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哥华速滑周洋1500 [速滑新星周洋的成功之路]

发布时间:2020-02-29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2010年2月21日,第21届冬季奥运会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决赛,未满19岁的吉林女孩周洋力挫群雄,打破了韩国人三连冠的美梦,为中国夺得这个项目历史上的首枚冬奥会金牌。同时,她还与队友合作勇夺女子3000米接力桂冠。短短几天内,周洋一举成为一位令人瞩目的速滑新星。
  
  教练慧眼识珠,10岁小姑娘夺得省冠军
  
  1991年6月9日,周洋出生在吉林省长春市一户普通的居民家中。父亲周继文与母亲王淑英的腿上都有残疾,家中只能靠他俩给别人打短工为生。由于女儿出生在羊年,父亲给她取小名“大宝”、大名“周洋”,希望宝贝女儿的未来能像海洋一样宽广。
  周洋还在长春市光机子弟小学上学时,只有8岁的她参加学校运动会,正好遇到培养出叶乔波、乔静等速滑名将的启蒙教练崔顺子来学校选拔速滑苗子。结果,崔教练在现场一眼就看中了小周洋。
  刚开始的两个月,周洋跟随崔顺子练习大道。由于当时的大道冰场都在室外,父亲周继文担心孩子挨冻,执意让周洋改练室内短道。
  周洋改练短道后,从1999年到2004年一直由哈振峰教练负责训练。在当时的短道速滑队中,周洋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但是能力却非常出众。哈振峰经常用“天才”一词来形容小周洋:“同样是大负荷训练后,小周洋大腿肌肉是松弛的,而其他队员的肌肉已显得僵硬了。”当时有一项长距离的训练项目,很多男选手只能滑30圈,周洋却能连续滑35圈。
  看到周洋的出色表现,哈振峰把她列为重点培养对象,并给她制订了详细的训练大纲。为了加强周洋的耐力训练,教练让7名男队员与她轮番陪滑,而小周洋居然在这样超负荷的训练中顽强地挺了过来。
  2001年,10岁的周洋在吉林省青少年速滑比赛中崭露头角,夺得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个冠军。由于当时队内的男队员已经滑不过周洋了,哈振峰就单独带着周洋到更高水平的专业队中去进行拉练。
  在专业队,因冰场面积有限,只能先让一线运动员训练,周洋这样的三线业余小学员,只好见缝插针地训练。因此,训练时间经常安排在上半夜甚至后半夜,可是不管什么时候,只要电话一响,父亲周继文马上一骨碌爬起来,用自行车驮着周洋就走。周洋为提高自己的耐力,曾多次由父亲骑自行车陪着她从冰场跑回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周洋在吉林省青少年冰上速滑比赛中,一举包揽了少年组7枚金牌。
  
  “想想父母,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滑下去”
  
  周继文与王淑英两口子都没有正式工作,为了给孩子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训练条件,他们可没少遭罪。王淑英行动不便,花几千元买了一台毛衣编织机,每天起早贪黑地忙活,只能赚到二三十元钱。周继文曾经背着冰糕箱子走街串巷叫卖过,甚至在居民楼的楼道里一根一根卖冰棍赚钱。目前,周继文靠经营彩票站为生。
  周洋12岁的时候,父亲陪她去沈阳参加比赛,为了节约开支,父女俩只好住在40块钱一宿的小旅店里。因为缺乏比赛经验,周洋第一轮就被淘汰了。看到女儿欲哭无泪的表情,周继文语重心长地说:“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只有和强手交锋才能找出差距,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你知道么?”听了爸爸的话,周洋懂事地点点头。
  2004年,周洋进入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一线队。也正是在这一年,长春市冬季运动管理中心决定聘请韩国教练。11月20日,时年28岁的韩国教练金善台正式受聘上岗,这也是国内地方短道速滑队的第一名外籍教练。
  从金善台上任开始,启蒙教练崔顺子时常与金善台聊起周洋,夸她是一个出身穷苦人家的速滑好苗子。起初,金善台并没有在意,后来他才了解到周洋家的生活困难。那时,周洋夏天一个月的训练费50元,冬天因为上冰需要100多元,即便这笔不大的开销,对于周继文和王淑英来说也是个大难题。万般无奈,周继文对女儿说:“大宝,要学费的话咱就别练了。”金善台了解情况后,立刻找领导“说情”,才使周洋继续留在市速滑队训练。
  从此,金善台教练对于周洋抓得更紧了,把她的训练量增大到过去的1.5倍。周洋也有练到哭的时候,但是无论多苦多累,她都咬紧牙关坚持下来。因为金教练不仅教会了周洋先进的低重心滑跑技术,更重要的是让她学会了如何做人。在得知周洋的贫困家境后,金教练十分感动,每当周洋稍微懈怠的时候,他就轻声提醒一句:“累了么?累的时候,就想想父母,再苦再累也要坚持滑下去。”
  虽然寥寥数语,却说到了周洋的心坎里。此后,每当快要挺不住的时候,周洋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妈妈拖着不便的双腿还在忙碌的样子,想起爸爸在凌晨3时骑着自行车送自己训练的场景。懂事的周洋也就成了队里年龄最小、练得最苦的队员。王淑英回忆说:“有一次下大雪,我跟她说别去了,雪太大了,爸爸骑不了自行车。没想到,她自己非去不可。”看到女儿这样执著,父母也坚定了陪伴她一起走下去的决心。
  2006年1月,在罗马尼亚举行的世界短道速滑青年锦标赛上,中国队派出了男女各4名选手参赛,小将周洋第一次参加国际大赛,就在女子1500米比赛中力挫两名韩国选手拔得头筹。她还在女子1000米中,摘得一枚个人赛铜牌。凭借这两个项目的出色表现,在女子全能项目上她排名第三。在之后的女子2000米接力赛中,周洋和队友康露茜、孙琳琳密切配合,又为中国队夺得一枚金牌。
  
