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大使【刘琮玢:世界青少年气候大使】

发布时间:2020-02-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我们能不能把今天现场的塑料瓶收集起来回收,从明天开始,我们的现场不要设瓶装水了,大家自己带水吧。”      2009年12月,哥本哈根全球气候大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在主会场外,来自全世界各个国家的青少年气候大使也在召开自己的气候论坛会议。当轮到亚洲青少年代表发表演讲时,走上台一名戴着黑框眼镜,面带微笑,充满自信的中国少年。“亚洲的特点是人口总量大,国家基本都是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每个人的一个小行为就可以引起一个大的改变……”他的发言和自己的“瓶踪”项目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其中一个代表立刻向主持人建议,“我们能不能把今天现场的塑料瓶收集起来回收,从明天开始,我们的现场不要设瓶装水了,大家自己带水吧。”现场代表一致鼓掌表示同意。
  他就是来自中国的世界青少年气候大使――刘琮玢。
  
  气候酷派小组
  
  刘琮玢就读于北京市潞河中学高二年级。这是一所百年名校,刘琮玢因为从小就喜欢地理和历史,对环保也一直很感兴趣,便选择了学校的“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小组”。
  气候酷派绿色校园行动,是由英国驻华使馆文化教育处和科技部中国科技交流中心共同举办,旨在鼓励不同城市的中学生以小队为单位设计富有创新意义的绿色校园行动计划,帮助学校改善环境并通过节能减排的措施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学生的行动来影响公众关注全球气候变暖。
  潞河中学的气候酷派小组有一个项目叫“瓶踪计划”。小组的成员看到大家随意丢弃的塑料瓶,产生了疑问:这些废弃塑料瓶到底流向了哪里?父母和老师都说不清楚,于是大家决定发起这个项目,追踪塑料瓶的去向,从而研究出回收塑料瓶的更好解决方案。为此,刘琮玢和同学曾经骑着自行车连续一个多小时偷偷跟踪收购塑料瓶的小商贩,一直跟到了顺义的一家小作坊,溜进去之后才发现原来塑料瓶在这里被小商贩剪碎,进行降解加工,最后制作成了书包和地毯。刚偷偷拍完几张照片,他们就被小商贩发现并赶了出来。
  通过和收废品的、饭馆老板、卖饮料的小商贩聊天,他们汇总出的数据令人吃惊:原来废旧塑料瓶55%都流向了小商贩的加工点,35%被当作垃圾掩埋和焚烧,只有10%左右被回收到专业的环保回收公司加工成新的产品。而流入小商贩手中进行再加工是最不环保的,会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
  刘琮玢和同学们被这些数据惊呆了。他们与亚洲最大的环保回收公司盈创进行了联系,得知回收来的塑料瓶要经过清洗、加工、吹瓶等多项工艺才能再加工,因为成本太高,他们的收购价要远远低于小商贩的价钱,所以塑料瓶的来源不能保证。他们和这家公司达成了合作协议,将回收来的塑料瓶全部交到这里,并动员其他的回收点与他们联系。刘琮玢因为在小组活动中出色的表现,很快成为“瓶踪计划”的队长。
  
  哥本哈根之行
  
  2009年2月,刘琮玢作为青少年大使来到英国爱丁堡,参加了世界青少年气候论坛。2009年暑假,刘琮玢参加了气候酷派青少年气候大使夏令营,这其实相当于哥本哈根之行的选拔赛,共有180名学生在这里接受培训。在夏令营结束时,刘琮玢凭借自己各个科目的优异成绩和流利的英文演讲通过了考核,被推选参加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
  在哥本哈根,刘琮玢遇到了和他同样身份的,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的200多名青少年气候变化大使。太平洋小国图瓦卢的代表在现场声泪俱下的讲解让每一个人心里都沉甸甸的,在未来10年内,气候变暖会危及这个岛国的所有居民。
  哥本哈根之行刘琮玢住宿在一家乡村学校,条件有些简陋,男生宿舍的地上只有一张张的床垫,每天前往主会场要先坐火车,再倒地铁,得花一个多小时的时间。当晚上大家回到宿舍时,一个个都打开笔记本开始写自己的博客,一边写一边讨论,每天都热火朝天地说到后半夜才睡觉。刘琮玢在这里交到了很多朋友,这些来自各个国家的青少年代表都带来了自己的项目和大家讨论。英国的项目是关于改善城市交通的,因为他们的城市实在是太拥堵了;印度的是关于在城市中建造蓄水池的,因为印度是一个极度缺水的国家;美国同学的项目则是高科技的太阳能,他们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专家队伍支持……
  12月12日,哥本哈根十万人大游行,来自世界各国的环保人士以此向参加气候变化大会的各国领导人以及世界各地的人们表达关注气候变化的心声。那天,大家早早就来到河边的空地集合,步行了一个多小时来到市中心,很多市民在旁边围观,也有很多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刘琮玢和另一位来自墨西哥的男孩还充当了游行队伍的“旗手”,“游行的时候,我还在脸上画上了中国国旗,所到之处都会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一路上不断呐喊,希望喊出对地球母亲最深沉的热爱。”
  在哥本哈根,刘琮玢还遇到很多可爱的志愿者。一位来自英国的老太太在向大家讲述她的植树项目,她的理念是一个孩子加一棵树等于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她说,我们这个地球上有2.2亿青少年,如果给一个孩子七颗种子(这正是她目前推广的项目),那就是全球可以多种14.4亿棵树。这个惊人的数字,比亚马孙丛林的树都要多得多,可以再造一个绿色地球之肺。刘琮玢告诉她中国有植树节,到了这一天,大家都会去种树。老太太听了直说好,说回国后也要建议在英国加上这个节日。老太太最后还送给刘琮玢七颗树种,他准备和同学们一起将它们种在校园里。
  刘琮玢发现很多人对中国的了解还停留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印象,他们认为中国非常落后,相应的环保意识肯定也不强。听完刘琮玢的介绍,看了他给大家展示的图片,才大概了解到中国的现状,“他们都是从国外的网站上了解中国的情况的,而这些网站通常只报道负面的东西。我觉得世界对中国的了解还是太少了,不过奥运会还是起了挺重要的作用,好多朋友都说他们看奥运会开幕式了,觉得中国真了不起。”
  寒假时,刘琮玢又在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德国参加交流活动,“我希望向更多的人宣传中国,宣传我们国家在环保方面所做的努力和成就。”

相关热词搜索:大使 气候 青少年 刘琮玢:世界青少年气候大使 刘琮玢 世界青少年气候大使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