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农民工城市化

发布时间:2020-03-07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通过对广东省珠三角的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江门、中山及广东省的湛江、韶关、梅洲等10城市2400名外来农民工信息需求调查,分析农民工信息不畅的原因,提出加快城市信息化等为农民工信息服务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化 农民工 信息服务
  [分类号]G35
  
  1 前言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农民从乡村走向城市是世界普遍现象。由于中国的城乡分割体制,形成了农民工这一充满矛盾的社会群体。本文所指农民工是外省到广东省城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据广东省劳动部门2006年底统计,来自外省农民工有1800万,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从事着建筑施工、电子电器、住宿餐饮、家政服务、环境卫生、门卫或保安、制衣制鞋、机关、事业单位临时工等工作。为了帮助农民工科学、合理的融入城市,弄清农民工信息不畅原因,笔者采用阶段抽样与配额抽样相结合的调查法,在广东省珠三角的9个城市中进行了调研,时间从2007年1月-2007年12月,历时12个月,得到原始数据,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2 外来农民工信息需求的特点
  
  2.1 返乡型农民工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返乡型农民工是“暂时在外面,赚到钱后就回家乡”的农民工。该群体占被访者总数69%,享受城乡间的消费差。这类农民工有明确计划,就是尽可能多赚钱与学技术,以后将钱与技术带回家乡供子女上学和建设家园。他们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小学以下文化占42%,初中文化占30%,高中和中专文化占19%,大专以上占9%。其中大多数人从事着“脏、累、苦”工作,如建筑、纺织、清洁、服务等行业。到城市后,由于人地生疏,职业主要通过亲友介绍,工作一段时间后,感觉工资收入少,劳动强度大,月工资收入400―500元占19%,600―700元占28%,800―1000元占27%,1000―1500元占26%。其中78%的工作是依靠亲友介绍,61%需要职业介绍信息,他们希望能获得职业信息找到一份工资收入高,劳动强度低的工作,改善工作环境;农民工由于收入少,城市医疗费用比较昂贵,平时头疼脑热,仅到药店购药对付解决。但是,一旦买药还不能解决疾病时,60%则希望获得平价医院等医疗信息,以减少城市生活成本。农民工在工余时间靠打牌、喝酒、聊天、逛街、看电视、睡觉来打发时间。有时想到城里电影院看电影,由于票价过高,到了电影院门口又止步不前;由于收费太高,消费不起,80%的农民工希望在工余时间能在城市公共场所免费看到电影、电视、阅读书报和上网。他们到城市里打工目的:一是赚钱供子女读书,改善生活环境;二是学到技术,以后建设家园。50%的农民工需要技能培训信息。
  
  2.2 徘徊型农民工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徘徊型农民工是“看一看,无合适工作就回家”,“此地不能发展,就到外地”的农民工。该群体占被访者总数25%。徘徊型农民工的定位比较模糊,他们已开始适应城市生活,希望留在城市。但是,现实社会制度及城市居民对他们的相对歧视,又使他们感觉到与城市的距离。因此,他们对于是否能够融入城市感觉希望不大,但又不愿意放弃自己多年来在城市打工付出的努力结果。该群体以中青年一代农民工为代表,他们对城乡分治的二元化模式流露出不满,期望制度变革不仅仅是户籍制度,还有与之相联系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福利制度。他们认为只有实现和城市居民真正意义上的平等,才有可能真正融入城市。在城市里他们不仅需要政策信息,为了扩大自己的事业,78%需要技能培训信息,农民工到城市后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专业技能低,往往获得就业信息后,自身的条件与招工要求不符合,只能望工兴叹。他们年轻,素质好,精力旺盛,能够吃苦耐劳,有着强烈改变自身社会与经济地位的迫切愿望,希望能通过专业技术的学习,提高工作技能,更换新工作,进而增加经济收入。29%需要住房信息,他们其中的多数人居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者郊区,由于简陋的住所,给其健康、生活、医疗、出行带来很大不便,他们需要改变不良的住宿环境。70%需要文化娱乐信息。
  
