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贝日记观后感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一:《拉贝日记》观后感

东方的辛德勒

药剂150103黄铭蕾

约翰·拉贝(John Rabe),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

1937年12月,侵华日军在卢沟桥事件后,攻陷了南京后的种种令人难以启齿的暴行,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惨案。那种无人性,可耻的杀戮行为真的令人感到痛心,更多的是对日本的愤怒和仇恨。这是日本法西斯在中国所犯的严重罪行之一,这是中国历史上极其惨痛的一页。

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时拯救25万中国人的事迹震撼了国人。拉贝先生1908年作为德国西门子公司的雇员来到中国经商,他本可以在战争爆发前偕同家人离开回国,可是在无情的战争下,面对的是无情的绝杀,他有情地以自己的微薄之力保护和自己一起工作的员工,拯救那些屠刀下的百姓,保卫无辜的百姓,和他的伙伴们不顾个人的安慰,共同联合起来建立了安全区,四处奔走呼号,奋不顾身地抗议和尽其所能地阻止侵华日军对中国人民疯狂施暴。他们设立的安全区为大约二十五万中国平民,为他们提供了暂时栖身的场所,保护了近二十几万儿童妇女。

作为一个德国人,德国是日本的盟国,而且他本人也是一名纳粹党员,他本应该帮助日本,但是他却转而帮助赤手空拳的中国人,这纯粹是一种使命感。由于他的不屈服,他的妻子朵拉在回国的旅程中遇难,他眼睁睁地看船沉入大海,他遭受了沉重的精神打击,身体的打击也是不可言喻的,但这件事却遭到日方的轻视。在巨大的悲痛之下,他还是站了起来,为那些手无寸铁的南京人民撑起了一片天。他被推为安全区的主席,拉贝明白自己肩负的担子有多重,他说:“由我出任主席,我不应再有丝毫的犹豫。” 他带领他的委员们寻求国际援助,募集资金,购买粮食和药品。他的行为是无私的,伟大的,当时难民们对他顶礼膜拜,都称他为活菩萨。

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梁怡发表的文章《南京大屠杀见证者约翰?拉贝眼中的老北京》称拉贝为“南京的辛德勒”“他是南京大屠杀的见证人,被南京视为仁爱的典范”。人民画报社发表专题文章《约翰?拉贝:“东方的辛德勒”》评价他为

“南京大屠杀中的洋菩萨”。南京大学档案馆馆长汤道銮在接受拉贝和平奖时说道:“他是个好人,他知道人的尊严。”

拉贝先生以这样爱的方式保护中国人的生命,帮助中国人,这种大爱,令人尊敬与钦佩。从历史中,我们知道拉贝先生爱中国,爱中国人民,中国人民也深深的爱着拉贝先生约翰拉贝先生是中华民族的英雄,是中华民族最为真挚的朋友。我们应该永远记住他,感谢他。在残酷的环境下,拉贝先生用日记记录下了日军暴行,也是对日军残酷暴行的无情揭露。让后人知道日本人的残忍,冷血和无耻。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二:拉贝日记观后感

拉贝日记观后感

前几天我观看了拉贝日记,一部纪录片样式的电影,看完以后心里感慨万千。令我感慨万千的有电影里德国人拉贝以及与他并肩作战在中国救死扶伤的一些国际人道主义者,但是更重要的是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带给我的震撼。看完以后我一直在想,现在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自然没有人敢来侵略我们;不正是当时那积贫积弱的中国才成了日本帝国主义要征服的目标吗?由此可见,落后就要挨打啊!

影片历史发生时间为1937年日军向南京进攻前夕,约翰·拉贝被多位外国人推为南京安全区主席。12月,日军攻战南京,进行了令人发指的血腥屠杀。金陵古城陷入黑色的恐怖大海。在他负责的不足4平方公里的安全区内,他和他领导的十多位外国人,不仅拯救了20多万中国人的生命,而且捍卫了人类的真理和尊严。拉贝先生在自己所居住的屋子里,写下了著名的《拉贝日记》。尽管自己是一名纳粹党人,但是拉贝先生始终坚持“把世界还给人,把人归还自己”这一人道主义的精髓,像一弯持久不落的新月,沐浴、净化着无数的灵魂。我觉得我们应该为他鼓掌,尽管他是一名德国纳粹党人,但至少他比某些自称是中国人,但却做着卖国求荣勾当的人有良心。有时候一个人的身份真的不能代表什么,我们应该看他做了什么事情。

“在清理安全区时,我们发现有许多平民被射杀于水塘中,其中一个池塘里就有30具尸体,大多数双手被绑,有些人的颈上还绑着石块”。

“1937年12月24日:我到放尸首的地下室……一个老百姓眼珠都烧出来了……整个头给烧焦了……日本兵把汽油倒在他头上”。

“1月3日:这些城陷后放下武器的中国兵当中,恐怕有2000人被日本人刺杀,这是非常残忍的,而且绝对违反国际法;在攻城的时候,大约2000平民被打死。1月6日:克罗格看见汉中门边的干渠里大约有3000具尸首,都是被机枪扫射或是别的方法弄死的百姓”。

