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一本好书游世界|带着一本好书出发作文

发布时间:2020-03-01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书像假期中的万金油伴侣,它可以:陪伴、导游、填补、平复、增彩。很难说是读了《单行道》之后再去逛柏林的哈克庭院好呢,还是边逛边读。或者在哈克庭院里找间咖啡馆静静地读好。
  
  如今度假,到一个地方踏踏实实住下,慢慢玩、透透玩已经成为许多人心仪的方式。毕竟,社会的发展、自身经济实力的增长,已经能够让你可以比较经常地同一个地方去了再去,那又干嘛一下子把自己撑着呢?慢慢玩才有滋味、才有品位,也才能玩透一个地方。这样说来,又不能过于轻率地就出发了。多做些准备、挑几本好书作陪伴是很值得的。我们度假,不妨多带几本书,绝对能给你的假期增色。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伦敦博物馆之旅的自助手册
  伦敦是不少人喜欢度假的城市,而且是那种不匆匆忙忙式的度假。这种度假你有时间闲逛,有时间思考,有时间看书,还有时间看人。伦敦的博物馆可以作为此次度假的主题。伦敦素以博物馆、美术馆之多号称世界文化之都,最近英国《艺术报》(The ArtNewspaper)根据所作的调查就评选出了全世界前40名访客最多的博物馆和美术馆,结果伦敦就占了7个,名副其实是世界博物馆之都。据说伦敦有200多家博物馆,但是有7个博物馆你不得不去――泰特现代艺术馆、大英博物馆、国家画廊、国立维多利亚阿尔伯特博物院、国家肖像画廊、泰特英国艺术馆、皇家艺术学院。带上一本《博物馆的美学经济》,会让你的博物馆之旅精彩无限。
  《博物馆的美学经济》的书名很另类,把“博物馆”和“美学经济”联系在一起似乎很不协调,实际呢,确实也不协调。因为“博物馆原本是不在乎观众的,它们靠的是政府的补助与资本家的捐助。”但后来慢慢变协调了,因为社会在变,补助和捐助不够博物馆运转,博物馆要撑下去,怎么办?没别的招儿,只能拿博物馆当生意做。做博物馆生意跟做别的行当不一样,不是干什么都行,比如在馆内添加礼品店、咖啡馆、餐厅,有人认为就是“小道”;那什么是“大道”呢?是“行销美”,“在美与好奇心上做文章”。这本书讲的就是全世界几十家大大小小的博物馆在“大道”方面所做的一些事,伦敦的大英博物馆排在第一位。当然,作为博物馆从业人士,作者一定会放一些基础信息在书里,比如:博物馆的成立背景、建筑特色、规模、收藏、热门展品、经营优势、行销传奇、开闭馆时间,等等。再配上精美的图片,养眼又好读。其实不论去英国还是游世界,有这样一本书在手,走到哪个博物馆都心里有底。
  
  《单行道》:徜徉柏林哈克庭院的精神朋友
  如果您喜欢喝德国啤酒,想看看《柏林苍穹下》的柏林长什么样,欣赏一下柏林墙的遗址,走一走罗拉跑过的街道,从而选择去德国柏林,那不妨带上一本《单行道》。
  柏林这个城市虽然颇具活力,魅力四射,但是表面上却波澜不惊。哈克庭院有柏林“苏荷区”的称号,但是与纽约的苏荷相比,这里明显要美丽、整齐、安静和干净许多。甚至有人说,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这里都是柏林最美的地方。这里没有寻常意义上游人如织的景象,虽然也可以看到很多旅游者,但是一切都很安静、平和。
  很难说是读了《单行道》之后再去逛柏林的哈克庭院好呢,还是边逛边读,或者在哈克庭院里找间咖啡馆静静地读好。
  哈克庭院是德国最大的院落群,一共由8个彼此相连的院子组成。从哈克庭院落成的那一天起,这里就成为一个集住宅、办公、餐饮、生产与文化活动为一体的特殊区域,这种功能上的组合不仅在当时绝无仅有,今天看来也是别具特色。经过100年的风风雨雨,如今修缮一新,成为旅游者和时尚追求者最喜爱的地方。庭院里始终非常安静,就连电影院和小剧院的售票窗口也都在静悄悄地开着。空气里弥漫着暖暖的咖啡香,常使人不由自主地坐下来,久久不愿离去。这时候有一本《单行道》在手,弥漫在你心里的又是什么滋味?
  
