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传播学纪录片论文

发布时间:2020-02-15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 本文就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纪录片 娱乐化 传播学   中图分类号 G220 文献标识码 A      在市场竞争的巨大压力下,综合媒体改革及时代文化等多方面因素,中国纪录片也在不知不觉间掀起了一股娱乐化浪潮。最具代表性的是中央电视台的《探索?发现》栏目,以娱乐化纪录片的理念把历史、地理、自然科学等内容用讲故事的解说方式呈现给观众。并尽可能利用一切现代化技术手段表现或再现历史情景。这一尝试获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探索?发现》一直高居央视众多栏目排名前1O之列,其中观众满意度、观众期待值等指标均名列频道榜首。
  不可否认,纪录片娱乐化大大增强了节目的可视性,激烈的矛盾冲突、幽默风趣的故事情节、眩目精湛的高科技组接技巧,极易使观众流连其中并进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与此同时,愈演愈烈的娱乐化风潮也使部分业内人士忧思,质疑其商业性对纪录片艺术属性的破坏。针对这种艺术形式演进过程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将其纳入传播学视阈,作一番理性观照,并进而探讨新形势下纪录片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命题。
  
  一、语境探因
  
  
  法国理论家阿尔都塞曾用“多元决定”的思想来审视因果律。意即任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原因,文化现象或历史现象是一个“多元决定”的现象。从本质上看,纪录片娱乐化作为一种复杂的当代文化现象,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合力制约。因此,有必要考察一下文化生产、市场经济与媒介传播的共谋关系。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开始了大众化转型。大众文化迅速崛起和蔓延,消费主义观念渗透到文化的创造和传播过程中。“快乐”和“游戏”成为影视节目流行的标识。在这种宏观语境下,纪录片也向商业主义和消费主义接近和移植。同时,注意力经济、娱乐经济的升温使得纪录片的制作理念也悄然发生了转变。
  同时,在文化产业化的大趋势下,纪录片行业要生存下去,商业化创作转型已势在必行。可以明确的是,在纪录片创作、传播、消费等整个过程中,主创者要树立起明确的市场意识,即纪录片在媒介市场流通中,只有被赋予商品属性,构建流畅并富弹性的市场供求体系,纪录片自身的产、销才能维持平衡并进而实现赢利,也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循环,并最终繁荣纪录片市场。面对严峻的市场考验,娱乐化创作似乎已成为纪录片的必然选择。
  在愈演愈烈的媒体战中,相比国产大片、电视剧等艺术品种,纪录片已是最后一片被开垦的荒地。可以说。纪录片娱乐化创作不仅是媒体竞争使然,同时也是传媒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综观各方因素,在娱乐至上的媒介大环境下,纪录片娱乐化实际是中国媒体转型的必经之路,也是其自身发展过程中的一次产业升级与形式完善。
  
  二、题材选择
  
  纪录片创作的选题是决定作品高下优劣的第一尺度,经笔者研究,大多数娱乐化纪录片的选材具有以下特点:
  
  1 老题新作
  即对传统题材进行现代化解读,使其焕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传播效果。同样是传统文化题材,探索频道的《新少林方丈》,把关注目光投射到中外皆知的少林寺,片子没有演绎少林寺的发展历史,发一番今昔对比传达历史沧桑感的陈词滥调,而是追踪少林方丈身处维护僧侣传统和迎接现代商业文明的矛盾情境。当画面展现方丈坐奔驰车穿行于繁华的都市、用手机遥控管理少林寺内的日常事务等一幕幕场景,特别是在英文版里,“方丈”被翻译成西方企业管理界的术语“CEO"’,现代化而又形象地概括了少林寺方丈的社会属性与职业定位,契合了怀有神秘东方情结的西方观众,打破了东西方文化的隔阂。节目行进中,又不断插入少林寺、宗教、风土人情等多方面内容。遥远而神秘的古老文化同繁杂斑斓的现代文明被巧妙地连接在一起,不露痕迹地缝合了后现代意识与传统题材对立的鸿沟。
  
  2 于普通中见典型
  有些纪录片往往题材司空见惯,但编导却能从中挖掘出典型意义,发人深省。如获得2008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长片提名、新西兰国内竞赛部分最佳教育纪录片(Best EducationalDocumentary)等多个国际奖项的《请投我一票》,在海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该片讲述了武汉一所小学选举班长的事,而出人意料的是孩子间的选举行为最后牵涉进了三个家庭的综合力量。整个选举过程中舆论造势、拉帮结派、贿选拉票等招数层出不穷,令人捧腹之余又引发对素质教育的深层反思。编导更从中探讨了民主、平等、权力等内涵。
  
