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突击花钱 年底突击花钱,岁岁“花”相似

发布时间:2020-03-0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8880元。这是一场相声的门票价。平安夜,郭德纲率队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演出,最高票价是8880元。  这样天价的相声,谁会一掷千金?据媒体记者打听,“天价演出”基本上都是企业、单位为了年底请客联谊。其中,更有一部分消费大户,出自当年预算还有节余、年底需要突击花钱的政府机关单位。北京市某政府部门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他手头有四五张郭德纲的相声票,靠前的位置。“单位发的。年底预算有结余,又不能直接发现金,发几张相声票慰问一下职工。”  年底突击花钱,在近年已经成为一些吃财政饭单位年终岁尾的特殊任务,以至于衍生出一些挥霍浪费现象。针对此种情况,2010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强调,要严格财政支出管理,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防止年底突击花钱。此前一个月,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也提出过类似的警告。
  
  岁末一景:突击花钱
  
  年关将近,各地政府部门天价采购事件被频频曝光,网友称之为“采购门”。12月20日,抚顺市政府采购网发布招标公告,抚顺市财政局采购移动设备,其中u盘一项指定为苹果iPodTouch4;同一天,苏州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发布的采购招标公告中,视频监控终端的采购品为苹果iPhone4;21日,乌鲁木齐水磨沟区法院在网上发布询价公告,采购两台豪华电动按摩椅。  与此相对应的是,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11月全国财政收人5840.69亿元,同比增加811.39亿元,增长16.1%,但11月财政支出10599.64亿元,同比增加4249.71亿元,大幅增长66.9%。一个月财政支出暴涨66.9%,再次引发了公众对政府部门年底突击花钱的担忧。  提起年底突击花钱,很多人自然会联想起2009年底,财政部的数据显示,全国财政支出在前11个月只完成了73.8%。这意味着,近两万亿元的巨款,可能会在最后1个月花掉。   “岁末政府多花钱,几成惯例。这对于熟悉财政工作的人来说,早已不是新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的杨志勇研究员接受媒体采访时表不。 从最近3年的数据来看,每年前11个月全国预算执行部门都只完成了不到80%的年度财政支出进度,12月份都面临巨额财政支出任务。2007年,全国财政支出1--11月完成79.7%,最后一个月需完成预算近1/5,9400亿元;2008年前11个月完成预算进度为75%,最后一月需要完成预算额度的1/4,14961亿元。但这都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根据翌年全国人大审议的有关报告,上述两年最终分别完成了年度财政预算的106.6%和102%。那么,在年底最后一个月,花掉年度预算的1/5乃至1/4多,于政府机关是怎样一个“花法”?现实的情况是,“一些可花可不花的钱大方地花出去了,一些可上可不上的项目会仓促上马,一些可拨可不拨的款项会不假思索地拨出。”
  
  制度“负激励”
  
  老百姓过日子,讲究量入为出。前期日子过得紧巴点,到年底一看,结余不少,家里才该添置的添置。同理,一些预算控制得好的政府部门,也总是会在前期收紧经费。当然,前松后紧的财政支出状况,并非全是相关单位部门刻意为之。财政部门拨付滞后,客观上造成了财政前半年“抠门”、年底大方的情况。本来早就该拨付的预算资金,有时推到下半年甚至年底才到位,如此一来,一些必要的花项,都堆积到了后半年、甚至年底才有资金,这势必造成年底突击花钱的感觉。不过,这并非问题的主要原因。按照我国预算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每个预算年结束之后,各级政府部门要编制决算案,但是“本年度的收支”和“下一年度的收支”无法相互转移。中国政法大学翟继光教授认为:“这意味着,预算经费‘跨年作废’,本年度结余的经费要被无偿收回。”他解释道,“这样一来,各级政府部门在年初辛辛苦苦争取来的经费就要泡汤了。”并且,当年的预算执行情况还是确定下一年预算额度的重要依据。对于一个地区和单位,在年底前不能花掉所有经费,下一年度争取经费时就失去了“叫价”权利。据媒体报道,在2007年仅剩两个多月的时候,大部分中央部委只花掉了总预算的六成多,财政部警告说,一旦钱不花完,在编制2008年的预算支出时,也许就不会再拨给他们那么多钱了。这样的“负激励”政策,诱发了相关部门单位“不花白不花”的心理,“年终突击花钱”就极易演变为“年终突击乱花钱”。很难想象,仓促之下,这些大量花出去的财政经费,能得到多么高的使用效率。而且,短时间内为大量经费找到消费渠道,也给违规腐败行为以可乘之机。群众的质疑和来自高层的警告,绝非凭空而来。  “突击花钱”是表象,其背后财政支出低效率和财政支出违法问题,才是真正的问题所在。现实中,“突击花钱”已经等同于一个贬义词,几乎成为财政资金浪费、滥发奖金福利乃至寻租腐败等的同义词。
  
  财政透明众所期待
  
  “当前的预算制度在编制、批准、执行和决算阶段,都存在一些突出问题。这在根本上鼓励了年终突击花钱。”翟继光教授说。因此,相关专家在“开药方”时几乎一致表示,防治此“顽症”要从完善预算制度人手,需财政与立法共同发力。如加快《预算法》的修改步伐,发挥财政法的调节作用等。  不过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财政透明化的欲说还休、预算公开的浅尝辄止,是导致这些问题弊端的根源。目前的情况是,政府的钱怎么花、花在哪,取得什么绩效,公众无从窥见,也无从监督;就算有相关制度,到底执行没有,怎样执行的,也是不得而知。  在此,我们不妨看一看香港特区政府的做法。在其公开的财政预算中,开支项目逐一罗列,最近5年收支统计一目了然,纳税人缴纳的每一分钱怎么花,花在哪里,都能找到详细数据。不仅一次性公布整个政府预算,在制定的过程中,政府还阶段性地向社会、向民众咨询,获得反馈后进行修改。  收支预算的过程都有童可循,每个细节都可供人监督,这样一来就压缩了违规违法行为的空间,也很难出现年底突击花钱的现象。因此,惟有建立起真正详细、透明的财政预算公开制度,一些政府部门虚高预算、拖拉低效,乃至化公共资金为部门谋私利之类行为,才真正可能得到有效监督,直至杜绝。  这并不缺乏法律支持。早在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中,已经规定,县级以上政府及其部门的财政预算、决算报告,是需要主动公开的“重点政府信息”,必须向社会公众开放。  但现实却是,我们的部门预算公开虽已起步,却是浅尝辄止,甚至止步不前。2010年三四月间,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等35个部门相继公布部门预算,包括2010年部门收支预算总表和财政拨款支出预算表。但预算的每个项目的具体支出并没有列出,收支明细大多寥寥,被专家和民众指为太“粗放”、看不懂。此外还有一些地方预算公开的吃螃蟹之举,但要不是无疾而终,要不就独立寒秋。  2009年,广州市网上公布政府部门预算曾引起轰动。其预算涵盖114个政府部门,其详细程度到了每一部门的末端。以广州市教育局预算为例,细到农民工子女教育补助经费、技工教育支出等详细科目,以及每一所市属学校的预算收支情况。媒体称,这是中国内地城市第一次在网络上将政府“账本”完全摊在了阳光下。  可惜的是,广州市“明年只要我们的部门预算经过人大会议审议通过,就立刻上网,向社会公开”的承诺言犹在耳,2010年翻过去了,广州市的后续动作却悄无声息。也许,预算公开后来自各方的质疑,让广州市重新加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保守行列。

相关热词搜索:突击 花钱 年底 年底突击花钱 岁岁“花”相似 年底突击花钱 女公务员年底突击花钱整形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