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化理论 名词解释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20-02-24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涵化理论自问世以来饱受学界的批判与质疑,本文引用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对各种批判进行了分析和预测。同时,本文对部分批判研究展开了辩驳与再批判,指出它们存在的根源在于对原理论的误读。最后,文章指出对涵化理论的研究应该跳出马莱茨克模式,走上新的、积极的轨道。
  【关键词】涵化理论 批判 马莱茨克模式
  
  一、关于涵化理论的批判研究
  涵化理论的要义可以概括为:Blur――电视模糊了人们对世界看法的传统界限;Blend――电视将人们的真实融入电视的主流倾向效果;Bend――电视为了电视机及其赞助者的利益而扭曲了主流倾向效果。①据统计,在美国传播学界围绕各种理论模式发表的大量论文中,有关涵化理论的论文在数量上仅次于“议程设置”,位居第二。而这其中包含了众多批评与质疑。
  笔者将对涵化理论的批判概括为以下几点:
  1、不确定性。收看电视和对社会现实的观念之间的因果关系是虚设的,具有高度猜测性。因为在更复杂的模式中,如果将许多潜在的社会结构变量控制之后,这个关系就减弱至不显著了。②
  2、不完整性。其一,必须看到,对受众的“拟态世界”而言,电视只是其中的局部文本,必须和其他的书刊世界、广播世界、讲座世界等一起构成符号环境才能考察其中的涵化作用;其二,该理论与人际传播、组织传播产生了断层,实际上,后两者在涵化过程中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③
  3、不完全性。这种不完全性体现在对文本、节目和受众三方面的解读。涵化论的代表批判人物纽康保认为,不同观众对同一节目有不同的理解和解码方式(这涉及到对受众的被动/能动性,人口统计学指标以及主流效果、共鸣效果的质疑);节目类型、风格与涵化效果的关系比收看时长与涵化效果的关系更密切(即所谓“延伸的涵化理论”);并且,涵化论在热热闹闹地关注电视或网络游戏中的“暴力”对受众的影响时,遗忘了非暴力和反暴力文本的默默存在。即,它在刻意强调有用的显文本时,忽略了潜文本的“反涵化”效果。④
  4、不科学性。一方面,涵化论没有明确或充分阐述涵化效果形成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另一方面,研究方法上采取了过于人为的测量法。比如,它在测量收视量时的提问是“平均而言,一星期中你有几个晚上看电视超过1小时?”这是一个不可靠的测量,因为它无助于区分“轻度收视者”和“重度收视者”。那些一星期看6天电视,每晚看电视超过4小时者被归类于轻度受众,而一周中每晚都看1个小时的人却被归为重度收视者。⑤
  二、马莱茨克模式下的各种批判
  涵化理论的意义在于它对认知、态度、共识以及社会化的考量,它们都牵扯到社会心理的层面,因此,下文中笔者引用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分析上述关于涵化理论的种种批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马莱茨克按照传统的基本要素(即传播者、讯息、媒介和接受者)建构了他的模式,旨在分析影响传播效果的各种因素。
  该模式的接收者部分包含了四个因素:
  1、接收者的自我形象――个体对自己角色、态度和价值观的感知构成了他在接收传播时的态势。例如,我们往往拒绝那些有悖于我们自己价值观的信息。⑥该因素投射到批判上,就涉及对涵化假设,即“一个被动的、无选择性的受众”的质疑。
  2、接收者的个性结构――某些类型的人比其他人更容易受影响。比如,人们常常认为自卑的人比别人更容易被劝服。⑦据此,涵化理论的批判者将目光投向了个体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如性别、受教育程度、户籍等。他们认为这些指标连同受众收看电视的动机同时影响着受众对所谓“主流文化”的选择性注意、理解和记忆,进而影响到涵化效果的信效度。
  3、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在大众传播中的接收情况与在面对面传播中的接收情况并不一样。有关研究指出,如果大众传播的信息与人际传播一致,对公众的影响会增强;如果二者不一致,人际传播的影响会削弱大众传播的作用。也就是说,涵化效果需要在个人经验或人际传播等信息传播途径的共同作用下发生。⑧
  4、接收者的社会环境――指周围的社会,社区,他所属的群体以及与之相互影响的个人。强调个人愈是承认自己是一个群体的成员,用与该群体价值观相悖的讯息去影响他的态度的可能性就愈小。同时,不同群体产生的效果又大不一样。比如,儿童与伙伴一块看电视较于同家长一块收看所产生的感受是不一样的。⑨
  综上所述,就接收者一方来说,如果把马莱茨克的整个模式看作一个“集合”,把关于涵化理论的种种批判看作“元素”,那么这些元素都可以在模式中关于接收者的四个变量中找到对应的“子集”,它们是一一对应的映射关系(受众能动/被动性→接收者的自我形象;受众的人口统计学指标→接收者的个性结构;与人际传播的断裂→作为受众成员的接收者;对共鸣、主流效果的质疑→接收者的社会环境)。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迄今为止所呈现的各种批判,看似杂乱随意,实际上是学者在接收者层面,按照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所暗含的逻辑,对涵化理论进行层层剖析的结果。
  同时不难发现,除却对电视文本本身、节目类型与风格的质疑,立足于传播者,即电视的批判少之又少。因此,参照接收者一方已有的批判与传播者一方的函数,笔者在此作出大胆预测,如若对涵化理论的批判还将持续下去,可能在以下几方面展开:
  1、传播者的自我形象:批判者可能指出不同电视节目对自身的定位不一样。一档节目如何理解自己作为传播者的作用,这种自我形象的不同构建都会直接影响到电视所要传达的信息和思想。
  2、媒介组织中的传播者:也许将有人指出,各种大众媒介组织的规模、宗旨、所有制形式和政策各不相同。当电视所要散播的主流思想与其他媒介如报刊杂志、广播、网络不一致甚至相悖时,涵化理论将遭遇怎样的窘境?
