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与民意的一次无缝“对接”】 无缝对接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四川省“5?12”抗震救灾指挥部5月26日起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一批抗震救灾社会监督员,凡年龄在20岁以上,身体健康,热心公益者均可报名。一时间,应者如云。从6月2日起,已有308名社会监督员持证上岗,依法依纪独立开展工作,履行监督职责。
  这次征集活动,吸引了社会各阶层人士的积极参与,甚至有外省朋友不远千里而来。其中,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有教授、公务员、企业家,也有学生、居民、无党派人士。之前,他们都曾为抗震救灾做出过不同程度的贡献,或积极捐赠,或志愿服务,或尽力呼吁,而今,又为着一份共同的责任走到一起,期待再度扮演好“卫士”角色。而四川的这个决策,其用意不言而喻,旨在充分尊重民意的基础上,确保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物尽其用”。在“抗震救灾”话题点击率居高不下的当前,此举无疑深得民心。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政府与民众间达成了空前的默契,而这样的默契换成以往任何一个时候,几乎是不可想象的。
  不妨回望,地震至今,四川舆论一直处于相当透明的状态。单说处理舆论监督的态度就彰显了政府直面现实的勇气。从最初的灾难实况报道,到地震局出面“辟谣”;从救灾帐蓬惊现某小区,再到不法商人的迅速归案,几乎没有“中间状态”。“救灾帐蓬”事件,政府在第一时间便迅速作出反应,直面矛盾,承认事实,并采取果断有效措施,没有袒护,没有试图遮掩,更没有含混其辞。再如,当网上流传“省卫生厅工作人员殴打志愿者”事件后,相关部门立即着手调查,很快关于整个事件的说明、处理结果和当事人的检讨书便在网络上公诸于众,民愤因此得到平息。
  与其说政府在这次抗震救灾过程中的种种是慑于民意威严,不如看作政府与民众无意间完成了一次又一次漂亮的“配合战”。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在面对自然与人类的严酷博奕面前,政府与民众的目标空前一致,民众的监督被无形地赋予了强烈的社会责任色彩,个人利益被遗忘,诉求更加客观合理。而政府站在一个公正的立场,没有权力运作的市场和空间,公事公办自然便成了不二法则。如此,民意与政府的尊严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维护。
  灾难是严酷的,但同时,灾难也提供了一个契机,促使我们的政府与民众互相体谅、互相信任、互相协作,共同走向成熟。而这一系列成功的民主监督范例所揭示的真理,无疑值得我们每一位政府官员、每一个普通民众深思。

相关热词搜索:对接 民意 无缝 官方与民意的一次无缝“对接” 公权与民意无缝对接 实现棚改与民意 无缝对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