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社会图书馆教案 社会信息服务演进中的图书馆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图书馆本质上是一个“信息资源体系服务系统”,资源建设上致力于信息资源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服务上致力于信息的自由平等获取。图书馆、书店、因特网、信息咨询公司等服务系统之间相互依存竞争、不断整合,共同构成了完整而富有生机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图书馆要主动参与现有竞争,又要在资源格局、服务格局和用户格局中不断拓展“竞争蓝海”。
  〔关键词〕图书馆本质信息服务图书馆管理蓝海战略
  〔分类号〕G250G251
  
  On Library in the Evolution of So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Yang Guangfeng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80
  Graduate Universit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49
  Chen Zhaohui
  National Science Library of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100080
  
  〔Abstract〕Library is a service institu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source system. It is committed to establishing and developing an information resource system in collections; and it tries to make information free and equal access to all users in services. Different information service institutions, such as libraries, bookstores, Internet and consultation companies that depend on and compete with each other, form the whole social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which is full of activitie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is system, libraries should participate actively in this competition, while construct a blue ocean in the resource collection, service, and user aspects.
  〔Keywords〕essence of libraryinformation servicelibrary managementblue ocean strategy
  
  图书馆是信息自由和平等获取的重要保障,肩负着保存人类文化遗产、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情报、开发智力资源等重要使命。图书馆又处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之中,与其他服务系统存在着合作与竞争。因此,图书馆的发展,不仅要从图书馆的自身角度探究,更要在社会信息服务演进中进行思考。
  
  1图书馆的本质
  
  “今天,好像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什么是图书馆了”[1]。这也更增加了探究图书馆本质的魅力。事物本质又称为根本性质,可公式化表示为:本质=本质属性+本质要素。
  隶属于社会文化系统的图书馆具有三大属性:①相对于经济系统追求经济利益(利润)最大化的公益性(事业性、附属性);②相对于政治系统追求政治利益(权益)的最大化的学术性(教育性);③在社会文化系统中的中介服务性(辅助性、依附性)。可见,公益性、学术性都是图书馆的边缘属性。吴慰慈教授即明确提出“中介性是图书馆的本质属性”。
  徐引篪在对诸种“要素说”扬弃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由信息资源、用户信息需求、信息人员、信息设施四方面要素组成”,并认为“信息资源是图书馆最为核心的要素”[2]。无疑,脱掉文献“皮毛”的信息资源是接近图书馆本质的,但如此定义本质要素又是不精确的――婚介所、职介所也内含有某种特定的信息资源。图书馆信息资源的独特性何在呢?其一在于信息资源是经过搜集、选择、加工、整理形成的有序、成体系的资源集合;其二,按照波普尔(K. Pooper)的思想实验[3],这种信息资源还能够复原人类整体或某种特定文明。因此,可以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定位于“信息资源体系”。
  图书馆的本质属性是中介服务性,本质要素是信息资源体系。那么,图书馆就是一个“信息资源体系的服务系统”。本质属性和本质要素的统一也可以体现图书馆的类特性(与其他机构相区别)、社会特性(与未建成、已灭亡的图书馆相区别)和个馆特性(区分社会上不同的图书馆)。
  具体在资源建设上,图书馆致力于信息资源的收集、整序与保存,即形成信息资源体系,这是图书馆最重要的社会分工和使命,是图书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同时,图书馆又不只关注信息资源内容本身,而是信息内容、记录方式、信息载体三者的统一,即“把合适的信息内容用合适的方式记录在合适的载体上提供给合适的用户”,这是图书馆在信息服务中的特色。随着人类信息环境的不断变化,现代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加致力于保证每一个公民的信息自由和平等获取。
  图书馆的本质及其要求形成了它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中独特的价值,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根基,也是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表现。
  
