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家讲坛》看中国电视文化:央视文化精品百家讲坛

发布时间:2020-02-2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本文选择近两年来引人关注的传媒文化现象――《百家讲坛》的热播,结合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分析了 《百家讲坛》作为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并对这一由媒体制造的奇观现象进行了反思。
  【关键词】《百家讲坛》 文化奇观
  
  在美国媒介文化研究学者道格拉斯?凯尔纳看来,媒体奇观是指“那些能体现现代社会基本价值观、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体文化现象,它包括媒体制造的各种豪华场面、体育比赛、政治事件。”①凯尔纳认为,媒体文化奇观的研究领域不仅仅包括“政治阴谋片”《X档案》、以“真人秀”为代表的纯粹由媒体本身构成的电视文化奇观,还包括媒介参与其中的如以麦当劳为代表的消费文化奇观、以乔丹和耐克公司为代表的体育文化奇观、以辛普森杀人案和庭审为代表的政治文化奇观等。
  本文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体奇观理论来审视中国的一些传媒文化现象。
  
  一、《百家讲坛》――中国电视文化奇观
  
  近年来,中国最值得关注的传媒文化现象之一,无疑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的热播,伴随着栏目收视率以及品牌知名度的飙升,易中天和于丹等人大红大紫,成为了一种电视文化奇观现象。与选秀节目制造的“娱乐明星”相比,《百家讲坛》制造的是“学术明星”。与李宇春、周笔畅这些选秀出身的娱乐明星相比,易中天、于丹等人的知名度与受追捧程度丝毫不逊于她们。演讲、签售,所到之处人潮汹涌,群情激昂。在签售仪式上有人曾经打出:“我爱李宇春,更爱易中天”的标语,疯狂程度可见一斑。有人认为这是平面媒体与电视媒体的一场合谋。
  
  二、《百家讲坛》成为电视文化奇观的原因
  
   《百家讲坛》是央视2001年7月开播的讲座式栏目,其宗旨是“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但开播初期收视平平。当时《百家讲坛》选题几乎是把大学课堂简单地搬到屏幕上,节目形式也只是用几台摄像机录下主讲人讲授的内容,形式简单,感觉生硬。《百家讲坛》最初内容涉及人文、自然、社会等方面,“但这个美好的愿望却并没有换来好的收视效果,反而连生存都成了问题。”2002年底,央视实施“末位淘汰制”,《百家讲坛》危机四伏。
  然而,正是这个曾经险遭淘汰的节目,却火了。于是赞美之声纷至沓来,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呈现出一种众说纷纭的文化景观;“学术明星”、“国学热”等字眼,与《百家讲坛》“纠结”在一起。 《百家讲坛》带来的“文化热”有目共睹,“存在即合理”,它能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必定是有其原因的。
  1、《百家讲坛》之所以能够“火”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是适应了传统文化热的大趋势。近年来,“国学热”悄然升温,在国力不断增强的背景下,许多中国人对传统文化有一种“认祖归宗”式的精神需求。《百家讲坛》的出现,适逢其时。
  2、《百家讲坛》看到了广大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巨大现实需求。目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社会物质生活比较富裕了,但是心灵上的苦恼不但没有减少,似乎还增多了。有人说,“学术明星”给大众提供的是一剂“心灵鸡汤”。他们大受欢迎,折射出民众精神上存在着某种饥渴,并由此引发对人文精神的广泛需求。正如于丹所说:“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时代,21世纪呈现出太多的价值断层,人们由于选择太多而陷入心灵迷惑的时候,特别需要一种安顿和抚慰。”追求和谐、中庸,对真、善、美等终极价值的追问,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而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好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
  3、《百家讲坛》对讲座内容和主讲人的选择,完全依照大众流行文化的口味,而非正统的学术观点。同时它吸收评书和电视剧的技巧,改变了讲座节目一般的讲法。论文化品位,《读书时间》似乎不逊于《百家讲坛》,却英年早逝,原因何在?关键在于无“趣”,缺乏“娱乐性”。在“媒”态炎凉,收视率决定生存的环境下,威严正坐,一本正经的刻板讲座,观众根本不会买帐。因此,此坛既是讲坛,亦是舞台、秀场,更是争夺观众的战场。
  
