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力力:坚毅之心,极限之美:突破极限坚毅狂热

发布时间:2020-03-0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一提起中国杂技团副团长孙力力,大家脸上都流露出不吐不快的神色,“个性极强”“勤奋”“执着”“不服输”等评价接踵而来。当记者向孙力力求证的时候,她笑道:“他们说得都对。我一辈子就做这么一件事――杂技,追求最好,希望得到大家的认同。参加比赛,如果拿了第二,我就得哇哇大哭,必须是第一。”
  简单、直率是她的基本性格,干练、雷厉风行是她的办事风格,“累并快乐着”是她的生活方式。多年与杂技相伴,孙力力练就了超常的意志力,渐渐形成一股气场,周围的人不知不觉便沾染了这些特质。
  她在中国杂技团这个平台上长袖善舞,带领团队赢得诸多荣誉,同时实现了自我。
  
  梦想中的“金小丑”
  在杂技世界,最负盛名的赛场有两个:一是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最高奖是“金小丑”。另一个是巴黎“明日”暨“未来”世界杂技节,它的最高奖是金奖第一名“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如果把杂技赛场比作体育赛场,那么蒙特卡洛是“奥运会”,巴黎则是“世锦赛”。
  继2003年初,中国杂技团凭借《软钢丝》摘得“法兰西共和国总统奖”金奖后,大家的目光集体聚焦“金小丑”。中杂在成立50多年来,将国内外各大赛事的41枚金牌收入囊中,唯独“金小丑”缺席。而国内兄弟杂技团曾斩获该奖,相形之下,“国字号”中杂的奖牌里没有“金小丑”,难以服众。团长李恩杰深知,只有全心全力捧回“金小丑”,中国杂技团才对得起“国字号”的招牌。
  
  《顶碗》究竟能怎么变?
  孙力力出身艺术世家,8岁便登台演出,十多岁展露出艺术才华。她以顶功见长,主演过《叠椅倒立》《花盘》等节目。1995年,已经45岁的孙力力仍然活跃在杂技演出舞台,在她主演的《蝶恋花―花盘》节目中,她凭借出色的平衡和控制力,在转碟同时连同搭档完成上下双人单手顶的高难技巧表演,在观众中引起轰动,被同行誉为“舞台艺术生命最长的杂技表演艺术家”。这个节目也让孙力力在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中一举荣获“金狮奖”。
  当时的团长林建十分赏识孙力力,认为她“有想法”,在备战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的研讨会上,把仍是演员的孙力力纳入其中。
  孙力力语出惊人:“现在全国杂技都这么精粹了,要想独占鳌头,必须有创新的东西。比如,《顶碗》应该‘文节目武演’。”
  众人愕然:“什么叫‘文节目武演’?”
  “碗,常人觉得应当稳稳地顶在脑袋上或搁在脚上。既然大家概念中的顶碗是‘稳’,你就出其不意,让他出手!”
  有人毫不客气地提出质疑:“你也是干一辈子杂技的人了,这边抛那边接,碗不早就甩出去了吗?”
  “杂技行业里的人都认为不行,如果做到了,是不是就该拿奖了?”孙力力断言,“要想取胜就得出奇招。”
  这个超乎想象的计划被提上日程。实践、摸索、改进,看似毫无可行性的设计在反复失败中日渐成型。“一开始的时候确实有难度,抛接人的时候碗先出去了,不在脚上呆着。逐渐体会到要‘找劲儿’,抛人的时候,碗跳开了你的脚、远离你。拿脚劲顶着它,提前迎着它,不就呆住了吗?给它一个反向的力。这是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
  1995年第四届全国杂技比赛,《四人顶碗》拿下“金狮奖”。1997年,这个节目先后摘得匈牙利布达佩斯国际杂技比赛金奖和第六届吴桥国际杂技节“金狮奖”。
  “当时我搞了这个节目,全国顶碗全开花。”孙力力的大胆创意将《顶碗》带入了“动感”时代。
  面对同行的模仿借鉴,孙力力毫不犹豫地说:“四人顶碗过时了、不行了。咱们搞七人顶碗,规模更大,抛接空间更长、更高。”
  果不其然,《七人顶碗》在同行中拔得头筹,复杂多变的抛接动作、层次丰富的组合形式、气势宏大的阵容都让竞争对手折服。《七人顶碗》众望所归,荣获首届德尔菲艺术节唯一金奖和第五届全国杂技比赛“金狮奖”。
  
