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会计教育学生测试机制的改进

发布时间:2019-08-08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高等会计教育中离不开必要的测试手段,以帮助教学目标的实现。有效的测试方式应该既能够考查学生的学习成果又可以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网络化的互动作业系统,本文评述了测试的功能、方式及其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作用和参与度的影响,并结合在管理会计等课程中采用网络测试系统后的实效,分析了引入该新机制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会计教育 测试 网络作业系统
  
  一、测试的功能与方式及其对学生的影响
  测试是高等会计教育过程不可缺少的环节。所谓测试,是一个用以评价个人的知识水平,理解力和相关技能的动态过程,它和特定的学科紧密相连,而且反映这一学科的预期学习成果(QAA, UK 2006)。设计良好的测试系统具有多重功能评价功能、反馈功能和激励功能。通过测试结果所提供的反馈信息,使得学生了解自己的“业绩”表现,教师了解学生在相关知识点理解和运用上的情况和问题,并使得双方都能够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不断提高教与学的效果。虽然测试对于大部分人来讲仅仅表现为一个简单的成绩或者分数,但它还可以是一个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学习投入程度的有效工具(Duff,2004)。国外学者(Oliver,1998; Kuh,2003)研究表明,经常性、及时性的测试和反馈能够产生正向的激励作用,因为就共同主题进行操练并获得反馈的学生越多,就越会注重和比较个人的成果,也就越能引起学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和对课程的参与程度。
  在教育理论界,测试的方式一般分成两种,即形成性测试(formative assessmen t)和终结性测试(summative assessmen t)。顾名思义,形成性测试关注学习的过程,这种测试方式通过经常性的、交互式的测试方式考查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和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Boston(2002)认为形成性测试是对测试的诊断性使用,它能在教学过程中给教师和学生提供相关的信息反馈。而终结性测试形式通常在一定的教学阶段后进行,对已经产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效果评估,在当前的各级教学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李群,2008)。尽管两种方式的利弊经常被学界讨论,但笔者认为结合两者的不同优势才是真正能够起到评价、反馈和激励作用的理想测试系统。学生的成绩/命运不应被最后一场“终结性”的考试决定,而是应该建立在整个学习期间被划分为若干“形成”阶段的基础之上,通过持续性的多样化测试(如课程作业,阶段性测验,案例汇报陈述等),来最终“累积”生成综合成绩,与此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及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监控学习状况,改善未来表现。对于教师而言,这种融合了形成性测试优势,具有聚焦学习过程、信息反馈及时的“小”终结性测试,能够更加迅速地帮助他们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甄别课程的重、难点内容和确定需要帮扶的特定对象,从而及时采取相应对策或做出必要调整,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简言之,课程最终成绩的决定机制,应该同时兼顾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的优势来设计。
  
  二、网络作业系统的特点及其对测试功能的满足
  信息技术的进步对高等会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辅助教学、网络课堂、实时测试等先进手段在现今已经变得非常盛行,网络作业系统作为新兴的测试工具,提供了一个基于网络的个性化互动式测试系统,在国外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Aisbitt & Sangeter,2005; Marriott & Lau,2008)。笔者曾采用Pearson公司的PHGA(Prentice Hall Grade Assist)和McGraw-Hill公司的Homework Manager两套网络作业系统作为双语课程《成本与管理会计》和《管理会计基础》的辅助教学手段,发现它们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与教材内容一一对应的内嵌式题库,数量庞大而且全面,能够检测学生对于特定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目标的实现程度;
  (二)对于同一道题,系统可以基于算法语言(algorithmic)随机自动生成不同的数据,以向学生提供更多的练习机会以帮助其熟悉并掌握相应知识点,同时也能够避免学生课后作业抄袭的现象(因为每个学生所面对的题目背景虽然相同,但数据却不一致);
  (三)多样化的互动辅导方式,既有典型例题解题过程和重点内容再现的动态演示,也有在实际解题过程中碰到困难时对相应知识点的提示,当然在学生提交作业要求系统评分后还会有及时而有益的反馈信息;
  (四)富于弹性和个性化的设计可以使学生实时把握自身的学习状况。在规定的每次作业提交截止时间之前,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切实情况进行分步骤和阶段的试测,按照适合自己的方式和节奏来进行练习,以便清晰地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采取相应行动,也可以通过重复操练,改正以前的错误来提高作业成绩;
  对于教师而言,网络作业系统的优势也非常明显:教师能够从原先繁重的作业素材搜集、设计以及作业的批改这种“非增值性”活动中解放出来,从而有更多的时间来关注教学本身。针对当前高等会计教育学生数量庞大,而会计学科又非常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培养的特点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进入网络作业系统的学生每人都有一个自己的“档案”,用于记录每次作业的成绩等详细资料,可以使教师清楚地把握学生的学习与“业绩”轨迹。特别地,通过将这些成绩数据导出至EXCEL这样的软件,能够实现一些基本而重要的统计分析,从而帮助教师发现问题,找寻根源并有效改进教学质量。
  笔者认为,网络作业系统的引入,充分体现了设计良好的测试机制所应该具备的评价、反馈和激励功能,某种程度上其本身就是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理想结合的产物。众所周知,会计专业学生在深入学习难度较高的复杂议题之前培养基本的技术熟练性(technical competency)是非常必要的(Duff,2004; Jayaprakash,2005),网络作业系统所提供的动态持续(ongoing)性测试方式,相比较目前还比较流行的偶发(episodic)式测试方式,既符合形成性测试的基本特点,也反映出终结性测试对于阶段结束后成果检验的要求,所以更有利于学生基本技能熟练性的养成。现代学习理论强调教育应该创造环境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习得,教师应该为学生搭建平台使学生能被适当地激励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成功的测试模式应该与教学过程融为一体,应该为学生提供信息反馈,应该重视学生的认知能力培养,强调学生自我评价。而这些功能正好是网络作业系统所具备的,它通过多种交互式的活动和评估来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反思(尤其当发现弱点时),提高其学习动力从而达到促进学习效果的最终目的。
  
  三、引入网络作业系统后的实效来自两门课程的数据
  笔者曾经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两门专业主干课程《成本与管理会计(Cost and Management Accounting)》和《管理会计基础(Management Accounting Fundamentals)》中采用了上述两套网络作业系统(即PHGA和HOMEWORK MANAGER)作为主要的阶段性测试手段,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与此前没有采用网络作业系统的传统测试机制相比,学生最终(期末)考试成绩的改变和提高是非常明显的,如下表所示:
  表1:课程期末考试通过率(%)比较

相关热词搜索:改进 机制 会计 测试 学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