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岗位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 知识地图是企业实施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通过对知识地图研究的概述,分析目前在构建企业知识地图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从岗位的角度构建企业知识地图,并分析岗位知识地图的有效性。最后以机械制造业数控加工岗位为例,对企业岗位知识地图的构建步骤和评价进行初步探索。
  关键词 知识地图 岗位知识地图 地图构建
  分类号 F270.7
  
  1 知识地图概述
  
  企业知识地图,或称知识分布图,是经由专家所整理的一种企业知识资产的指南,它链接着企业中的各种知识资源,揭示知识资源之间的联系,并提供问题解决过程的学习途径。其主要功能在于,当我们需要某项知识时,可以通过知识地图的指引,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知识的来源,再据此获得所需的知识。
  知识地图的概念起源于地理上的地图,美国捷运公司最早的知识地图是一张有层次关系的美国地理地图,它侧重于对信息资源与各相关部门或人员关系的揭示,这就是知识地图的雏形。情报工作者认为,知识地图最早是由美国情报学家布鲁克斯提出的。他提出绘制一个“认知地图”来揭示知识的有机结构,这种结构应该是多维立体结构,通过每个链接点都能找到所需知识和相关知识。布鲁克斯的“认知地图”实质上就是知识地图。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知识地图由纸制媒介发展到电子时代,许多绘制知识地图的工具应运而生,如IBM公司的Knowledge X、Microsoft公司的Visio和Lotus公司的Autonomy’s Knowledge Visualizer,它们同数据库结合起来成为强大的知识地图绘制工具。电子化知识地图比初期的知识地图便于修改,且能随时更新,可信度更高。
  知识地图的迅速发展和特有优势也促进了其在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Saad&Zaghloul指出现今的教育重点关注于以文字方式去描述课程内容,而不能将所有课程的概念及技能相关联,是一个非常大的限制。因此采用可视化工具,建立学习者与指导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建构成地图,以呈现课程学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知识、概念和技能。Nagal等将知识地图应用于学校的数学课程实行及评估的研究,其认为在数学课程中,计算机化系统无法将相关联的单元做连接,致使学生只能学得片断的知识,而知识地图可以让学生的学习视野不再局限于局部,而对该课程有全面性的了解。
  Wingyan Chung等认为当今Web上的信息过载严重阻碍了商业智能的发现,已存在的商业智能工具缺少分析和可视化的能力,并且其分析结果往往被不相关的信息所淹没。知识地图则可以在Web上有效地获取和浏览信息,他们提出了一个知识地图的框架用来在Web上发现商业智能。Woo等研究了利用动态知识地图来重用专家的隐性知识,利用它能找到组织中具有隐性知识的专家。Ongt等研究了知识地图在在线新闻中的应用。ChaimZins则将知识地图用在信息科学的研究中,利用Critical Delphi法构建了一个系统的和全面的信息科学知识地图。这个地图的建立可以明确地描述和评价信息科学的理论纲要和书目资源。
  Martin J.Eppler曾为6个公司分别构建知识地图,并根据知识地图的功能将其分为知识资源地图、知识资产地图、知识结构地图、知识应用地图和知识开发地图5种。各种类型的知识地图有着各自的特点,通过知识地图的分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不同类型知识地图的异同,并且可以揭示新的类型的知识地图。在实际应用中,组织使用的知识地图可能是其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合。
  
  在企业实践中,部分国外公司已经在企业某些方面尝试制作知识地图,比较成功的有微软的人员知识地图、Chevron公司的最佳实践资源引导图等等。
  
  2 当前企业知识地图的缺陷
  
  知识地图作为知识管理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直观的、形象化的表现形式,成为企业知识管理的有效工具和手段。构建良好的企业知识地图可以更好地管理散落在企业中的知识资源,方便企业进行知识管理以及取得知识。
  目前,虽然一些知名企业已经尝试构建知识地图,但多数传统企业或者没有知识地图,或者构建的知识地图与企业实际分离,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①信息量过大,在绘制知识地图时,企业往往将自己所拥有的全部知识都绘入地图,过于追求全面;②针对性不强,构建知识地图时没有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知识地图中往往包含一些对用户无用的知识或缺少一些必需的知识;③主动性不强,用户只是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求助于知识地图,而没有主动地通过知识地图来丰富自己的知识;④维护与更新困难,由于企业内员工的流动,导致员工需求以及知识链接不断发生变化,而知识地图要及时反应这种变化非常困难。
  