  三、对《百家讲坛》这一电视文化奇观现象的思考
  
  在《百家讲坛》的受众看来,易中天和于丹是学术明星,而在那些批判学者看来,他们则是利用传媒破坏学术。根据布尔迪厄的“场”理论,我们可以发现在现实世界中存在无形的“传媒场”和“学术场”。“传媒场”是一种“大规模生产”的场,它的生产者(传媒人)和消费者(受众)是不同的群体,生产活动直接受受众的需求支配,因此传媒场更容易受到市场(经济场)的制约,表现为商业逻辑通过收视率(发行量)对传媒加以控制,有高收视率就能带来丰厚的资本和商业赞助;而“学术场”则是一个相对封闭和专业化的“有限生产”场。在“学术场”里,一个文化生产者所拥有的是一种专业资本,而且生产者和消费者是同一群人,他们依靠通用的评判标准和科学方法互相评判和竞争,所以“学术场”是一个自律的场。在现代社会,作为被商业逻辑通过收视率加以控制的场,正在影响包括“学术场”在内的其他诸场。②
  对于那些依托传媒赢得名声的学者,布尔迪厄称他们为“电视知识分子”――在电视上“挖一段时间”,靠媒介生存。他们借助电视对于公众的号召力,利用大众对专业领域的缺乏了解,赢得他们难以在专业领域得到的认可。③因此有人认为《百家讲坛》培育的是学者型明星,不是学者;提供的是娱乐,不是思想和文化。
  “百家”变“专场”
   《百家讲坛》在最初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天文、地理、自然、艺术。主讲人多是李政道、周光召、叶嘉莹、王蒙、周汝昌、白春礼、欧阳自远等大师。而现在的《百家讲坛》,题材越来越狭窄,基本就是历史和文学,像是“中国历史讲坛”。所谓百家已经变成了几家,涉及面也从百家百科变成了只讲历史及人物。百家讲坛在序幕中出现的大量的名家其实没有如约而来。表面繁荣难掩文化贫乏之尴尬。
  名人效应之惑
   毫无疑问,《百家讲坛》和许多选秀节目一样,使得原本只在大学里讲课,默默无闻的普通教授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学术明星”。节目的热播又带来了疯狂的购书狂潮。如此名利双收,自然会让许多人趋之若鹜,毕竟这种已经被大众所认可的节目吸引着太多人的眼球,稍不留神就可以赚个钵满盆满。那么,节目的质量就会引人担忧。
  缺少优秀主题
   历史的追述,并不仅仅是供以凭吊和茶余饭后的谈资,而是在追问过去的同时给今人以启迪的意义。归根结底,其中蕴含的精神内核或许才是经久不衰的根源。当然,这些并不排除其中的趣味性、学术性,同样不排斥生动的讲述方式。相反,应对受众接收的心理要求,将学术的考究以故事的形式讲述,能够达到更佳的效果,站在文化层次及知识水平参差不齐的亿万观众面前,尤其如此。但生动不等于浅薄,再优美动听的叙述也不能丧失优秀的主题,故事不是蕴含着一定主题的故事, 而仅仅是那些没完没了的趣味偏好堆砌出来的所谓历史讲述,不过是以身试法地应验了“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古语而已。
  格调滑坡
   历史确实不能等同于沉重,虽然在很多时候,它的确具有这层难以摆脱的深沉意味,或许也是构建它的价值的中流砥柱,但历史同样不乏趣味。向来被束之高阁的学术研究想要使普通老百姓不至于望而生畏进而掉头就走,采取一种更为平易近人的方式来讲述是明智的,也不否认有些时候悬念的设置会进一步强化吸引的效果,以民众感兴趣的传说、轶事、掌故为楔子,探究重大历史事件的真实面目,无论是细节微观上或者整体宏观上的,都无可厚非。然而,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秦始皇到底是不是吕不韦的儿子?唐伯虎点秋香点了没有?明朝最荒淫的皇帝是谁?慈禧的最大爱好是什么?我们可不可以再大胆地推测一下,往下发展的趋势是不是还有可能还要探寻到曹雪芹的头发有多少根,谁是历史上最帅的皇帝等等?
  在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方面,现代传媒发挥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电视受众面广,电视内容要求通俗易懂,老少咸宜。但是在传播文化的过程中,方法和工具固然重要,其承载的内容才是关键和核心。在传播过程中,需要理性的思考和冷静的认识,让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通俗而不低俗,生动而不浅薄。要看到,没有很好的学术研究支撑,也就没有优质的文化普及,这两种人才都是需要的。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陈力丹说:“我们需要文化普及工作者,也需要很多人,能够在书斋里就一些专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刻苦的工作。”■
  
  注释
   ①道格拉斯?凯尔纳,《媒体奇观――当代美国社会文化透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版
  ②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③布尔迪厄 ,《关于电视》,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新闻传播学2007级研究生)

相关热词搜索:看中 百家讲坛 国电 从《百家讲坛》看中国电视文化 老梁看电视百家讲坛 百家讲坛中国传统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