  15岁进入国家队后,每天都要承受最大运动量的超负荷训练
  
  2006年11月,年仅15岁的周洋被选进国家队。周洋的到来让主教练李琰眼前一亮,她有意将小姑娘打造成一员长距离悍将,扭转中国队多年来“短优长弱”的局面。李琰对周洋的评价是:“这个小姑娘很有潜力,特别是她的身体素质,绝不在王 之下。”
  但是,要想将潜力转化成为能力,必须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考虑到中长距离需要后程发力,必须在平日的训练中储备充沛的体能,因此,周洋每天都要承受最大运动量的超负荷训练。李琰说:“周洋训练非常刻苦,做专项训练,别人做30个,周洋做40个,但她从来不叫苦,总是保质保量地完成。”
  2007年1月初,在第六届亚冬会比赛中,周洋与队友合作赢得3000米接力的冠军。赛后,周洋给父母买了一对情侣表,夫妻俩欣慰之余,更为女儿的细心而感动。因为赛前王淑英只是随口说了句“喜欢表”,谁知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这次拿了冠军,周洋索性买了对情侣表,给了爸爸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
  近两年,周洋的成绩突飞猛进。2007~2008年度最后一站美国世界杯比赛中,周洋在1500米半决赛中滑出2分16秒729,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紧接着,她又在决赛中夺得自己首个世界杯单项冠军。
  最近两个赛季,周洋逐渐确立了在1500米上的优势,连续两年世界排名保持第一。更加令人欣喜的是,好几次世界杯分站赛中,在与韩国选手较量时,周洋经常上演以一敌二甚至一对三的好戏,因此获得了一个“周台风”的绰号。
  2010年2月中旬,周洋信心百倍地来到了温哥华参加第21届冬季奥运会。
  2月21日,短道速滑女子1500米进行决赛。由于在半决赛中,孙琳琳在第一小组仅获第三未能晋级,而王 又在第二小组中摔出赛道没有成绩,这样决赛时中国队只有周洋一人孤军奋战,韩国队则3人全部进了决赛。韩国人向来擅长集团作战,所以当3人晋级之后,韩国媒体便乐观表示:“韩国夺金路已经一片绿灯!”可是周洋却不服,远在家中的周继文也对女儿充满信心,他坚信女儿只要发挥正常,这枚金牌仍然有戏。
  21日上午,从预赛开始,周洋的家人和亲朋好友就齐聚在电视机前关注比赛。为了能更好地观看周洋参加的21届冬奥会,父母花1.3万元买了一台液晶电视,也成为周洋家最值钱的东西。
  11时56分,决赛枪响,周继文和王淑英的手一直紧紧握在一起,在场的人们也都屏住了呼吸。比赛进行到1分15秒时,曾将王 “挤出”决赛的美国名将鲁特冒险从内道超越,把第二位的周洋挤出了既定轨道。突然的变故让周洋一下落到了第五位,两名韩国选手则冲到了最前边。此时距离终点还有4圈,希望似乎变得有些渺茫。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周洋连续施展外道超越的绝技,一鼓作气冲到了最前面,第一个冲过终点,夺下了这枚中国人从未拿到过的1500米金牌。
  顿时,周洋的家里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王淑英泪流满面,周继文也跳了起来,周洋的表姐韩莹激动得把一直抱在怀里的小狗都扔到了一边。
  周洋绝地反击夺得女子1500米金牌之后,对着镜头说:“我觉得拿了金牌以后可能会改变(自己)很多,首先肯定会让自己更有信心,也可以让我爸我妈生活得更好一点。”一番朴实的话语不仅感动了现场及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时也让周洋的父母为之动容。
  题头照片:周洋父母喜迎冠军女儿。

相关热词搜索:新星 速滑 成功之路 速滑新星周洋的成功之路 回顾李靳宇摘银之路 中国短道速滑周洋近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