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常宁免费公交实行背后的尴尬]湖南常宁

发布时间:2020-03-03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公交”免费“摩的”出局      邓石牛的“噩梦”,始自2008年7月1日。那天上午,在常宁市莲花车站,多名市领导参与了一场剪彩仪式,宣布该市公交车正式开始免费。
  冲击猝不及防。
  6月30日,邓石牛挣了70多元。次日,他的收入是20元不到。此后一个多月,他还像以往那样早出晚归,收入再也没有超过30元。
  邓石牛发现,常宁共有公交线3路、4路和11路,已全部免费。它们基本覆盖整个主城区。
  8月3日下午,在常宁市11路公交线路上,不时有外出玩耍的孩子,吵闹着挤上公交车;还有担着扁担进城的农民,也把菜带上车,捎上一程。
  首批运营的40辆公交车一天跑十来个小时,司机跑够趟,就有将近2000元的月工资。
  新的7路线正在筹划中,常宁市政府计划在今年再买进20辆公交车,将市区公交车的线路总长度超过20公里,争取更大的覆盖面。
  起步价3元的“摩的”因方便快捷,一次还可以坐两人,所以在这之前一直是常宁市民出行坐车的首选。
  但免费公交改变了这一切。据官方统计,公交车免费前日平均载客量11400人,免费以后日载客量接近6万人,是免费前的5.7倍。
  现在的常宁街头,随处可以看到一群“摩的”司机守候在公交站牌附近,眼巴巴地望着汹涌的人流挤进公交车。
  常宁市客运管理处主任刘建国说,公交免费前,常宁共有二轮“摩的”1300辆,三轮“摩的”400辆。现在,这两个数字分别降为300辆和100辆。
  
  为治“黑摩”曾全警动员
  
  根据常宁市运管和交警部门的调查,“摩的”司机大部分都是下岗工人,剩下的则是进城农民。
  常宁市公安局交警队队长尹和平对“摩的”司机的组成很有研究。“这些进城农民很有特点,他们都是嫌乡下的教育水平落后,就把孩子送进城里,自己找不到其他赚钱门路,买个千把块的二手摩托拉人,在他们看来是最好的选择。”
  常宁市区“摩的”有十几年的历史,而泛滥成灾,则在2003年前后。当时,市区一共有三四千辆“摩的”,两轮的,三轮的,男女老少都在拉客,大家挤在十几平方公里狭小区域内,蔚为壮观。
  堵车成了家常便饭。常宁市委宣传部一位工作人员说,他骑摩托车上下班,也免不了被堵在路上,更不用说轿车了。
  交通事故也大大攀升。常宁市区平均一天发生7起有摩托车参与的事故,大部分都是快跑猛挤的“摩的”。
  常宁市委领导曾蹲守街头,一辆辆地记录,发现几乎在每个城区路口,通过红绿灯的机动车,十辆就有七八辆是“摩的”。
  这些数据很快反馈给了交警队,死任务压下来:全警动员,整治“摩的”。
  
  “摩的”暴力抗警
  
  “我们一想起整顿‘摩的’,没有一个不头疼的。”尹和平至今还很感慨。
  尹和平说,常宁街头拉客的“摩的”没有一台具有合法资质,都是非法营运,甚至还有不少没有行驶证和驾驶证。
  “自从有‘摩的’,我们就开始整治。”尹和平说,都没太大效果,2003年时曾执行过一次大规模行动。
  那次“大行动”不但出动交警队所有的50多名警力,公安局和下辖各派出所也派员参战。
  “摩的”司机邓石牛回忆说,当时,“大街上到处是警察”。警察见到“摩的”,并不是上去就抓,而是一看到“摩的”拉客,就上去拔掉车钥匙,宣布暂扣此车。
  想领回车,就得交罚款,罚款的数目,根据车的好坏贵贱作价,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而常宁街头的“摩的”大部分都购自二手车市场。
  邓石牛的“摩的”,便是花800元买的一辆二手车。
  警方的打击,很快引起“摩的”司机的反弹。上千名司机堵了县政府和交警队的门,要求政府“放我们一条生路”。
  愤怒的人群冲进交警队长尹和平家里讨说法,尹的孩子被吓得“哇哇”大哭,好几天回不过来神。
  警方路上的行动也遭到了暴力反抗,一名交警的头上,被“摩的”司机用铁锤砸了一个洞;他的一名同事,也被人一口咬住胳膊,硬生生扯下一块肉。
  对士气的打击,不仅仅来自“摩的”司机的辱骂和反抗。因整治对象大部分是没有经济收入的下岗工人,交警队的形象也急剧下降。
  “不少同志觉得在交警队干,受苦受累不说,社会评价也低,能转走的都转走了。”尹和平说。
  