  《巴别塔之犬》:巴别塔引导的以色列之旅
  去以色列旅行不会让你轻松得不动脑子,许多宗教、文化、民俗上的东西你可能都急于想搞懂搞明白,别着急,带本《解读巴别塔》吧,它会让你理解和尊重你看到的所有东西。
  要是你的旅行包里还有空地儿,另一本与“巴别塔”有关的书《巴别塔之犬》也可以带上。这本书的故事会让你的旅行充满冒险的感觉。
  
  《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带本“作业”到摩洛哥读
  去非洲旅行我推荐一本《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当然,前提是你的目的地是摩洛哥。
  国内去摩洛哥旅游的人不太多,但摩洛哥却早就是个很有名气的度假地。如果我们对巴拉特这个地名还比较陌生,那对卡萨布兰卡这个地方就多少有些感觉了,多少欧洲电影、美国大片都带我们去过那个地方。这两个地方一个是首都,一个是如同巴黎旧城、能带给我们穿越时空感的地方。撒哈拉的滚滚风尘,地中海边的童话世界,媲美爱琴海小岛的精致风景都会在你的视野里。那好,《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就是你的好伴侣。
  有人可能会说:光看书名就知道,这是学术书吧,玩的时候还看学术书,累不累啊。不错,它还真是本学术书,可学术书也分好读与难读。好读的学术书就不同了,它里面有故事,读故事书会累吗?应该不会。摘录一段书中总序里的文字,“学术并非都是绷着脸讲大道理,研究也不限于泡图书馆。有这样一种学术研究,研究者对一个地方、一群人感兴趣,怀着浪漫的想像跑到那里生活,在与人亲密接触的过程中获得他们生活的故事,最后又回到自己原先的日常生活,开始有条有理地叙述那里的所见所闻。”这种研究就是人类学,这种“搜寻社会事实、然后用叙述体加以呈现的精致方法和文体,就是民族志。”这么说吧,连旅行者和探险者的游记都属于民族志的范畴,您应该明白这本书通俗到什么段位了吧。
  
  《澳大利亚自由行》:带你捕捉澳洲的细节
  说实在的,在澳大利亚也好在新西兰也好,哪个地方都可以让你呆上几天不想挪地方。近些年,人类对自然的破坏越来越厉害,人越多,破坏速度越快,于是人烟稀少的新西兰开始以美景驰名天下,电影《指环王》找遍外景地最后终于选定在那儿就说明了这一点。
  在美丽的澳洲旅行,尽享人间美景,思维相对放松,大脑绝对闲暇。去澳洲玩,叶永烈先生的《澳大利亚自由行》应该是行囊里的不二之选。这本《澳大利亚自由行》是“叶永烈看世界”丛书之一,是他2007年到澳大利亚的悉尼和墨尔本讲学之余四处旅行后写下的旅行文字,记述了他在澳大利亚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还配有很多图片。大概是职业关系,叶先生在这本书里也加入了人物访谈。看看这些吸引眼球的题目:谁最早发现了澳洲?塑料钞票――澳元、南半球的纽约、棋盘式的市中心、堪培拉的“雷锋”、在白纸上画出的首都、一周发一次工资……无疑会生出阅读的向往。这本书的另―个特色是注重细节和花絮。从细小处描述一个地方或人往往是最有趣的,就像用显微镜看东西。宏观的澳大利亚长了眼就能看到,细节则不然,需要的是心。
  出门旅行,我们总是希望带的东西越精炼越好,其实书不仅是旅途中的好伴侣,它一样是度假中的良伴。你的度假心境往往有它就能调剂和精彩。所以,每当有朋友说要去度假时,我总是跟他们说:少带一件衣服,多带一本好书!
  
  (摘自《数字商业时代》杂志)

相关热词搜索:一本好书 世界 带一本好书游世界 世界上第一本茶书是 世界就是一本女人的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