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改革开放40年变化_关于“第一”的改革记忆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生长在改革开放的自由天地间的我们是幸运的。而经历过从守旧到改革,从封闭到开放的激荡岁月的人们,则更为感恩,领潮时代的标志性人物的命运更是对我们所身处的历史的生动注脚。
  
  “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的美味故事
  
  28年来,位于东城区翠花胡同里的“悦宾饭馆”从未寂寞过。
  和家人冲着“中国餐饮个体第一家”的名头来到饭店,狭小而烟雾缭绕(墙上有“请勿吸烟”的告示,但大多数食客都选择性失明了)的空间中,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找到座儿。五丝桶、软炸麻辣回锅牛肉、锅烧鸭、凉拌肘子、面筋扒白菜等招牌菜悉数下肚,我们咂着嘴巴,默契地说:“果然是私家菜,外边儿吃不到。”
  蜂拥而至的不仅是食客,还有中外记者探访的身影。时值改革开放30周年,“悦宾饭馆”创办人刘桂仙、郭培基又在经历新一轮密集造访。76岁的刘桂仙数病缠身,对媒体的采访已是兴趣索然。75岁的郭培基则体谅地说:“问我吧,这些事儿我都知道。”
  1980年,祖籍河北的刘桂仙和郭培基,一个在首长家当服务员,一个从北京饭店调入全国工商联做厨师,都有一身好厨艺。但每月几十块钱的工资要养活5个孩子,难免捉襟见肘。恰逢大量知青逐批返城,他们担心孩子们不好找工作。
  刘桂仙大字不识几个,却特别关心国家大事。她从收音机里听到外地开了夫妻店,开始有了想法。
  第二天,刘桂仙来到位于干面胡同的东城工商分局。工商局干部们听到刘桂仙的想法后,先是面面相觑,接着就笑了。“私人能开饭馆?我们怎么没有听说呀?”此后,刘桂仙天天跑工商局。那时的干部也好,不烦,渴了还给倒水。
  两个月后,这事儿成了。热心的干部还给取了个名――“悦宾饭馆”。当时也没正式的个体营业执照,工商局自己印了份儿东西,时任东城区工商局副局长的靳云平担着风险签了个字就算是“执照”了。
  翠花胡同的房子是全国工商联分给郭培基的宿舍。夫妻俩把耳房和天井打通,掏了个门脸儿当餐厅,还垒了个厨房。从外面拉回一个烤白薯的大铁桶,开几个洞做炉子,又到旧货市场买了四张桌子和几把椅子。饭馆没有冰箱,卫生部门不让开业。东城工商分局干部又作担保,夫妻俩从银行贷了500元钱,买了个掉了瓷儿的处理冰箱。
  粮食、油、鱼、肉、禽、蛋全都计划供应,凭票要本。“国营饭店有本儿,个体不给本儿。”这可愁坏了夫妻俩。工商局、粮食局、饮食服务公司……主动为他们去跑,夫妻俩最初不知道后面有区政府支持,就觉得“衙门人”都是热心肠。
  媒体闻风而至,先后有70多个国家的记者来采访,问题总绕不过“这饭馆是你自己开的还是政府要你开的?…‘你担心自己将来挨批斗吗?”“你挣了钱会不会被别人拿走?”
  其实,当时各方反对的意见也很多。夫妻俩心里也犯嘀咕。
  1981年的春节,陈慕华副总理、姚依林副总理和北京市一位副书记上门拜年,算是给夫妻俩吃了定心丸。
  风言风语没有了,各种荣誉跟着财富一起上门了。
  饭馆自打开张,就从来没有断过客。曾经一到饭点儿,翠花胡同就变得跟大栅栏一样热闹。饭馆门口总是围得满满当当,刘桂仙让儿子拿个马扎坐在门口发号。一拨十六个,吃完一拨再换一拨。驻华使馆也纷纷要求定桌吃饭,并创下了排队68天等位吃饭的纪录。
  生意太火。1989年,夫妻俩在距“悦宾”200米处又开了家“悦仙”,这可是用钞票换回来的里外12间的私房。1998年,郭家又拥有了一家木器厂和古玩店,固定资产有300万元。他们还购买了“奥迪”“桑塔纳”等客货车5辆。不过,木器厂让他们折进去不少钱。
  如今,“悦宾”“悦仙”共23张桌子,16个服务员,生意基本交给了孩子们打理。夫妻俩在小汤山花几十万盖了一所四合院,司机、保姆一应俱全。郭老爷子没觉,每天6点晨起,保姆也得起床做饭,老爷子觉得挺对不住人家的。
  夫妻俩虽然都奔80了,但曾经以食为天、一丝不苟的职业操守习惯性地保持着。他们每天总要到饭馆看看,郭老爷子早8点就到,刘老太太身体不好,但10点~15点之间总会坐镇“悦仙”。二老施行的还是“人盯人”的管理模式,坚持的还是“不怕责就怕不新鲜”的食材标准。他们铁了心:“首家”的荣誉不能丢,活一天就要让“悦宾”“说仙”火一天。
  
