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法制访谈节目模式及主持人定位】 访谈节目主持人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关键词】法制 访谈 主持人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1980年7月中央电视台创办的《观察与思考》。电视法制类节目走过了将近29年的历程。现在,不仅中央电视台、各省、市电视媒体大多都相继创办了不同名称的法制类节目,大多数城市电视媒体也设置了法制频道或创办了法制类栏(节)目。
  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的电视二套节目,也创办了《七点看法》《执法直通车》《庭审实录》《故事天下》等以法制宣传为主体的电视栏目。2009年新春伊始,我担任了《执法直通车》栏目主持人。这个栏目是以普法、交流、沟通、对话、研讨、服务为承载任务的访谈性栏目。这种法制类访谈节目的运行模式和主持人角色定位是什么?节目怎样才能办得使领导、被访对象和广大电视观众都满意?我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粗浅思考:
  
  一、法制类访谈节目的运行模式
  
  法制类访谈节目是电视节目改革创新的产物,实际上就是法制类的访问和谈话相结合的节目。毋庸置疑,对于法制类访谈节目来讲,首先是内容必须涉法;其次要解决好“与谁访谈”和“谈些什么”;再次就是“怎样访谈”的问题。其运行模式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演播室访谈。在一个开放的大演播室空间里,有访谈“主席台”话场。被访谈嘉宾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两三人甚至多人。“主席台”话场外,往往有数排座席,根据需要安排参与听众和交流嘉宾,多则几十人、上百人,少则十多人,甚至没有听众。在主持人和访谈嘉宾身后,往往还设有一台尺寸较大的电视机,以用与播放和访谈内容有关的短片或进行字幕提示。
  2、法制现场访谈。法制现场访谈可在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律师事务所等司法执法单位现场,也可在工商、物价、税务、城管、质监、药监、文化、水务等各类行政执法单位现场。盐城广播电视台的《执法直通车》栏目,还曾经将“直通车”开到风景优美的农村、校园、企业和居民小区。这类现场访谈可事先设计一块较大的栏目标识喷塑布景,营造法制节目的氛围。然后自备一些灯光、扩音、拍摄设施,就地寻找一些坐椅、桌台,约请好嘉宾,组织一些听众便可以操作。
  3、记录式跟踪访谈。有些法制类访谈节目,话题选择生活中的真实法治和法律事件,就需要对事件进行跟踪记录,采用记录片的手段来真实表现“现在时”。需要主持人与当事人互动,与法律专家交流,与现场观众互动,或观众与观众互动。围绕事件,各抒己见。最后请法律专家以事说法、以案说法。并通过主持人议程设置,代表观众提出一些疑惑,请专家解难释疑。这种访谈不受场景限制,也不必组织观众旁听,在夹叙夹议中就事讲法,以议为主。访谈的地点也不局限于一处,专家嘉宾和观众互动也不局限固定几个人,甚至连栏目标识喷塑背景也不一定要挂,灯光也不一定要打。所以比较方便、灵活,现场感强,可信度高。
  4、新闻介入式访谈。这种访谈模式是由正在发生和新近发生的法制新闻事实为依据,进行新闻追踪式的访谈。开始播放一个完整的法制新闻事实或新闻故事,然后围绕节目中的事实或故事请嘉宾和观众互动评议,夹带主持人和嘉宾互议、观众和观众互议、观众与主持人互议等。在新闻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法律知识解读和法理阐析。这种访谈场景灵活,什么地方都可以进行。
  
