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有教无类”的本义及其教育学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 重新辨析“有教无类”的词义,孔子本是由此肯定了教育的塑造作用,并引出了对教育活动的三个点(教育基点、教育起点、教育终点)和三组矛盾关系的认识。
  关键词 孔子 有教无类 塑造作用 教育活动
  一、“有教无类”的两个解读方向
  “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后学者有不同的解读。其中的“教”,通常理解为“教育”,也有人说是“教化”,赵纪彬认为是“军事训练和政治教化”。古书中 “教育”与“教化”不分是常有之事,但本文只关注学校教育这一层面。后人的争论主要聚焦于“类”的含义上,有两个解读方向:一则把“无类”作为“有教”的前提,一则把“无类”作为“有教”的结果。
  前者坚持好的教育应该“无类”。认为“无类”即不管出身,何晏注“无有贵贱种类也”,皇侃疏“人乃有贵贱,宜同资教,不可以其种类、庶鄙而不教之也,教之则善,本无类也”;或者认为“无类”即无论善恶,朱熹《论语集注》“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气习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或者说“有教无类”, 就是“人不论聪明愚笨,都可以接受教育”和“人不论年龄大小,不论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他们的共同之处是将“无类”摆在“有教”之前,实行没有歧视的教育,重视教育机会的公平。
  后者强调“有教”和“无类”之间的因果关系。例如有人认为教育能使人们的思想品行趋于一致,不再有善恶之分,强调教育在消除人的差异上的作用;还有主张“无类”指教育的效果因人而异的,换句俗话来说,便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二、“有教无类”词义再辨
  再来辨析一下“有教无类”的词义。
  首先,句中“有教”、“无类”对举。在先秦典籍中,“有”可以作为“无”的相对义出现,如《论语·泰伯》“有若无、实若虚”,《诗经·小雅·车攻》“有闻无声”,《周书·泰誓》“有罪无罪唯我在”,《商书·说命中》“有备无患”。既然“有”与“无”相对,那“教”与“类”也对立。就是说在未有“教”之前,人是“类”的,而施教之后,人便可“无类”了。
  再看 “类”的繁体字写作“類”,有“相似”的意思,例如《左传庄公八年》“杀孟阳于床,曰:‘非君也,不类’”,照此理解,“有教无类”就是说“教”能使人不相同。但“類”又可以通“纇”,意思是“不平、偏颇”。例如《老子》“夷道若类”,“类”与“夷”对,意思是“不平”,与前义刚好相反,指的是“教”能去除差异。教育是消除人的差异性,还是增大人的差异性?因“类”的不同字义可以产生出截然不同的理解。
  可见,“有教无类”表明教育具有塑造作用,但往哪个方向塑造是不确定的。胡适在演讲稿中不止一次将“有教无类”解释为“有了教育就没有阶级,没有界限”,认为这一思想与后来的科举制度,都体现了“教育的平等”,这其实也认同教育的塑造作用。
  三、“有教无类”的教育学思考
  透过“有教无类”,我们还可以引发一连串对教育问题的思考,概括为“三个点”和“三组矛盾关系”。“三个点”分别是教育基点、教育起点、教育终点,对应“三组矛盾关系”, 即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先天与后天的矛盾,趋同与求异的矛盾。
  (一)教育基点及其个体与社会的矛盾
  教育基点回答的是教育活动有无存在必要的问题,“有教无类”肯定了教育活动的价值。
  不论是消除差异还是造成差异,都承认教育拥有改变人的力量,能够通过某种方式塑造人。也可以说,教育活动之所以有独立存在的必要,很大程度上正是因为其对于人性巨大的塑造作用;教育活动有存在的必要,教育研究也就有了存在的必要。
  西方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认为,只有受过一种合适的教育之后,人才能成为一个人;康德指出,人降生于世时,处于未完成状态,“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纯粹是教育的产物”,“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存在”;教育人类学者博尔诺夫认为,人是未完成的动物,可教育性是人的本质。这些说法和几千年前的孔子可谓异曲同工。
  正如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指出的那样,人的成长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教育过程就是个体逐步了解并接受社会规范的过程,学校的最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向学生强行灌输社会价值,其间必定充斥着矛盾。
  (二)教育起点及其先天与后天的矛盾
  教育起点回答的是受教育者的初始状态的问题,在“有教”之前或者说在踏入学校门槛的那一刻的人是什么样。
  《论语》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即人生下来具有相似的本性,但人性的起点却不等同于受教育的起点,何况学校教育又在家庭教育之后,学校教育者面对的通常是已经“习相远”的人。唐代的韩愈进一步提出“性”与“情”的区分,“性”是与生俱来的,“情”是接于物而生的,其实就是先天之性和后天之性。现代心理学认为,人身心的差异实际是生物遗传差异跟社会环境与个体活动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完全由先天决定,更多的是后天养成。孔子的弟子多已成年,年龄参差、经历不同、脾性趣味各异,情况千差万别。
  “有教无类”承认了人的差异性,有差异才要“因材施教”。教育的起点是有差异的个体,那教育的作用就是减少甚至消除这些差异,而在人的成长以及教育的过程中,又始终面临着人的先天遗传性和后天可塑性之间的矛盾。(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30页)从《论语》的记载来看,孔子认为人有生而知之者,有学而知之者,有困而不学者,他也并不认为所有人都可教,“上智”与“下愚”难以改变,“中人”以上方能涉足上层的学问,对领悟能力实在差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育并非万能,教育的可以消弭的差异,是要在人力所及的范围内。
  (三)教育终点及其趋同与求异的矛盾
  教育终点回答的是教育将人带向何处的问题,孔子认为教育的终点是“无类”。从哲学上,教育将不同的人引向一个共同的终点——道;从政治上,教育使天下归于大同;从文化上,教育可以化民成俗,夷狄之无君,楚越之左衽,是由于没有接受中原文明;在教育实践中,要用“仁”“礼”“义”等规则来要求弟子,剔除不良品性,提高受教育者的修养,使之趋近理想人格的状态。如此种种,可谓百虑一致,殊途同归。
  但教育的塑造作用是双向的,即它在消除某些差异时,又会扩大另一些差异,而这种差异并不是由教育不公平造成,有的甚至是通过教育有意为之。从社会的角度,教育促进个人的社会化,使人群形成近似的观念,作为相对和谐统一社会的基础。从个体的立场,通过教育弥合某些方面的差异,造成与人“趋同”的效果,但同时也将拉大基于天赋的差距,主动趋向“求异”的发展。教育者必须尊重差异,因材施教,正如王阳明说的“随才成就”,既尊重个性,也满足社会对行业分工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赵纪彬.赵纪彬文集〔第一卷) [M].河南人民出版社,1985:273.
  [2]何晏.论语集解[M].中华书局,1990:233.
  [3]皇侃.论语义疏[M].中华书局,1986:190.
  [4]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中华书局,1983:175.
  [5]杨树森.有教无类”新考—孔子在教育对象方面的素质教育思想[J].松辽学刊(教育科学版),2001(4).
  [6]张松辉.关于‘有教无类’的另一种解释[J].齐鲁学刊,1989(6).
  [7]吴光正.也谈“有教无类’之真义[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1(2)
  [8]王力.王力古汉语字典[M].中华书局,2000:1650,1651.
  [9]胡适.宽容与自由:胡适演讲集[M].中国画报出版社,2013:111.
  [10]康德.康德论教育[M].商务印书馆,1926.
  [11]博尔诺夫著,李其龙译.教育人类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相关热词搜索:有教无类 孔子 本义 教育学 思考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