  《十三人顶碗》诞生记
  2001年,摩纳哥艺术总监刚巧在保利剧院看到了《七人顶碗》,力邀中国杂技团参加第28届摩纳哥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得知这个消息后,全团非常兴奋。孙力力却异常冷静地跟团长李恩杰说:“机会是好的,这张入场券这么难,但《七人顶碗》拿不到金小丑。”直觉告诉她。
  要求更丰富、更炫目、更惊险。最终,演员人数定格于“十三”。当记者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个数字时,孙力力的回答有点出乎意料。“在国际赛场上比赛,双数拿奖机会少,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从我心理上就有这个概念。”孙力力补充说,“ 5个尖儿,好看,便于设计动作。”
  《十三人顶碗》由设想到实现,金牌教练李根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作为技术指导,既要保证节目的难度和艺术性,又要符合人体科学,灵感乍现、反复论证、推翻重来,这样的过程交替出现。李根喜常常因为一个行之有效的念头而狂喜不已,彻夜思索。半个月后,孙力力和李根喜拿出了一套由6组动作组成的设计方案。有史以来人数最多、难度最大、观赏性最强的《十三人顶碗》终于浮出水面。
  《十三人顶碗》的关键点之一是底座演员的力量。“通过抛接沙袋增强演员的力量,练得相当辛苦。”孙力力回忆道,“刘鑫(主力演员之一)的难度最大,在‘轿子抛接四节’动作中,要将一个六七十斤重的女孩抛至5米,不是常人能够做到的。常规节目抛三节(三人高),我们抛四节,尖儿还顶着碗,难度可想而知。”
  训练了半年后,中杂恰好得到一次到韩国演出的机会。孙力力正想试试观众对《十三人顶碗》的反应,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带出了国门。
  演员在台上表演,孙力力就坐在观众席里不动声色地观察观众的反应。“观众虽然有热情,但没有发自内心的激动,震撼力不够。只有观众沸腾了,拿奖的几率才高。还得再想招儿。”
  中场休息时,孙力力直接上了台,把顶碗组的老师和演员召集在一起,直截了当地说:“别乐观,这些动作不行,还得重新设计!”
  演员们有些不情愿了,“咱练得这么苦,都到这程度了还不行?”
  多年的参赛、观赛经历,让孙力力对外国观众的情绪反馈了如指掌。“它(《十三人顶碗》)没有让观众看完了后又是跺脚,又是欢呼和呐喊,这个节目最大的弱点是‘不振奋’。流畅有余,震撼不足。观众都不震撼,评委能震撼吗?”
  整个节目讲究张弛有度、节奏适中,只有“高精尖”的技术才能挑动起观众的激情。最新的设计方案名叫“偷梁换柱”,这组动作由抛接、交换、再抛接组成,对力道、时间差和距离的把控极为挑剔。这组动作悬念丛生,达到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效果。
  难度一再提高,无限逼近极限,这对演员的意志力是极大的考验。一连串的失败消磨了大家参加国际大赛的热情,低落情绪蔓延。
  孙力力和李根喜的心里也开始打鼓――是这个动作设计本身存在缺陷,还是演员的潜力未被挖掘?
  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大家终于找到了抛接失误的主要原因,时间差掌握不准确导致演员在空中相撞、受伤。“一点一滴改进。”演员刘鑫描述,“刚开始训练的时候难免相撞,拿道具做实验,把控时间差,慢慢找感觉,降低危险。”
  “这真是上千次磨合,上千次试验,才把一个动作训练成功。在杂技这行,我们的体会是最深刻的。”孙力力感慨道。
  
