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软性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哪些

发布时间:2020-03-10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肖珑,女,1964年生,研究员,北京大学图书馆副馆长,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副主任,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兼职教授,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全国文理中心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信息与文献工作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情报资料工作》、《数字图书馆论坛》等期刊编委等。主要研究领域:数字资源建设,信息咨询与用户服务,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人文社科资源与信息服务,资源共建共享。承担国家、部委课题多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50余篇。曾获美国政府富布赖特项目“资深学者”奖学金赴美交流访学。专著《数字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曾获教育部北京市、中国图书馆学会、北京大学等单位“优秀成果奖”,并被列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摘要]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重点论述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两大软性基础设施――科研信息和成果的共享应用平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建设需求、现存问题及其宏观战略规划,旨在为开展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和学科资源建设的文献信息机构及相关学者、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人文社会科学 科研基础设施软性基础设施 文献资源保障体系 科研成果平台
  [分类号]G25 C1
  
  科学研究的发展,离不开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所谓科研基础设施,是指开展科学研究所需的经费、硬件(网络和计算机)、科研信息和成果的共享应用平台、实验室、文献保障体系等。科研基础设施的发达和先进与否,代表着一个国家的科研环境是否良性,是一个国家的科研工作能否吸引人才、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在这方面,发达国家一直是非常重视其投入和建设的,以美国和欧洲为例,其科研基础设施的建设约占全部科研投入的1/5―1/6,科研环境也从功能性不断向以人为本和舒适性转变,以培育创新、吸引人才。
  与自然科学相比,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同样重要,这是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繁荣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基本保障。但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主观性、相对性、积累性、连续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其科研基础设施的内涵与自然科学有所不同,例如对实验室基本没有需求、在硬件设施上的要求上也略低,但在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条件上却要求很高,因此人文社会科学被称为“文献倚赖型学科”。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投入,硬件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相比之下,软性基础设施――科研信息和成果的共享应用平台、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等方面建设不足的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
  本文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出发,就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需要的软性基础设施――特别是文献资源保障体系建设的需求、现状及其宏观战略规划进行论述,旨在为开展人文社科学科服务和学科资源建设的文献信息机构及相关学者、科研管理部门提供建议、参考。
  
  1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对软性基础设施建设的创新需求
  
  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任何时期,人文社会科学都具有不可低估的战略地位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自2004年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中发[2004]3号)以来,开始逐步进入繁荣阶段。而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全面部署,我国教育事业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时期。其中,作为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科研,更是得到进一步兴旺发达的助力。
  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以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为目标,其主要发展战略包括:①努力建设具有时代特点、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②建设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和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发展和自主创新体制;③随着国力的增强,加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与国际对话的能力;④在高等教育调整结构、提高质量的过程中,扩大人文社会科学教育领域,以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认识人类的文化与文明;⑤在教育信息化的过程中,要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利用。
  作为在全国人文社科机构与人员中占比85%以上、并发挥主要作用的高等学校,近年来人文社科研究事业更是飞速发展。据教育部社科司的统计,2009年的高校在研社科科研项目已经达到19万项,比2005年增加近一倍;科研经费达到36亿元,比2008年增加24%。科研成果更是每年均有增长,达到专著27024部,论文312816篇,咨询报告5679份。
  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引发了对软性基础设施建设的更高要求,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其中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的需求尤为强烈。
  
  1.1 要求文献资源体系向全面保障发展
  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强烈要求改变目前文献资源分散不成体系、数量不足且有重复、类型单一、语种少的现状,建设新型的、能全面满足需求的、系统化的文献保障体系。即:
  ?人文社科文献既要包含重点学科、传统学科,更要重视新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以适应学科体系的建设,扩大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领域。
  ?人文社科文献既要有新出版物,也要有时间跨度长的回溯性历史文献;既要有正式的出版物,也要有各类非正式出版的灰色文献和原始资料,为人文社科创新积累底蕴。
  ?人文社科文献既要有中文和英文等常见语种,也要有其他东、西方语系乃至非洲语系文献,包括随着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各方面的崛起,对各个地区和特定国家的综合性研究(如非洲研究、美洲研究、东南亚研究等)文献,从而强有力地支撑人文社科的国际对话能力,支持人文社科走向世界。
  ?人文社科文献既包含书刊等传统印本资源,也要包含数字资源等多种媒介,为人文社会科学的信息化、数字化发展提供支持。
  
