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对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发布时间:2019-08-1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 要] 开展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进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和改善高校管理效能是新时代对高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本文在对比分析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上,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探讨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为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 高校管理;企业管理;信息化;问题;经验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22. 071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22- 0110- 02
  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不断深化,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高校在教学、科研、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信息化是作为增强高校实力的有效手段,力求通过信息化提升教育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效率。但由于高校和企业服务对象不同,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内容、发展阶段等不同,导致了其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面临的制约因素也表现不一致。本文通过对比分析高校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发展基本情况和进程,并借鉴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期为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1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高校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管理和服务集成,对所需要的信息资源进行开发和管理,改革高校组织结构、优化业务流程和变革工作方式,进而提高高校管理的运行效率、决策水平,全面地向学校师生和社会提供高标准的管理和服务。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趋势,亦是新一轮推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手段。[1]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高校相继把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教学、科研、日常管理等方面的应用问题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在2000 年完成了第一轮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网络以及部分单体应用系统的建设,接下来的10年中高校信息化建设主要围绕 “数据集成”“硬件集群”和“应用集中”的建设思路进行了新一轮优化和改造,在管理流程信息化、规范化方面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从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容角度来看,高校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教学管理信息化、学生管理信息化、科研管理信息化、人事管理信息化和实验设备管理信息化以及行政办公和公共服务的信息化等[2]。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从以下3个方面依托先进的技术对以往的教学模式、科研活动、组织结构及管理体制不断变革,开展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
  (1)环境建设。信息化环境建设包括校园网、计算机设备、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网络中心等基础设施、办公自动化系统、校园一卡通、教学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等应用软件系统方面的建设。
  (2)资源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包括校园网主页、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教学案例、电子文献资源、电子教案、教学软件、电子文档和网络课程的积累和建设等;各部门的业务管理系统、信息门户系统、邮件系统、财务系统等日常管理系统。
  (3)组织建设。信息化组织建设包括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教师队伍建设、管理队伍建设、组织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等。
  环境建设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和前提,资源建设是核心和重点,组织建设是保障和支撑。高校管理信息化的构建,规范了教育管理模式,优化组合最佳教育资源,有助于高校工作者整体素质的提高,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2 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内涵
  企业管理信息化,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并结合先进的管理思想、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业务流程、组织架构、管理模式等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使信息流、资金流、物流和业务流集成和统一,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并及时为各级管理着提供决策信息,不断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的过程。
  我国企业管理信息化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掀起了高潮,90年代以后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经历了CAD、CAM、MIS、ERP等若干阶段,目前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向规范化、流程化、集成化发展。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角度看,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内容包括财务管理的信息化,采购管理信息化,营销管理信息化,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生产管理信息化和质量管理信息化6个方面的内容[3],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1)信息资源建设。把生产信息、销售信息、财务信息、人员信息等与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产生影响的有关的信息实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从而有效地满足企业对管理信息的需求。
  (2)业务流程建设。将企业内部规范和标准的业务流程固定下来,并通过信息技术优化原有的业务流程,优化组织机构,减少管理层次,扩大管理幅度,使企业生产经营各环节的业务流程更加规范和高效,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和实现企业目标。
  3 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通过将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对比分析可知,虽然高校和企业服务的对象不同,但都是依托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资源和通过信息管理3个内容,延伸出二者不同建设的内容、表现和结果,但目的均是加速管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并最终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虽然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随着技术和用户的不断成熟,实现了空前的发展,并进入了数据管理阶段和成熟阶段[4],但由于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早,发展快,高校管理信息化与之相比无论在发展阶段、运行机制、效用上均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高校管理信息化发展滞后管理需求
  虽然大部分高校均自主开发或购买了相应的业务管理系统,在现阶段,大部分的高校均通过数据共享、信息门户等手段整合现有的各种业务管理子系统,减少“信息孤岛”现象对数据共享的制约,但现有的集成方式仍无法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高校的管理需求,在数据的采集,资源的共享、系统的集成甚至设备的利用等方面也都存在的诸多问题,各高校之间甚至高校和各社会其他职能部门的衔接与协调也是高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薄弱环节。而企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达到诺兰模型的“集成”阶段,即将整个企业系统中子系统有机整合和集成,并将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供应商等供应链上所有环节纳入到整个系统中来,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信息传递顺畅,有效地支撑企业各个层次的相应决策。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化建设 借鉴 高校 经验 企业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