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领袖拒礼法:开国领袖排名

发布时间:2020-02-1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每逢春节,人们为联络感情相互走动,本无可厚非。然而,不知从何时起,一些抱有某种目的的人却常常利用年关,提着精心准备的“年货”走动到领导干部的家中,让你“盛情难却”。那些身陷囹圄的贪官们在忏悔中,也无不用“盛情难却”“却之不恭”来为自己的受贿行为进行辩解。
  那么,如何做到“人病我防”、“盛情能却”呢?我们不妨看看老一辈革命家是怎样拒礼的。
  毛泽东拒礼法:湖北蕲春县有座海拔1244米的高山,名叫云丹山。山麓附近盛产一种名叫“水葡萄”的优质稻米。用它做的饭洁白透亮,松软可口,香味扑鼻,而且营养特别丰富。因产量极少,每年仅产数百公斤,自唐宋以来,历代王朝都把它规定为只有皇亲国戚才能享用的贡米。解放后,当地农民翻了身,分了地。为感谢毛主席,当地农民于1951年10月把刚刚收到手的“水葡萄”米包了50斤,寄往中南海,送给毛主席。没有想到,一个多月后,他们竟收到毛主席委托中央办公厅寄来的汇款和一封令人感动的信。信中写道:“钱寄上,以后再不要向中央领导人寄赠任何物资,这是我们的党纪所不能容许的。”
  周恩来拒礼法:江苏淮安周恩来故居中,陈列着1961年1月16日周恩来指示办公室同志写给淮安县委的一封信。信是这样写的“你县送给周总理和邓大姐的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以及针织品都已收到了。你们对周总理的热爱和关怀,他们是知道的,但是周总理和邓大姐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不准送礼的情况下,你们还这样做是不对的。现在总理和邓大姐从他们的薪金中拿出一百元寄给你们,作为偿付藕粉、莲子、馓子、工艺品的价款,其他的一些针织品等以后有便人带给你们。总理并指示将中央关于不准请客送礼的通知寄给你们一份,请仔细研究,并望严格执行。”信不足二百字,却意味深长。
  陈云拒礼法:一次,陈云在某市的公务刚结束,正准备乘火车返回北京。当地的干部看到陈云在这里整天忙着谈话,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同时在生活上又坚持低标准,很辛苦。为表达敬意,最后商量决定带一些东西上火车。由于早就听说陈云拒收礼物的态度是“不可商量的”,因此,仅仅带来两只老母鸡和一些蔬菜。陈云一行对此毫无所知。直到火车即将开动,秘书肖华光才得知此事。肖华光婉言请他们将东西带回去。但当地领导的态度却很坚决,说这根本不算啥。肖华光将此事向陈云做了汇报,并建议说,对方如此盛情,不如按照市场价格,把这些东西都买下来,也不违反规定。陈云详细听完汇报,果断地说:“不能开这个先例,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以后就阻止不住了。还是请他们把东西带回去,要和他们说,他们的心意我领了,但东西我不能收。”
  这三件“小事”,除了反映出的毛泽东、周恩来、陈云的清廉风格值得我们称道和提倡之外,其表现出来的“拒礼”的艺术,也值得我们的领导干部细细咀嚼和长久品味,身体力行,严于律己,年关时节严把“廉关”,真正做到从我做起,向我看齐,筑牢拒腐防变的道道防线。
  (据光明网)

相关热词搜索:礼法 开国 领袖 开国领袖拒礼法 开国领袖排名 辱骂开国领袖的视频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