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运用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一直备受关注,近年来各个地区的语文教材内容都有了一些变动,引来了不少的争议,而多数的争议是围绕一些经典教材是否应该被删;“定篇”从一般意义上可以认为是一些经典著作,如何选择和运用国内外的经典进入语文教材,本文以“定篇”为例,从“定篇”的选择、运用等方面来探讨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和运用,以期能够解决教材选择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材定篇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6-0052-01
  语文课文的内容的变化和发展体现了时代的变迁,语文课文有如时代的镜子,见证着祖国的发展。从不同时期的语文教材内容的选择来看,课文体现着老师要教什么,不仅和学生的发展有关,和社会的发展也有着紧密的联系。那语文教材中的文章如何选择、语文教材的内容和社会、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发展有怎样的联系?本文将以语文教材内容中的“定篇”为例浅答这些疑问。
  一、“定篇”在语文教材选择中的作用
  何为“定篇”
  王荣生在《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中将语文教材选文大致鉴别出四种类型,即“定篇”“例文”“样本”和“用件”。“定篇”,是语文科课程规定的内容要素之一,指语文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中规定的科目。(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施蛰存先生曾提出:语文课程“要有一个基本教材,由教育部组织全国最有权威的学者来编,选的篇目必须是适宜中学生读的、众所公认的名篇,然后固定下来,十年八年不变,这样不管你在什么地方念书,一提起这些文章,大家都读过,使全国的青年有一个比较统一的语文水平”。(施蛰存.王丽.语文教育一定要改[A].王丽.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88)从选文功能类别的角度看,这些“众所公认的名篇”就是“定篇”。比如我国各个时期的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都把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作为基本篇目,这篇文章就可以称为我国初中语文的“定篇”。
   “定篇”的作用和语文课程本身的作用息息相关,回忆我们的语文教材,老课文如同老歌,每一代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记忆,回味起来温馨亲切。掌握以“定篇”身份进入语文教材的世界和民族的优秀的文化、文学作品,其本身就是语文课程的目的之一,就是“课程内容”的一大项目。(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被选为“定篇”的文章大多数是文学中的经典,阅读这些经典从三维目标来看,更多的是偏向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辨别经典的能力,让学生从“定篇”中感受语言、文学的魅力。
  二、“定篇”的选择和运用
  (一)“定篇”的选择
  语文课程肩负着培育文学、文化素养的重任;而文学、文化素养在语文课程中有特定的所指,它以确指的“定篇”存现,不是、也不应该是可以随意捏弄的东西。一篇“选文”的调换、一位阐释者的更动,便可能意味着“课程内容”发生变异。而不管是何种变异,对学生来说,学习的内容都是相对于外在于他们而被别人事先确定了的,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浸入这些诗文,并按权威者的指示,对那些被阐释过的诗文加以内化(了解和欣赏)。鲁迅的《阿Q正传》教育着几代人,有着丰富的阐释性和思想性,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这篇文章应该作为“定篇”存在“原汁原味”地进入课本,学习这篇文章应该学习的是这篇小说本身,学习是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二)定篇的运用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中,学生为考试而学习,把语文教育习题化。(徐秀如,大陆台湾两地初中语文教材比较研究,福建师大教育硕士学位论文,2007)对于书本知识的语文教学应该把 “定篇”放在提升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品位的高度,彰显主流文化的同时,使其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最佳凭借,并最终服务于培养目标。
  使用“定篇”时,可先进行教学呈现,再进行综合探究。比如在教学中首先呈现作者简介,让学生了解这样课文是由什么样的人所写成的,这对于一些体裁的“定篇”非常重要,有利于帮助读者更深入的理解经典。而后是课文的呈现,“原汁原味”的将“定篇”呈现给学生,其后的所有的练习都是为这篇课文服务的,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向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篇课文,比如,寓言的介绍不是简单的概念介绍,而是运用寓言这一概念来分析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再如,可以运用多种形式如戏剧表演来呈现课文的教学,学生通过戏剧区分了童话的联系和区别,并且通过这一过程,教师引领学生充分发掘 “定篇” 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融入经典,浸入经典,全方位凸显“定篇”的价值。
  三、选择“定篇”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制定确立“定篇”的标准
  制定可信服的选择“定篇”的标准有利于避免将“定篇”的选择过于随意,“定篇”的确定和选择应该继续秉承“文质兼美”的标准。所选择的文章不仅具有人文性,同时也能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语文的工具性的作用。比如说《背影》这篇文章,在人文性方面可以看出父亲对儿子的深沉的爱,但在分析作者如何体现这一情感的同时渗透着工具性的学习。此外“定篇”的选择还应该符合社会主流文化价值,符合学校的培养目标,符合学生的心智发展等等。
  (二)重构“定篇”的编排方法
   以往鲁迅的作品被分散在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单元中,这些单元通常是以不同的文体来划分的。以这样一种方式学习,会从一开始就将重点放在文体的教学上,仿佛学习文章的目的是用鲁迅的文章来学小说、议论文、散文诗等,这样的一种编排方式会使学习鲁迅的文章的目的本末倒置,“难以使学生感受到鲁迅精神的伟大和艺术的不朽,因而也难以构造相应的‘文学素养’”。(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267)可以将不同时期的文章进行年级的划分,如鲁迅的童年时期、求学时期、弃医从文等。如低年级可以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润土》等易懂的文章,进入高年级将鲁迅的文章分为专门的单元进行学习,不进行的文体的分类。仅是对鲁迅作品本身的学习,各种语文知识的学习都只是为学习这些作品本身服务,不仅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文学素养的提升。
  另外定篇的选择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同类作品的经典文章有很多,可以有在规定的定篇中,各个学校和地区在规范之内进行选择。
  (三)以教材为“敲门砖”,引导学生阅读更多原著
  吕叔湘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的方法交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定篇”并不否定将更多当代或现代的文学引入语文课本,课文不应当是一家之言或者是传播政治的工具,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应当具有丰富性。阅读鲁迅或是阅读更多的经典名著,不能只局限于语文课堂上的教学,如何让学生通过学习一篇经典文学作品,引起他们的兴趣,在课外阅读更多的国内外的经典的文学著作,这是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达成的目标之一。因而教师的教学必须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运用在课上习得的思考力去阅读更多的经典作品,并在获取更多知识的同时发展思考力。

相关热词搜索:论语 文教 选择 内容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