  2.3 融入型农民工信息需求特点分析
  融入型农民工是“就在此地发展,坚决不回家乡”的农民工。该群体占6%,这部分可以说是农民工中的相对成功者,他们通过多年的奋斗与拼搏,在城市已经有比较稳定的职业和生活,自身也拥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不满足被当作城市的过客,可是,现实的户籍制度分明在他们的身上刻上了“农”字,同时被排斥在医疗保险、社会保障、职业培训、子女教育等资源与权利的分配之外。因此,78%的农民工迫切需要政策信息,70%需要医疗保险、社会保障及职业培训等信息。此类农民工具有较强烈的制度改革要求,他们不仅希望取得所在城市的户口,给自己“正名”,而且还追求身份、地位的真正平等,希望能走向社会的更高层次,向上流动,通过文化学习并拥有技能无疑是进城最好的敲门砖。该群体65%需要子女入学信息,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一些儿童伴随外出父母流入了城镇,流动儿童的失学率高达9.3%,一直未上学者占7.5%,中途缀学现象比较严重。毫无疑问,在当今中国社会,教育升学仍然是个人实现向上流动的重要途径,目前这种现状,使得农民工子女实现向上流动可能被大大削弱,可以预见,在体制不变的情况下,这部分农民工子女,可能成为日后的“农民工”。28%需要金融信息,该群体中一部分人商业意识比较浓厚,他们购买国债、基金、股票等金融产品,试图通过金融理财使财富不会因为通货膨胀而贬值。65%需要维权信息,他们初步具有法律意识,需要知道在城市里通过什么机构和方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 农民工信息需求现状成因分析
  
  3.1 教育分化形成农民工信息能力弱化
  随着社会信息化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资源。获取这种资源不是靠人们的体力,而是需要人们具备相关的知识和能力,知能水平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强,知能水平低,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弱。人们知识和能力拥有强弱又与受教育程度有关。我国的城乡分离二元教育体制,教育投资政策向城市倾斜:国家办城市教育,农民办农村教育。近年来,尽管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投资,但是,传统的教育体制,农村得到的投资依然有限,无法满足农村教育发展,有些地方就连中小学危房改造也靠农民集资和希望工程解决,中小学教学设施、师资力量远远落后于城市。城乡分割的二元教育体制导致了农民工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落后,信息获取能力也与城市居民存在着很大差异。受教育程度不同的农民工形成的信息能力不同,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不同,调查显示:72%未上过学和只有小学、初中文化的农民工,主要通过亲友帮忙和包工头招聘获得职业信息;22%高中、中专文化的农民工除从亲友和包工头获得信息外,可通过应聘、单位招工、劳务市场、电视、报纸等媒体等渠道获得 信息;只有6%具有大专学历的农民工可以从政府招工及网上招聘获得信息。可想而知,一个文化水平低,获取信息能力弱的人,如何懂得利用公共媒体、中介机构、计算机网络来获取信息呢?如果一个文化水平低,知识技能弱的人,当他面临如潮水般的信息涌来时,又如何去认知、筛选、利用信息呢?调查显示面对诸多信息而无所适从的农民工占67%。
  