  3 自身具备娱乐性的题材
  有些题材本身很有特性,或适合画面表现,或事件发展一波三折,又或者人物个性张扬,有自我表现欲。这样的题材稍加编导就极易具备可视性和竞争力。如浙江卫视的《阮奶奶征婚》,表现82岁老人征婚的故事。这样的题材原本就具有新闻价值和轰动效应,加上阮奶奶心直口快,敢作敢为,片子十分具有娱乐性。征婚广告刊登后。应聘者络绎不绝。镜头对准形形色色的上门人,把相亲的场景、双方的交流都展现给观众。面对不感兴趣的对象,阮奶奶几分钟就打发走人。而遇到比较对心思的,阮奶奶就使劲表白自己身体健康,行动自如。老年人择偶的微妙心态令人忍俊不禁,观众也在欢乐、愉悦和宽容中陪伴着阮奶奶找到了理想配偶。
  
  三、受众分析
  
  无论何种类型的纪录片,都应该有受众意识的考虑。然而,现实情况却是纪录片创作行业普遍缺乏受众分析,目标受众不明确,特别是相当部分创作者自说白话,全然没有受众概念。纪录片娱乐化创作在相当程度上修正了这种弊端,使受众需求上升到一个重要的高度。
  纪录片创作者要分清目标受众、有效受众和潜在受众,进而细分并培育受众市场。创作者需要在对纪录片市场的观众进行细分和调查的前提下做出明确的受众定位。纪录片的受众不同,功能也不尽相同。面对的市场大小和范围也都不同。受众定位直接影响到纪录片的内容和形式。探索频道的纪录片定义为“纪实性娱乐节目”,严肃题材娱乐化是其成功的法宝。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紧张激烈的矛盾冲突、丰富深广的知识容量,为频道创下了良好的受众口碑和市场效益。
  在面向海外受众时,除具备市场意识外还要注意各国的文化差异,用易于被对方观众接受的方法进行拍摄。新西兰电视台自然历史部主任迈克尔?斯坦特曼说:“为国际市场制作纪录片,不仅需要翻译成另一种语言,还要懂得看电视的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美国和日本的自然历史片的节奏就有很大不同。同样,不同的市场,如英国和德国,人们看纪录片需要的信息也不同。”这些应对中国纪录片有所启迪。
  
  四、重视叙事技巧
  
  中国纪录片长期以来过分遵循纪实的理念使编导们忽略了纪录片的故事性,即强调纪录片的戏剧冲突,凸显镜头的视觉冲击力。其实,在不违背真实性的前提下,大可以采用戏剧式的叙事方法,如制造悬念、矛盾冲突,捕捉细节等, 用娱乐化的叙事手段填补纪录片艺术创作上的不足。
  
  1 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个性鲜明、“生气灌注”的人物形象对受众所形成的巨大的审美和文化张力是保证纪录片能否受到市场欢迎的决定性因素。《请投我一票》之所以赢得广泛认可,除却现实题材的文化因素之外,个性彰显的主人公群像塑造功不可没。为了挤掉对手,成成撺掇同学在许晓菲演讲时起哄;在另一个竞选人罗雷面前则作虚假许诺,离间同学关系;才艺展示时,成成表现出了江湖老手般的成熟老练,在自己唱歌时安排好朋友上台拥抱,表示自己艺术能力超群。演唱完毕后,握着男同学的手说:“兄弟,缘分,缘分啊”,握着女同学的手说:“大妹子,缘分,缘分啊”,其成熟老练完全不象一个十岁的孩子。与狡猾精明的成成相比,罗雷更独断专行。他会使用武力维护自己班长的权威,会接受家长授意贿赂同学,并且蛮横地阻止别人指正自己的缺点。来自单亲家庭的许晓菲则善良纯真,只能眼睁睁看着班长的宝座旁落,晓菲的落选伤害了单亲母亲的自尊心,在她面对镜头倾诉的泪水中,也引发了观众的感慨和对“到底什么是民主”这一主题的深层反思。
  