  缔造京00001号私营企业的传奇
  
  1984年,北京万青综合机械厂诞生了。它是北京市第一家私营企业,注册号为00001号。24年后的今天,“万青”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毫无老态,蒸蒸日上。倒是好些个打过交道的国营企业转制的转制、倒闭的倒闭,都不存在了。“万青”的创办人刘兴文自然成了业内闻名的能人。
  刘兴文今年已经73岁了。虽是农民出身,装束也朴实无华,举止却温文尔雅,双眼总是若有所思。老爷子不善言谈,思路却是跳跃式的,做法也是超常规的。了解他的人评价他:年纪是老年人,身体是中年人,观念是青年人。
  谈起刘老爷子的创业史,就绕不开那句老话:穷则思变。
  刘兴文所在的平谷区东高村镇克头村,地处偏僻,极左思潮占了上风。他的出身成分不太好,在村里很受歧视。即便如此,70年代,他就开始养蜂养鸡,到1984年,已经攒了7000元钱。当时,改革开放已是大势所趋,村支书却宣布了一条铁的纪律并形成村里的“文件”――“不允许任何人出外打工挣外快,只能在村里参加集体劳动挣工分”。“文件”一发出,全村的男女劳动力都被迫签字画押下保证,只有刘兴文一个人没有签字。
  他假装有病请了假,怀揣400元钱到长春、哈尔滨、大连、深圳、广州、温州、天津等地转了一大圈。开阔了眼界,他有了自己的想法:“现在是中央政府号召我们农民发家致富,我就不能抓住这次机会干出点事业来?”
  刘兴文利用自己在生产队技术队伍呆过,机械方面手眼都行的优势,开办了机械厂,专门为农牧机械行业生产筛片、锤片配件。
  其实,当时的北京农村,私营经济早已出现,只是大家要么瞻前顾后,要么遮遮掩掩,要么心照不宣,刘兴文利利索索地正式宣布,得,成了头一个。这个响当当的名号,比啥宣传都管用。他的洞察力和决策力至今让人佩服。
  创业毕竟是件艰辛的事儿,中国农民踏实勤俭、吃苦耐劳的本色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建厂时,只有6个工人。刘兴文既是技术员、推销员,又是管理员和厂长。总共7000块钱,处处算计着花。建厂时需要一个槽刨子,13块8毛钱就可以买下来,就连这点钱他也舍不得花。从平谷县到北京市,他骑了160里地,腰腿酸疼地直奔商店,拿着槽刨子左看右看,然后放下槽刨子,到外面把槽刨子的图形画在自己的手 背上,反复几次,直到画准确为止,搞得售货员好生纳闷。他赶紧骑车回到平谷,顾不上休息,连夜把槽刨子制作出来,转天一早拿到厂子里去干活;起初,产品没有销路,刘兴文骑着自行车四处拜门子找销路,几乎都是自带干粮,不管多晚也要赶回平谷,从不舍得花钱住店……
  几年后,万青机械厂的产品打入北京市农牧机械制造行业,覆盖到整个华北地区。
  然而,1993年的一场大火,将厂子烧为废墟。怎么办?刘兴文一咬牙,重新创业!没有向国家要过一分钱,也没使过一分钱贷款,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万青”就恢复了元气。
  如今,万青综合机械厂口碑越来越好,科技奖项越获越多,整机产品和成套设备还销往了国外。刘老爷子把工厂交给了儿子刘钟鸣管理,时常国内外走走,乐得逍遥。“万青”之名,果然博得了好兆头。
  