  2社会信息服务系统的演进
  
  探究图书馆的本质,是在深度上对图书馆进行挖掘。研究社会信息服务各系统的演进,则是在广度上对图书馆进行考察。图书馆、书店、网络、信息咨询公司都是“一个生长着的有机体”,它们彼此相互依存、相互竞争、不断整合,共同构成了完整而富有生机的社会信息服务体系。
  2.1书店的新变化
  徐树兰曾言:“好学之士,半属寒?,购书既苦于无赀,入学又格于定例,趋向虽殷,讲求无策,坐是孤陋寡闻,无所成就者,不知凡几”[4]。在传统观念中,书店只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发行企业,只有公益性的图书馆方能肩负起社会教育的职能。
  但随着经营策略与经营模式的变化,现代书店已经不再只是买书付钱就走的地方,而是一个家、全日制的图书馆、爱书人的精神居所、约会的根据地,包括了人文、创意、艺术、生活的精神[5]。具体而言,现代书店的新变化有以下方面:
  2.1.1把握信息需求更为敏锐迅速捕捉并满足人们的阅读需求是书店竞争的关键。现代书店更为关注及时准确掌握图书的出版情况和读者的阅读需求。有些书店还将切合大众阅读需求的图书主动送进社区,积极融入居民生活之中,“零距离”服务用户。
  2.1.2购藏阅一体的经营模式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大型书店在强调文献新颖性的同时,也开始重视文献的丰富性。现在很多人去书店就是为了读书、抄书、查资料,书店则主动准备了便签纸、铅笔、马扎凳子等用具方便读者。
  2.1.3自由平等与文化经营的理念展览会、诗歌朗诵会、周末小型音乐会、儿童故事时间、新书发布、作者签名等文化活动在书店越来越普遍。这些活动和全开放式的售书模式一样,都给读者一种“自由平等”的感觉,而没有任何拘束感。
  2.1.4网上书店的兴起网络书店是一种新型电子商务模式,在提供的信息量与信息内容、信息检索功能和服务模式(图书排行榜、书评、个性化信息服务)等方面进一步拓展和延伸了传统书店的功能,其访问量和成交量也在不断攀升。
  可以说,现代书店已经日益成为一种“富于人文色彩的文化地标和文化形象”,成为大众阅读需求的主要满足渠道。2006年8月12日,中央电视台“新闻30分”栏目有两则新闻报道[6]:“暑期书店人气旺 变成图书馆和托儿所”、“公共图书馆门前冷落 离公共尚有距离”。这直接反映了现代书店对于图书馆的冲击。
  2.2因特网的成熟与发展
  ARPANET(1969年)、TCP/IP(1983年)、WWW(1989年)、Web2.0(2004年)……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因特网已经真正融入了现代人的观念之中,成为一种现实的生活方式。网络资源在内容、可信度、质量控制、检索效率等方面都有了显著改进。因特网在信息查询和获取上的优势更为明显。
  2.2.1直接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因特网作为世界最大的信息资源库,越来越受到用户的信任。不仅大众用户获取时政、娱乐、生活信息倾向利用网络,而且正式的科学活动也开始直接使用网络信息资源作为参考。
  2.2.2便捷的信息获取途径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服务为人们所必需,书店、图书馆、文献传递公司等机构也开始借助网络开展服务。用户在网络平台上有了更大的信息服务选择空间。Google代表了网络信息获取的特点:迅速的服务定位;查询、浏览、下载的一站式服务;即时的信息更新。
  2.2.3自由平等的交互平台因特网的互动性在Web2.0时代更为突出,从精英到草根、从大众到个性的转变,每个用户都可以自由平等地进行信息创造、发布、共享和选择。网络“非正式交流”激发了网民的创造性,网民织网也增加了信息内容和信息服务的“可鉴别性”。
  2.3信息咨询业的崛起
  目前,我国有各类咨询机构10万余家,已经基本形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系统、多类型的咨询服务体系,业务范围涉及决策、工程、企业、贸易、商业、金融、法律等领域[7]。信息咨询业的崛起对图书馆产生了更深层次的冲击:
  2.3.1核心价值观冲突信息咨询业是伴随信息技术和信息经济成长起来的,重视知识和信息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通过对信息资源的开发、控制、管理、利用,转化为企业资本,并作为商品进行市场赢利。这对图书馆“信息自由平等获取”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直接冲突。
  2.3.2上层用户的争夺对于图书馆,如果说书店和网络分流了大量的大众用户的话,信息咨询业则分流了具有专深信息需求的上层用户。
  2.3.3图书馆的两难困境假使图书馆能够进入信息服务市场并从竞争中获利,那么:如果它依然享受社会资本的无偿注入,便成为私营信息服务商不公平的竞争对手[8];如果遵循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规则,与图书馆脱钩,即放弃公共资金完全进入信息服务的市场竞争,实际上就成为独立的信息咨询服务商――图书馆新的竞争对手。
  