  黑“摩的”频繁上访
  
  尹和平更大的压力,来自“摩的”司机的上访。
  他曾有好几次在半夜被市委和公安局领导的电话叫醒。“某某又去上访了,快去接他们回来。”
  “去衡阳上访还好接,去长沙,去北京,能不能找到这些人都成问题。”尹和平说,但领导交代的任务,必须完成。而这些都与政府官员的政绩考评挂钩。
  一位常宁“摩的”司机说,“摩的”不能上路,“反正没别的营生,上访告交警队总比不告强”。曾经有一次,司机们成功组织一起40人的赴京上访,在当地引起巨大震动。
  尹和平证实,当地领导为“摩的”上访问题,曾遭到上级的批评,“影响了常宁市该年度的考核。”
  重压之下,交警队改变战略方针。“我们内部控制了一下,一天只逮三五辆,或者两三辆‘摩的’,准备长期下去,也能起到作用。”
  这个战术很快宣告无效。“摩的”司机非常团结,牵一发而动全身,同样不依不饶。还有人去告交警队,“有关系的不抓,光抓没关系的。”
  同时,常宁市还有180辆合法运营的出租车。这些出租车因警方整治“摩的”,生意大为好转。当警方放缓步子后,的哥们又不愿意了。他们开着车堵门,也要找政府讨说法。
  “一句话,按下葫芦浮起瓢,天天都有找事的人。”尹和平苦笑。
  种种问题反馈上来,常宁市政府发现整治“摩的”是个系统工程。2005年,常宁市政府将“摩的”司机分片划拨到下属各局委,要求为司机们安排新的谋生方式,并安抚他们不再闹事。
  交警队也被划拨了几十辆“摩的”。对这些“摩的”司机,交警队的政策是一辆车补贴4000元,条件是“永远不能再拉客”。
  “接钱的时候都拍着胸脯,答应得好好的。一转过身,就继续拉人。”尹和平说。
  更何况,很多分到指标的单位,对此项工作并不热心。“到最后,问题又全部集中回到了交警队身上。”
  作为常宁市整治“摩的”的主要参与者和见证人,尹和平曾估算过整治和赎买“摩的”的成本问题。
  “整治好几年,政府花了五六百万,无济于事。”尹和平说。
  事实上,从2006年起,交警队一般就不对街头的“摩的”进行处罚。
  但同时,“摩的”问题又不能不解决。“去年,市领导免费公交的思路一提出,我们就非常支持,并全力促进此事。”交警队是参加公交免费研讨的主要部门之一。
  
  酿计策图谋一石二鸟
  
  常宁市委书记胡丘陵,被认为对公交免费有首推之功。胡丘陵在常宁已任职8年,曾担任市委副书记和市长等职。
  他目前正在职攻读社会学博士学位。他很喜欢读萨缪尔森的经济学著作。
  据市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曾小春介绍,胡丘陵在开会时常会应用萨缪尔森的准公共产品向公共产品转移的理论,来分析公交车和黑“摩的”的关系。
  在常宁市召开的一次专题会上,胡丘陵说了他的研究成果。“公共交通在实际情况中产生诸多问题后,将其转化为全公共产品,由政府埋单,也是个解决办法。”
  曾小春证实,对黑“摩的”整治是公交免费的目的之一。“并且公交免费了,还能整治老公交系统的混乱局面。”
  跟“摩的”一样,常宁的公交车也是交通混乱的制造者。它们挥手即停,见缝插针,横冲直撞。
  常宁有公共汽车40多辆,实行免费运营前,由一家私人公司经营。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邓冬林对记者说,他们于1998年介入线路运营。在他们之前,公交业务由交通局下属的一个运输大队承办,曾两度停运,致使市民出行受到影响。
  “刚介入时,我们充满信心。”邓冬林说,常宁市城区越建越大,人口越来越多,城区交通看起来很有前途。
  但在2000年以后,邓冬林发现,伴随着国企改制,下岗工人越来越多,很多人都选择开“摩的”谋生,这使得公司的生意大大下滑,“几乎就要贴钱运营”。
  今年4月份,常宁市政府与公汽公司协商,支付400多万元,收回了公交经营权。
  
  能走多远?
  
  8月6日的阵雨越下越大,邓石牛吃过午饭,驾着摩托车回到街上,饭前在等活儿的同行还在。
  最近,在邓石牛这些“摩的”司机中间传播着一条消息:半年后,公交不再免费。
  消息很快被证实为谣言。
  常宁市政府埋单免费公交的底气,在于去年年财政收入达到5.23亿元。
  根据常宁市政府的计划,本年度将为免费公交投资700万元,除了维持目前40辆车的运营外,还将再购置20多辆车。曾小春说,他们将再开第4条免费线路,免费公交里程将超过20公里。
  “不过,财政收入攀升跟公交免费,并不构成因果关系。”曾小春说,“我希望公众更多地从政府惠民的角度,来看待公交免费。”
  “一年480万元的运营费用,对市财政来说,还负担得起。”常宁市客运管理处主任刘建国说。
  雨点打得邓石牛头顶的篷布“噼啪”作响。他看着一辆公交向县城深处开去。这个仍在70年代砖瓦房办公的县级市政府,在免费公交的先河里将可能越趟越远。

相关热词搜索:湖南 尴尬 实行 湖南常宁免费公交实行背后的尴尬 西安常宁新区最新动态 常宁11路公交线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