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外事管理工作初探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隨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趋势也日益加强。高等院校的外事工作是实现高校国际化发展的重要途径,能够整合教育资源,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管理经验,使高校提升办学、教学、科研水平。本文将对当前高校外事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进行讨论研究。
  关键词:国际化;高校;外事管理工作
  一、当前高校外事工作发展情况
  高校外事工作部门是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窗口,是连接国内外大学的重要桥梁,在提高学校办学水平、科研水平、扩大学校国际影响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人才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高校外事工作重要性的日益凸显,其内容已不仅限于单纯的涉外接待工作,更多地触及与国内外其他高校进行联系,挖掘更深层次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一般高校的外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外事接待、外事活动翻译、留学生的派出与接收管理、外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与管理、学校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开发与管理、与其他外事相关部门协调等。随着外事工作的日趋繁杂,外事管理部门不再是单一的行政部门,更需要学校其他各部门的协助与配合。因此,在高校国际化发展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完善外事管理工作体系,使外事工作更加高效、有序发展。
  二、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第一,高校外事管理工作者的职业素质不够高,导致外事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知识素养与外事管理工作不匹配。当今高校外事管理工作对从业人员的外语水平、管理水平及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都有一定的要求。外事管理工作者不仅应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了解国际礼仪方面的知识,还应该掌握与本专业相关的管理知识。然而,一些高校对外事工作不够重视,在组建外事管理队伍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外事工作人员专业素质的要求。外事管理工作者自身的管理水平、专业知识没有达到工作的要求,影响了工作效率。
  第二,外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学习效果不理想。目前,很多高校意识到了提升外事管理工作者专业水平的重要性,也组织了一些相关培训,但培训效果并不理想。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培训者没有充分认识到培训的意义,认为大部分培训只是一种形式,使得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只注重对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对外事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的培养。此外,一些外事工作者对于提高自身各方面水平的意识不强,对于自身工作要求不高,导致自身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止步不前。
  第三,高校外事工作管理机制有待完善。当前,许多高校外事部门的各项管理机制不够完善,外事岗位设置不充足,导致一些高校外事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身兼数职,工作的专业性不强。在繁重的工作下,兼任外事工作的人员难以全情投入工作,只求机械地完成日常工作,不会创新工作思路,“不求无功、但求无过”,导致高校的外事工作难以科学地发展。
  三、高校外事管理工作科学发展的对策
  第一,推进高校外事工作者的培训工作。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积极组织、开展外事相关培训工作,从而提高和增强外事工作者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意识。同时,针对高校留学生、外籍专家的构成情况,对外事管理工作人员的外语水平、外国文化习惯和交往礼仪等方面展开培训,从根本上解决外事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问题。
  第二,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人员应提高服务意识,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高校外事管理工作者在工作中应不断思考,总结经验,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完善。外事工作者往往在国际交流合作拓展中承担翻译工作,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学科领域中的专业用语。虽然一般而言,外事工作者都具有一定的外语水平,但对于专业术语不一定了解。因此,外事人员在进行接待翻译工作前要先充分学习,做好专业知识的储备,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外语翻译水平,更有效地完成本职工作。除外语以外,还应积极学习管理、心理学相关知识,了解各国文化习俗。
  第三,完善外事各项规章制度,保障机制顺利运行。高校外事部门应明确规章制度,制订外事突发事件紧急预案,合理设置外事工作岗位,明确外事管理工作者的工作职责。此外,还应结合外事工作的特点,建立一定的外事工作考核、激励机制。在对外事工作人员进行绩效考核的同时,适当加入激励机制,能够充分调动其工作的积极性,从而使高校外事管理工作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斌泰.教育外事工作研究[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2]丁坤.新建地方高校外事工作科学发展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3 (18).

相关热词搜索:高等教育 初探 外事 国际化 管理工作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