  3图书馆的转型和方向
  
  社会信息服务演进带来的是更加多元、个性和深入的信息服务环境。用户在原有需要得到满足之后进一步激发更高层次的需求,信息服务随之不断推陈出新。图书馆在这种环境下,也努力进行着“现代转型”,如转变工作范式、开展知识服务、开发数字图书馆等[9]。
  但是,任何事物及其功能都不可能是无限制的增长,图书馆也是如此,要实现自身的可持续良性发展,图书馆就必须在按照社会分工完成自身本质使命的基础上,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在资源格局、服务格局和用户格局中的战略坐标,及时进行功能“剔除―减少―增加―创造”的优化,从而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并拓展信息服务中的“竞争蓝海”。
  3.1资源格局中的图书馆
  OCLC研究人员Lorcan Dempsey和Eric Chidress按照资源的唯一性(uniquences)和有序度(stewardship)提出了一个“资料收藏网格(Collection Grid)”[10],这是在平面上构建的一个信息资源格局(见图1)。
  
  图书馆的传统工作重点是书籍、杂志、报纸、学术期刊、政府文件、CD、DVD以及地图和乐谱等已经出版的信息资源(第Ⅳ象限);古籍善本、地方史资料、照片手稿、学位论文等资源构成了图书馆的特藏(第Ⅲ象限),但开发和利用尚无成熟模式;第Ⅰ象限,图书馆主要有学科信息门户和网络资源导航等服务;价值独特的第Ⅱ象限,图书馆的作用还相当有限。
  从竞争格局上看,第Ⅰ象限是搜索引擎的主要服务领域,第Ⅳ象限是书店的主营范围,而且它们在资源的丰富性和获取的便捷性上优势明显。OCLC认为,在信息获取日益方便的环境下,“图书馆和档案馆的存在是为那些难找到的、稀缺的、价格昂贵的或唯一性的资料提供中心场所”[13],图书馆只是用户信息获取的最后保障。
  资源格局的分析说明了图书馆的在资源建设方面应该更为关注“唯一性”较高、“有序性”较低资源的收藏和管理。结合资源的价值建设机构知识库(不局限于母体机构),注重特藏资源的开发利用,探索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网络资源的组织,将成为今后资源建设的生长点。
  3.2服务格局中的图书馆
  信息资源从纵向上区分则有“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层次结构,如图2所示(情报即有明确的接收对象的那部分信息或知识)。“数据、信息、知识和情报”的划分揭示了不同信息服务系统在服务内容和层次上的不同侧重。服务格局中图书馆的定位应当是以下几点:
  
