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学校舞蹈教育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 普通学校之所以要引入舞蹈教育,旨在通过舞蹈艺术教育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由此,以教师为中心的言传身教式的传统舞蹈教育方法并不适用于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如何改进传统的舞蹈教学方式,使之更适用于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其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认知显得尤为重要。
  [关 键 词] 主体地位;单向输入;双向交流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7)32-0227-01
  在经济文化高度开放的当今教育背景下,国家提出要强化美育,加强艺术教育,这对提高未来公民的全面素质、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作为普通学校设置的舞蹈教育,其目标不是培养职业舞蹈家,因而不必重复专业舞蹈的教育模式,尤其是为提高专业技能而不得不存在的大量模仿性教育。这不仅是因为普通学校没有那么多课时,更重要的是,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是为了确立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创造性思维,助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经过这几年的舞蹈教学实践,我对学生主体性的认识,有三点体会,愿与大家分享。
  一、传统专业舞蹈教育的缺失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普通学校长期以来没有开设舞蹈课程,当教育部门决定要开设舞蹈课时,很自然会先入为主地直接引进专业的舞蹈教育模式。殊不知,专业舞蹈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未来的演员,因而形成了技能至上的教育模式。言传身教作为专业舞蹈教育的主要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示范能力,按规范准确的示范动作并讲解授课。特别对民间舞中的风格韵味、舞蹈组合、古典身韵及一些技术技巧的授课,都只能用以身示范的方式进行。学生必须从教师的一招一式、基础动作开始学习。而这些技能技巧,学生需要通过长期、大量的训练积累方能掌握。传统的专业舞蹈教育方法对专业演员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一方面是舞台表演需要高超的技能,同时专业院校也有大量的训练时间。但专业演员的文化修养、创造能力却相对薄弱。
  如果说专业舞蹈教育的模仿和技能的不断重复训练,对专业舞蹈演员的培养还有某种合理性,但对普通学生而言,则是百害而无一利。若照搬传统舞蹈教育的教学模式到普通学校的舞蹈教育中,一方面普通学校无法安排足够的课时,另一方面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育也是极为不利的。学生主体性受到抑制的结果,就必然走向单纯模仿,模仿的惯性即创造性的缺失,抄袭也就随之而来。那样就失去了素质教育最初的意义了。
  二、对学生主体性的认知
  传统的教育模式不强调学生的主体性,为了使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只要应试能获得高分,教师则是不择手段,“填鸭式”灌输便成为主流的教育方法。传统专业的舞蹈教育与之不谋而合,单纯的技能教育,通过“填鸭式”的方法最为有效。在那种教育中,教学的中心永远是教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教育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教育的主导。从“素质教育”这一教改的主题出发,若要实现学生的主体性,自然会涉及教育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改变。若真正实现了学生在教学关系中的主体性,学生便是教学的中心,教学的程序、内容与形式的陈规自然便会被打破。这样的教学才是双向的交流、互相推动、互相启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加强了,被动变为主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进入一个良性的互动。教学方法便由传统的“填鸭式”灌输转换为“启发式”“咨询式”“研讨式”的引导,“单向输入”转为“双向交流”,由机械被动式模仿转为自主思维型的学习,从而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三、舞蹈教学中实现主体性的可能
  近年来,舞蹈教育在普及过程中,出现了一门新型的素质教育舞蹈课。这门课程的教育理念,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努力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可以说它是实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最突出、最典型的一门课程。
  笔者有幸在厦门演艺学院,同时也在普通中学,如厦门第六中学、新圩中学等教授素质教育舞蹈课。教学过程让我深刻体会到,舞蹈不是只属于少数“天才”学生,它能让所有的孩子都跳起来。这门课所有的教学环节,都在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学生真正成为这门课的主人,因此他们很喜欢,人人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新圩中学是福建省唯一一所推动素质教育舞蹈的试点学校,我从2011年3月起,就在该校的初中部教授素质教育舞蹈课。两个试点班的学生都没接受过任何舞蹈专业训练。在素质教育舞蹈课的课堂上,我没有沿袭那些压腿、劈叉、小跳等传统的舞蹈训练动作,而是课前定好课例,课堂上就围绕着课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在简单的游戏中感受自身肢体语言的魅力,积极展示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两个班的学生在通过一段时间素质教育舞蹈课的学习之后,羞涩腼腆全不见了,创造力得到极大开发。例如,初二(四)班的小黄同学,之前因为长得“圆滚滚”,害怕与同学们交流。但在我的舞蹈课上,她却表现得特别灵动,灵动的大眼睛,协调的肢体动作,我曾多次表扬与鼓励她。现在,小黄同学的胆子越变越大,更勇于表现自己。其中一个所谓的“差生班”通过这门课,改变了曾经散漫的精神状态,提高了集体的凝聚力。两个班级年终都成为优秀班集体。
  我体会到,学生的主体性能否真正实现全在于教师。素质教育舞蹈课的教学步骤,每个环节都是教师课前精心设计的,如何引导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完全靠教师课堂的随机应变,也就是要看教师如何穿针引线地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这几年的教学,我认识到,只有当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时,才能营造一种和谐、生动、积极的教学环境。学生不能把自己融于整体教学之中,将潜能充分释放,使技术升华为艺术。

相关热词搜索:认知 主体 舞蹈 地位 学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