  3、传播者的社会环境:不同电视工作者对文本的把关和制作取决于他的社会环境,这种社会环境的差异对涵化效果造成的影响不容小窥。
  另外,还有两点或许也会在未来引发争议:其一,关于“来自接收者的自发性反馈”,电视在影响受众的同时也接收来自受众的影响,并且,电视工作者、政治决策者与影响他们的个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众,这样一来,交互又交叉的多向格局在所难免,涵化理论不知能否承受这样的检验;其二,研究方法上,从已有的实证研究来看,几乎所有的研究对象都指向受众。那么,要如何证实格伯纳所辩解的“当表层的差异被剔除后,所存留的东西通常都惊人的相似――它们都是关于生活与社会的相辅相成的景象,都有贯穿一致的思想体系,都有对生活现状的固定描述”?
  三、对批判研究的再批判与建议
  本人以为,这些批判出现的根源在于对“全体与整体”、“宏观与微观”这两组概念的误读。“全体”指考察对象每个个体的总和,重在数量的齐全;而“整体”指若干对象按照一定的结构形式构成的有机统一体,重在结构的完整与统一。⑩涵化理论的精髓在于研究电视对受众培养“共识”的过程。至于“宏观与微观”,“宏观”不涉及内部结构或机制,指长远的、大范围的或涉及整体的;而“微观”涉及构造领域,指短期的、小范围的或部分的。⑾涵化理论试图跳出传统效果研究关心的短期效果而提供一套对同质化的“隐藏课程”。但事实是,法定的“刺激-反应”式的效果模式更受青睐,各类批判仍然摆脱不了短效果的研究范式,用不同体系的方法论硬生生地给涵化理论扣上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实际上,揭示共性并不是要否认区别。受众、媒介文本的多样性与共通性同时存在,否认任何一方都有失偏颇。
  没有一种模式或理论拥有完美无缺的架构并能解释一切。关于涵化论的各种批判观点已经或将要与马莱茨克模式相契合这一事实本身就证明了某种理想主义,因为马莱茨克模式立足于大众传播全过程,被誉为“大众传播过程相关因素的一份清单”,属于“基本模式”范畴。要求涵化理论将所有因素纳入考量既不可能也无必要。
  笔者认为,研究者们应该暂停那些无休止的挑剔,将批判性的眼光聚焦于电视的社会角色:着重考察新媒体语境下如何发扬电视稳定社会,促进共识的积极效用;深入对国际性的涵化分析以及涵化形成的内在心理活动过程的探讨;完善、修正涵化理论的研究方法,加入对电视相关指标的测量。
  同时,我们要学会始终保持科学的质疑精神,对任何结论,既不盲目接受,也不轻易否定,实事求是才是有益的科学态度。■
  参考文献
  ①《涵化理论(Cultivation Theory of George Gerbner)》,http://hrpr.省略/t17-topic.
  ②郭中实:《涵化理论:电视世界真的影响深远吗?》,《新闻与传播研究》1997(2):60
  ③徐翔:《涵化理论及其在效果研究应用中的主要矛盾》,《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116
  ④⑤[美]麦克?摩根、詹姆斯?尚涵:《涵化研究的两个十年(上)》,《现代传播》,2002(5)
  ⑥⑦⑨[美]丹尼斯?麦奎尔、斯文?温德尔,祝建华等译:《大众传播模式论》,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50-58
  ⑧王晓华:《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及直接经验的议程设置与涵化效果――以深圳的社会治安议题为例》,《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6卷第3期,P58
  ⑩http://zhidao.省略/question/116051954
  ⑾http://zhidao.省略/question/124781707.html?fr=qrl&cid=183
  &index=1
  (作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2010级研究生)
  实习编辑:张兴宇
  责编:周蕾

相关热词搜索:批判 几点思考 理论 对涵化理论批判研究的几点思考 涵化理论 互联网时代涵化理论的延伸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