  1.2 用户信息行为的变化呼唤全面创新的科研环境
  近年来人文社会科学文献的出版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传统纸介质发展到了数字文献。据不完全统计,近年全球人文社科类西文学术图书的年均出版量约7万种左右,人文社科类和综合学科类数据库达到1.5万种,其中数据库是1985年的8倍多。这种变化导致用户对数字文献的需求激增。
  人文社会科学用户的研究行为也在发生变化。用户的教学科研已逐步呈现e-learning、e-science的发展态势,其教学科研环境也向网络化、数字化发展:①搜索引擎和网络全文数据库成为用户最常用的工具;②教师在网上授课与学生互动;③科研团队的交流在网上进行;④用户的自我服务能力不断提高;⑤研究成果不仅仅在研究项目结束后产生,而且在研究过程中随时随地以报告、预印本、数据等阶段性成果方式出现;⑥特别是移动上网的快速发展,使用户开始随时随地进行自己的研究工作。   用户信息行为的这种巨大变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创新,提供与其相适应的科研环境。包括:
  ?建立数字基础设施,例如能够整合、发布、保存诸如报告、预印本、数据等各类社会科学研究过程成果的公共服务平台,便于用户获取,并将成果进一步在实际中转化应用;
  ?能够提供档案、图像、原始手稿、报告、学位论文、多媒体资料等各类介于正式与非正式出版之间的灰色文献,满足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创新和国际化要求。
  ?将文献的发现和获取工具嵌入用户的研究环境,使用户能够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随时随地获取准确适合的文献;
  ?帮助用户获得高质量、按知识组织的文献信息,免受信息杂乱、良莠不齐的噪音污染;
  ?帮助用户按照自己的个性化需求开展研究。
  
  2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软性基础设施的现实问题
  
  2.1 文献资源结构性缺失,收藏品种少,可持续发展不足
  据统计,我国高校1949年后的人文社科西文图书的收藏量只有45万种,仅占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和牛津大学三校藏量(212万种)的五分之一;包括教育部的“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在内,高校每年采购的外文新书约为4万种,只占欧美地区年度文科学术图书出版量的50―60%;高校尚未收藏的、全球出版的人文社科类外文学术期刊大约有1.7万种;人文社科类外文数据库仅有200余个,不及国外一流大学如哈佛大学的三分之一。此外,由于书刊每年涨价、国家的投资却没有相应稳定的增长,已经购买的外文文献资源都存在可能会中断续订、不可持续的问题。
  
  2.2 文献资源的规模化服务能力不足
  已购买的外文资源集中在一部分高校图书馆中,没有充分向公众揭示报道,文献共享服务水平低,导致资源的重复建设,不能充分发挥资金效益。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这方面的问题,远比自然科学领域要突出。例如,教育部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文献资源保障项目共有两个(“高校文科图书引进专款项目”和“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项目),年投资额约为4000万,其中用于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不足10%,无论是投资总量还是服务投资上都远远低于国家科技部的同类项目――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
  
  2.3 缺乏国家级的公共平台对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
  无法提供更大范围的共享,缺乏整体的科研环境。以教育部所属的135个人文社科基地为例,经过多年的建设,基地已经拥有大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的一部分专著、期刊已正式出版,但还有大量的灰色文献――如讲座、论文、报告、数据、会议资料等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因资源分散、数据库规模小、建设效益低,亟需按照学科和文献进行整合,采用统一的标准,进行统一的揭示、报道,以提供更大范围的信息服务和共享,促进利用,促进人文社科研究的发展,为我国人文社科建设成果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3 做好宏观战略规划,加强人文社会科学软性基础设施建设
  
