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好你的QQ号,谨防被盗失财]QQ被盗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广西宾阳县几名骗子,从网上骗取他人的视频,然后利用黑客软件侵入此人的QQ,播放此人的视频,向他QQ里的好友借钱。本来事主打一个电话就可以识破的骗局,遍及全国10多个省市的68名网民却连个电话也没打就把钱汇了出去。短短近两个月,这几个只有初中文化的骗子,先后骗了40多万元。2009年4月底,广西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处其中的3名骗子有期徒刑。
  
  明明是好友的QQ号,甚至有好友的视频,深信不疑的事主二话没说就把钱汇出去了
  
  2008年6月3日上午,杭州市某公司职员雷某一上班,照例打开了QQ。不久,QQ昵称为“泰盛”的好友就找他聊天。“泰盛”说他的一个朋友急需用钱,而他自己抽不出时间去汇款,希望雷某帮忙汇2万元钱给他朋友。聊天过程中,“泰盛”还发来了视频,只见“泰盛”正躺在床上拿笔记本和他聊天。雷某见此,立即通过网上银行向“泰盛”在QQ里提供的账号转入了2万元。
  转账成功后,雷某的手机收到来自银行系统的转账确认,他将该信息转发给“泰盛”的手机。很快,他接到了“泰盛”的电话:“怎么回事,我没有让你汇款呀?”“不会吧,几分钟前你才在QQ里说的。”雷某吃惊不小。“你肯定被骗了,我的QQ号在6月1日被盗了。”雷某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雷某在汇钱后给朋友发了条短信,从而得以避免第二次被骗。而山西原平市网民“雁门关”在给“朋友”汇了2万元后,既没跟朋友打电话说明,也没有发短信予以确认,仍是在QQ里告诉“朋友”,结果接连被骗了两次。他被骗的经过是这样的:2008年7月23日上午,网名为“难得糊涂”的好友主动找“雁门关”聊天,而且发过来视频。聊天中,“难得糊涂”说有事急需用钱,求“雁门关”快到农行给他汇2万元钱,并保证第二天就还。“雁门关”马上到农行汇了2万元。回到办公室后,他通过QQ告诉好友“难得糊涂”钱已汇出,但“难得糊涂”说钱还不够。结果,“雁门关”又把自己仅剩的5000元汇了出去。直到后来和“难得糊涂”通电话,才知被骗了。
  上述二人遭遇“朋友”骗钱,广西的覃某则被冒充她老公的骗子骗走5000元。2008年7月2日下午,覃某在山西工作的老公在QQ上和她聊天,老公说他的一个朋友急需5000元钱,让覃某抽时间抓紧把钱汇给他那位朋友。覃某深信不疑,下班后向同事借了银行卡,到银行柜员机上转出了5000元。上车后她打电话给老公,说钱已汇出,才知道被骗了。原来,是骗子盗用了覃某老公的QQ行骗。
  
  骗子伎俩:花300元购买一个盗取QQ密码的木马软件,登录被盗QQ与里面的好友聊天,同时播出被盗QQ号主人的视频录像
  
  QQ为什么会被别人盗用?李某有过这样的经历:2008年5月30日中午,他正在办公室上QQ,这时QQ上出现了一个提示,要求视频,李某想都没想就点了接受,对方是个他不认识的女孩,接着那女孩发了一个压缩文件过来。李某好奇地点开,是一个文本文档,里面只有“舞踏”两个字。中午李某下线,吃了午饭再回来上QQ时,就再也无法登录了。下午3时许,他就接到了朋友打来的电话,得知朋友被骗钱了。
  其实,这是广西宾阳县几个骗子设下的一个陷阱,“美女”是假的,文本文档则是黑客软件。
  廖益良、廖乃建、廖雁雄等人,是广西宾阳县同一个村的人,他们曾各自在不同的城市打工。受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打工的工厂关闭,他们便陆续回到了村里。一时没事可做,这几个人便经常聚在一起玩。2008年5月的一天,这几个人在一起聊天时,有人提议通过盗取别人的QQ号在网络上骗取钱财。其他人觉得可行,于是开始寻找门路实施诈骗。
  首先,他们通过网络出资300元购买了一个盗取QQ密码的木马软件,黑客用这个软件为他们做了一个木马病毒,同时附有一个专门用于接收盗得的QQ号和密码的网页。接着,他们又从网上下载了QQ视频录像软件。然后,他们到网吧里申请了QQ号,随机在网上搜索网友加为好友,在与对方聊天时,设计把木马种植到对方的电脑里面,再主动邀请对方视频,趁机把对方的视频镜头录下来。为了吸引对方接受视频聊天,他们发送的视频并不是自己本身,而是此前从网上下载的美女视频。在盗得QQ密码后,他们便登录被盗QQ与里面的好友聊天,同时播出被盗QQ号主人的视频录像。待对方产生信任后,他们就提出“借钱”了。为了省事,他们甚至把一些常用的话和行骗的理由写好,保存在信箱里,行骗时直接复制粘贴就行了。
  这几个人从5月底开始,前往来宾市实施诈骗活动。3天后,廖益良即掘到了“第一桶金”5000元。之后一个多月里,他流窜于来宾市区及周边的象州、武宣、金秀等县网吧,骗到了十几万元钱。不久,廖乃建、廖雁雄等人过来与他会合一起行骗。
  2008年7月4日,来宾市公安局网监支队接到杭州市公安局网监支队移交过来的雷某网上被骗案卷。经来宾市网警查实,骗子使用的银行账号是在来宾市开户的,显然不法分子的犯罪活动地主要在来宾市。
  来宾警方7月11日立案侦查后,7月13日又接到报案:张某一个好友的QQ在12日被盗,13日有个骗子通过这个QQ向他借钱,他被骗去2万元。7月14日,警方再次接到类似报警,涉案金额1万元。看来骗子正频繁活动,来宾市公安局十分重视,抽调精干警力组成专案组展开侦查。
  7月24日晚,在来宾市区一网吧上网的犯罪嫌疑人廖益良及其同伙廖乃建、廖雁雄、廖某,被布控的网警抓获。民警从4人身上搜获银行卡27张和现金10553元。
  经查,在不到两个月时间内,全国10多个省市共有68个网民受骗,汇入这4人银行卡内的金额高达40多万元。而诈骗来的钱除卡内还剩余的19万元外,其余已被他们挥霍殆尽。他们办理银行卡的身份证,多是向吸毒人员购买的。警方多方核实后,确定了大部分受害人,然而尚有20余万元无法找到受害人。也就是说,一部分受害人未报案或未能提供银行汇款凭证等有效证据。
  2009年4月底,来宾市中级人民法院经审理,判处廖益良有期徒刑3年6个月,并处罚金3万元。廖乃建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3万元;廖雁雄被判处有期徒刑7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廖某另案处理。
  
