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刍议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作者简介】 李明阳(1984-),男,四川苍溪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处实践办干事,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谭宇宸(1984-),男,广西贺州人,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教务处考务办干事,研究实习员,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摘要】 本文提出纠正轻视实践的课程观念,重视真实学习任务的实践;以岗位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消除课程知识化;加强软硬件建设和管理等措施,以期达到提高独立学院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质量,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目的。
  【关键词】 独立学院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是构成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是人才培养措施的具体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是课程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学院在成立之初往往没有摆脱偏重课堂讲授、注重经验验证的课堂教学困境。强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成为独立学院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 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现状和分析
  
  (一) 传统课程观念忽视课程实践
  独立学院现实教学中有大量的教师只顾课程的专业性、完整性和系统性,强调教师课堂讲授,仅注重“把课程讲完了”、“作业做过了”,而忽视与学生的交流和对话、体验和探究式学习。究其原因,主要是我国很早就建立了传统课堂教学以教师、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理论;即便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西方教育思想的传入,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的课程类型以及结构主义课程论、范例方式课程论、发展主义课程论等新的课程认识和研究逐渐被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接受和应用于实践,但仍然有大量的教师还没转变传统课程观念。另一个方面是独立学院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退休返聘教师和刚毕业的年轻教师居多。退休返聘教师在方法论方面的知识明显落后,而年轻教师(尤其是非教育专业出身的年轻教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对课程的科学组织没有实际探索总结,大多只能照搬自己求学时老师的教学方式和方法,难以结合独立学院的实际情况独立开展课程实践教学。
  
  (二) 课程存在知识化倾向
  鉴于独立学院招生体制的缘故,进校学生的质量较之于重点院校有一定差距,甚至独立学院自己的老师都不得不承认自己培养的学生在与其他院校学生的竞争中输在了起跑线上。因此,老师在课程教学中往往剔除难点,尽量降低课程教学的要求,以满足毕业率、学位率等指标的要求,直接把知识点指给学生,导致课程教学以知识的记忆和应付考试为目的,知识的传授过程变成了教师的独角戏,课程的学习也局限于书本和课堂,实践教学环节被抛弃。把知识当作高校课程的全部内涵,并简单以为知识的积累就是人的发展,是高校课程知识化倾向的主要原因。
  
  (三) 开展实践性教学的软硬件资源非常有限
  独立学院是以“民、独、优”为主要特点的办学体制,都经历了一个从规模发展到质量发展的过程。纵观全国部分独立学院,在规模急剧扩大的同时,为开展实践性教学提供的校内、校外资源紧缺,配套的软件资源极其有限。在校内实验(实训)设施方面,虽然各个院校都建有一定数量的实验(实训)室,但数量相对较少,相对其巨大的在校生人数,人均占有面积小、人均可使用时间少。在校外资源方面,独立学院主要依靠母体学校的社会资源开展社会联系,由于缺乏社会对新的办学实体的认可和信任,迫使独立学院以与母体学校的亲密联系作为拓展校外实践教学资源的权宜之计。在实践教学的软件方面,首先是专用的计算机软件系统缺乏或落后,投资方很难理解和支持应用软件的投入远远超过基础设施的投入。其次是具有实践经验的专职实践指导老师非常缺乏,作为师资队伍主要部分的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和退休教师大多不具有应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社会的有效经历,且师资队伍不稳定,人员流动性非常大,造成“教财会的老师不会使用当下主流财会软件”或“一个老师离职,一届学生不能开课”的窘境。
  
  二、 开展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议
  
  (一) 纠正轻视实践的课程观念,重视真实学习任务的实践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知识看成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不是单纯的由某一方面的作用产生的,学习过程不是把知识机械地从外界拷贝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包括印证、探索、纠正认识等)来建构新的具有自身认知特点的理解。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只有从真实的情境出发,通过分析解决真实问题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建构。如学习了解经典教科书中的独立于真实背景的理论推导,就容易形成孤立的、简单的理解,学生可以较成功地解决近迁移的问题,但不能熟练地应用或论证一个远迁移的或是新任务的问题。正是因为真实的学习任务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因而我们应在课堂环境中组织真实的学习任务。
  
  (二) 以岗位要求为目标,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消除课程知识化
  学校培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的要求体现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工作岗位对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是独立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目标。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规格上类似于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应有一个可以预期的、有层次的岗位目标,即毕业时的就业目标和经过五年的发展能达到的目标。以逆向工程的思想,通过对实际岗位和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和素质要求的分析和解构,将实践培养环节融入到课程中,将课程内容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使教师设计的课程实践性教学环环相扣,科学合理并具有可操作性,对学生富有吸引力。
  此外,改变课程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评价的方式和方法,突出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场应变能力、现场管理能力以及具体技术实施能力的要求。通过采取以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为实践考核标准、组织行业专家为考核评价小组、大力发展学科竞赛等措施,大力倡导和激励课程实践环节的考核评价的改革和创新。
  
  (三) 加强软硬件建设和管理
  1. 统筹规划基地建设,科学管理提高效率。所谓规划是指从专业方向群建设和学科发展的方向出发,对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有明确的发展目标,有阶段性的发展规划,规划要有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措施,并在通观自身优缺点的基础上,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独立学院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重点考虑的一方面是资源的整合和建设任务的轻重缓急;另一方面是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应该符合学科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导向性和专业性,在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要把“以学科为中心”改变为“以能力为中心”。主要坚持以下原则:第一,坚持服务学科建设为原则。如: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小语种类、广西师范大学漓江学院的旅游管理类等各具特色的专业方向群建设直接决定了各校基地建设的方向,在政策扶持和资金等方面重点照顾和倾斜。第二,立足区域经济优势,坚持“特色”原则。独立学院只有立足区域经济圈,加速推进有特色的实习基地的建设,才能实现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第三,坚持“互惠互利”原则,坚持长期合作,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基地。一方面企事业单位的发展需要学校提供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学校需要企事业单位提供实习、就业的岗位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此外,科学管理,提高效率,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是基地(尤其是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2. 建立一支稳定的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没有实践经验丰富的师资,再先进的设施设备也只是投资浪费。所以必须建立具有吸引力的人事制度和激励制度,激发教师从事课程实践教学的工作热情,稳定师资队伍,逐步改善课程实践教学的软环境。一方面通过外派和外聘两种途径来培养具有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另一方面通过提高实践课课酬待遇、职称评定和考核方面的政策性倾斜等优惠措施,鼓励教师从事和创新实践指导。
  本文系广西新世纪教改工程“十一五”第五批立项项目《独立学院体现主体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编号:2009B155)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彭虹斌,袁慧芳.高校人文社会课程实践教学环节问题的探讨[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2)
  [2]高玲娣.就业导向下的高职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3)
  [3]高俊萍.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教学环节刍议[J].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1)
  [4]李明阳,赵冰川.提高认识,巧用策略,加强独立学院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读与写,2010(10)

相关热词搜索:刍议 教学环节 独立学院 实践 课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