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概念辨析及其教学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该文从课和课程概念的文献研究入手,对微课、微“课”和微课程的概念进行分析与探讨,认为微课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属于数字教育资源的范畴。微课与“微目标、微教案、微讲义、微练习”等课程要素共同构成微“课程”,与“观看微课、在线讨论、做练习”等学习活动构成微“课”,前者属于课程论的范畴,后者则属于教学论的范畴,两者具有本质区别。同时,从微课的“教育资源”属性出发,提出了微课的“目标、内容、教的活动、交互、多媒体”等五大构成要素,并结合当前微课教学实践应用的情况,归纳了微课支持翻转课堂教学、课内差异化教学和课外辅导答疑等三种教学应用模式,从理论与实践层面对微课的概念和教学应用做了较为系统的探讨。
  关键词:微课;微课程;微视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微课在短期内得到中小学教师的认同,并广泛应用于日常教学实践,有其特定的技术背景和时代背景。近年来,随着移动技术、视频压缩与传输技术、移动终端、网络带宽、网络速度、视频分享网站等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快速普及,以视频为信息传输媒体的微课常态化应用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同时,在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时代背景下,与移动学习、泛在学习、碎片化学习、翻转课堂等融合互联网精神的学习理念思潮相结合,为微课的广泛传播提供了教育应用的土壤。可以说微课是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时代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技术与教学应用融合的高级阶段。尽管目前有比较多的学校开始批量建设微课,并应用到日常教学实践中,但对微课的概念界定、构成要素和应用模式都存在不同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作用的发挥。本文试图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对微课教学实践应用的观察,剖析微课的概念、内涵及构成要素,并研究其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模式。
  一、微课概念辨析
  关于微课的概念,在当前的教学实践或相关文献中,不同的人根据不同的视角或者不同的应用场合,常与微课程、微视频等概念混用,容易让人误以为在三者之间可以划上等号。个人或集体所持的微课概念,往往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微课的设计及其实践应用的形态,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微课概念及其内涵。在这三个概念当中,微视频与微课、微课程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属于技术概念范畴,本身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同后两者显然不是一个维度的概念。而要厘清微课与微课程的区别和关系,需要先梳理一下课与课程的概念。
  (一)课与课程
  在教育领域中,课程是涵义最复杂、歧义最多的概念之一[1]。在课程研究领域,有诸多学者对课程的定义进行了梳理与归类,如张华教授将多种多样的课程定义大致归为三类:课程作为学科、课程作为目标或计划、课程作为学习者的经验或体验[2];施良方教授则将课程定义归为六种类型:课程即教学科目、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3]。对课程概念的不同表述,事实上反映了人们对课程问题的认识不断拓展和深入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个历史发展过程大致如下页图1所示,指出课程概念在内涵上可以归结为从“课”到“程”到“教师之教”“学生之学”“社会目的与意义”的范围不断拓展的序列。
  尽管对课程的定义纷繁复杂,但作为“课程”的基础课题,无非是“在学校里教什么、何时教与学、如何教与学”的问题[5],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为更直观地理解课程的内涵,有学者将课程划分为四个子项:(1)课程计划(国家课程计划、地方课程计划、学校课程计划);(2)课程目标或标准(总体课程标准、各科课程标准、单元标准、课时标准);(3)教材(教科书、教学参考书、学程);(4)课程资源(教具、练习册、讲义、视听材料等)[6]。 与课程的概念相比,课的概念相对明确,一般认为课是有时间限制的、有组织的教学过程的单位,其作用在于达到一个完整的、然而又是局部性的教学目的[7],它属于“教学论”的范畴,如我们常说的“上课”就是指一种有组织的课堂“教学活动”。关于课程与教学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可以用美国学者塞勒(J.G.Saylor et al.)等人提出的三个隐喻来思考和考察这个问题的实质:(1)课程是一幢建筑的设计图纸,教学则是具体的施工;(2)课程是一场球赛的方案,教学则是球赛进行的过程;(3)课程可以被认为是一个乐谱,教学则是作品的演奏[8]。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实体或内容,教学则是学校教育的过程和手段[9],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教学过程的本质之一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10]。由此可见,课与课程是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前者属于教学论的范畴,后者则属于课程论的范畴,不能混为一谈。
  (二)微课的概念与内涵
  对于微课的概念,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出发会有不同的理解,表1罗列了国内部分学者对微课定义的不同阐释。从定义的字面意义来看,可以将定义归为三类:(1)对应“课”的概念,突出微课是一种短小的“教学活动”;(2)对应“课程”的概念,有课程计划(微教案),有课程目标,有课程内容(学科知识点),有课程资源(微课、微练习、微课件);(3)对应“教学资源”的概念,如在线教学视频、数字化学习资源包。尽管在定义的表述上有差异,但在定义的内涵上是有共同点的,即“目标单一、内容短小、时间很短、结构良好、以微视频为载体”。目前在中小学实践或各类微课大赛中所出现的“微课”也都基本符合这些特征,从媒体形式上来看,就是一段与教学相关的视频。这些视频格式的微课在没有学生使用的情况下,即缺乏学习主体,自然就不会产生“老师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也就不能简单地称之为微“课”。

相关热词搜索:辨析 概念 教学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