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 转机 良机:真正的强者,总能把危机变成良机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美国得感冒,全球打喷嚏。自华尔街“打摆子”以来,全球的股市都在哆嗦,一个个脸青面绿。好在中国政府及时注入了4万亿拉动内需。不过,并不是真的药效如此神奇,立竿见影,药到病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更像一颗止渴之梅,让人对前面的路有了期待有了信心。这个时候,信心比黄金和货币还要重要。
  当前舆论,多有“化危为机”的乐观之论。有历史为证。1929年那次空前的大萧条,美国以罗斯福新政不仅完成自我拯救,还奠定下世界超级大国的根基;而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国大将风度沉着应对,非但自身成功突围,也成就了今日之崛起。
  
  观当今天下大势,既面临着狂澜骤起、焦头烂额的危局;亦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的机遇。因此,各国既有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的一面,同时又有暗自较劲争夺利益的一面。至于谁是“高才捷足”者,就看谁的出招又快又准,谁的药方能妙手回春。总之归结到一句话,谁先治好自己的病,办好自己的事,谁就有希望擒鹿在手。
  从表面上看,中国这次得病是被大洋彼岸的寒流感染,其实那只是病引子。笔者以为,真正的病灶是过去多年经济发展模式引起的内外失调、骨质疏松:外向依赖大而内需不足,收入分配差距大而民众有效需求不足,环境资源透支而原来的产业发展难以持续。因此,虽然今日的中国已经是毫无争议的经济大国,今年GDP总量超过德国排到世界第三;但还不够强,抗压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不足。
  所幸的是近几年来,中国并未一味陶醉于经济指标的高歌猛进,而是居安思危、忧患在心,清醒地意识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危险,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意在从根子上改善筋骨强健体质。不过治本之道,非一朝一夕之功;成效尚未显现,外邪突已近身。本来打算是细火慢煲的,现在逼得非大火烈油救急不可。
  不过,凡事都是逼出来的。日本侵略者把中国逼到亡国的边缘,才有国共两党同仇敌忾救国存亡;旧社会逼得民不聊生,才有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历血与火建立一个新中国;十年动乱把国民经济逼到濒临崩溃的悬崖,才有改革者舍命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现在的形势逼人,未尝不是促使中国经济转变方式深化改革的良机。
  从中国的自身情况分析,化解危机极具优势。有三十年改革开放打底,一出手就是4万亿的大单,足以傲视群雄;更重要的是,我们国家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我们有13亿的人口,国内需求潜力巨大,这是任何国家不能比的。关键是能不能趁此机会,闯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目前国务院出台的十条新政,看似治标之策,内含治本之意。如能真正实现其政策目标,非常时期的非常之策,亦是着眼长远的深谋远虑。而存在隐忧则是,在现实语境下,在政策落地的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会不会由于习惯性思维,把发展引向重量轻效的粗放型老路;一些官员会不会出于政绩考量,舍民生而求政绩;一些特殊利益集团会不会凭借其特殊优势地位,扭曲公共政策而掠夺民利?
  当前的争分夺秒、超常工作,无疑是形势的必须,但千万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相关部门在连夜审批项目、把钱花出去的同时;亦要加快为4万亿设计一套完善的安保体系,保证不跑不漏不偏向,真正用之于民,实现化危机为转机,更成为落实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良机。目前,中央已派出检查工作组到地方监督检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的落实情况,要确保千亿投资安全,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实处,每一项工程都经得起历史检验。正是其时,深孚民望。

相关热词搜索:转机 良机 危机 危机 转机 良机 危机与转机作文 危机与转机的事例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