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乌蒙庄园地段发展 [探索乌蒙发展路]

发布时间:2020-02-1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我翻开那年深日久发黄的个人笔记本。重温那密密麻麻的一满本随行记录;又翻出几张褪色的老相片,凝视相片上胡锦涛同志与前任贵州省委书记、中央己任命为中宣部部长的朱厚泽同志一道。在乌蒙山区访贫问苦留下的瞬间珍贵镜头,二十几年前的情景宛如昨日,重现眼前。
  
  2007年底,有一次不期而至的受访:中央电视新闻制作中心摄制组编导向我采访1 985年时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首次考察毕节地区的情况。他们为摄制“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20周年”大型纪实片已在毕节及省城贵阳采访两三个月了。
  我翻开那年深日久发黄的个人笔记本,重温那密密麻麻的一满本随行记录;又翻出几张褪色的老相片,凝视相片上胡锦涛同志与前任贵州省委书记、中央已任命为中宣部部长的朱厚泽同志一道,在乌蒙山区访贫问苦留下的瞬间珍贵镜头,二十几年前的、情景宛如昨日,重现眼前。
  那是一次难忘的乌蒙山区行:
  时间:1985年7月24日~8月8日,历时16天。
  路径:贵阳―黔西―大方―毕节―赫章―水城―盘县―兴义―安龙―望谟―罗甸―惠水―贵阳;
  行程:2000余公里。
  此行,是胡锦涛同志作为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率先倡导、经国务院批准的“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创建前三年进行的;
  是新任省委书记直面贵州贫困高寒山区各族人民,研讨如何按照科学规律,走出一条改变落后面貌、发展经济社会之路的一次调查活动与理性思考;
  那是一次初探乌蒙山区发展路之行。
  
  “见面会”后第三天便下乡去
  
  1985年7月22日,是新任中共贵州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到职第一天。幽静的贵阳市广顺路17号省委常委办公小院的会议室里,胡锦涛同志在离任调京的原省委书记朱厚泽和省长王朝文的陪同下,与贵州省级几大班子负责同志见面。
  盛夏的清晨,朝阳和煦,窗外绿荫如盖。胡锦涛同志身着一件洁白的短袖衬衣,面带笑容,风姿英挺,进来后徐步绕场一周,王朝文把到会同志逐一介绍给他认识,然后回到马蹄形的会议桌中心位置,作到任首次讲话。话声刚开始,一位省顾委老同志热情地招呼他说:“锦涛同志,坐着说吧,坐着说!”胡锦涛同志转过脸微笑地答道:“就让我站着报个到吧!”他依然站立着,没有拿讲稿,声音洪亮、热情、平缓,发表了二十多分钟的就职讲话。他说:
  “贵州是个好地方,山清水秀,资源丰富,人民勤劳。尽管现在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但发展前景很好,大有希望。”“党中央调我到贵州工作,从到贵州的第一天起,我就把自己和贵州17万6000平方公里土地的发展振兴,和贵州2900万各族人民的富裕幸福联结在一起了。”接着,他扼要地讲了今后工作中要做到的几点,最后表示:“决心扎根贵州、长期奋斗,和全省广大干部、共产党员、各族人民群众一起,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和衷共济,团结奋斗,兴黔富民。”
  在我的记忆中,“兴黔富民”的口号,就是他在第一次见面会上提出来的。
  没想到,开过见面会第三天,他便和朱厚泽同志一同下乡去了。朱厚泽同志通知我随行,以便了解省委领导同志意图,便于今后贵州日报社的工作。
  新书记这种下车伊始,席不暇暖,风尘仆仆,深入农村的工作作风,给贵州同志留下深刻印象。正如朱厚泽同志当时所说: “锦涛同志来了,我不办什么移交了,我们一道下去看看,比坐在上头办公室里介绍情况强。”
  
