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成功素质教育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pdf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马克思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特征之一,成功素质教育是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独创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特色,它们是两相契合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全面契合着大学生伴随成功递进的责任境界之升华、统领成功全局的科学“三观”之养成、臻美成功风范的人文知识之修炼、应对成功从政的理论释放之准备、解读成功要诀的科学方法之领悟、问道成功指南的专业口径之拓展、定局成功先决的科学精神之孕育。明确这些契合关系,有利于在一定程度矫正有些学生特别是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把成功素质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教育割裂开的错误认识。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成功素质教育;契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赵作斌校长提出的并在本校大力践行的大学成功素质教育和社会主义大学一直坚持的马克思主义教育本是两相契合的。但是,一些学生,特别是理工农医专业的学生在认同成功素质教育的同时,却看不清其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的契合性。因此,在成功素质教育理论日益受到高教界肯定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把马克思主义教育与之相契合的关系向广大学子讲清楚。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伴随成功递进的责任境界之升华
  
  成功素质教育内在着马克思主义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引领着成功素质教育。然而一些学生特别是理工科学生,却将它们割裂开来且作出了厚此薄彼的有失偏颇的选择。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他们只从个人的兴趣爱好及现在所学的自然科学专业兜圈圈,而忘却了自己肩负的社会责任。现实的人都是不同层次的责任背负者,大学生的成功同样有着不同的层次。这些不同层次的成功存在着一个从低层向高层的递进过程。与成功的不同层次及其递进相对应,人的社会责任也存在着同步递进。孝敬父母、爱护公物等体现的是中小学生应负的低层社会责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应有更高的升华。
  古今中外的教育都以传道为第一要务,只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的教育所传之道有着不同的内容而已。社会主义国家的高等教育必须传马克思主义之道,必须履行确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历史使命,这是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及其广大学子的高端社会责任所在。
  要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其基本途径之一是宪法确立和党章确立。这种确立虽然早已完成,但它不等于更不能取代事实确立。所谓事实确立就是把马克思主义这一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要在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心目和行为中实际地、完全地、最终地确认和树立起来,并使其基本理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成为国人所信奉、所遵从的行为守则。可见,这是一个现在还远未完结的尚需长期努力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实际上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社会化的过程。历史证明,一种思想理论要通过社会化的途径确立为一定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离不开文化人,尤其是高层次文化人的“中坚”和传导作用的。
  在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学作为它的正统思想亦即指导思想,是在汉代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求”的主张并被当时的朝廷所采纳后才开始被确立的。此后历经世世代代的封建文人大家如孟轲、“二程”、朱熹、陆九渊、王阳明等对它的诠释、补充、丰富和发展,才使得它的体系原和内容日臻完备。更应该看到的是,一代又一代的封建文人学士通过学校教育向全社会着力灌输、渲染孔孟之道。从启蒙教育开始,到仕途科举、为官为宦、安邦治国无一不在遵从孔孟之道。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这种遵从的体现。正是由于历代封建文人所作出的共同努力,才使得孔孟之道最终被愈来愈多的人所接受,其常识与要义几乎妇孺皆知,从总体上达到穿透国人灵魂,成为国人行为守则的地步。这样,其统治地位也就算实际地、完全地、最终地确立起来了。孔孟之道作为封建社会的指导思想到近代受到历史的否定,虽然已近一个世纪,但它至今仍有着很深的影响,足见其原来统治地位的牢靠和文人为此用功的深厚。
  在孔孟之道事实上被确立为封建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的过程中,历代封建文人起了中坚的和传导的作用。要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事实上确立起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地位,同样离不开文化人的这种作用。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仅学习它要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对它的传播、丰富和发展更要厚实的文化科学基础。在我国,大学生可谓“人之精英”,他们迈人大学校门是入围文人之始。正是初始文人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不仅应该和其他文化人一道参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的接力赛,而且更应通过自身的马克思主义学习和掌握,去广泛传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社会化。我们无法设想,将事实上确立马克思主义为我党、我国的根本指导思想的历史任务可以推委于文盲来完成,而文化人特别是高层次的文化人的大学生却可以袖手旁观。大学的马克思主义及其指导思想的定位教育,可以唤醒与升华党章、宪法赋予广大学子的上述高端社会责任感。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统领成功全局的科学“三观”之养成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世界观,是大学生走向成功的正确统领。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由于任何专门学问的研究实际上只是研究世界的某一层面,因此,要想取得某一层面上的研究成就,不能不和研究者对世界的总的看法的正确与否有关。假如所有的人从古到今都信奉“不可知论”的世界观的话,那么世界在人们的心目中便只能是永恒的混沌和迷离,就无从想象人们对于整个世界会有今天这样丰富深刻的认识。尽管不同的人在接受世界观的支配上有自觉和不自觉、正确或错误的区别,但无论是什么人、无论做什么事,想超脱世界观的支配是万万不能的。
  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的创始人。他在自己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就曾企图摆脱哲学世界观,并警告物理学不要陷入这一泥坑。然而,他自己并未遵守这一告诚,他虽然发现“万有引力”的经典定律,但他又提出了神臂是万有引力力源的看法。在自然科学史上像牛顿这样由于不正确世界观的支配而损害了研究成就者是不乏其例的。数学史上的帕斯卡就是一个因信奉上帝而夭折了他本当辉煌灿烂的数学事业的典型。功勋卓著的动植物学家华菜士也是由于错误的哲学世界观而成为唯灵论和神秘主义的奴隶和信徒的。可见,对于科学研究来说,世界观犹如高屋建瓴,是科学工作者揭示自然秘密,认清自然规律必须抢占的“制高点”。近代史上许多杰出人物都是科学家和哲学家的一身而二任,这说明哲学世界观与自然科学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结盟。
  人生观、价值观是世界观的表现。因此,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是不言而喻的。
  成功素质教育理念的重要内涵之一,就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教育,促成大学生积累和掌握理论知识,并通过良好的行为内化,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重点是培育大学生的科学世界观,积极的人生观,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观。可见马克思主义教育与大学生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正确的思想观念的形 成是高度契合的。
  
