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和信息化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21世纪的公共行政与政府改革的核心观念在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務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所属内容。
  关键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体系;信息化建设
  21世纪的公共行政与政府改革的核心观念在于公共服务,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属于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社会性公共服务与基本公共服务的所属内容。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的公共服务平台代表的是在乡镇、街道等处设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站,为基层群众提供劳动就业机会和技能培训工作,实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的建设要求。
  1 建设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的必要性
  1.1 和谐社会建设的客观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项目逐渐加多,覆盖人群也逐渐拓宽,所属的工作任务不断加重,相应建设和其对应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管理平台也成了必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平台在基层公共服务体系的组成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基层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公共服务能力的提升,达到科学化基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体系要求,对于协调经济发展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1.2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必要要求
  服务型政府,就是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传统管制型政府的另一个观念的转变,以发展目标为公共利益,测量尺度为公共客观要求,达到实现高质公共服务建设政府的要求。在政府职能与建设要求上,将服务公众看成是政府的存在、运行及发展的本质要求;在政府管理理念上,遵循人本主义原则,积极推动社会公民的建设需求;在管理方式与管理措施上,达到民主管理的建设要求,实现政务公开;在服务内容的建设标准上,满足公民的一般要求,为公民需求提供及时、便捷、快速与人性化的服务内容;在沟通层面上,建立效应突出的公众反馈机制,以实现真正“为民做主”的建设要求。
  2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体系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推进模式
  2.1 单项推进
  临沂市推行的人力资源公共服务标准化,其制定的标准主要适合使用在政府人事部门从属的人才服务机构,此项标准以不同等级层次对不同的人才市场等级与类型进行要求,级别越高的判定标准越好,而级别设定的主要参照物为市场的基础建设条件、基本物资设备、管理模式、服务项目以及服务水平确定等,所表现的是人才服务单位的社会经济效益、社会发展满意程度、知名度及美誉等。级别等级的认定方式与认定程序是先由条件达标的单位提出自愿申请,之后再交给省政单位评估审核。
  2.2 系统推进
  临沂市开展的一体化劳动保障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体系的建设要求,是依照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标准,参照劳动保障工作透明度建设与公众满意度建设的标准而建设的劳动保障标准服务体系,通过不断创新的政策制度,实现体制机制的完善,实现城乡劳动保障公共服务统筹建设的要求,实现社会保障工作从经验型转变为标准型的要求。而在实施建设范围上,提倡围绕城乡均等就业机会、推动社会保险待遇均等与推动劳动保障维权均等的要求,有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建设要求。
  2.3 整体推进
  整体推进模式在地方政府公平服务标准化推进模式中,包含了整个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建设范围内的一般内容。临沂市开始推行公共服务的标准化建设,主要职能在于梳理与细化城区政府职能,订立标准化政府管理与公共服务条例,实现管理要求从“粗放化”转变为“精细化”的建设要求。
  3 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与实施要点
  3.1 建设指标体系
  对应政府职能的乡镇基层公共服务公民的一般建设要求,以公共服务项目为准则,代入公民视野建设的公共服务标准化指标范围,组成乡镇基层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所利用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建设体系。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此项体系要严格遵循以下规则:文件中的“承诺时限”要清楚告知为受理时限,而不是处理时限;如有必要可以把服务覆盖人群特性中的选项加入计算总表,组成一个统一的选项。
  3.2 提升服务项目弹性
  在实施指标体系中需要参照自身执行情况,在充分尊重地方民意的基础上加大指标体系服务项目之外的利用项目。而有一点需要重点注意的是,在新增服务项目标准化建设指标范围内使用此项指标体系,并且要求新增项目不在全国范围基本公共服务项目范围之内,而是以地方性服务项目的准则存在,此项操作措施不但能够维持基本公共服务的合理化要求,而且也为基层地区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有助于整体建设指标统一性的维护要求实现。
  4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探索
  4.1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机遇空前
  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带来了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春天”,在大会报告中,“信息化”更是列在“工业化”之后,成为“新五化”之一,而且在报告的全篇,信息化思路贯穿始终。该报告对于信息化的重视,说明了信息化正成为全球社会经济发展的显著特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是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重点中推行电子政务的关键业务之一。社会保障是国家抵御公民社会风险的制度体系,是为公民挡风遮雨的安全保障。
  4.2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桎梏
  从宏观层面上来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一是受众的不断增长及业务的不断拓展所带来的压力,除了为就业、社保、医保、工伤、生育等常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经办提供系统和技术支撑外,随着城镇居民系统建设、社保卡发放、网上申报系统等不断出现的新业务也远远超出了当初规划的框架,给整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二是由地区间的经济、政策等差距所产生的自然壁垒。由于各地经济基础不同,各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能力存在巨大的差异,尽管当初部里规划的是“数据向上集中、业务向下延伸”模式,最终实现全国一统的目标,但就现实情况而言,经济基础难以平衡成为实现跨地区社保、医疗统筹的天堑,全国一统的愿景尚在远处。
  从微观层面而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自身也存在一些影响其发展的桎梏。一是资金短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显然是一项需要高投入的项目,就硬件设备本身而言,其损耗折旧率比较高,动辄上百万的小型机服务器往往在运行3~5年后就无法满足支撑系统的需要。随着新业务的发展,系统压力越来越大,对设备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而且设备自身更新换代速度也比较快;就安全维护而言,灾备系统建设、系统安全维护、软件开发等都需要巨额投入的支持。二是管理体制需要进一步理顺。一些地区尚未设立信息化综合管理机构,已经设立的,在信息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地位及与其他业务部门的关系尚需要进一步明确。
  4.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出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为民生大计护航,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提供系统支撑和技术支持。面对日益发展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信息化建设由于受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已经满足不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需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需要找准发展的方向,以更加贴近民生的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实现自身的发展。
  随着网上申报系统建设及社会保障卡项目的建设,烟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将迎来新一次的发展机遇,并将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应用工作,从最紧迫、最急需、最容易见效果的地方入手,及时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成果应用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实际工作中,切实转化为现实的管理服务能力和决策支持能力。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建设 服务体系 社会保障 人力资源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