  3 岗位知识地图的提出及其优越性
  
  企业构建知识地图的关键是找准切入点。岗位是组成企业的基本单位,为了保证岗位工作的顺利完成,通常企业会为每个岗位提供一份以岗位职责为指导编写的岗位工作指引或简明手册,它们可以较为全面的覆盖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但是企业对组织内各个岗位的设计和定义,往往是在一定条件下确定的,随着现实任务和环境的变化,企业对岗位的要求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由于人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规律,各个员工所掌握的知识也总是滞后的,往往赶不上岗位的变化。针对这种情况,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当出现知识缺乏的时候,员工们能够通过一个方便的平台很快地获得相关的知识,或者通过这个平台很容易找到该领域的专家以获得问题的最佳答复,并且这个平台与各个岗位有较好的匹配。
  根据以上的分析以及目前企业知识地图的缺陷,我们提出为每个岗位构建知识地图这个平台,这对解决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但目前还没有文献从岗位的角度来讨论知识地图的构建。
  岗位知识地图实际上是一种可视化的、可以显示岗位工作中所需知识的地图或图表。它是面向岗位的,是为了满足员工从事岗位工作的需要而构建的。它可以揭示完成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及知识源所在,将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与员工所拥有的知识联系起来,并及时反映岗位、知识以及人之间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岗位知识地图具有以下优越性:
  有助于员工的培训。岗位知识地图明确定义了各岗位完成本职工作所需的知识,可以把每一个岗位的经验和知识进行归类,显示给岗位的相关人员。新员工初步对公司的整个情况了解以后,企业就会提供与他的岗位相关的知识地图。比如他是一位销售人员,那么企业就将提供销售岗位知识地图给他,整个销售岗位知识地图完全可以让一位新员工变成一位具有相当技能的销售人员,因为整个销售知识地图中包含所有企业多年来在产品销售领域积累的经验和知识的精华。这样,新员工就能很快地了解到自己的目标,并得到为实现目标所需要遵循的行为准则和所需具备的知识体系,通过使 员工掌握这些知识,让更多新员工尽快进入角色。
  有助于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透过岗位知识地图,员工们可以了解到自身岗位的详细情况,明确自己的职责,清楚地了解本岗位需要那些知识及技能,自己目前已拥有哪些,缺乏的又是什么?两者的差距也就是员工努力的方向,为了达到岗位的要求,避免被淘汰,他们就会借助岗位知识地图主动寻求能力提升的途径,调整自己必须学习的内容以及学习进度,从而增强了员工学习的主动性。
  使得具体工作与所需知识的关联性更强。知识地图并不是将所有知识都收集起来,而是应考虑用户的需求,不一定求全,但要实用、方便,这是对知识地图的基本要求。岗位知识地图明确定义了各岗位工作所需的知识,并对企业知识进行识别,将有用知识收集、组织,可以防止知识过载,降低维护成本。另外,岗位知识地图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需求分析,可以避免因员工个人喜好和自身能力的不同,而导致知识需求分析不全面,或者包含与岗位工作不相关的知识,从而保证了调查分析所得知识与各个岗位具有较强的相关性。
  具有更加明显的灵活性与可重用性。由于岗位知识地图中各岗位及其所关联知识相对独立,当岗位所需的知识发生变化时,只要将各岗位及其所关联的知识进行调整、重新组合到岗位知识地图中即可。而且虽然岗位上的员工是流动的,但是岗位几乎是不变的,也就是说岗位知识地图的绝大部分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这样即使岗位上的员工发生了变化,仍然可以提供给他们几乎同样的岗位知识地图,从而避免了因人员的变动而大幅度调整知识地图,或导致之前的知识地图被废弃,从而降低了维护和更新的成本。
  
  4 企业岗位知识地图构建步骤
  
  鉴于以上岗位知识地图的优越性及参考相关的文献,岗位知识地图的构建应遵循一定的流程,下面以制造业数控加工岗位为例来详细说明。
  
  4.1岗位工作内容盘点
  每个岗位的工作包含了多项活动及任务,通过工作内容盘点,有助于对每个岗位工作中需完成的内容进行分析,从而将岗位工作分解为几个过程。这样做的好处在于:①总的工作被分解为几个小的内容,员工们可以迅速了解自己的工作内容组成;②工作分解可以将抽象的工作内容具体化、形象化;③工作内容被细化后,更易于员工逐步学习各项知识。岗位工作内容的清晰和规范描绘使得对岗位所需知识的梳理更加准确和有效。通过对数控加工岗位进行分析,我们可知该岗位所包含的活动主要有数控机床操作、数控设备维护及社会交往三方面。
  
