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也要讲“包装”】洋河蓝色经典系列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昆曲能奇迹般地再次在中国复活,并且走向国外,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功不可没;同时,汪班先生的汉英对照本《悲欢集》的出版,也将对昆曲的传播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精选在国外经常上演的9种昆曲,共26出戏,包括《牡丹亭》、《长生殿》等,译成英文,以英汉对照形式出版。这部昆曲选剧英译,一个重要特点是译自场上演出本,以流畅、活泼、富有诗歌旋律的英文,把精心选择包装的昆曲经典展现在读者面前。
  不仅是昆曲,博大的中国经典文化都需要能使读者亲近的内、外包装,最终让国外读者愿意买、愿意读,让中国经典真正“走出去”。《悲欢集》出版后,在纽约曾举行系列发布会,会后现场摆放的图书签售一空,这让我们捕捉到了出版真正“走出去”的信息。
  
  面对国外观众怎样“包装”
  
  2006年9至10月间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到美国西岸巡回演出一个月,在加州大学以柏克莱校区为首的四个分校盛大公演,演出12场,场场满座,受到美国观众空前的热烈欢迎。论者甚至认为这是继梅兰芳1929年来美巡演后,中国古典戏曲对美国文化界产生的最大一次冲击。
  美国观众为什么可以接受像昆曲这样高雅古典的艺术形式?青春版“牡丹亭”在美国西部演出获得巨大成功,重要原因在于对内容删减,对演出本身创新,并且了解观众,针对性做好演出前期工作,深入观众。
  白先勇先生参加了删编剧本的工作,和编剧小组的其他成员历经五个月,把五十五折的原本,撮其精华删减成二十九折,分上中下三本,三天连台演完,基本上保持了剧情的完整。同时,青春版《牡丹亭》的舞台是青春的,演员是青春的,这就是对文本内容和舞台演出的全面包装。
  青春版“牡丹亭”还十分重视观众的实际需求。在演出的前几个月,就重点延请专家学者,对美国大学师生以及一般观众讲解昆曲,而且在每场演出前还有半小时的导读讲座。一场演出,如果票卖不出去,这也很麻烦,所以一定要有观众,要做大量细致的宣传工作。书何尝不是如此。
  
  按照读者需求“包装”经典
  
  从外文书的海外发行效果看,显然并不是最佳状态。问题出在那里?一个重要原因是,西方主流社会对于东方并没有足够的关注,而这种关注实际上是我们图书的市场支撑。
  没有足够的关注就没有足够的了解。因此,需要从内容上对经典化繁为简,让读者真正读懂中国经典。打一口出水的井比打许多干坑永远要好。对昆曲这种经典来说,流传几百年的案头文学显然更适合对中国文化有深入了解的学者来阅读,却不适合国外大众读者。汪班这部昆曲选剧英译,一大特点是选择最易被观众接受的戏目,选择经受国外舞台考验的场上演出本,对象是外国观众。其实明清传奇名著如《牡丹亭》、《长生殿》早已有了全译本,但那是案头文学,轻松明了的舞台译本更容易让读者了解剧情。
  
  选好角度,抓“阅读点”
  
  不附加意识形态色彩是实现主动阅读的必备要素。在国外的连锁书店翻阅图书,明显的感受是,由于历史文化的差异,以及意识形态长期以来的客观鸿沟事实等原因,许多国外出版的图书对中国存在认知上的偏差。因此,对外图书出版不必针锋相对去进行意识形态的宣传,毕竟图书的购买、阅读、收藏是读者主动进行的文化活动。如何避开硬宣传,把宝贵的思想传达给国外读者,正是我们对外出版要解决的内容“包装”问题。
  从不同位置拍摄物体,能够展现不同的特征和意境,这是摄影中的“角度”含义。借鉴到出版中,角度特指图书的编辑切入点,也是值得读者购买图书的“阅读点”。
  换言之,这就是对外出版的阅读点的选取问题。阅读点的选取与表述往往是一本书成败的关键。对外图书编辑应该具备“伸缩自如”的本领。既能延伸,做到宏观把握;也要能够凝缩,进行微观展示。
  《悲欢集》中选译的昆曲写尽了人世的悲欢离合,说透了生命的七情六欲,无论是雅文学或是俗文学,端的是各有妙处,每一出都揭示了中国人古今相承的文化传统,思想感情,每一出都有独特的,或感人或警世的主题,读者能够深深地认识到这些不朽戏曲的价值与影响,主动去阅读它。
  
  选好巧手做内容
  
  中国文化走不出去,翻译是障碍之一。中国人不了解当地文化背景和思维表达方式,翻译出来的作品当地人不爱看,外国人翻译的作品又往往不能准确表达原作的内涵。了解中外文化的译者才能够使作品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昆曲的翻译是难点中的难点。昆曲文字本身华丽,翻译难度大,而且中国传统戏曲的文句往往牵连着一个复杂的文化大背景,外国朋友一眼看去总是疙疙瘩瘩的。因此,翻译昆曲的人必须精通中国古典文化,精通得能够自由表述;这个人又必须有纯熟的英语能力,纯熟到让西方观众一听就产生感应;这个人还必须充分了解戏曲表演,知道什么样的表情动作最适合配上什么样的语言。这三方面条件的圆满极不容易,尤其是第三点,几乎是多数古汉语专家和英文专家的盲区所在。
  汪班自少年时便着迷于戏曲,在美国几十年间,一直大力推广昆曲活动,汪班本人不仅娴熟中国诗词传统,而且英文根基扎实,中诗英泽,十分在行。加以汪班又曾经票过戏,工小生、小丑,舞台上的戏剧效果,他当然认识深刻,因此他的昆剧选译,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处处透露巧思,很容易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共鸣。
  具有以上条件,难怪历年汪班所作昆曲讲座以及翻译,一直被《纽约时报》音乐评论家James Oestreich评为“气象万千”、“引人入胜”,以及“多彩多姿”。白先勇先生也评价说:“他的昆剧选译,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处处透露巧思,很容易引起观众和读者的共鸣。”
  
  做好外包装
  
  除了包装好图书内容以满足读者需求,对外图书的外观上不但要与国外读者的审美需求一致,而且要有中国味道,总之看起来就像是在本土出版的关于中国的书。这一点近年来受到大家的广泛重视。
  拿《悲欢集》来说,封而设计简单清新,又十分有中国韵味。清新而意味深长的设计形式,契合了内容的表达。
  昆曲起源于江苏昆山一带,因而具有明显的江南美学特色。《悲欢集》的封面以江南的山水为背景,并设计了南方特有的屋檐,把书名巧妙嵌进去,体现了昆曲道尽人生悲欢的内容特点。此外,正文采用双色印刷,用纸色彩温润典雅,也使阅读过程轻松愉悦。
  中国出版的走出去是个太大的题目,中国那些不易读懂的经典文化如何走出去也是个复杂的命题。昆曲译本《悲欢集》的成功运作,无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鉴模式。
  
  责编:贺潇潇

相关热词搜索:也要 经典 经典也要讲“包装” 红塔山经典1956硬包装 韩式经典礼物包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