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选课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

发布时间:2019-08-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课程设置的多元化模式,围绕公选课开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对公选课进行整改的措施。使公选课课程在多样化的同时提高其存在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不同学科的交叉渗透,拓展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关键词 多元化模式 高校 公选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iversification of university curriculum,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analyzed around the common required course. And it explores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of the common required course, and improves diversification and effectiveness. Promoting the intersection of students of different specialty and expanding knowledge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 diversification; university; public elective courses
  多数高校的公选课开设的主要程序为:先由教师自愿申报,再到学校主管教学校长和教务处的教学主管领导审核,整合全校教学资源,确定开课的课程,并向全校学生开放,最后学生在教学网络点击选修。因为在许多高校开设的公选课时间不是很长,教学管理的经验不足,在公选课教学组织的环节中还存在不少问题,还远未发挥其在实现教育理想中应发挥的作用。因此,加强公选课的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已是迫在眉睫。
  1 公选课教师授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1.1 授课态度不端正
  有些教师上公选课的目的只是为了挣课时费,上课敷衍了事,经常出现迟到或早退的情况;有些教师为了缓解因备课不充分而冷场的尴尬局面,利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进行点名;有些教师在课堂上放映与教学无关的电影,以此用来留住学生并打发宝贵而难熬的教学时间:有些教师本次课上完,不知道下次课该上什么,没有系统地备课:有些教师完全按照专业课来讲,没有根据学生群体的不同而有所改变。以上这些,都是教学态度不端正的具体表现,说明有些教师根本没有认识到公选课的重要性,完全把它当成了挣钱或娱乐的工具。
  要改变上述不良现象,必须有完善的监督机制,一方面要求教务处和高校加强监督,实行随机听课制度:另一方面要求和鼓励学生及时向教务处反映相关情况。此外,可仿照必修课课程的做法,建立课程及教师评价体系,实时检查和督促教师的教学工作,并将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考核体系,以此促进公选课的建设。
  1.2 专业知识不到位
  有部分教师对自己所授的课程仅一知半解,所谓的资料都是从网上下载后七拼八凑而来的,都未经过整理和消化,讲授时往往词不达意,同时他们也不注意台下学生的反应,尽管无人在听,仍然照着大屏幕在“讲课”。还有部分老师,仅能按照自己备的东西进行讲解,学生稍微提些课堂之外的问题,就会无法应对。因此,教师必须在平时就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加强对所授课程的知识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真正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教学目的。
  1.3 考核制度不严格以及目前的公选课存在着严重的考核不严现象
  有的教师不能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在作业及课程论文的批改上也不能认真进行,往往是根据自己的感觉,随便给个分数。更有甚者,作业或课程论文根本不改,随便给分。考核不严,使学生放松了对公选课的学习热情,从而严重影响了公选课的质量。由于公选课中人数众多,专业背景复杂,要真正做到严格考核也是不太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最好的办法是使用“课堂作业制”,即将作业与考勤完美结合,进行几次随机性的作业,并要求学生当堂做,当堂交,以此杜绝学生旷课、代写作业以及抄袭等不良现象。
  2 公选课教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2.1 审核不到位,质量不过关
  公选课的授课内容应以拓宽学生知识面为主,不能太深,也不能专业性太强,否则就失去了公共选修课的意义。而目前的公选课多为专业课的包装,所包含的内容除了本专业学生外,其他专业学生很少能听得懂,或根本不愿去听。此外,也有一些大众化的课程,但内容相对松散,根本没有经过系统的整理。高校及教务处审核时,在鼓励教师开设选修课的政策下,未能认真审核其内容,致使许多的选修课队伍鱼目混杂,严重影响了选修课的质量和选修课在学生中的美好印象。因此,高校及教务处应加大审核力度,严把质量(下转第27页)(上接第14页)关。在教师开课之前,除了递交申请表外,还应出示相应的教案、讲稿及其相应的授课材料,以便审查。再者就是要实行试讲制度,会同教务处、高校以及对该课程感兴趣的学生代表共同参加教师的试讲,确定达到应有授课水平后,方可批准其授课。
  2.2 管理和监控体系不完善
  公选课在管理上和质量监控上与必修课相比,相差甚远。在目前的公选课管理上,往往是一旦开课就万事大吉,基本上没有教务处的检查。对于某些业务较忙的教师,还会出现经常调、停课的现象。由于上课人数多,涉及专业广,使教学秩序一度紊乱。更有甚者,缺课后也不进行相应的补课,由于监控不力,也都不了了之。因此,在公选课的监控上要与必修课等同,教务处、高校教务办要不定期地去检查,以此进行有力的监督,此外最好设立公选课视导组,对课程的质量、授课教师的水平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实时监控,以此提高公选课的教学质量。
  2.3 学分过多,选课范围窄

相关热词搜索:整改措施 公选 高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