  全国优秀外来务工青年的北京情缘
  
  在东华门美食坊夜市,李克民可不只是一位摊位主人。
  “领导,我给您反映个事儿……”“领导,您得帮帮忙……”只要他一现身,就会被摊主们热乎乎地围住。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东城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王府井分会副会长。
  说起东华门美食坊夜市这个摊位,可真是来之不易。按规定,东华门美食坊夜市的摊主只能是北京人,外地人都得通过层层转租在那儿做生意。2000年,金贵的夜市就一个摊位没被占着。怎么安排呢?东城区工商局几个局长专门开会,决定把摊位划给来自河北承德的李克民。
  凭什么这个香饽饽就归了李克民呢?因为他可是咱北京市第一位荣获“全国优秀外来务工青年”称号的个体工商户。他在北京干出了成绩,咱也不能拿他当外人,何况他所在的黄城根农贸市场正好拆迁,他确实需要新的摊位。
  八年菜市,八年夜市,李克民在北京的年头可谓泾渭分明。
  1992年,高中毕业的李克民在老家人的启发下,怀揣着1000元来到北京卖菜为生。最初,他连房子都不舍得租,拉菜的板车就是他移动的床。每天下午六七点,菜市关门,李克民就睡上那么几小时,晚上11点就起“床”批菜去,他还得赶第二天的早市呢。早上,别人都吃包子、馄饨,他就吃一斤大饼,便宜,还管饱。这么拼命加节俭,一年多的时间,他不仅没挣钱,还赔进去5000多元。天性乐观的李克民郁闷了,一气之下,回了老家。
  “别人能行,我怎么不行?”李克民既不服气,对北京似乎还有了眷恋,他决心再试试。
  这一次,他规定自己挣不到1000元就不吃肉。三个月后,他成功了。他高兴极了,跑到一家路边店,点了半斤饺子,2块2毛钱,美美地改善了自己的生活。
  在这1000元的鼓励下,他的干劲儿更足了。从左安门或十八里店批发蔬菜,再回到距离10公里左右的黄城根市场,一天得跑两趟。怎么着一天得卖五六百斤,好的时候能卖1000斤。他至今对自己码板车的技巧相当得意。
  拉了三年板车,小有资产的他雇了两人守摊,他则蹬着三轮上菜、送菜。再过两年,他买车给饭店送菜了。不过结账比较难,钱一压就是几个月半年的,还有压一年的。赶上2000年黄城根菜市场拆迁,他就转行卖小吃了。
  李克民天性善良,为人热情,好交朋友。东城的孤寡老人、西城的残疾居民,他总时不时地上门看望,送上蔬菜、鱼等生活用品。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有啥需要出钱出力的事儿,他也绝不含糊。更重要的是他脑子活络,爱琢磨事儿。北京市人口1000多万,蔬菜的供应是个大问题。承德离北京近,让乡亲们发展蔬菜大棚准没错儿。他提笔就给县长写了建议信,还真促成了两地在南磨房农贸市场的合作;老家某乡政府鼓励农民种西红柿,结果销不出去。主管农业的副县长急得给他打电话。他联系顺义的蔬菜商,一个车队拉了十多趟,全给拉出来了……
  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能给自己带来什么。1998年12月10日,被团中央等八部委评为“全国优秀外来务工青年”的那天,他高兴得蒙了。而妈妈在电话里高兴得哭了。
  很快,他的党员资格转正了。据说,东城区私营个体经济协会把转正申请交上去,没人敢批,层层请示到北京市委组织部,才批准的。转正那天,还给搞了隆重的仪式。因为他是北京城区第一位入党的外来人员。嘿,又创了个第一!
  编辑/任娟 woshirenjuan@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记忆 改革 关于“第一”的改革记忆 第一的改革记忆pdf 记忆中改革开放的故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