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分流的政策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普通高中后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分流政策是教育分流政策中的重要方面,旨在平衡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追求高等教育领域的最佳教育状况。我国目前的分流政策还存在着分流方式不成熟、分流后差异大、分流观念有偏见等突出问题,今后政策的制定应侧重使普通高中后的分流方式有更明确的政策导向;要拓展学生发展空间,进一步增强职普之间制度上的流动性;全面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倡导并实现更加人性化和合理化的“绿色分流”。
  关键词:教育分流;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自我国大学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逐年增长,就业问题也愈加突出。于是,与职业教育目前仍不被广泛接受的现状相比,普通高中后的教育分流反倒进一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可以说,解决分流问题也是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
  一、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的制定和演变
  1985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我国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毕业生一部分进入普通高中,另一部分则接受职业教育。1994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要求在2000年应达到的分流目标: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学生总数的比例,全国平均保持在60%左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城市可达到70%。1996年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提出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建立、健全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与其他教育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职业教育体系。2010年印行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要求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比例。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充分认识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加快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结构规模上总体保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高等职业教育规模占高等教育的一半以上,总体教育结构更加合理。[1]
  二、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现状
  (一)大专与大学学生比例的变化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02年全国高职(含高专和成人高校)在校生为752.6万人,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51.4%;2004年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招生209.9万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237.4万人;2009年,普通高等本科招生人数首次超过普通高等专科招生人数,分别为326.1和313.4万人,并逐年增长。到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占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一半以上。“十一五”期间,为社会输送1100多萬名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到2013年,普通高等本科学校招生381.4万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招生318.4万人。
  (二)社会对于高中后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观念
  在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2009年举办的“关于如何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的课题研讨会上,有专家给大家出示了一组面向10万名中小学生及其家长、老师的调查数据,即“只有不到5%的家长期望自己的子女进入中、高职学校学习;10.5%的学生自己愿意选择到中、高职学校就读;在接受调查的人当中,真正到中职和高职就读的学生分别只占0.3%、0.6%。”由于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偏低、政府的政策导向对职业教育的影响较大、职业教育的内容和质量有待提高、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缺乏沟通等原因,导致人们更多倾向于选择普通高等教育,而传统偏见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增强了人们选择的意愿。
  三、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
  目前高中后教育分流还存在非常严重的问题。第一是分流的方式不成熟,政策在大方向上要求了分流的比例,而未在分流的方式上给予明确的指导。第二是分流后的差异比较大,普通高等教育注重于学术性,在层次上更胜一筹。第三是对于分流的观念存在偏见,贯彻落实中不乏大部分学校为完成分流指标对学生进行强行分流,不仅违背学生的意愿,也违背了分流的宗旨。[2]
  四、趋势展望
  为使我国普通高中后教育分流政策更加符合实际情况,今后的政策制定应该侧重于:分流政策措施更加明确;加强职普教育之间的流动性;给予职业教育更多的扶持,缩小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差距;[3]倡导“绿色”分流,打击不合理分流现象,尊重学生和家长的选择权利。
  参考文献:
  [1]李红卫.教育分流与职普比政策变迁研究[J].职教论坛,2012(27).
  [2]许庆豫,卢乃桂.我国教育分流分析[J].教育研究, 2001(3).
  [3]孙善学.教育分流要向职业教育加大倾斜力度[J].职业技术教育,2010(27).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分流 职业教育 普通高中 政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