  2 制造矛盾冲突
  纪录片的娱乐化叙事一改以往平铺直叙的流水帐方式,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内,表现出相对完整和连续的矛盾冲突过程。颇负盛名的《平衡》记录了可可西里武装反盗猎队伍的命运。在这部长达168分钟的纪录片里,编导利用真实、朴素的镜头语言,展开了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人与人之间的3条矛盾冲突线。而最终的焦点落在了环保上。片中设置精密的戏剧冲突具有相当的强度、长度,且前后绵延、互相牵连,旧有冲突发展的同时自然地引出新冲突,新旧交错互为推动。巡逻队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盗猎者惟利是图的凶残本性、美丽神秘的可可西里的自然风光,还有受到人类无情伤害濒临灭亡的藏羚羊。相互之间的关系钩连纵横交错。巡逻队拼尽全力保护藏羚羊,维护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而盗猎者却千方百计破坏生态平衡并加害于巡逻队员。在理想和现实的残酷压迫下,巡逻队忍受着精神孤寂和物质清苦,执着地坚守着环保的信念。《平衡》的外部冲突与人物的心理冲突紧密配合,相得益彰,且根据情节的发展相应地呈现出轻重缓急。在真实得近乎残忍的情节展示中,涌动着灵魂激情的昭示和命运真理的思索。
  
  3 捕捉细节
  细节演绎对于深化主题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还是在《请投我一票》中,为了突出三个家庭备战班长选举的投入程度,摄象机记录了成成一家紧张忙碌的竞选活动。放学回家的成成先是完成作业,然后吃饭、洗澡,接着步入正题。父母开始为成成辅导如何竞选。拿着预先写好的演讲稿,成成有板有眼地念着,父母不时打断,纠正语速、语调和表情上的错误。
  
  4 设置悬念
  悬念能激发观众收视的兴奋点。美国的钩子(Teaser)理论强调开篇1分钟就要挑起观众的兴趣,整部片子要在适当的间隔里设置悬念,在起伏错落中调动、吸引观众的收视兴趣和注意力。
  
  5 数字化技术促成情景再现
  “情景再现”就是根据历史事实,用现代表演或数字化摸拟的方法,部分还原历史人物和事件,再现当时情境。
  《敦煌》的“情景再现”令人称道。在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由专业演员扮演的君王、英雄、散花天女、思乡士兵、得道高僧和沙漠盗贼,真实地模拟了2100年前敦煌的民间百态,还原了敦煌如何从最初的荒蛮之地成为商贾云集、繁荣鼎盛的文化经贸交流中心的历史真实面貌。
  由于违背纪录片真实性的原初意旨,以及实际创作中有时出现真实与虚构的界限处理不当,“情景再现”颇受争议。但在故事性取代纪实性的当下,影像的画面冲击力,极富戏剧性的情节演进,使纪录片更具可视性,这也是不争的事实。
  
  五、市场化运作
  
  娱乐化是纪录片经济价值得以实现的一个途径。但并不是娱乐化创作就能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其后,市场运作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首先,要重视市场调研。全球第二大纪录片制作机构、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在市场分析和调研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对市场需求有完整、细致的了解,并随时根据播出机构提供的收视报告调整节目内容;其次,做好产品营销。在新媒体风起云涌的市场环境下,纪录片要利用多种销售手段,实现跨媒体经营。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热播后,相继推出了央视复兴论坛、举办展览和出版同名图书等一系列推广活动,尤其复兴论坛的点击量迅速创造新高。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第三,打造品牌。以品牌来建立纪录片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树立纪录片形象,是十分有效的竞争手段,也是纪录片市场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外,品牌衍生产品开发不容忽视,开发系列音像制品、图书、文化用品,组建文化传播公司等,对纪录片资源作再开发或二次利用。大力开掘纪录片的延伸价值。
  纪录片娱乐化突破了传统创作模式,使纪录片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状态。但必须意识到娱乐化为纪录片发展带来更广阔的空间之时,也要警惕过度的娱乐和对市场的盲从很可能会破坏纪录片的内在价值。再者,也并非所有的题材都适合娱乐化。如果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泛娱乐化,把纪录片记录真实的职责附庸于收视率的魔棒,就本末倒置了。毕竟,在适度娱乐的基础上追求真实与艺术齐飞,在模拟与再现之间力求多元价值共存,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替中传承社会责任,才是中国纪录片的时代使命!

相关热词搜索:传播学 纪录片 解读 纪录片娱乐化现象的传播学解读 警惕娱乐化解读 警惕娱乐化解读阅读答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