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在高校中开展双語教学是教育发展中的必然趋势。针对重庆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本门课程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 双语教学 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60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1年重庆师范大学校级特色专业、教学团队、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项目(重师教发〔2010〕138号文件)及2011年市级教改项目《<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建设及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渝教高[2011]36号文件,编号:111013)成果之一。
  双语教学(bilingual education)主要是指以外语为主、汉语为辅来进行知识传授,在全面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提升了英语技能。我校从2011开设《特殊教育学》的双语教学,包括两层意义:一是针对普通本科特殊教育专业师范生的英语汉语双语教学;二是针对听障本科特殊教育信息与资源方向非师范专业的手语汉语双语教学。
  一、双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实施双语教学十余年来有了很大的进展,各高校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我校《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执行了四年,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
  (一)合格的师资缺乏
  我校《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原有十名的教师团队,从最初全部参与分头承担不同章节的两门《特殊教育学》双语课程的教学,但发现学生确实能体会到不同教师上课的优势特色,但因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教学方式各异,学生很难预见及适应新老师的教学,尽管组织教学团队讨论,但有的老师在执行过程中双语教学的课程定位处于模糊状态,很多时候都将其单纯地定义为专业英语课程,侧重于对英语教学进行强化拓展[2]。后来逐渐调整为三名具有留学或有博士学位的本专业教师上这两门课,中途也请美国教授给本科生上过课,但也是杯水车薪,要满足既有专业知识水平又拥有流畅地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有熟练手语的双语老师仍然有一定距离。
  (二)学生英语水平有限
  开展双语教学对学生的英语水平也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因为《特殊教育学》是专业基础课,必须在大学一年级下期开设,大学一年级只有少部分大学生已经或正在通过英语四、六级考试,要完成大量的专业词汇非常多的原版英文阅读理解存在困难,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要用英语自如地进行听说交流也存在一定问题。本校所招收本科生多为西部学生,双语教学对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但收效甚微,还容易挫伤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与专业学习兴趣。
  (三)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困难
  英汉双语教材主要选用国外英文原版教材,其运行模式与本土实际的特殊教育有所差异,学生需要查阅中文的相关教材来做补充,需要花费更多时间。手汉双语教材选用国内教材,但倾向于理论性概念,对听障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而言,不太适合,在教材的处理上也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去做形象化处理,如图片、案例、视频等材料的补充。这些额外处理常因不同教师上课而有所不同,忽视其系统性、连续性和阶段性,存在因人设课的特点。有教师是通过汉语讲解知识,再讲解一下其中出现的一些外语专业词汇,有的学院甚至在教学计划中将同一门课程是否是“双语教学”的属性也将其更改[3]。双语教学的教材总体来讲不太适用,没有一套切实适用学生学习的专用教材,对英汉双语教材主要通过影印国外英文版专业教材,虽然保持与国际接轨,却忽略了中外文化差异以及学生主体的英语能力水平。而对手汉双语教材主要以增加教学资源配套材料,但手语有限的老师要将一些概念性理论对听障学生解释清楚,也存在一定困难。
  二、《特殊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的思考
  通过查阅十多年来双语教学相关文献及本门课程双语实践总结发现,《特殊教育学》双语教学的课程改革与教学改革可以有以下策略:
  (一)继续对《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建设
  对于《特殊教育学》双语师资的建设,主要可用“引进来、走出去、就地培养”三个策略。“引进来”即引入学科水平与英语水平俱佳的外教,外籍教师不仅能带来纯正的外语授课方法和国外技术前沿,也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了双鱼课程的建设。之前有通过“引智人才计划”引进美国教授直接走进双语课堂,但机会很少,以后可以制造更多机会“引进来”外国教授;“走出去”即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大学开展合作办学, 积极组织教师出国培训进修,加强学科专业之间的校际交流,特殊教育专业最近两年有送出国外攻读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就地培养”则是对专业教师专业技能,外语水平和双语教学技能的培训,充分挖掘、培养现有教师队伍中有英语基础的教师,特别是本科为英语专业毕业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使他们尽快的成为合格的双语教学教师。同时鼓励并提倡留学归来的博士、硕士或学术水平高、教学效果好的教师积极承担双语教学工作。通过“专业强化”、“外语强化”和“外聘式”三个渠道对高校双语师资进行培养,通过教师间的合理搭配,构建一个稳固的双语师资队伍[4]。
  (二) 加强《特殊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材改革
  任何课程都要有一个合理的课程体系。当前特殊教育专业只有《特殊教育学》一门双语教学课程的开设,这门课程也只是概述,里面提到的各种障碍类型的特殊儿童的具体课程还不够系统,忽视了课程之间的衔接,没有形成一个专业里完整的双语课程体系。未来的课程建设中应考虑中西方文化背景,既尊重原版教材,又结合我国实际,建立合理的课程体系。具体策略有如下考虑:①分科课程与语言课程结合,在双语教学的开始,加强语言课程同时进行,鼓励学生尽快通过四六级考试提高英语基础水平,学科课程对语言课程起到促进作用;到高年级时,则加大学科课程的比重;②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结合。考虑本校生源来主要来自西部,素质参差不齐,学生英语水平高低不—,可以在本科一、二年级在基础必修课程中采取分班制,让学生在同时开设双语课程和中文课程中自主选择,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吸引英语听说能力强、对这些课程学习兴趣大的学生选择;高年级时则在选修课程中开设双语课程,让有成功双语经历的学生自主选择;③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结合,如在系上广播、板报、标志牌环境下进行双语布置,隐形地传授双语知识。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学 实践 思考 双语教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