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文言文

发布时间:2017-01-1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日记文言文篇一:更级日记日语古文翻译

更級日記

あづまぢの道のはてよりも、なほ奥つかたに生ひ出でたる人、いかばかりかはあやしかりけむを、いかに思ひはじめけることにか、世の中に物語といふもののあんなるを、いかで見ばやと思ひつつ、つれづれなるひるま、よひゐなどに、姉?継母などやうの人々の、その物語、かの物語、ひかる

光源氏のあるやうなど、ところどころ語るを聞くに、いとどゆかしさまされど、わが思ふままに、そらにいかでか

やくしぼとけ

おぼえ語らむ。いみじく心もとなきままに、等身に薬師仏

ひとま

をつくりて、手あらひなどして、人間にみそかに入りつつ、みやこ

「京にとくあげ給ひて、物語の多く候ふなる、あるかぎ

ぬか

り見せ給へ。」と身をすてて額をつき、祈り申すほどに、

ながつきみか

十三になる年、のぼらむとて、九月三日門出して、いまたちといふ所にうつる。

年ごろ遊びなれつる所を、あらはにこぼち散らして、たちさわぎて、日の入りぎはの、いとすごくきりわたりたる

ぬか

に、車に乗るとてうち見やりたれば、人間には参りつつ額をつきし薬師仏の立ち給へるを、見すて奉る悲しくて、人知れずうち泣かれぬ。

ひたち

◇あづまぢの道のはて 常陸のこと、古今集の和歌を踏まえている。「あづまぢ」は東国の意。

◇なほ奥つかた もっと奥のほう。

◇生ひ出でたる人 成長した人。作者自身を指す。 ◇いかばかり どれほど

◇あやしかりけむを みずぼらしかったであろうに。「あやしかり」は形容詞「あやし」の連用形で、みずぼらしい、貧弱だという意。「けむ」は過去推量の助動詞。 ◇あんなるを あるそうだが。「あん」は「ある」の音便、「なる」は伝聞の助動詞「なり」の連体形。

◇見ばや 読みたいものだ。「ばや」は希望を表す助詞。 ◇つれづれなる 退屈な。

◇よひゐ 宵に寝ないで起きていること。

◇いとど いよいよ。ますます。いっそう。

◇ゆかしさ 見たさ。聞きたさ。知りたさ。「ゆかし」は形容詞で、見たい、聞きたい、知りたいなどの意。 ◇そらに 暗記で。書かれたものを見ないで。 ◇いみじく たいそう。はなはだ。

◇心もとなき もどかしい。待ち遠しい。

◇等身に 身分と同じ身長に。

◇人間に 人の見ていない隙に。

◇みそかに ひそかに、こっそり

◇とく 早く。

◇候ふなる ございますそうな。「候ふ」は「ある」の丁

寧語、「なる」は伝聞の助動詞「なり」の連体形。 ◇門出 昔の習慣で、吉日を選んで家を出て、近くの仮の宿に移る。

◇年ごろ 幾年かの間。

◇遊びなれつる 遊び慣れた。「つる」は完了の助動詞「つ」の連体形。

◇あらはに 丸見え。家の中が丸見えになるくらい。 ◇こぼち 動詞「こぼつ」の連用形で、破る、壊す意。ここでは調度などを取り外す意。

◇きりわたりたるに 霧が一面に立ち込めた時に。「きり」は動詞「きる」の連用形、「きりわたる」は霧が一面に立ちこめる意。

◇立ち給へるを お立ちになっているのを。「る」は存続の助動詞「り」の連体形。

◇うち泣かれぬ 泣けてしまった。「れ」は自発、「ぬ」は完了。

日记文言文篇二:初中文言文阅读

初中文言文阅读

实施趣教教学模式研究课题的研究方案

一、研究背景

1、《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负载和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人文精神。语文教育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要有意识地增强学生的文化积淀,充实文化底蕴,培养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在提高辨别能力的基础上提升文化品味,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健全的人格。

2、文言文是打开古代文化宝库的钥匙,是承载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培养人们审美情趣与鉴赏能力的工具。如何使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文言文精华不被悠久的历史长河淹没?如何使这承载着中华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字真正成为修身养性、提升人格、传承文明的有效载体?如何让原本生动有趣的文言文在学生的学习中呈现出来、鲜活起来? 因此结合我县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情况,提出这样的课题。

二、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现状

201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和基本理念,提出了初中文言文教学的目标,新课改的许多思想都对文言文教学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在语文教学的各个领域里,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可能是最值得关注的。因为各种教学模式、方法在课堂上“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时候,文言文教学还是“春风不度玉门关”。造成文言文教学效果不佳,当前文言文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是两条:一是教学目的定位不当,“为考试而学,为升学而学”成为文言文教学主要甚至唯一的目的,以至教学内容无限向艰深、琐碎、偏僻延伸;二是教学策略失准,串讲、串译被视为文言文教学的不二法门,忽视了学生学习的心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奈,学生更是学得艰难、学得疲惫,以至视文言文学习为畏途。因此,教师急需改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探索研究文言文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打破文言文教学僵局,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唤醒文言文课堂的活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设法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恐惧感,让学生体会到文言之美。