  3.2.1情报服务和用户教育书店在图书文献的新颖性上具有明显优势,在服务方式和资源全面性上也有很大提高,但其信息服务只是一种“文献提供服务”。而图书馆还可以提供专深的面向用户问题的“情报服务”。更重要的是图书馆服务不仅在于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更在于从根本上提高用户的信息素养。
  3.2.2知识服务和学科咨询服务网络可以便捷地进行数据或信息的发布、查询和获取,但是信息的保存、阅读和社会认同是网络不能单独承载的,更高层次的知识的获得,也必须借助于人的因素。图书馆拥有具备良好信息素养和职业精神的信息人员,具有深厚的人文传统和服务文化,完全可以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形成自己的知识服务优势。
  普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资讯可以在网络和人际间得到快捷的满足。经营运作的咨询公司主要面向社会经济、政策及生活领域提供最终的解决方案。图书馆知识服务的重点正是在这两者之间的科学研究领域。科学研究需要参考广泛的信息资源,但又不是以寻求“最终答案”为目的。因此,面向科研的学科咨询就成为一个盲区。图书馆学科咨询可以提供的信息服务和产品有[2]:
  索引类:采集+序化
  汇编类:采集+筛选+序化
  综述类:采集+筛选+提炼+序化
  述评类:采集+筛选+提炼+评论+序化
  预测类:采集+筛选+提炼+评论+预测+序化
  3.2.3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图书馆依靠资源,面对用户,致力于信息自由和平等获取。新的信息环境中,图书馆的服务逐渐由“资源提供”转变为“平台服务”,即由自身资源建设为中心转向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特别是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如国家科学数据共享平台、科技文献共享平台等[11]。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面向社会基础性的公共信息需求,以建立共享机制为核心,有机整合资源、服务和工具,全面支持信息检索、交流、传递、处理和管理任务,是具有基础性、公益性和战略性的信息基础设施。
  3.3用户格局中的图书馆
  图书馆是社会信息服务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要更好的获得社会资本的投入,自然需要积极参与争夺用户的现有竞争之中,丧失用户就意味着丧失生存和发展的权力。
  
  图书馆在用户格局定位中需要坚持三个方向:①积极竞争:信息用户可以跨越信息服务机构的限制,自主地选择切合自己需要的服务,从而呈现一种动态性。图书馆需要正视用户流失的现实,树立竞争意识,积极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提高用户满意度、拓展忠诚用户数。②勇于开拓:图书馆要主动“从人们的需要和情报交流的规律出发,看应该开辟什么样的工作内容,采取什么样的工作形式和方法去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要”[12],即关注用户在现有信息服务体系中尚不能得到很好满足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从而形成不为别人所替代的核心能力。③肩负使命:图书馆作为完全依赖社会公益资本支持的信息服务机构,又应当关注在现有信息服务体系中边缘化的用户,即信息弱势群体。
  从这三个方向出发,在社会服务格局中,图书馆需要着重关注的用户及需求有以下几个方面:
  3.3.1大众用户的最后信息保障和精神殿堂大众用户的信息需求集中在普通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资讯上,主要借助于网络和人际交往得到满足。图书馆并不是其首选,而只是最后保障。同时,图书馆又被视为文化的守望者、人类的精神殿堂,大众用户期望在这里得到灵魂的栖息和精神的升华。这正是上海图书馆的“上图讲座”、国家科学图书馆的“科学文化传播服务”的成功所在,也是“阅读指导服务”兴起的原因[13]。
  3.3.2学习型用户的坚实支持和导航者学习型用户的突出特点是需要专业领域的系统学习,信息素养正处于培养时期,更是未来信息用户的中坚。学习型用户是图书馆比较稳定的用户群。因此,如何借助学习型用户树立图书馆的整体品牌和长期社会效益是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突破点。图书馆对于学习型用户意味着丰富的资源保障、实用的信息素养教育、个人学习和相互交流的良好场所。
  3.3.3科研用户的信息助手和第一合作者科研用户的需求和行为始终是现代图书馆发展的直接动力源。E-science的研究环境下,科研用户提出“信息随处可得”的要求,Google正是因此成为很多用户的首选。但是,搜索引擎毕竟是面对大众用户的,且无法实现对多种数据库和信息查询工具的调用。目前,国家科学图书馆正推出其桌面信息工具“e划通”,将资源和服务直接嵌入和融会到科研用户的工作、学习环境和过程之中,致力于成为科研用户可靠的第一合作者[14]。
  3.3.4信息弱势群体的忠实依靠者图书馆还应该走向“低端”、关注信息弱势群体。学界对于区县级基层图书馆发展的关注[15]、实践领域知识援助服务的开展、民营图书馆建设和研究的兴起[16],都从各个角度说明了图书馆应当成为信息弱势群体的忠实依靠者,保障信息弱势群体的信息自由是现代图书馆的义不容辞的社会使命。
  3.4作为共同体的图书馆
  多元载体文献的收集、整序、保存以及维护信息平等与自由的职责需要整个图书馆行业分工协作、共同承担。图书馆不同于书店、咨询公司等企业的完全竞争,也不同于各个网站之间的无序状态,是作为一个共同体而存在的。这是图书馆相对于其他信息服务系统的巨大优势。
  图书馆共同体的意义就在于使信息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利用,使用户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使整体效果大于部分(独立状态下的各图书馆)效果之和。图书馆共同体的形态有图书馆网/联盟、集群图书馆。图书馆网/联盟中,各馆仍然保持了相对独立的管理运行系统,是一种类似于邦联制(confederacy)的松散的“图书馆之间的联合体”;总分馆模式的集群图书馆服务已从合作编目、资源共享拓展到资源全流通(通借通还)、业务管理统一平台和服务网络统筹规划[17],这是一种类似于联邦制(federation)的更紧密的“联合起来的图书馆”。
  在现代社会中,脱离了图书馆共同体,完全依赖自身资源开展服务的图书馆作用是极为有限的。当然,在信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中,图书馆并不能固步自封,图书馆与书店、网络、咨询公司之间也存在相互学习、共同合作的机会,依托更多社会资源的跨行业联合才是支持科技自主创新和维护信息自由平等获取的最好平台。
  