  技术+艺术,更臻完美
  时光如飞,又是匆匆训练的3个月。排练进入到第8个月时,动作技术困难基本上都已克服。但孙力力仍对节目信心不足,摩纳哥赛场的记分标准为:技术、艺术各占10分,决不能厚此薄彼。艺术色彩的欠缺正是孙力力担心的首要问题。
  需要一个人,将技术和艺术完美糅合。
  懂杂技,同时精通舞蹈编排,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歌舞团团长张继刚进入了中杂的视野。他是大型舞蹈《千手观音》的编导,在业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大腕级人物。张继刚将《十三人顶碗》的主题定位于“东方的时尚和神秘”――将现代舞蹈与顶碗艺术相融合,编排一部既富有东方神秘色彩,又与中国审美价值相吻合的作品。
  对于杂技演员司空见惯的“碗”,张继刚和助手别有一番见解:“从艺术美学的角度,空荡荡的一只碗不好看。若将碗中搭配一把中国折扇,还是比较协调的。扇子在碗中,有润色、美化的功用。”
  《十三人顶碗》的7组动作被融入时长8分钟的扇子舞蹈中。演员的常规训练中又多了舞蹈一项,这似乎成了更头疼的问题。张继刚和导演张瑞静颇有同感,“给杂技演员排练这么多年我有体会,他们不害怕杂技本身,反而怕舞蹈。”张瑞静常常“以身传教”,跟着演员一起听音乐、合动作,让演员体验音乐和舞蹈对杂技的附加值。
  度过最艰难的疲劳顶峰,演员们在不同的艺术门类中,品尝着杂技被拓展、被挖掘的滋味――这是一种极具爆发力的美。
  回忆这一年,孙力力若有所思,“《十三人顶碗》的创作过程对我们杂技人是很好的启发,我们必须不断颠覆和创新,才会有新的生命。”
  
  顶级赛场上的极限之美
  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素有“杂技奥林匹克”和“杂技奥斯卡”之称,是当今公认的世界顶级杂技赛场。该杂技节由摩纳哥大公创办于1974年,每年举办一届,其间只停办过两次。
  2004年12月,摩洛哥蒙特卡洛,中国杂技团首次冲击这一顶级赛场。来自21个国家的187名演员、32个节目角逐“金小丑”,其中包括美国的《高空钢丝》、匈牙利的《马术》、瑞士的《手技》、俄罗斯的《大跳板》等国际杂技界的强势项目,是该杂技节创办30年来规模最大、演员最多、实力最强的一次。
  而这次比赛的6位评委没有一个是中国人,这一不利消息让孙力力多了一层担忧,“世界上杂技强国26个,每年蒙特卡洛给这些国家的评委名额只有6个。国际比赛我当过很多次评委,大家都知道,自己有评委和没评委是不一样的。如果有中国评委的话,肯定会据理力争,把自己的优势报出来。”
  当比赛顺序公布之后,孙力力和演员们心中不由一沉。《十三人顶碗》被安排在俄罗斯著名的《大跳板》之后,强烈的视觉冲击会让评委对下一个节目更为挑剔。
  《大跳板》表演结束,全场掌声雷动。《十三人顶碗》的所有演员静静矗立在幕后,等待观众重归平静。箭在弦上,紧张和压力抛之脑后,跃跃欲试的兴奋感溢满胸中,胜败就在今日。
  音乐轻扬,13位演员身着黑衣整齐划一地步入舞台中央,稍定,他们头顶的红折扇次第打开。神秘的东方气息立刻将观众带入一个充满异域风情的世界。5个单臂举单手顶连接、四对双举顶对抛接、双举顶后下腰滚卧起腰、单臂举单手顶滚卧起腰,过三节对飞抛接,偷梁换柱对接抛下,轿子抛接四节……跌宕起伏的音乐声中,演员们行云流水、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全套技术动作。全场观众沸腾了,4000余名观众在摩纳哥王室成员的带领下集体起立。以欧洲观众特有的充满激情和韵律的掌声,向中国演员致敬。
  面对观众无与伦比的热情,演员们谢幕多达8次。下台后,大家抱头痛哭,孙力力也禁不住流下泪来。当时奖项尚未宣布,但观众的反应已经是莫大的鼓舞。“付出的时候也觉得累,但在那一刻,什么都值得。”孙力力说。
  《十三人顶碗》实至名归,毫无争议地得到了最高分,不但捧得“金小丑”,而且同时荣获由青少年投票产生的“国际少年委员会特别奖”。此刻,中国杂技团终于实现了这个“日复一日的梦想”。
  
