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农业昆虫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农业昆虫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针对本课程教学难度大、学生学习兴趣低、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我们迫切需要探讨如何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农业昆虫学》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业昆虫学》;教学效果;教学改革
  《农业昆虫学》是植物保护专业的专业主干课,是普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害虫综合治理等课程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地域性和实践性。目前,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全球气候的变化,农业害虫的发展日趋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虫害,主要害虫的类群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前的重要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规律也有了新的变化。同时,害虫治理的主要手段依旧是化学防治,而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直接导致了环境、生态和食品安全诸多的问题。
  在农药减量化使用已成为害虫综合治理大趋势的背景下,如何结合实际,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理念与技能俱佳的植保毕业生,成为《农业昆虫学》教学迫切而重要的任务。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以及近几年的教学改革尝试,针对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提高《农业昆虫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出一些看法和思考,旨在与同行进行探讨。
  一、调整教学内容
  在传统的《农业昆虫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千篇一律,主要局限于教材、教学大纲和授课教师。首先是教材,教师在确定教材时受限于学校要求和教材的区域性,选择面极窄,目前《农业昆虫学》的教材更新较慢,与课程的与时俱进性形成矛盾。学生购买教材的积极性降低,很多学生使用的是老教材,一个教学班存在多种版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教学大纲对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实验项目设计均有较严格的限制,也是造成教学内容落伍、呆板的原因;有些教师上过一轮课后,今后数年课件均无更新,学生接触不到新技术和新知识。
  针对这些问题,可采用以下方法:1.订购较新版“十一五”教材,以教材为基本主线,辅以学生自行借阅的图书馆参考书籍及电子版文献资料,克服教材的时间束缚,降低学生之间由教材造成的差异;2.根据课程的特性,灵活修订《农业昆虫学》教学大纲,增强教师安排教学内容的主动性;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阅读大量的文献,了解农业生产现状及害虫防治新进展,并补充新知识、新观念,拓宽学生视野。
  二、教学方式多样化
  《农业昆虫学》课程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总论部分主要讲述《农业昆虫学》的发展与现状、害虫的种群动态与虫害形成机制、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各论部分主要讲述主要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发生危害规律、预测预报方法和防治措施。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讲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方法导致教学效果更多地取决于教师的组织能力与语言表达能力。而《农业昆虫学》的综合性和各论部分的模式单一性,学生学起来抽象又枯燥,仅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改革实践中发现,总论部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采用讲授式、启发式和讨论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参与度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各论部分个别课次,把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就一种害虫查阅文献,制作PPT,在课堂讲述,教师进行总结、评分,较好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另外,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普及,大量的图片、视频被引入了课堂教学,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但是信息量的增大,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重点和难点也难以突出,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授课过程中,不应盲目增大信息量,需要适当强调重点和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注重学生害虫治理的观念和基本技能的培养。
  三、改革实践教学形式,促进理论和实践结合
  《农业昆虫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实践环节是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升华的过程,只有把理论知识和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出理论与实践技能俱佳的植保从业人员,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农业昆虫学》的实践环节主要有实验、实习、开放性实验等形式。
  首先,完善实验内容,优化实验形式,使《农业昆虫学》实验真正成为验证理论教学、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农业昆虫学》实验多以验证性的室内实验为主,主要是观察害虫形态特征、危害症状等,这种实验形式受限于实验材料匮乏、更新速度慢、和田间实际脱节等缺点,教学效果不甚理想。针对这种状况,我们采取了多开设综合性实验、多媒体授课、提高学生实验参与度、量化实验考核指标等措施。比如,开设的小麦害虫田间发生情况调查综合实验,把学生分组,按照不同的调查方法对不同田块的小麦害虫发生的种类、危害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害虫和危害状标本进行制作,责任具体到人,并在室内就害虫的重点鉴别特征、危害规律等知识点进行多媒体讲授,要求学生在标本的制作过程中与采集到的实际标本进行对比,加深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最后对每个学生在试验中的表现和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评定成绩。这种方式充分发挥了每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实践中,真正提高了学生的具体认识,增强了教学效果。
  其次,丰富课程实习形式,培养基本技能。《农业昆虫学》实践性教学主要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践操作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岗位技能,为上岗做好技术准备。因此,我们在制订实习计划时,充分考虑了计划的可实施性,并注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使每个学生都能结合所学知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提高实习效果。我们选择合适的时间段安排实习,并设计小麦、果树、蔬菜等作物虫害发生情况调查、药效试验、综合防治方案制订等综合性题目,把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一个实习主题。形式上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集中讲解、集中采集,每组学生结合自己的主题,查阅资料、制订方案、自行实施,最后集中验收汇报并评定实习成绩。

相关热词搜索:教学效果 思考 提高 农业 昆虫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