  和极贫山村“干人”面对面
  
  胡锦涛同志来贵州上任后下乡,首选毕节地区,是含有深意的。
  毕节地区位于贵州西部,是贵州省内海拔最高、气温较低、地形地貌复杂的喀斯特高寒山区。莽莽苍苍乌蒙山脉,由云南延伸至毕节地区。乌蒙山的最高峰,也是贵州全省最高点――韭菜坪,就在毕节地区。一般讲赫章韭菜坪,准确地说,位于威宁、水城、赫章交界处。因此,这一带有“贵州高原屋脊”之称。
  毕节地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离毕节县城80公里的林口镇小村,曾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党中央政治局常委分工会议的地方。那是闻名的“雄鸡一鸣三省闻”的滇、川、黔三省交界处。如今,萧克老将军书写的“鸡鸣三省”红军长征纪念碑,就竖立在那里。
  毕节也是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二、六军团入黔建立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川滇黔省革命委员会的地方。
  毕节又是贵州全省最为贫困的地方。长征时贵州流行的著名民谣有:“红军到,干人笑。”“干人”指的就是一贫如洗的干巴巴的穷人。上世纪70年代,王震同志重访毕节,后来曾多次向胡耀邦同志叨念毕节干人。他说,长征路过毕节时,18岁大姑娘还没裤子穿。现在毕节还很穷。1984年元旦,胡耀邦同志特地从四川叙永、古蔺取道毕节来黔考察。
  胡锦涛同志之所以首选毕节地区考察,可能还有一个近因。在他受命主黔前一个多月,6月2日新华社总社有一期《国内动态清样》急送到中央书记处,醒目的标题是:《新华社贵州分社记者来电告急/赫章有12万多户农民断粮/少数民族十分困难却无一人埋怨国家》。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的习仲勋同志在《清样》上写了以下批语:
  “有这样好的各族人民,又过着这样贫困的生活,不仅不埋怨党和国家,反责怪自己‘不争气’,这是对我们这些官僚主义者一个严重警告!!!请省委对这类地区,规定个时限,有个可行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扎扎实实地多做工作,改变这种面貌。”
  收到中央批示后,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朝文立即到赫章县,深入到最贫困的恒底区调查,并安排落实救灾扶贫工作。这次,胡锦涛一来贵州,就在朱厚泽陪同下,翻山涉水,直插到《清样》所反映的赫章县恒底区极贫山村访贫问苦,表现了省委领导同志心系贵州“干人”,谋求改变这类落后地区面貌的殷殷之情。
  现在我还收藏一张老相片:在一间破败的农屋门前,一位身着苗族服装的矮小妇女,手上抱一个嫩娃,肚子挺着又怀上一个,她跟前还站着幼小一男一女。他们衣衫褴褛,表情木讷。胡锦涛和朱厚泽并肩站在这位农妇面前,双目凝视这位少数民族农妇,和她交谈。这次中央电视新闻摄制中心编导同志看到我出示的这张老相片,默默端详许久,感动地说:“这张照片的内涵太丰富了!”
  
  “不从生态上解决,将来子孙没法活”
  