  三、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应对成功从政的理论释放之预备
  
  大学生未来成功的领域或方向虽无定式,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中的相当多的未来必将走上各行各业的领导管理岗位,这将是他们重要的成功归宿。领导者素质不同于一般老百姓素质的主要之处至少在于:其一,必须敢于和善于决策;其二,必须善于宣传发动和组织人民群众,作他们的思想政治工作。然而,他们是否具有这样的能力素质,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在当上领导之前的理论准备。近百年以来的中国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完备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理论体系,是各级领导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思想政治工作的理论基础。党中央一再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要长期高举下去;改革开放道路要长期坚持下去;科学发展的理念要长期践行下去。这说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指导时效是长期的,因此它必定是现在大学生未来能否当上和当好领导的看家本领。可见,大学生系统接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育,实际上就是应对未来领导需要的理论释放而作的先期储备。书到用时方知少,对此我们应该倍加珍惜,否则在未来的领导实践中就很可能因理论准备不足而难以从容应对角色转换所产生的理论的需要,进而使自己成为一个蹩脚的领导。
  
  四、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臻美成功风范的人文涵养之修炼
  
  马克思主义不仅是大学问,而且作为它表现形态的文化知识,其蕴涵也是博大精深的,因而是大学生学问人生的全能知识营养。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不仅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社会学家等社会科学家,而且还享有很多自然科学家的头衔,他们堪称当时的活的百科全书。毛泽东不仅是卓越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中国首屈一指的历史学家、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书法家。他那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豪迈千古的诗词,收放自如、潇洒飘逸、大气磅礴的书法,马克思的经典著作所融汇的知识之多之全,都是令今人叹为观止的。众所周知,毛泽东的军事才能与他读《孙子兵法》、《三国演义》密切相关,他的政治智慧更得益于他精通历史。上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的渊博人文知识,虽然不是马克思主义及我们学习它的真谛,但是这些却是他们创立和发展伟大理论不可缺少的文化蕴涵,马克思主义内在的优秀人文综合素质,也是大学生践行成功素质教育理念,进行成功素质的三项基本功即“一口话、一笔字、一手文章”,特别是“一笔字”和“一手文章”实训与拓展不可多得的经典范本。可见,大学生只要真正学好了马克思主义,亲近马克思主义,体验马克思主义,就必定有益于全面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华,提高自己的知识品味和综合素质,进而更加完美未来治学、为官、理政等作派与风格。
  