  上述需求和问题,在国外及港澳台地区也都存在,只是程度不同而已。经过对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欧洲、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调研,可以归纳出一些主要的做法:
  ?由政府主导并投资,以实体文献资源为基础,建立虚拟的网络共享环境和共享服务体系,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数字图书馆”(WDL)、美国各州的州立“图书馆与信息合作网”(如加利福尼亚数字图书馆CDL、俄亥俄州图书馆信息网OhioLINK等);
  ?共享资源包括印本资源和数字资源,逐步趋向数字化;
  ?共享服务手段现代化、网络化、数字化,便于快捷准确地发现和获取;
  ?按学科领域开展共享,如台湾地区的“人文及社会科学研究图书设备计划”,其设立目的就是为了促进台湾地区人文及社会科学学术研究之长远与整体效益、整合与共享资源、提升台湾地区人文社科成果的质量与国际化;
  ?图书馆与学界专家、科研管理部门协作,以图书馆合作体作为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最主要方式,如英国联合信息系统委员会(JISC)等;
  ?建立相对独立的小型实体机构,如项目管理机构、协调机构等,负责共同体的运行管理维护。
  要解决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与落后的科研基础设施之间的矛盾与问题,除参照国外的做法外,更重要的,是要遵循人文社会科学教育科研发展规律,深入调查研究,创新发展,坚持公益性、公平性、普惠性原则,全面提高人文社会科学软性基础设施水平,为我国意识形态领域需要和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服务。
  在此前提下,人文社会科学软性基础设施的发展应制定以下宏观战略目标:以建成世界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保障体系和科研环境为核心,整体收藏全球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外文学术文献,全面整合国内人文社科领域研究成果,充分利用国家增量投入盘活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存量文献资源,逐步构建大规模、有特色的文献资源战略体系,针对人文社会科学特点开发先进、实用的文献信息服务系统,形成强大、高效、全方位的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和推动全国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信息资源与成果共享,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教学提供全面和最终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构造一流的成果展示平台。
  软性基础设施的实际建设工作,可以考虑分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 遵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特点,全面建设文献保障体系
  从科学研究的特点和规律来看,相比较自然科学而言,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具备认识的主观性和相对性、发展的积累性和连续性以及地域性、民族性等特点,博大精深、包容一切、允许个性化和各个学派的发展。因此其对文献的要求也是多方面的、综合的,没有绝对的规律,更乏对某种某类文献的特指。因此,文献保障体系的建设要考虑从以下原则出发来制定战略规划和实施:①从国家发展战略角度和国家创新体系需要出发开展文献资源建设,要建立人文社科领域最高层次、最全面和可持续的文献资源中心,提供资源的战略性保障;②文献资源收藏要完整、内容要全面,要达到学科、语种、文献类型、时间跨度的全方位保障,全球出版的重要外文学术出版物要在国内都能收藏――至少做到“中国高校有一份”,从而为国家提供最终的文献服务;③从国家宏观调控出发,开展协调建设和学科联合保障,尽可能避免重复建设,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加强调控,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实行各校按学科和按类型的分工保障机制,使有限的资金尽可能充分发挥效益;④要能够做到持续储备、长期保存,在各种灾难以及不可控事件发生时,永久和可持续性拥有资源。
  从上述规划原则出发,要实现文献资源的全面和最终保障,以高校为例,应该达到以下目标并投入建设:①高校每年外文图书年收藏量8―10万种(含西文 和其他语种图书以及对经典图书的回溯补藏),占全球学术出版物年度出版量的90%;②基本收藏全球外文学术期刊,总量达到2万种(含非英文的其他语种期刊和重要过刊),其中现期期刊为70%以上;③电子资源达到现在的10倍以上;④还要充分考虑大型原始资料和灰色文献,做到尽可能收藏完整。
  