  最近,我查看个人旧笔记本,记得很清楚,1985年7月24日,胡锦涛同志从贵阳出发,在黔西县看了正在动工的东风电站工地。过大方县与县委同志座谈。下午到毕节地区所在地毕节县,稍事休息立即听取地委汇报,与他们座谈。第二天清早,从毕节往赫章县走,路上看了野马川大田乡,看了沿途土法炼锌,夜宿县委招待所,条件十分简陋。晚饭后,就在 招待所小会议室里,听取县委汇报。谈话自然要谈到《清样》所反映的恒底区海雀村。县委同志说,那个断粮的村,有一家有45只羊,却没有饭吃,不懂得牛羊出卖,没有商品交换意识。赫章可乐乡的猪是优良的山地猪种,饲养历史两千年以上,有汉墓群出土文物为证。可乐猪是放养,后腿特别发达,俗话说:“云南火腿,可乐猪。”云腿驰名中外,用的是可乐猪,赫章自己不会把它变成驰名商品。赫章全县水土流失1 800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58.5%,年流失量865万吨,1平方公里年流失4000多吨,相当于3700亩土地的活土层。全县缺乏生存条件的村民组达400多个,5万多人。全县贫困面积达27万人,占总人口的67.75%。粮食现金“双缺”的极贫户27841户,占农户31.6%;今年灾情严重,重灾面积8万亩,绝收1万亩,水打沙壅地4507亩。县里对困难户生活安排已抓四次(春节、春耕,收到中央《清样》批示后,整党期间)。全县教师奇缺,初中需250个师专毕业生,现只有十几个。当晚听完汇报后,胡锦涛同志没有作评论,说明天到下面看看。
  7月26日一早,胡锦涛同志―行便乘面包车往最贫困的恒底区进发。途中,观看了一个砂石泥铁厂。中午12时,车抵区公所所在地。在与区委书记、区长等交谈中,胡锦涛同志一再询问全区“双缺”(缺粮、缺钱)户有多少,详细查问了粮食返销安排落实的情况。在区委所在地,草草吃了中饭后,便径直去极贫的花场乡河坝村民组访问。这里的路况极差,沿途不少地方水土流失严重,沟坎纵横,面包车是无法通行了,便换上越野吉普车,爬坡过沟,一路颠簸。快抵达花场乡时,越野车的车轮一度陷入泥沙冲积的浅水滩,胡锦涛、朱厚泽同志和我们随行人员一道下车,脚踩泥水,在车屁股后用力推车,才又爬上浅滩,继续前进。终于到达了高山环绕的一个山窝窝村寨。这里是新华社《清样》所反映的前段断粮严重的地方之一。
  凭着我的旧笔记本,不由重现当年胡锦涛同志在这里访贫问苦的情景。他和朱厚泽同志一道逐户访问了极贫农户,多是彝族,也有苗族。有一位农民余德华,全家5口人,无马,无羊,无牛,只有一小猪。退耕7亩,水打沙壅了2亩。去年只收4斗6升包谷,360斤,冬月就开始买粮吃。上面安排他家救济粮80斤,退耕还林补助粮500斤指标,才买了100斤,没钱再买了。这个河坝村民组共16户人家,去年有“烤火粮’’过冬的只有3户,有耕牛的只有3户,16户中只有5家杀过年猪。看了河坝村寨,又去杨家寨苗族杨永良家、杨正友家(队长)、杨举良家,生活都很困难。
  在两个村寨走访,花了整整一个下午,夕阳西下离开时,我见胡锦涛同志沉默许久,举眼环顾四周草青叶茂的大山,似若自言自语地说道:“周围这一大片山,只养三十几户人家,还这么穷!救济好办,关键是路子打开,不会富不起来。”
  离开恒底区,在分路口一间房子,胡锦涛坐下来,与赫章县委同志作了一次谈话。头天晚上,他听县里汇报后一言未发,今天看了几个村寨后,他讲了一席话。首先勉励当地同志说:“看了赫章的情况,县委县政府对赫章考虑的路子是好的,精神状态是好的,抓下去,几年奋斗,会见效果。赫章要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资源,从抓原材料入手,到初级产品加工,为精加工做准备。如果好高骛远,势必等国家拿钱,没钱,就搞不了。”谈话中,他十分重视生态建设问题。他说:“退耕还林也是解决贫困的办法,不从生态上解决,将来子孙没法活。外面人说你们水土流失,流下去,是流民族的血。关键在抓落实。不抓实,将来不见成效,不仅吃了退耕粮,更重要的是丧失时机。”
  “极贫村寨,如何解决?一般号召不行,一般指导也不行。要一村一寨会诊,能搞什么就搞什么,自力更生。这几年要救济。但光抓救济这头,不抓生产一头,不行。既要抓眼前,又要抓长远。也不要企图二百二十多个村寨几年通通解决问题。可以分层次分步骤,十分之一,四分之一,抓一个两三年见效果,三五年、十年八年、就解决了。就要下决心下工夫,抓住不放,扎扎实实。”
  “赫章在全省26个贫困县中是最贫困的。现在财力有限,发展方针是从实际出发。这里最缺的是交通、人才,是发展的大敌。希望县里,一不忘修路,二不忘办学、培养人才。不企图马上培养多少大学生。赫章如果有两千个能把一村搞活的初级人才,全县就活了。培养这种人才不需要多少钱,思想一开窍,就搞上去了。”
  胡锦涛同志那年对赫章同志谆谆嘱咐重视生态建设,二十多年过去了,近日见2007年11月2日《贵州日报》一版报道:《昔日荒山荒岭,今日鸟鸣山幽――赫章县海雀村二十年生态建设之路》,才知当年习仲勋同志批示的这个地方已获国家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的荣誉称号。全村1120亩退耕还林地,每亩可获得不少的补助款。该村森林覆盖率由20多年前的5%,上升到67.3%。林业已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人均近4万元。生态的修复带来了粮食生产的发展,粮食亩产由原来的100公斤,上升到现在的300公斤以上。目前全村户养大牲畜20头(匹)以上的就有十多户,仅此一项收入高达万元以上。
  “只要路对了,这个地方不会穷!”胡锦涛同志当年之言,不是正逐渐变成乌蒙山区极贫村的现实吗?
  