  3.2 制度阻隔造成农民工信息获取不平等
  由于受制度阻隔,导致农民工获取信息不平等。首先表现为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城乡之间形成了一道制度鸿沟,使农民不能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公民待遇。改革开放后,由于制度松动,大量农村富裕劳动力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由于他们没有城市户口,只能做临时工。尽管这些农民工属于流出地的精英群体,当中的许多人只要稍加培训,完全可以成为城市里正式职工,由于是农村户口,不能享受首属劳动力市场的就业信息,进入首属劳动力市场,成为正式职工,由于是农村户口,不能像城市有困难的居民享受免费办理图书证,进入公共图书馆在网上获取经济、文化、科技、职业招聘等信息。其次表现为城乡有别的就业制度,多年来,我国城市就业管理上形成了“先城镇,后农村、先本地,后外地”的政策,这种不公平的制度体现行政性的限制。城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具有地方保护制度来限制农民工进城的就业范围,基本原则是:城里人愿意干的工作一般禁止农民工进入;城里人不愿从事的职业才允许雇佣外来劳动者。因此,城市居民占据着比较好的职业岗位,农民工被排斥在外,使他们就业机会便得日益狭窄。最后表现为是歧视性的收费制度,主要体现在:实施“三证一卡”制度,对进城农民工要求办理出发地政府颁布的外出就业登记卡,目的地政府颁布的外来人员就业证、务工证和暂住证,每个证、卡都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原目的是“有序的流动”,实际操作却成为控制农民工流动的手段。
  
  3.3 信息传递渠道单一,农民工获取信息滞后
  目前,在广东珠三角城市传播信息的渠道主要依靠报纸、电视、电台、互联网及职业介绍所。农民工进城后,首先需要的是职业信息,由于广东省珠三角等城市的职业介绍机构建设的不完善,职业介绍机构在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没有发挥其应用的功能,信息渠道的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尽管有“广州市人才服务中心”,但该中心是为具有大学文凭,持有学士学位以上的大学生服务的,“广州某某区劳动服务中心”等机构是为下岗或待业的具有广州市户口的市民服务的。虽然广东省珠三角的其他城市经常举办一些人才招聘会,但是,这些人才招聘会都是为了招贤纳才而举办的,而不是专门招聘普通工人或临时工的,目前,在广东省珠三角城市,专门为农民工提供职业介绍服务的机构不多。调查显示:通过在珠三角城市的劳务市场获得就业机会的农民工只有22%。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城市的民营职业介绍机构不讲职业道德,他们利用农民工到城市后人、地生疏,获取职业信息难,求职迫切的心理,搞空头介绍,提供一些过时或者虚假信息,既影响了职业介绍机构声誉,又影响了农民工对信息的利用。在广州、深圳的报纸、电视、电台、政府网络大都有企业用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信息。但是,在珠海、东莞、佛山、江门、中山等城市的媒体全面介绍企业用工、文化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等信息服务参差不一。他们能运用电视、报纸等媒体信息得到职业介绍信息的仅占22%,通过网上获得招聘信息的只有6%。目前,社会关系网仍是农民工获取各类信息的主要渠道。由于正规信息渠道建设的不完善,农民工不得不借助于传统的手段,依靠亲友、同乡等社会关系来获取信息,这种“亲情关系与地缘关系”目前是农民工进城工作机会的首要的信息来源。这种信息特征:信息量少,内容单调,可靠性差;信息源不丰富;信息联系渠道少,联系方法单一、原始、信息传递过程失真度大;信息支付成本高。
  
  4 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对策
  
  4.1 加快城市信息化,增强城市信息服务功能
  信息化是推动城市现代化的主要力量。对广东省珠三角城市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中山等,必须加快以信息化推动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宜居城市建设的步伐。因为作为具有先导性、倍增性、渗透性、交互性等特征的信息技术,以其强大的现实或潜在优势,正在迅速改变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也在改变人们的生存方式、思维方式、甚至表达方式,他为人类提供快捷与便利。我们应该解放思想,突破以地理空间建设城市的传统思维,换之以网络空间构建网络新城的新思维。通过建设现代化的城市信息网络,让每个市民可以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通过网络与政府、企业、商家、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医院联系。这样节省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减少了城市的交通量,又改善了人们的生活、工作环境。
  