  4结语
  
  信息资源体系的形成和维护、信息资源的自由平等获取是图书馆的本质要求,是图书馆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图书馆参与信息服务竞争的前提。同时,图书馆也必须关注社会信息服务体系及其演进,主动参与到用户的竞争中。在资源格局、服务格局、用户格局中进行战略定位,形成竞争优势并不断寻找和拓展信息服务的“竞争蓝海”。
  图书馆共同体的每一个个体也要寻找自身在行业内的定位,确定核心功能和业务,不断培植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图书馆事业的价值依赖于每一个个体图书馆作用的有效发挥;每一个个体图书馆的良好发展又需要依靠整个图书馆共同体的支持和促进。
  
  参考文献:
  [1]于良芝.图书馆学导论.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10.
  [2]徐引篪,霍国庆.现代图书馆学理论.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124,143.
  [3]波普尔.客观知识:一个进化论的研究.舒炜光,卓如飞,周柏乔,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116.
  [4]徐树兰.为捐建绍郡古越藏书楼恳请奏咨立案文.//范并思主编.百年文萃:空谷余音.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5:3.
  [5]第三极书局:全球最大全品种书店现身北京.[2006-11-21].http://ent.省略/s/2006-07-14/18021158320.html.
  [6]老槐也博客.CCTV新闻:公共图书馆离公共“尚有距离”.[2006-11-12].http://oldhuai.省略/5524133.html.
  [7]王文英.论我国信息咨询业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科学咨询,2005(17):28-31.
  [8]范并思.维护公共图书馆的基础体制与核心能力.图书馆杂志,2002(11):3-8.
  [9]吴建中.浅谈21世纪图书馆发展趋势.图书馆杂志,1997(1):35-37,26.
  [10]清华大学图书馆译.审视发展环境认清前景趋势:OCLC关于全球图书馆和信息服务现状与未来的研究就报告,2005:86,2.
  [11]2004-2010年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纲要.[2006-11-21].http://www.most.省略/gjkjjctjptjs/zhxx/200408/t20040825_ 17965.htm.
  [12]张晓林.应该转变图书馆研究的方向.图书馆学通讯,1985(3):57-64.
  [13]范凡.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在东莞成立.图书馆杂志,2006(8):94-96.
  [14]国家科学图书馆隆重推出“e划通”.[2007-02-28].http://desktool.csdl.省略/index.jsp.
  [15]郜向荣,郭亚宁,徐军华,等.基层图书馆生存状态忧思录:5省10县图书馆调查纪实谈.图书馆,2005(1):18-24.
  [16]张广钦.民营图书馆的界定、类型与研究现状.图书情报工作,2007,51(1):6-10.
  [17]李东来.城市图书馆集群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52.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服务 演进 图书馆 社会信息服务演进中的图书馆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社会管理与服务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