  “要探索一条符合发展规律的路子,10年、20年奋斗下去”
  
  胡锦涛同志到贵州上任那一年,贵州各地灾情较重。但初经改革开放,农村变化也很明显。在毕节地委副书记、专员李效敬向胡锦涛同志汇报中(地委书记禄文斌时在中央党校学习),对当年农村形势有一个数据:按国家统一标准计算,1984年全地区贫困户占农村总户数的31.8%,这个贫困面仍然相当大;但两年前的1982年,贫困面却高达67%。两年时间,贫困面从7?3,颠倒过来成3.7,不能不说是一个来之不易的进展。
  贫困村的最大希望,还在于内部产生了新的生产力的萌芽和方向。胡锦涛同志在毕节县海子街区观音桥团结村,看了两个一富一穷的村寨。熊家寨村民组有一位能干的带头人熊廷顺,1980年用上面给生产队的1万多元扶贫款,买了一台打石机,由他经营,逐渐办起了水泥预制品厂、建筑队、砖瓦窑。1984年村里人均收入比其他村高一倍。附近一个村叫杨家寨,有个农民叫杨德才,家有8个儿子,人称“杨八郎”。全家22口人挤住在又黑又矮的茅草房里,缺床少被,家徒四壁。1984年也去熊家寨干副业了。这个杨家寨不少人都在熊家寨打石头,做砖坯。熊家寨这盏灯,开始辐射到了杨家寨。胡锦涛同志看了两个不同的村寨后说,看了“杨八郎”家,心里实在不安;看了熊廷顺家,觉得有希望。他说:“两个寨子 相隔不到一华里,好似隔了一个时代!”胡锦涛同志离开贵州多年后,还惦记着“杨八郎”,曾向贵州同志询问有关情况。
  在毕节县,看了毕节卷烟厂、瓷厂,海子街农村,听了地委汇报,然后,胡锦涛同志作了考察毕节地区的第一次讲话。如今,我打开旧笔记本,发现1985年7月24日,在地委汇报发言之前,记录本一页的顶端潦草地记着以下三行字:
  “胡:印象比原来好/同志们在这里奋斗几十年/面貌有很大变化。”
  这大约是胡锦涛同志在座谈会开始前说的几句开场的话。据我回忆,继后他走到其他地方,大都也说过类似的话。这不仅是一种勉励,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评价。
  重温当年记录,发现胡锦涛同志讲话的中心是提倡探索一条符合规律的发展路子,要10年、20年地长久干下去。
  他说:“对毕节地区讲,这几年工作、形势如何看?上下还要统一思想。对这几年工作,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成绩,要充分肯定,既不能因为有困难,对总体形势发生动摇,又不能因为形势好,而忽视对困难问题的解决。”
  “对于极贫地方,既要考虑眼前生活困难,还要考虑长远发展。光用年年救济的办法,总不能解决问题。如果培养起躺在国家身上吃救济的依赖思想,更不行。要探讨一条在国家帮助下,依靠自力更生,走出符合科学规律的发展路子,树立长期奋斗思想,不是三年五载,可能10年、20年才能赶上中等水平,只要方向对了,路子对了,再一步一步前进,这就好。不能违反自然规律。步子要稳妥些,太急了不行。要从实际出发,开始看不准,可以试验,也可以通过试点、典型示范。”
  “退耕还林、还牧,方向不动摇,只有走这条路,生态才能改善,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但工作要落实。比如,35度以上的退耕,退到什么程度,退了没有?措施要跟上,如草种跟不上,就荒一年。所以工作要朝前一步。如果条件不具备,宁可慢些。重实效,看起来慢些,实际快,不会走回头路。”
  以上是胡锦涛同志讲话的摘要,记录比这详细。但从上述摘要看,他已把生态建设、长期奋斗、按利学规律探索发展路子、用办试验点的方法等重要指导思想,都初步提出来了。两年后毕节试验区的建立,应该是与此次乌蒙山区之行一脉相承的。
  