  4.2 岗位知识需求分析
  即员工所工作的岗位需要的知识种类及程度。根据岗位工作内容盘点的结果,利用头脑风暴法逐项列出各项活动所需具备的知识,包括专业技能、职业素养等各个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必要的能力重新组合、精简从而确定岗位总的知识需求。同时,由于岗位对各个知识的要求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还应对每种知识需求予以权重标记,确定其中的关键知识。要注意的是,在进行需求分析时,应该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选择熟悉岗位工作、专业技能过硬的专家来完成初步梳理,然后通过专家们的集中研讨进一步确定岗位最需要的知识是哪些,提出更富建设性的建议。
  
  4.3 员工知识收集
  即了解目前企业中每个成员在各个方面的能力如何。知识收集的方式有很多,如整理已有的文本、深度会谈、发放调查问卷、现场查看等等。对每个员工,按照其专业技能、教育背景、工作经历、联系方式等几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结合人力资源管理,使每一个人的特长都显现出来。在能力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借鉴微软的做法,对于员工的每个工作能力予以不同的级别,专家级最高,入门级最低等。可汇总得到如图3所示的员工知识标签。
  
  4.4 员工知识关联
  企业内的各类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各种联系的,在知识与知识之间、知识与员工之间建立联系,分类、存储并形成知识库,利用超链接技术将孤立的知识连接起来。知识的关联可以分为两部分:一是知识本身的关联,这个工作需要在隐性知识显性化标引后进行;二是隐性知识的拥有者的关联,即确立员工之间的联系。笔者按照员工的专长技能或知识进行关联,如表1所示建立矩阵:
  
  4.5 岗位知识地图的确定
  将岗位知识需求与员工知识关联起来,实现知识需求与知识供给的直接接触,用可视化的技术把知识地图展现出来,既可以选择传统的目录等级层次,也可采用树形结构或更好的网状结构。系统界面应尽可能友好,操作便捷,方便用户的使用。这样,当员工对某一项知识有需求时,他可以通过企业intranet和超链接,获得掌握这项知识并达到岗位要求级别的所有员工清单,并根据他们的位置以及联系方式选择最合适、最快捷的知识获取方式。
  
  4.6 岗位知识地图的动态维护与更新
  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对岗位的要求会发生变化,所需的岗位知识也需要更新,岗位知识地图也要随之改变。比如,企业为保证产品的高精度和高质量,引进高速切削技术,这时,切削岗位上的员工就需要及时补充高速切削的技能,切削岗位知识地图也要随之更新,使员工遇到新问题时能够及时获得帮助。另外,某位员工离职或新员工的加入,都会使企业失去或增加部分知识资产,这些情况都会使得知识地图其间的连结与关系发生变化。因此,企业必须指派专人来负责知识地图的维护与更新,当有新知识入库或其他变更时,岗位知识地图应及时反映这种变化,这样才不会把用户引向错误的方向。另外企业还可以在地图中设置用户输入接口,使员工可以把自己所掌握知识的变化输入地图,以保持知识地图的及时更新。
  
  5 岗位知识地图的评价
  
  成功构建岗位知识地图并使之在企业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是一个复杂的工程,为了促进岗位知识地图的不断更新和改进,如何评价企业岗位知识地图,找出其不足之处就显得非常重要。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来评价:①岗位知识地图是否推动了企业的知识创新;②岗位知识地图是否提高了岗位工作的效率和效益;③员工使用岗位知识地图是否能快速、方便地找到所需的知识,所得到的结果是否满意;④岗位知识地图的使用频率。
  
  6 结语
  
  岗位知识地图是知识地图的良好范例,而且更具特色,可以有效地实现对企业知识管理的支持。当然,本文仅是一种探索,许多需要完善之处还有待进一步思考。另外,知识地图只是一种工具,关键是企业应当重视知识管理这个问题,切实落实知识管理战略,促进各个岗位、部门乃至整个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实现。

相关热词搜索:构建 岗位 地图 企业岗位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描绘企业知识地图 组织知识地图构建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