  创意无处不在
  现代杂技中,科技的色彩越来越浓重,道具便成了杂技创新中的最大亮点。
  孙力力有个特点,只要安静下来,“脑子里转的全是与杂技有关的事儿”。创意常常就这样不期而至。在《软钢丝》的排练过程中,一天,张继刚导演跟孙力力聊天,“力力,有些动作其实竖着看视觉效果更好。但两个大架子对着观众,这些动作好看了,其他动作又不好看了。”这个想法启发了孙力力,她立刻与道具大师王建民沟通:“你可不可以让钢丝的架子走动起来?”王建民略一思索,“你让我想想。”三天后,王建民想出招儿了。“遥控转动钢丝支架”的点子让这个节目有了飞跃式的突破。张继刚回来看到模型,惊呆了,“啊,这个也能做出来!”
  “我这几个节目的创作都跟他离不开,光有想法,做不出来也白搭。”孙力力对王建民的行动力赞不绝口,“天才式的人物,钻研的劲头无人能及。”
  孙力力在创作《圣斗?地圈》的时候,极力想打破陈旧的模式。当时,孙力力设想了一个场景:大幕拉开,追光打着一个机器人,“哐哐哐”一步步走动。其他演员藏在黑暗中,引而不发。忽然,全场灯光昼亮,所有人“哗”地一下开始钻圈。地圈在动,人追着圈钻。“活了,满台跑起来了”。
  无论是机器人还是运动着的地圈,都需要王建民的道具支持。听到孙力力的想法后,王建民很挠头:“那不好弄。”孙力力说:“必须得弄。”王建民说:“太难做了。”孙力力肯定道:“必须做到。”最终的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梦想化为现实。
  2007年的一天,身在拉斯维加斯的孙力力正在观看“卡秀”。随着演出的进展,整个舞台竟然逐渐倾斜,呈立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孙力力大为震撼,她随即联想到《单手顶技》这个节目――“要是单手顶能够随着舞台的倾斜慢慢蹦上去,最后贴着蹦到板尖上,岂不是又惊险又离奇?”
  回国后,孙力力脑海里还徘徊着从《卡秀》中得来的灵感。在观看早间新闻的时候,一则国外趣闻引起了她的关注。电视画面中,三个英国小男孩发明了一种以步代车的鞋,既可以如轮滑般滑行,也可以借力跳跃,大大提高了步行速度。孙力力展开联想,如果能用在顶技上,作为手上的道具,动作将更为丰富。
  上班后,孙力力马上把这件事说给王建民听。事有凑巧,王建民在当天晚上的新闻重播中也看到了这则报道。他立刻打回电话:“你说的那个我看了,我能帮你实现这个招儿。”
  “蹦拐”(带弹簧的拐)在王建民手中诞生了,独特的道具让《顶技》实现了重大突破,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有了更多可能性。全新亮相的《蹦拐顶技》在各大赛场上收获颇丰,为中国杂技团摘得4枚国际金奖。
  创作,永无止境,越探索越迷恋。“创作,归根结底是很快乐的一种状态。”孙力力说,“有了想法,在练功场上试验成功我就特别高兴。除了干杂技,我干别的都不行。”
  
  杂技之于孙力力,既是一份事业,也是毕生的热爱。走上杂技这条路已然50载,杂技团的孩子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妈妈。训练创作的困苦煎熬领教过,荣誉之巅的光彩领略过,孙力力这样说,“最看重的就是我曾经在中杂留下过什么作品,艺术作品是永恒的。我的目标永远在下一步,在杂技事业上有所贡献、有所造就。这就是我最想干的事。”
  编辑/冯 岚 icarusfeng@126.com

相关热词搜索:之心 坚毅 之美 孙力力:坚毅之心 极限之美 坚毅之心 坚毅之心最新章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