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背景下,各地地方政府纷纷提出加大区域文化建设和对外传播的重要决策。燕赵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需要自信地走出燕赵、走向世界。近十年,河北高校外国留学生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成绩斐然。借助外国留学生来冀学习汉语和中华文化机会,通过课程改革、实践实习创新等举措,将燕赵经典文化融入进外国留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之中,发现该举措利于外国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留学生毕业之后主动担当起传播中华文化的友好使者,将中华文化带到了世界各地。通过教学实验结果,提出“高等教育国际化是助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重要途径”的核心观点。
  关键词:高等教育国际化;中华文化;留学生教育;海外传播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在我国全面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我国高等教育应该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统筹“输入”与“输出”的双重关系。既要主动借鉴国际上的先进教育理念、教育经验,又要利用自身特色与优势,主动参与世界高等教育市场的竞争,积极向国外输出高等教育服务。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有责任、有义务在世界高等教育进步事业中做出自己的独特贡献。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影响力的大幅提升,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数与日俱增。如何实现外国留学生教育助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理据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对外文化交流,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促进文化相互借鉴,增强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感召力和影响力,共同维护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路径较多,例如经典外译、影视作品外宣、人文交流等等,那么,如何通过在华留学生教育的教学改革,让留学生感知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和主动传扬中华文化,实现“高校留学生教育助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新路径是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的重要举措。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文化院院长许嘉璐先生在《中国文化如何影响世界》一文中阐释“中国文化蕴含着适合人类发展的智慧,而中国要成功地同世界分享中华文化仍需面临大量挑战。我们不能用抽象标语、口号式的话语去宣传推广文化,而需靠三个板块共同努力:一是国家政府、政党间的交往;二是学术层面的交流沟通;三是民众间的往来。”中华文化实现海外健康高效传播,同样需要上述三个途径实现。顶层设计需要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深入研究,制定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政策和战略;学术层面需要学者通过学术交流方式积极传播中华文化;民众间来往是推动中华文化传播最为自然、最为广泛的方式。民众往来方式较多,比如商贸、旅游和留学。留学是民众往来重要方式。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来华留学生数量大幅增加。据《中国留学发展报告(2017)》介绍,来华留学生打破了以汉语学习为主的格局,学科分布更加合理,西医、工科、经济和管理等学科深受欢迎。2016年,接受学历教育的外国留学生近21万人,比2015年增长2.5万人。面对日益增多的外国留学生数量,如何实现将中华文化融入留学生教学课堂,实现将课堂中的中华文化理论学习与课外文化体悟活动相结合,实现毕业后的留学生主动地将中华文化带往世界各地的美好愿景,是配合我国“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学术探讨。关于该课题,笔者完成了“河北省留学生教育助推燕赵文化海外传播”的教学实验,教学效果良好。具体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介绍如下: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助推中华文化海外传播路径
  笔者于2016年5月至2016年10月期间,分别从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华北理工大学三所高校随机抽取了50位留学生进行了视频访谈。谈及目前文化教学内容时,50位受访者提出了三个共性问题:一是教学中文化内容较少,希望增加;二是传统文化比重大,希望增加现当代中华文化介绍;三是希望将课堂文化教学内容与课下文化体悟活动有效结合,而非课上讲授兵马俑、敦煌莫高窟等文化内容,课下几乎没有机会亲身游览。依据调研结果,进行了教学改革创新,具体举措如下。
  (一)培养目标融入文化要素
  培养目标属于培养价值层面,培养目标定位需要反复论证,是整个培养过程的旗帜,决定着后面一系列培养要素的选取问题,决定着整个人才培养过程的效果。外国留学生培养目标中除了对汉语语音、词汇、语法、语用等语言本体知识做出详细说明外,还要加大对中华文化内容的了解。对参与教学实验的华北理工大学2016级外国留学生的培养目标中加入了对燕赵文化内容的考核。例如,河北梆子、乐亭大鼓、滦州评剧、唐山皮影等戏曲文化考核;通过亲临西柏坡中共中央旧址、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旧址、乐亭李大钊故居、清苑冉庄地道战旧址,了解历史、体悟红色文化;走进山海关长城、承德避暑山庄及外八庙、清东陵和清西陵,赵县赵州桥、满城汉墓、正定隆兴寺、古城保定的直隶总督署等文化圣地,了解燕赵大地的历史变迁和当代魅力。总之,培养目标中将文化介绍融入语言教学之中。
  (二)课程改革凸显文化内容
  目前,河北省多数高校《旅游汉语》课程使用较多的是以下三本教材: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观光汉语》;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口语》;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的《旅游汉语》。以上教材编排体例新颖、内容丰富。学生学习完之后,对我国名胜古迹有了一定了解。但是,多数同学并没有机会亲身走进教材中提到的名胜古迹。其实,在讲授旅游汉语课程之前,在进行教学内容选编之时,可以將燕赵文化内容融入,周末可以组织学生走进河北的文化名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燕赵文化的兴趣,利于留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燕赵文化就在留学生身边,河北高校的外国留学生身处燕赵文化之中,应该充分利用语境优势,将语言教学与区域文化教学有机融合,提高教学效果。留学生对燕赵文化有了理论认识和亲身体悟之后,会将燕赵文化深谙于心。毕业回国,在思念中国河北的同时,更愿意将燕赵文化介绍于众。燕赵文化在学生的喜爱和怀念之中传向世界各地。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中华文化 助推 国际化 传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