  几位有所警惕的事主最终还是被骗,全因对骗局的破绽竟未细究,加上汇款前少打了一个电话
  
  一般来说,是骗局总会有破绽。廖益良等人在QQ里诈骗也一样,也有不合常理的破绽,然而有的网民虽然也发现了这些疑点,但或过于大意,或因看到了朋友的视频,竟未细究,结果还是受骗。
  2008年5月30日下午,浙江义乌市的叶某正在上QQ,好朋友李某上来了,发视频和他聊天。视频中李某没有在打字,可QQ上却不断有字出来。但叶某对这个现象却没有起疑,继续和他聊天。聊了一会儿,李某说他的朋友出事了,急需用钱,让叶某汇2万元到他朋友的银行账号上。叶某汇完钱后打电话给李某,李某告诉叶某说他的QQ号早上刚被盗,叶某才知道自己把钱汇给骗子了。
  6月1日上午,浙江德清市某公司的潘某在单位上网时,他的一个QQ好友、浙江武康人张某上来跟他聊天。潘某看到张某上网时的IP地址是广西的,就问他怎么在广西,张某说他正在外面玩,接着说钱花完了,要潘某打2万元给他。因当时潘某身上现金不多,就到银行汇了1200元到张某提供的账户上。汇钱后,潘某也没告诉张某,过了一个多月,两人有事通电话,潘某问起6月1日借钱的事,才知被骗。
  浙江宁波市的薛某在遭遇骗子时,应该说是有一定警惕性的。那天,一个朋友通过QQ说要向他借5000元,薛某提出通过语音对话一下,但朋友回答电脑没有语音设备,并保证第二天早上就还。薛某也就没有深究了,马上打了2000元过去。第二天,薛某打电话给朋友,告知2000元已打到他的卡中,才发现被骗了。
  杨某是南京一家公司副总经理,见多识广,然而却因一时大意,让朋友损失了8000元。7月的一天早上,杨某还在睡觉,接到一个很要好的朋友发来的一条短信:“马上到银行打钱给你”。杨某觉得奇怪,但他没有打电话细问,只回了一个“?”。过了一会,他又接到了朋友发来的短信:“8000元已汇出”。他这才回短信说“没叫你汇钱呀”,但这时朋友的钱已经汇进骗子提供的账号。
  江西奉新县的张某曾与骗子有过一番“斗法”,然而看在“朋友”面子上,他还是掉进了陷阱。2008年6月4日上午,张某在办公室上QQ时,发现朋友瞿某也在上网,便和他视频聊天。瞿某说他的一个外地朋友有急事需要一笔钱,希望向张某借3000元。张某答应了,但要求瞿某亲自来他办公室拿钱。大概过了半个小时,瞿某的QQ发来信息,说自己在外有急事不能去他办公室,要他将钱汇到账上。张某没同意,提出先汇500元给瞿某,其余的让他下午自己来取。张某汇完钱和瞿某通电话,才知被骗了。
  检察机关办案人员介绍说,很多受害人文化程度都较高,而这4名骗子只有初中文化,骗术也并不高明。然而,这些受害者在看到QQ主人的网上求助后,信以为真,甚至连最起码的核实电话都不打一个,就直接到银行汇款。乐于助人、帮助朋友本是一种美德,却因对网络上新的诈骗手段麻痹大意而受骗失财,值得人们引以为戒。

相关热词搜索:谨防 被盗 管好 管好你的QQ号 谨防被盗失财 管好你的qq号 qq号被冻结怎么解冻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