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与俄罗斯高等教育的差异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近几年来,在经济浪潮的影响下,中国高等教育与俄罗斯高等教育都面临着改革。同处社会转型期,在高等教育方面,两国的教育改革存在着差异。
  
  一、中国的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使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改革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形成了适应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形式、学科门类较齐全的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系,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级精英、专门人才,为国民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目前中国已成为高等工程教育大国。但在改革过程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层次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1、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从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以来,中国的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迅速推进。从孔夫子开始,我们就有着辉煌的教育传统,但那时的高等教育是受社会各种力量控制的。建国以后,在继承原有大学制度的同时,借鉴苏联经验,以政策为导向、经验为辅建立了初级的高等教育体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开始对以往经验进行整理,不断探索学科理论,对高等教育的研究不断深入,学者们开始从国际角度比较、借鉴世界高等教育史,使整个研究活动有了科学依据。教育的框架在不断吸取西方国家的教育理念,借鉴苏联、美国的治学思想,从而形成了今天大家所熟悉的高等教育。
  (1)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是实行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教育部是中国教育管理的最高行政机构。自1978年以来,中国教育部发布了200多项教育行政规章,对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起着促进作用。教育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渐打破了政府包揽的旧模式,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统筹管理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办学模式。将以往由中央行政部门单一管理转变为地方共建管理、合作办学、学校合并、地方政府管理、联合办学等形式,逐步加强中央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教育的统筹管理。
  (2)高等教育规模扩大
  2006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867所,成人高等学校444所。普通高等学校中本科院校720所,高职(专科)1147所。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达2500万人,中国高等教育的总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实现了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
  (3)教育结构优化,类型多样化
  中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层次结构、学科结构,还是布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专科层次逐渐提高,本专科比例趋于合理;基础学科的规模开始下降,而一些实用学科呈上升趋势;在布局上,以往中国的高等教育主要集中在东部和大中城市,地区差异很大。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学校设置逐渐向西部和地级城市倾斜和延伸,地区之间的差异在缩小。办学的类型多样化,大学、学院、高职院校并存,全日制、职业教育、独立学院、民办学校、中外合作办学、自学考试,各种非学历证书教育等并存。
  (4)重视高等教育质量
  扩招带来的负面影响是高等教育质量的下降。2007年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各高校开始认识到教育质量的重要性,纷纷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育工作,按照质量工程和“若干意见”的要求,成立评估、评价机构,以学生为中心,下大力气深化教育改革,重视教育质量,教育开始由规模发展向质量提高转移。
  (5)高等教育经费体制改革
  在教育经费方面,长期以来高等教育经费都是靠政府的财政拨款。自1993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财、税、费、产、社、基”六字方针以来,高等教育投资体制由单纯靠政府改变为多渠道集资。学费、科研经费、学校经营所得、社会捐赠资金等经费的筹措改变了单一依靠财政拨款的投资体制,形成以财政拨款为主的多渠道筹集资金的新体制。目前,教育经费实行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体制,并且,教育经费在逐年增加。
  (6)高考制度改革
  高等学校入学考试的改革已开始起步,目前实行的3+X的考试改革方案,实现的网上录取工作,为教育公平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高考制度的改革还将进一步深化。
  
  2、现代高等教育的基本特点
  现代的高等教育最基本的特点是可以自由地探索真理和知识,是把知识传授和知识创新结合起来,是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强调为国家建设培养“专门人才”。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和结构的调整,使得层次结构和学科结构逐渐趋向合理,专业调整更能适应社会需求,培养更能适应21世纪需要的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同时,高考制度的改革为教育公平打下基础,学校内部的监控体制进一步加强,教育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3、高等教育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争议
  在高等教育实现迅猛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教育的市场化和教育的公平与质量等方面都存在着太多的争议。高等教育发展太快,出现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时间去消化,需要时间去认证。譬如,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属于一种超前行为,高等教育收费制度的改革是否造成社会不公平,高考制度的改革是否能抑制教育不公平,高等教育大众化是否造成大学毕业生过剩等。
  
  二、俄罗斯的高等教育
  
  1991年苏联解体,俄罗斯联邦的高等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俄罗斯高等教育继承和延续前苏联的某些教育模式,又进行了一些改革。为了重构高等教育体系,国家采取特殊手段积极推行教育创新改革,同时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的是适应俄罗斯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国民提供高质量的教育。为了与国际接轨,俄罗斯高等教育走向全面的改革。
  
  1、俄罗斯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改革
  前苏联的高等教育管理模式是中央集权高度集中。高等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学校的管理制度、教材都由国家统一领导,这种强制性的集权限制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俄罗斯联邦政府为了实施民主化、管理分散化,扩大地区和高校的自主权,实行联邦中央、地区和高校三级分层管理模式。
  
  2、办学体制改革
  
  前苏联高等教育办学体制单一,只有国家办学一种,没有民办学校。其高等教育与计划经济关系密切,教育经费的调拨和使用均听命于政府部门。这种全民所有制高校管理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当教育与经济指标、技术问题出现矛盾时,决策往往向本部门倾斜,而不是取决于教育规律,且学术管理成为行政管理的附属。俄罗斯联邦政府在国有化经济向私有化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国家办学体制由单一形式向多元化办学形式转变。很多非国立大学迅速发展,很多大学生的培养是依赖非国立大学实现的。
  
  3、高等教育结构改革
  前苏联高校从类型结构看,主要以单科性学院为主,本科教育为主体。前苏联的综合性大学很少,多科性的大学(学院)也不多,主要侧重于重工业部门的专业。单科性的学院却很

相关热词搜索:俄罗斯 高等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 差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