  3.2 科学创新,营造人文社会科学的数字化公共科研环境
  数字环境下科研环境建设是很复杂的工作,目前国内外都没有建设完成的案例。国外基本采取首先建设机构知识库的方式,如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斯坦福大学、剑桥大学、牛津大学等,用于本机构科研信息和成果的收集、共享、展示、管理、保存和交流,为本机构科研人员逐步建设数字式科研环境。
  我国国情是政府可以统一协调做大事,因此可以一方面鼓励各科研机构建立自己的科研环境;另一方面可以由政府出面,从学科建设出发,科学创新,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大中型公共基础设施。
  例如,可以以教育部135个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为基础,兼顾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等各类研究的成果,整体规划,统筹安排,合作开展我国人文社科资源――特别是灰色文献,如讲座、论文、报告、统计数据、会议资料、开放获取的期刊/学报以及研究过程中的原始资料等――的整合服务,最终完成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的收集、上载、共享、展示、检索、咨询、管理、保存和交流的公共服务平台(可以姑且命名为“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库”),形成系统的人文社科知识组织体系,使之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公共科研环境的重要组成,既促进科研信息和科研成果的传播与交流,为科研人员提供服务,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成果的国际化平台。
  
  3.3 应用新技术,建立高可用和高保障的信息服务共享平台
  无论是文献保障体系还是知识库建设,都离不开公共服务的开展,有了服务,才能真正建成可用、高效的科研基础设施。因此,应考虑结合人文社科领域特点和人文社科发展需求,联合各高校图书馆和其他信息服务机构,建设具备强大共享服务能力的公共服务平台,集成揭示国内外人文社科文献信息资源和科研信息,整合相关领域及第三方的服务,不断创新,形成“可见又可得”、7×24小时、文献保障率达98%的网络化公共文献信息服务环境,为国家人文社会科学战略发展和重大创新提供竞争情报服务,为科研教学人员提供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高层次、全面、准确、方便、快捷的文献信息和科研成果服务。
  建设高可用和高保障的信息服务共享平台,应以国家战略和用户需求为主导,以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特点为基础,以提供高满足率服务为前提,创新服务,创新平台,创新团队;应坚持公益性、公平化、普惠性原则,努力促进文献信息资源和科研成果共享;应建设中心式、数字化服务平台,形成网络虚拟文献服务环境,开展方便、准确、快捷的“一站式”服务;应建立具备学科化、专业化、个性化特点的软性服务,按人文社科领域的学科、文献类型、用户类型、用户需求设计知识组织体系,整合资源和相关服务,并逐步形成开放式的信息服务环境。
  以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的服务平台建设为例,可以充分体现上述建设原则和目标。
  
  
  4 结语
  
  在实际建设中,上述三个方面都离不开两个关键因素的支撑:一是硬件环境――如计算机硬件、网络设施、应用系统、通用软件、数据存储和安全、服务保障系统等;二是运行维护管理机制,如经费保障、人力资源管理和培训、服务运行体系、公关宣传推广、知识产权解决方案及其他法律保障、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等。限于篇幅,也考虑到在任何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中,这两方面的支撑都不可缺乏,在此就不做更多赘述。
  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同等重要,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设施也和自然科学的基础设施一样,同样需要国家投入、规划和建设。由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建设其科研基础设施特别是软性基础设施是一项比较“隐性”的工作,不容易见政绩,更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能见成效。唯其如此,才需要有高瞻远瞩的政府和相关科研与信息机构、有长远眼光的领导干部和信息服务人员,从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角度与规律出发,坚持这项工作的科学化发展、规划和实施,并使之长年可持续进行,为人文社会科学的创新和走向世界奠定基础,为我国作为一个大国、在世界意识形态领域拥有强大的发言权、话语权提供服务。

相关热词搜索:软性 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科学 人文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软性基础设施建设 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总论杂志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