  二、法制类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电视媒体的主持人在社会价值体系构建中扮演着引导角色,在利益纷争中扮演着整合角色,在社会阶层细分中扮演着中介角色,在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置中扮演着“舆论减压阀”的角色。法制类访谈节目主持人的重要使命是普法、研讨、服务和组织嘉宾和观众交流、沟通、互动。因此,要准确地把握好自身的定位。笔者在多年主持人生涯中,悟出法制类访谈节目主持人把握好角色定位的几种方法:
  1、巧设提问,做到“引而不发,发而不乱”。访谈节目中节目主持人的议程设置是主导节目节奏、走向和高潮的关键。其中提问引发话题是关键中的关键。提问要想出新出彩、恰到好处,就必须巧设问题。法制类访谈节目涉及到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各个层面,所请嘉宾有执法部门的负责人,有某一涉法行业的专家学者,也有具体办案人员和广大公众代表。主持人扮演的角色就是巧设话题,把观众该知、想知、喜知的问题引发出来,让被访嘉宾结合本职工作进行解答释疑。一方面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另一方面又通过解答、交流和互动,向广大受众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规政策、政府司法执法行为。因此,在提设问题时要围绕主题,由浅入深,渐进引发。主持人本身要注意“引而不发”,尽量把问题引出来,让嘉宾与主持人、与群众代表互动交流。主持人自己不要滔滔不绝,包揽话场;也不要“见毛就是鸭”,乱加议论;更不要像裁判员、法官那样下论断。即使发表一些感言、赞语,也要把握好分寸,做到有理、有据、有情、有度,切不可越俎代庖,把自己当成教化者,把持话语权高谈阔论,错把“绿叶”当成“红花”。
  2、在“合作”交流中要适当“同中求异”,在“冲突”交流时要适当“存异求同”。主持人在访谈交流中是主动方。有时需要运用传递好感、表示赞同等方式使被访谈者意识到自己在被访中的吸引力,作为回报,被访者会对双方的“合作”投入更大的热情。但是,如果在访谈中主持人始终采用迎合、仰视、赞美、欣赏的态度面对被访对象,结果会适得其反。因此,主持人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畅顺的交流互访氛围,鼓励被访谈者与观众、与主持人互动。可以适当地从多个视角、多个层面提出不同的见解、看法。可以对被访者的思维提出不同的刺激,使其始终保持一定的兴奋度。只有这样,才能在观点上碰撞、思想的交锋中,使访谈对象和与观众的互动交流中使对话不断深入,法理更加清晰,甚至在现场生发出新的观点来,与观众心灵碰擦成火花。但是,在访谈实践中,也会遇到一些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部门的领导借助访谈机会,大讲官话、套话、大话,刻意回避观众提出的某些具体问题。主持人发现被访者背离了观众的诉求,并且看不到被访谈人有试图改善交流关系的迹象,这时,主持人可以适度站在被访谈人的对立面提出自己不同的观点,也可以对被访谈者进行较为尖锐的质疑,使其回归到观众期待的实质性问题上来。但是,要注意不可动摇、损害双方“合作”的基础,不要把访谈局面搞僵。主持人要尊重对话访谈的自然发展,及时修正自己的原有观点,注意在“冲突”交流中适当“存异求同”,运用心理技巧使访谈交流始终在一个可接受的空间内“弹性运行”。
  3、摒弃“阳春白雪”,多用“下里巴人”,将“常人”定为法制类访谈节目的收视对象。节目做出来是给广大公众看的。普通百姓常人是普法的重点,也是最大的收视群体。所以,主持人在访谈中注意运用正面问、侧面问、诱导问、追问、激问、错问等手法时,一方面要注意朴实、真诚,讲究语言美感,但更重要的是要注意通俗易懂,使广大受众入耳入心。常人追求的是常人的感觉,节目中表现了这种感觉,才会引起受众的共鸣。业内同事知晓,访谈类节目要具备两个特点:一是吸引力;一是对抗性。对观众有吸引力,他会才看;有对抗性,才能构成一种刺激。许多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在做节目时往往投入一种多余的辛苦,备稿时斟词酌句,刻意求美,甚至引经据典。其实一般观众看节目大多凭直觉,讲求易懂易记,生动有趣,你运用华词丽藻,典籍掌故,去旁征博引,画蛇添足,一般观众反而会因不易听懂而远离而去。
  4、多以“人性关怀”,将“平民意识”贯穿访谈类节目始终。法制类访谈节目切忌把节目做得硬梆梆、冷冰冰的;更忌讳“高台教化”,用教训人、指责人的口吻要群众应该怎么怎么,不应该怎么怎么。而要以“人性关怀”、“人性关爱”的态度关注“常人”这个“大多数”群体,特别是低文化的法律意识比较贫乏的弱势群体。从关心、关怀、关爱的角度对他们进行法律援助,才能产生心灵的沟通,产生碰撞,其节目才有生命力和穿透力。一句话,就是要用平民意识引导话题。主持人要牢记:在节目访谈过程中,现场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主持人、嘉宾、观众在对话过程中都是平等的。尽管有时约请的嘉宾会是部长、主任、局长、院长等干部,但到了访谈交流的现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论嘉宾、观众原本身份是什么,在做节目的时候,必须以“平民”身份出现,和观众朋友“打成一片”。这句话说起来容易,但真正要做到却十分困难。主持人在现场可事先向到场嘉宾、群众打招呼,请各人都放下架子。然后自己首先必须以“平民姿态”开始串场,发问。在访谈过程中,要尊重参与群众的话语权,不要随意插话、打断,更不能以嘲讽的口气评价参与观众的发言。当然,也要把握好访谈的节奏美、朴实美和串词美,不要拖沓跑题、重复解释参与观众的问话。世间万物贵在真。法制访谈节目的举例、延伸、链接、回应等,都要坚持说真话、摆真事、动真情。有了真话、真事和真情,才能打动人。
  5、坚持不断创新,将“常说常新”定位为法制类访谈节目的灵魂。时下各地电视媒体访谈类节目很多,也出现了诸如《艺术人生》《新闻1+1》《实话实说》等一批名牌访谈节目。但大多地方台的访谈节目存在着相互克隆,同质竞争的状况,甚至常常出现一位名人上几家节目的现象。法制类访谈节目一般不多见演艺明星,大多是司法执法和行政执法部的领导和专家、事件当事人作为嘉宾,被访谈对象不大容易重复。但话题重复现象还是存在的。节目制片人和主持人要加强选题策划和嘉宾选择遴选,加强节目生产前的各种沟通、谋合,确定高潮在哪些地方,预估参与观众会提出哪些问题,请嘉宾有个思想准备。但也不要刻意导演、做戏,尽量顺其自然。否则,会破坏访谈类节目的原汁原味。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地方台的法制类访谈节目,要注意培育自身特色与个性,避免盲目跟进。只有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好自己的市场空间,发挥自身优势,合理、科学地定位,不断大胆创新,大胆探索,才有可能获得多元发展和持续发展。
  盐城广播电视台《执法直通车》访谈节目创办一周年来,已改版创新两次,根据现在央视索福瑞调查公司所调查出来的收视率,在本地各类能收视到的电视节目中常处在领先位置,可见“常谈常新”节目才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作者为江苏盐城广播电视台节目主持人)

相关热词搜索:浅谈 法制 访谈 浅谈法制访谈节目模式及主持人定位 主持人在谈话节目中的定位 杨澜访谈录节目定位分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