三、本课题研究意义

目前学生学习文言文被动,缺乏独立感知课文的实践活动,加上文言文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导致学生对文言文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恶心理,遏制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精神,使文言文教学陷入僵局。另外,在我们县许多语文教师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学行为得不到系统理论的观照,只限于丰富经验的层次,难以求得理论的提升和推广。本课题试从文言文教学的现实角度研究初中文言文教学改革,期望能结合我县语文教师自己多年的丰富的教学实践,本着研究探讨的态度,就初中文言文阅读实施趣教教学,做理论上的归纳和阐述,试图为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行为有效性的落实提供新的思路。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旨在:

①唤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②有效性控制和创造一定条件,从字词的积累到文言的阅读,采取系列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措施;

③教师要教给学生主动探究的方法,教读课文侧重与阅读规律的传授,重视文言知识的积累,构建立体化、多层面、高效益的学习文言文的教学策略。

五、研究的内容

1、充分理解新课程标准以及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相关理论文献。了解全国新课改情况,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现状。为本课题的研究寻找更多的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通

过调查等形式,了解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特点以及水平等。学习心理学发面的理论,研究了解初中学生身心特点,记忆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文言文。

2、以课堂为核心,以课改的新理念指导文言文教学,改变现有的教学状态,创新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文言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①巧妙借助问题,构建学生与文言读本的桥梁。教师可开拓创新,发展问的形式。改变原有的教学形式,发展提问的模式,变教师一人发问、一问到底,为教师提问与学生质疑提出问题相结合。以“本”为本,把语文教材、文章本身作为立足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挖掘文本的内涵,用问题敲开对文本探究的大门,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汲取精神的营养。

②寻求文言教学的探究点,建立文言文教学的模式。改变固有的文言文教学的先导入,后字词,再作者介绍,然后朗读逐句翻译等模式,可创见性的将教学模式的五要素即教学理论、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师生组合、操作程序等五个因素互相联系,有机的组合。以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体现自主创新合作的理念,以探究点为突破,拔出萝卜带出泥,牵一发而动全身,点面结合的教学模式。

③不断尝试各种学习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依据新课标精神,可以把文言文教学与活动实践课相结合,丰富课堂形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如开展讲文言故事、文化常识竞赛、课本剧表演、古诗文吟诵、文言课本剧创作等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从而达到自主积累记诵文言文的目的。

六、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内容。

1、课堂教学新模式的研究

(1)导入:通过与教材相关的名言警句、诗词赋文、传说故事、名人轶事等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2)诵读:文言文教学要有趣味化。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都要遵循“读是关键”,保护孩子的兴趣是第一位,尽量做到“好玩”。教学目标降低,教学方法灵活,学习方式多样,尽量简单易行。达到读起来朗朗上口,学起来轻轻松松,笑起来开开心心。

通过积累文言语感,初识文言常用字,大致了解文言文诵读的基本技巧和规律。采用通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掌握句读、语气、停顿、重音、语速)与精读(字斟句酌、质疑释疑)相结合;美读(读出韵味、读出情感)与品读(听其言、入其境、品其味、动其情)相结合。

1.“读——咏结合式”教学,做到读、诵、唱三结合。

诵读是文言学习的基本手段。文言文的教学,应强调熟读、背诵。最好让学生能拉着腔调、摇头晃脑地来读,出声有感情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直接与古人“对话”。

2.“读——演结合式”教学,在表演中培养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读演结合”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中“动”起来,让学生通过亲身“表演”,加深对课文语言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读演结合,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而且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准确理解。如“自相矛盾”就可以进行读一读、演一演。

3.“读——问探究式”教学,在研究发现中感知文言文的魅力

每一篇文言文,如果从不同角度去鉴赏,都能发现值得研究的课题。从字词到句篇,每一个字词、每一个句段……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课题资源。在学习文言文时,语文教师应指导学生树立“问题就在你的身边”的研究性学习理念,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兴趣和爱

好,组成兴趣小组形式的研究性学习小组,选择适合于研究的课题,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研究性学习。如“之”的研究,就可以引导孩子们开展小组合作进行研究。

4.除了上述几种方法外,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进行一些其他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如“读写促进式”等。

(3)理解: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基本内容。有计划地识记和分辨文言常用词语(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理解相关的文言、文学和文化常识。品析作品中人物形象的美丑,探究课文中蕴含的思想美和情感美。