  五、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解读成功要诀的科学方法之领悟
  
  马克思主义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因此,它能够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研究提供科学方法论指导。科学史表明,自然科学的每一步发展和进步,都离不开科学方法论的指导。科学研究既需要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思维方法,又需要直觉、联想,类比和灵感等非逻辑思维方法。然而,这些方法的获得与长期的理论教化与熏陶分不开。德布罗意关于物质波的假说就是运用科学的类比方法作出来的;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模型也是运用太阳系的恒星――行星的结构联想而创造的一种新意象;20世纪70年代上海人民运用唯物辩证法,成功地找到了上海城市地面下沉的原因及其科学对策;牛顿从苹果落地现象中悟出“万有引力”;鲁班从茅草割手的偶然中发明了锯;现代仿生学的产生也得益于灵感和联想。就专业造诣和科研需要而言,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辨证法是最完整的科学思维方法,是开启人们科学智慧的心灵钥匙和取得成功的指路明灯。对立统一规律就是对生物学中的同化和异化,遗传与变异;物理学中的正极和负极,聚变和裂变;化学中的化分和化合,氧化与还原;数学中的精确和模糊、微分和积分;天文学中的斥力和引力,有限和无限;社会学中的革新与保守,前进与倒退;思维中的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等等充斥整个宇宙的客观运动变化状态的高度总结和概括。从社会形态的更迭,宇宙天体的演化,到自然物种的变异,都无一不遵守质量互变和否定之否定规律。马克思主义虽然不像各门具体科学那样,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具体规律和方法,但为人们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这方面的最普遍规律,最一般原则和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说,它不仅为社会科学,而且还为自然科学研究提供普遍的科学方法理论指导。以至于爱因斯坦认为:哲学促使科学思想进一步向前发展,它可能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着手的路线中选择一条。爱因斯坦对自己的科学理论不仅赋予相对论的哲学命题,而且还曾作出过通俗的哲学解释:一个青年人如果和一个老太坐在一起,青年人显得苍老;一个老者如果和一个靓丽小姐坐在一起,他则显得青春活力。
  学立场、学观点、学方法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内在着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理,而且其理论体系还是科学方法论的自觉的全面的运用。大学生学习和学好马克思主义可以从中获得这种领悟,以运用于未来的各项科研实践中,又好又快地取得研究成果。
  
  六、马克思主义教育契合着大学生问道成功指南的专业口径之拓宽和科学精神之培育
  
  现代科学的发展出现了一方面学科的分工愈来愈细即微分化趋势,另一方面不仅不同自然学科之间,而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又愈来愈强即积分化趋势,由此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大学生将来取得专业成就的方式方法虽然不一,但是,敢于和善于涉足那些新兴的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可能比跻身于已有许多人都跻身其中的老学科,更易于突破和突破性更大。从这种意义上讲,拓宽专业口径不失为一条比较便捷的指向。而要步入此道,就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拓展功能。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医学、技术、社会学相结合,产生医学哲学、技术哲学、社会哲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工程学、生态学、卫生学相交叉,产生工程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卫生经济学,如此种种,不一而足。大学生真正学好了马克思主义,这对于未来的专业成就而言,真可谓“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实事求是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实事”就是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内在的规律,“求”就是研究、探索。实事求是不仅是党的正确的思想路线,也是一种科学精神。因为实事求是揭示的认识路线的三步曲即“实事”――认识的出发点,“是”――认识的目的;“求”――认识的过程,正好是科学研究的三步曲。
  任何科学研究都必须以实事为出发点和研究对象。否则即使你说得天花乱坠,娓娓动听,比如象宗教教义、迷信经文那样,也不能认为那就是科学。因为它们研究的上帝、鬼神是世界上压根就不存在的实事。任何科学研究都是为了揭示客观事物运动发展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规律的知识体系,否则研究就是徒劳的。连接实事和规律的桥梁则是“求”,科学研究的求即求证、求解、求新、求真。为此,必须提倡研究者的自我努力去解决先前未能解决,或未能完全解决甚至错误回答的新问题,坚决反对剽窃他人成果的有违科学精神的行为。试问世界的哪一门科学研究成果不是实事求是精神的结晶呢?换言之,世上有不实事求是的科学研究吗?决不会有。任何对实事求是的背叛,必定是对科学精神的背叛。
  
  (本文责任编辑 武育香)

相关热词搜索:契合 马克思主义 素质教育 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与成功素质教育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契合 马克思主义和中国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