  4.2 完善综合信息查寻和电子求职地图系统的建设
  建设完整的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是一个比较复杂需要各方协同的系统工程。要进行一体化农民工信息服务体系的建设,首先是要对现有个条块信息资源的进行整合与扩展,在建立统一标准化的资源整合平台基础上,增加为农民工服务的相应功能。要做到这个层面必须依靠广东省政府进行统一领导与规划。广东省珠三角地区城市的信息资源十分丰富,由于板块分割,管理粗放,对农民工信息服务的效果是事倍功半。如广东省信息产业厅针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企业“用工荒”难题,2007年创建了《广东劳务资源信息网》,为广州、深圳、清远、梅州等19个城市的企业提供劳务信息,为广大求职者提供普工、技工、生产工等职位的省级职业介绍信息的权威平台。由于仅在网上公布,没有进行广泛宣传,发放近2 400份调查问卷中,竟无人知道有此职业介绍信息的平台存在。《广州市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中心》是广州市政府创建为广大求职者提供劳务信息服务中心,在网上介绍只有地址,无电话、无具体公交汽车线路和停靠站点,在广州600份问卷调查中,只有5人知道有此机构存在。《广州南方人才市场》5元钱的门票制度使多少农民工站在该市场门口望而却步。由于农民工工作、生活分布在城市各社区,对设置在城市固定地点的职业介绍机构了解不多。笔者建议:①完善综合信息查寻系统建设,将电子信息平台摆上城市的大街、广场、商业区、社区,让农民工不需要任何设备和费用就可以通过触摸屏免费了解和咨询:政府政策、职业介绍、法律维权、医疗保健、教育、房屋租赁、文化娱乐等信息。②在大型公共场所设置电子求职地图,图上标明劳务完善用工市场的方位、乘坐公交车的路线、停靠站点、联系电话并对招聘岗位的区域分布进行解析,引导农民工避开竞争激烈的区域,合理定位,按图索“职”。
  
  4.3 完善城市文化广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的建设
  城市的文化广场、图书馆是农民工免费获取文化科学知识信息的主要场所。笔者建议:①设置城市文化广场。每天免费为农民工和市民播放文艺科普电影,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提高农民工和市民的文化素质。②完善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广东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响应政府号召,改善服务态度、延伸服务时间为农民工和市民提供文献信息服务。由于农民工生活在城市各个社区,到省、市图书馆借阅图书,依然受居住地点和开放时间限制,只有把图书馆建设延伸到社区,配之在街头设立自助图书馆,让农民工有望借阅图书像街头售卖机操作一样方便,他们免费获取文化科学知识才成为可能。要完善文化广场―图书馆―社区图书馆―街区自助图书馆系统建设单靠文化管理部门和公共图书馆一家之力是远远不够的,只有通过政府组织协调,整合全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科技图书馆系统的文献资源及民间文化资源,才能对农民工进行有效文献信息服务。
  
  4.4 加强对农民工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培训
  农民工信息检索与利用的能力较弱,67%的农民工不懂得利用计算机上网查询信息,面对诸多信息而无所适从。为此,应加强对农民工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培训,具体措施如下:①在企业对农民工进行技术培训的同时,增加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培训内容,让农民工接受技术培训的同时接受信息检索与利用的培训;②当农民工到现有的职业中介机构求职时,派出专人在现场免费对农民工使用计算机上网检索的专门指导;③城市的图书馆和信息机构免费定期举办信息检索与利用的专题讲座,普及信息检索与利用的科普知识。
  
  5 结语
  
  农民工对广东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民工在城市化中所面临的“就业、技能培训、权益维护”问题日益显现。为了建设和谐广东,广东省政府管理和服务显然不能忽视广东省公民三大板块中的农民工板块,广东省的电子政务建设应该考虑农民工的信息需求,为此,有必要把被社会边缘化的农民工群体逐步纳入到政府公共服务的轨道中来,使他们在城市中享受到应有的市民待遇。用信息化手段处理社会问题,虽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工面临的所有问题,但是对问题的解决,却有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信息服务 城市化 农民工 城市化进程中外来农民工信息服务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