(4)拓展:在教师指导的基础下逐步增多自学的因素,以课文为基点,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向整篇著作拓展;以课文为基点,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等。

(5)评价:通过试卷检测,朗读比赛,短剧表演赛,文言知识比赛等形式来建立学生“亲近文言文”成绩卡,记载学生各项成绩,参加活动次数和态度等。评估的工作主要由学习小组成员共同完成,组长负责,教师监督指导,并向家长通报。

2、学习文言文积累运用的研究

孩子们通过文言文的学习,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展示平台,从而进一步营造学习的浓厚氛围,利用今后的学习发展。

(1)开展“1234趣味文言文运动”: 即要求学生每人每周有机地诵读积累1篇文言文、2句古代名言、3首古诗词、4个成语。“有机”意谓所积累的名句、名诗和成语要求围绕一个主题(或一个材料)。主题类可以分为读书、惜时、理想、爱国、友谊、思乡等栏目,材料类可分为人物、景物等栏目。然后,根据一星期来积累的内容,可以连词造句、连句造篇,最好完成一篇运用好词、好句、好诗的“练笔”。

(2)出版“趣味文言文”专版黑板报。

(3)建立“趣味文言文”专题网站或者博客。

(4)排演“趣味文言文”课本剧。

(5)编创“趣味文言文”片段。

(6)撰写“趣味文言文”专辑日记或作文。

(7)制作“趣味文言文”专题手抄报。

七、课题组成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林列荣

1、负责课题的整体研究动向,组员分工及与相关部门的协调。

2、定期召开课题组教研会,总结前期研究成果,布置下一阶段研究工作

3、撰写研究报告

课题组成员(一):

冼昌贤:负责资料统计分析、实验班各阶段的问卷调查及知识掌握情况和技能的测试; 程儒成:负责资料统计分析、资料收集整理及实验班的教学。

课题组成员(二):

各学校科组长

八、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掌握相关理论,搜集与有效教学和初中文言文教学相关的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分析目前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学生厌学的原因。研究原因,探讨改变现状的有效(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日记文言文)途径。

3、个案研究法。借助课堂实录和教师的日志资料进行个案研究,了解学生学习兴趣提高的教学效果。

4.语文实验研究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实验班的学生按照研究目的,控制和创造一定条件,反思自己在文言文教学实践过程中的教学活动,试图找到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的途径,验证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的假设。

5、经验总结法:通过理论与教学实际相结合的研究,寻找出符合新课改理念与精神的的有效的文言文微观教学模式。

九、预设的研究果

1、初中学生能阅读半文言的文学名著,并交流心得体会;

2、教师总结、交流文言文教学有效方法,形成有我县特色的成熟的文言文趣教范式,完成《初中文言文趣教》一本,适合课堂教学使用,并推广运用。

3.发表省级刊物至少3篇。

4.力争在省教育教学论文大赛中获一等奖。

十、课题研究的步骤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06——2012.11

①确定课题组成员;②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③培训实验教师,学习相关理论。

运用文献研究法搜集整理国内外有效教学和文言文教学方面的资料,理清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关注解读新课程标准,思考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的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11——2013.07

① 阅读思考

收集并阅读与本课题研究有关的书籍,对学生进行各方面的检测,了解学生状况,建立前期档案,并形成文本上送至定安中学语文教研网(11月20日前上送)。

②调查访谈

实施问卷调查和访谈,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细致分析,找出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并反观理论本身,提出实践问题的解决对策(12月20日前上送)。

③在教学实践中采用实验研究法,做详尽的记录,并不断反思,然后,根据理论与实践的总结,尝试性的构建初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

④定期研讨、交流;做好实验课例、课件、论文等研究资料的积累和整理。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3.9——2013.12

①分析总结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以及课题写作过程中的得失,完成课题结题报告的初稿。

②检测研究成效,作出定性、定量分析,课题结题报告定稿。

③推广使用《初中文言文趣教》。

日记文言文篇三:文言文

山中与裴秀才迪书

近腊月下,景气和畅,故山殊可过。足下方温经,猥不敢相烦,辄便往山中,憩感配寺,与山僧饭讫而去。

北涉玄灞,清月映郭。夜登华子岗,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昔,携手赋诗,步仄径,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鲦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麦陇朝雊,斯之不远,倘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无忽。因驮黄檗人往,不一。山中人王维白。

【译】

农历十二月的末尾,气候温和舒畅,旧居蓝田山很值得一游。您正在温习经书,仓猝中不敢打扰,就自行到山中,在感配寺休息,跟寺中主持一起吃完饭,便离开了。

我向北渡过深青色的灞水,月色清朗,映照着城郭。夜色中登上华子冈,见辋水泛起涟漪,水波或上或下,水中 的月影也随同上下。那寒山中远远的灯火,火光忽明忽暗在林外看得很清楚。深巷中狗叫,叫声像豹叫一样。村子里传来舂米声,又与稀疏的钟声相互交错。这时,我独坐在那里,跟来的仆人已入睡,多想从前你与我搀着手吟诵诗歌,在狭窄的小路上漫步,临近那清澈流水的情景。

