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教育学文献综述撰写的步骤

发布时间:2019-08-0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作者简介:曹小雪,1994年12月27日出生,女,汉族,现就读于江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17级教育学原理专业,主要研究方向:教育学。
  摘要: 文献综述是每一项研究必须具备的基本组成部分,撰写文献综述是每一个研究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研究能力,特别是对于初级研究者,学会如何撰写一篇完整的、有效的文献综述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主要从选题、文献搜索、文献研究和综述撰写四个步骤介绍文献综述写作的步骤。
  关键词: 文献综述;文献研究;步骤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236-1879(2017)22-0037-01文献综述对选定的课题进行有组织的研究,而整个撰写过程是前后相继层层推进的,大致遵循 “选题———文献搜索———文献研究———综述撰写”的生成路径。
  1.选题
  科学研究始于问题,可以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选题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二是选择进行研究的问题【1】。 对于教育选题而言,指的是首先要选择一个相对宽泛而稳定的问题领域,然后在这个问题领域中选择合适的研究问题。成功的的选题必须以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作为基础,必须具体明确,同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可行性。
  选题通常不是一次性的行为,大多数研究问题的确定都经历了漫长的孕育期。研究问题最初是模糊和不明确的,它隐藏在研究者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一些矛盾和张力之中,通过研究者主动的探索和思考,将这些不确定的因素加以整合和分析,并且用学术上可以接受的语言表述出来,这才形成了一个成熟的研究问题。
  2.文献搜索
  选题是一个漫长的历程,文献搜索也是确定选题的重要步骤。经过上文的选题阶段后,研究者已经确定了选题的问题域,但绝不是说选题已经确定下来。选题的最终确定还有赖于与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有机互动。也就是说只有在搜集到足够数量和质量的文献并经过复杂的综合和分析后,最终的选题才能定下来。文献搜索遵循两步骤原则,即分析、准备阶段和搜索阶段。
  第一阶段: 分析和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要对初步选题进行分析。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选题可以分解为哪些主题词,而这些主题词又可以用哪些相似的词来替代。第二,这些主题词的科学背景是什么,相似词的演化能否反映人们认识上的进步。分析选题得出主题词,目的是拓展对选题的认识,同时为运用数据库搜索资料做准备; 而分析相似主题词的演化过程,目的是为了从人类语言的模糊性的细微差别中发现认识的不同。
  第二阶段: 搜索阶段。文献搜索是一个发现的过程。传统的文献搜索方法有顺查法、逆查法、引文查找法和综合查找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采用基于大数据的学术网络数据库来进行查询和检索,例如中国知网、万方学术论文期刊网、超星数字图书馆、GOOGLE 学术以及各政府及大学的网络图书馆、数据库等。不论哪种搜索方法,总的要求一是要做到全面,二是尽量要有代表性。
  3.文献研究
  搜索到大量的文献资料后,亟需对文献资料进行由浅入深的整理。首先对文献进行基本的加工,即我们常说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的加工工作。通过这样的整理工作,要求剔除重复、陈旧、质量低下的资料,保留那些比较全面的、深刻的、典型的以及观点新颖的文献材料,并把这些文献先进行简单的分类,例如按文献探讨的主题进行初步分类。对文献进行研究是做文献综述非常重要的步骤,没有对文献进行深入的思考、分析和综合就不能完整的梳理当前的研究成果和不足,因此,采用合理的方法来处理文献就显得非常重要。
  4.综述撰写
  第一个问题是 “我们如何确定开始撰写文献综述初稿的时间”,常见的回答有 “当我们确定对文献的梳理已经让我们对研究问题有了足够深刻的认识”,其实并非如此。当我们开始考虑是不是可以着手撰写文献综述时,我们应该对以下问题有个清楚的回答。
  (1) 通过文献工作,我的的研究问题发生了什么样的修改,我们能不能用清晰的文字描述研究问题,并界定研究问题的意义和范围。
  (2)我们的文献积累能不能充分表现研究问题的研究现状。
  (3)通过文献工作有没有发现出当前研究的不足,并找到自身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个问题是:“撰写文献综述的技术路线是怎样的”,或者“如何才能写出十分地道的文献综述”,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决定了能不能写出精彩的文献综述。这里主要讨论一下写作的技术路线。首先,第一步是建立文献综述初稿大纲,草拟大纲可以帮助我们整理研究思路和行文思路,将个人的写作意图和文献资料的呈现相结合,组成研究课题的完整的轮廓。第二步是撰写初稿。初稿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正文部分的撰写,正文部分其实是一篇论证透彻的议论文。因此,正文部分要写的出彩要注意两点,一是建立完整的逻辑论证路线,二是每一部分的论证要引证充分,有理有据。这两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只有整体逻辑没有问题整个论证才是有意义的,另一方面只有每一步驟的论证是有效的,整体的论证才是有说服力的。有研究者指出,良好的写作过程遵循两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作者通过写作促进自身的理解; 在第二阶段,作者通过写作促进他人理解自己。因此,审核和修改不仅仅是文字内容和格式的检查和修改,更重要的是审查自己的行文思路、论证逻辑能不能被读者理解。
  撰写一篇优秀的文献综述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成功的研究者必须有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准备,并且制定可行的行动方案。或许你需要一个安静而舒适的写作环境,需要一个紧锣密鼓而又宽松有序的写作计划。也许写作就像是一场冒险的旅程,将会面对许多无法预知的状况,同时也会体验别样的精彩。正如英国前首相温斯顿·丘吉尔所言,“写作是一场冒险。开始,它只是一个玩具,一种娱乐;后来,它变成了你的情妇,你的主人,你的暴君。最后就当你站在向它屈服、受它奴役的绝望边缘时,你杀死了这头怪物,并把它扔在公众面前”,撰写文献综述的过程也是这样,经历反复的矛盾,压力,酝酿和成熟,最终才能成就优秀的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M].安徽: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 71.
  [2]王强,教育复杂性研究进展[J].开放教育研究,2003,04:16—19.
  [3]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管[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9(3):175—183.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教育学 撰写 综述 文献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