  人才是巨大的生产力
  
  1985年7月27日,到达威宁自治县。胡锦涛同志参观了那里全省有名的灼圃草场。灼圃是威宁自治县的一个区,那一带是大片高原缓丘地,陵红色的养子花和绿海般的草场交相辉映,风光很美。在乌蒙山区高原,有这么宽广的草场,令人眼睛一亮。在灼圃草场,胡锦涛在牧草如茵的场地,会晤一位青年女科学工作者。她是甘肃农业大学草原生态研究所中国著名科学家任继周的研究生蒋文兰,长年驻在灼圃从事牧草对比试验。她引领省委领导同志参观,详细介绍她的试验。当时这个万亩草场只是牧草种出售,1984年收入5万元。我们来此时,已收回全部投资。可惜,丰厚的牧草未得充分利用。这里是全省种羊基地,新西兰的细毛羊适合在这儿生长。蒋文兰说:“这里比西北好,适合养羊,经济效益稳靠。羊毛市价5元一斤,西北却要10元一斤。一只羊可收入50多元。现在本地养羊很少。1984年牧场与云南订合同,他们赶来了800多只羊在这里放牧。今年小黑麦已割了四道,而万亩牧场只养几十头牛,大好牧草空自生长。眼下如果搞大奶牛场,资金、技术、加工、销售以及其他社会化服务条件还跟不上。”胡锦涛同志兴致勃勃,听着青年女科学家介绍情况,不断询问有关问题。蒋文兰说:“威宁老百姓会养羊,羊毛销路好。”胡锦涛同志说:“是啊,总不能老是云南羊吃贵州草,他们不来,草场就没用了!”他对县委同志说:“应当赶快先抓群众性养羊,养羊是打短、平、快,看起来慢,实际快。这个问题想通了,还有许多事可以搞。比如威宁梨子多,搞梨脯,先学做,请外面人来做,从一户一村干起,慢慢扩大,路子就走出来了。”
  当天晚上,胡锦涛同志在县委听取县里同志汇报,然后他讲了话。他说:“威宁这地方不应该命中注定受穷。尽管现在还比较穷,应该说是大有潜力大有前途的地方。在这里工作的同志,也应该大有作为,把自己和78万群众连在一起,为78万人民谋福利。这里草也好,树也好!”
  “大家都有一个迫切要求改变威宁面貌的心情和强烈愿望,这很可贵。问题在于怎样去解决这些问题。总结20多年的经验教训,从经济工作本身讲,就是要从实际出发,量力而行,按规律办事。现在要发展,要快一些,也就是要从威宁实际出发。”
  “人才问题很重要。两三年时间,1万亩草场就很像样,说明办一件事完全可以办好。人才太重要。甘肃年轻女同志干了两年,搞得很好。如果没有这个人,就要走些弯路。我们知识分子也要有这种献身精神。畜牧局局长说有的人不安心。人才也要有多层次人才,多渠道培养。缺得更多的是中级初级人才,不可能每个村都派个大学生,但每村都要有中级初级人才,这就是巨大的生产力,不要小看这个事。多渠道培养方式,正规的,短期培训的,请来干两三年的可以,一年请来干一段也可以。要广开思路,广开学路,远水不解近渴。”
  这次与毕节地委及威宁自治县县委同志座谈之后,7月28日,胡锦涛同志一行便往六盘水市继续走,看了水城钢铁厂、水泥厂,汪家寨煤矿、洗煤厂、水城发电厂、火铺煤矿。7月30目下午到盘县。7月31日视察天生桥水电站工地,晚上宿黔西南自治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在黔西南州考察后,经黔南自治州的罗甸、惠水等县作了考察,于8月8日回到贵阳。
  2008年适值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也是我省毕节试验区创建20周年。我们追溯24年前那次乌蒙山区之行,虽然尚未提出建立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命题,但作为新来的省委书记,胡锦涛同志在考察实践与理性思考中提出了若干指导思想。可以看出当年胡锦涛同志黔西北贫困山区之行,对于后来建立毕节试验区应该是一个初期的准备,而且对贵州全省开发与建设也具有现实与深远的指导意义。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24年以前未曾报道的新闻,现在奉献给读者,应该是历久弥新的。

相关热词搜索:探索 发展 探索乌蒙发展路 乌蒙路魂 彝族铃铛舞乌蒙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