等到了春天,草木蔓延生长,春天的山景更可观赏,轻捷的鲦鱼跃出水面,白色的鸥鸟张开翅膀,晨露打湿了青 草地,麦田里雉鸡在清晨鸣叫,这些景色很快就来了,(您)能和我一起游玩吗?如果你天性不是与众不同的话,难道我能把你邀请来游山玩水吗?而这当中有很深的旨趣啊!不要忽略。因为有载运黄檗的人出山,托他带给你这封信,不一一详述了。

始得西山宴游记

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

【译】

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

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

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

这一年是元和四年。

冷泉亭记

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

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

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

【译】

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

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之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你坐着玩赏,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出家的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说不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

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

人,有位相里君,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筑候仙亭;庶子裴棠棣,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在这种情况下,五亭相互可以望见,像五个手指并列一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任到这里以后,只是记述其事而不再添造(新的亭子)。

石钟山记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人大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淡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镗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镗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译】

《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中央,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

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真相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真相。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登泰山记

泰山之阳,汶水西流;其阴,济水东流。阳谷皆入汶,阴谷皆入济。当其南北分者,古长城也。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颖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无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大风扬积雪击面,亭东自足下皆云漫,稍见云中白若樗 数十立者,山也。极天云一线异色,须臾成五彩。日上,正赤如丹,下有红光,动摇承之,或曰,此东海也。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

亭西有岱祠,又有碧霞元君祠。皇帝行宫,在碧霞元君祠东。是日,观道中石刻,自唐显庆以来,其远古刻尽漫失。僻不当道,皆不及往。

山多石,少土。石苍黑色,多平方,少圆。少杂树,多松,生石罅,皆平顶。冰雪,无瀑水,无鸟兽音迹。至日观数时内无树,而雪与人膝齐。

桐城姚鼐记。

【译】

泰山的南面,汶河向西流去;泰山的北面,济水向东流去。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汶水,北面山谷的水都流入济水。处在那阳谷和阴谷南北分界处的,是古代春秋时期齐国所筑长城的遗址。最高的日观峰,在古长城以南十五里。

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里出发,冒着风雪启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面的山谷,跨过长城的城墙,到达泰安。这月28日,我和泰安知府朱孝纯从南边的山脚登山。攀行四十五里远,道路都是石板砌成的石级,那些台阶共有七千多级。泰山正南面有三条水道,其中中谷的水环绕泰安城,这就是郦道元书中所说的环水。我起初顺着中谷进去。沿着小路走了不到一半,翻过中岭,再沿着西边的水道走,就到了泰山的巅顶。古时候登泰山,沿着东边的水道进入,道路中有座天门。这东边的山谷,古时候称它为“天门溪水”,是我没有到过的。现在我经过的中岭和山顶,挡在路上的像门槛一样的山崖,世上人都称它为“天门”。一路上大雾弥漫、冰冻溜滑,石阶几乎无法攀登。等到已经登上山顶,只见青山上覆盖着白雪,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远望夕阳映照着泰安城,汶水、徂徕山就

像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停留在半山腰处的云雾,又像是一条舞动的飘带似的。

戊申这一天是月底,五更的时候,我和子颖坐在日观亭里,等待日出。这时大风扬起的积雪扑面打来。日观亭东面从脚底往下一片云雾弥漫,依稀可见云中几十个白色的像骰子似的东西,那是山峰。天边的云彩形成一条线呈现出奇异的颜色,一会儿又变成五颜六色的。太阳升上来了,红的像朱砂一样,下面有红光晃动摇荡着托着它。有人说,这是东海。回头看日观峰以西的山峰,有的被日光照到,有的没照到,或红或白,颜色错杂,都像弯腰曲背鞠躬致敬的样子。

日观亭西面有一座东岳大帝庙,又有一座碧霞元君庙。皇帝出外巡行时居住的处所就在碧霞元君庙的东面。这一天,还观看了路上的石刻,都是从唐朝显庆年间以来的,那些更古老的石碑都已经模糊或缺失了。那些偏僻不对着道路的石刻,都赶不上去看了。

山上石头多,泥土少。山石都呈青黑色,大多是平的、方形的,很少有圆形的。杂树很少,多是松树,松树都生长在石头的缝隙里,树顶是平的。冰天雪地,没有瀑布,没有飞鸟走兽的声音和踪迹。日观峰附近几里以内没有树木,积雪厚得同人的膝盖一样平齐。

桐城姚鼐记述。

相关热词搜索:文言文 日记 入蜀日记文言文翻译 乙亥北行日记文言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