二毒”,曾经在丝绸之路和茶马古道传递文化友谊和民族情怀,曾经在无数帝王将相、文化名人、社会名流中玩味无穷的以及镶嵌在老百姓开门七件事中的茶叶和在特殊年代维系民族生死存亡的茶叶的敬畏。

相关热词搜索:古道 感悟 茶马古道纪录片 茶马古道介绍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