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斗,300年前开始环保的苗寨|文斗苗寨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柯大卫到文斗苗寨考察后,高兴地说:“文斗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      翻开新修订的贵州省旅游规划图,在黔东南清水江中下游,有一个民族风情旅游区,以国家“十五”重点工程三板溪水电站库区为中心,文斗苗寨就处在靠近电站大坝的湖区核心位置。
  文斗苗寨是汇集美丽山水,蕴涵传奇风情,融合林业历史文化为一体传统民族村落。走进文斗,你会发现,湖光山色把古老的苗寨装扮成为一个三面环水的绿色半岛,像一枚巨大的绿叶,承载着迷人的风物传奇,由南向北伸进湖心。
  文斗所在的锦屏县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人工林区。据史料记载,这里的林业开发已有500多年历史,其发展过程在中国堪称独特,在世界上也不多见。早在明代万历年间,文斗人即已习惯了“开坎砌田,挖山栽杉”的山田互补、林粮间作的农林结合生产方式。300多年前,文斗人萌生了朴素的环保思想,一系列保护生态环境的村规民约和林业契约,就是文斗苗寨环保的历史见证。
  被专家称为“民族环保第一碑”的“六禁碑”,刊刻于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距今已有230多年。 “六禁碑”规定:“不拘远近杉木,吾等依靠,不许大人小孩砍削,如违罚银十两。各甲之街日后分落、颓坏者自己修补,不遵禁者罚银五两,兴众修补,留传后世子孙遵照。四至油山,不许乱伐乱捡,如违罚银五两。后龙之街,不许放六畜践踏,如违罚银三两修补。不许赶瘟猪牛进寨,恐有不法之徒宰杀,不遵禁者众送官治罪。禁逐年放鸭,不许众妇女挖前后左右锄虫蟮,如违罚银三两。”碑文内容为保护山林、村寨人居环境,禁止乱砍乱伐,规范林业市场秩序等,成为当地影响久远的自治“法典”之一,是目前国内少数民族地区发现刊立最早的环保古碑。在“六禁碑”旁,有一块比“六禁碑”晚立12年的另一块环保碑,碑文专门对文斗村寨附近的林木管理做了具体的规定:“此本寨护寨木,蓄禁,不许后代砍伐,存以壮丽山川。”
  在文斗,几乎每户村民家中都保存有林业契约文书,多的达数千份。文斗在过去的300多年中,曾是一个契约社会,这些契约在维系着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同时,维系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历史学家柯大卫到文斗苗寨考察后,高兴地说:“文斗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产物”。
  文斗苗寨坐落在海拔550米至700米的半山腰上,寨脚是依山而造的层层梯田。从湖区码头沿着青石板街步行几百米即进入苗寨。整个村寨被参天古树环抱,清一色的木质吊脚楼掩映在翠竹和古木丛中,纵横交错的石板路串起一幢幢木楼。这里无山不绿,无水不清,人、鸟、兽和谐相处,山、水、田、林、路、宅融为一体,构成高山园林的独特景观,演绎着生生不息的环保人文传奇,文斗苗寨也以其独特的环保文化魅力而成为现代人向往的心灵栖居之地。(作者系中共锦屏县委书记。图片由锦屏县委宣传部提供)

相关热词搜索:文斗 苗寨 年前 文斗,300年前开始环保的苗寨 300年前开始环保的苗寨 文斗苗寨 三百年前做环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