以上这些都是拉贝日记中的一些内容,是我查阅到的。这些都是拉贝先生纪录的当时日军暴行的铁证,尽管日本国内右翼势力极力否认自己国家当时的屠杀历史,但历史是不可磨灭的,中国人民会看到,世界人民都会看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时纪录片中两名日本军官残忍杀害中国的战俘来比赛的事,实在令人发指。我看到他们无视中国人的生命时,内心在呐喊:“狗日的!”自己当时哭了,拉贝可以从中选择二十个人作为对失去自己的司机老张的补偿,可是哪一条生命不是命呢?哪一个人没有亲人、父母、子女呢?我真的不明白当时那两个日本鬼子的心是不是让狗吃了

拉贝日记观后感

?难道他们没有父母子女?由此可见,日本军国主义是多

么的可怕,中华人民共和国一定要警惕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防止给中华民族造成新的伤害。

看完拉贝日记,我觉得“落后就要挨打”,一个国家必须富强起来,才能免受外敌入侵。这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才能得到保障,人民才能安居乐业,人民才活得幸福,活得有尊严。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应该谨记历史的教训,牢记自己的使命,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己任,把握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争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拉贝日记观后感篇三:拉贝日记 观后感

不忘历史,砥砺前行

——观电影《拉贝日记》有感

南京大学2011级第二党支部刘睿清

2014年12月13号,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参加了南京大学医学院2011级第二党支部组织的以“铭记历史,珍爱和平”为主题的党日活动。活动的主要内容就是观看电影《拉贝日记》。这部电影我之前确有耳闻,也粗略地草草看过,今天正值南京大屠杀七十七周年纪念日,山川寂寥,举国同哀,在这样的氛围下再次观看这部电影,我的思考和感触便与以往不同,更有一番不一样的色彩和意义了。

《拉贝日记》取材于德国人拉贝撰写的《拉贝日记》,以亲历者的角度再现了南京大屠杀期间,身为西门子公司中国区负责人的拉贝先生带领一批国际友人建立“国际安全区”、挽救二十万中国人的故事。拉贝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辛德勒”。辛德勒是二战期间在德国纳粹的恐怖统治下拯救了1200名犹太人的人道主义英雄。拉贝较之辛德勒,我个人以为有过之而无不及,应当说辛德勒是欧洲的“拉贝先生”。

作为一名早期参加德国“社会主义工人党”的纳粹元老,拉贝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完全可以坚持自己的政治立场置身事外,早早地离开一片疮痍、危机四伏的南京城,但他没有这样做,如他所说“我无法忍受那么多无辜的生命被屠杀”。拉贝先生是一个立体丰满、有血有肉的老头,他一方面会因为工作上的纰漏对中国的员工发火,另一面又舍不得生活了多年的南京、舍不得可爱的中国员工和他辛苦打拼的事业。而正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德国商人在“利”与“义”的抉择上,“善”与“恶”的交锋中,拉贝毅然选择了“义”,选择了以自己的名誉、信仰甚至家庭来照亮人道主义的光辉,代表着人类“善”的光明一面勇敢的和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曲生命的赞歌,这一点非辛德勒所能及。观看《拉贝日记》,我对拉贝的认识随着影片的展开逐渐细化加深,对他的敬意也层层叠叠越筑越高。一个平凡的人一件不平凡的事,影片结尾许多被拉贝挽救的中国老百姓团团地围着他们的“活菩萨”——拉贝先生,像刚从恶魔那里逃出获得了第二次的生命,人人的脸上是大难幸存后的欣然,是对这位“中国人民的英雄”的无限感激。

拉贝先生是大时代里面一个有着惊人壮举的不平凡的小人物,我们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员要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念,透过人物反思历史,这也是我们这次党日活动的主旨所在。2014年2月25日,十二届人大七次会议将南京大屠杀纪念日即12月13日定为全国公祭日。而就在今天,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来到南京在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发表了重要演讲。在他的演讲中,拉贝先生作为一名拯救了数十万中国民众的国际友人被提及,中国人民不会忘记那些帮助过自己的人,中国人民不会忘记将人道主义的光辉延续发扬,而中国人民更不会忘记自己曾经所遭受过的苦难。今天的中国已经不再是那个受人凌辱、毫无尊严的东方睡狮,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辱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人民正意气风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我曾翻看过《拉贝日记》的原著,它的扉页上十分痛心地写道“令人遗憾的是日本政府现在并不承认在南京的暴行”,中国的译本将“日本政府”改为“日本右翼分子”,这是考虑到中日两国的和平外交关系。历史是不会因巧舌抵赖而改变的,不忘历史,警钟长鸣,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任何破坏和平,阻碍中国和平崛起的行为终究会以失败告终。

不忘历史,砥砺前行,我们还在路上。

相关热词搜索:观后感 日记 拉贝日记观后感小报 拉贝日记观后感500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