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平讼理”,地方“劝民息讼”】政什么讼息

发布时间:2020-03-1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出生于台北的李典蓉早在大学时代,即对清代法制史感兴趣,并经常和两岸的法制史学界的师长们互动。她告诉记者,之所以将清朝京控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第一是京控制度是在清朝完备的,第二是目前中国古代法制史类的史料,以清朝资料最多。第三,清朝与现代最近,社会的承续性最高,较具有现实意义。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不同于前辈学者,这次她大量运用了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军机处奏折附录》,并据此整理出来了多达400个案例。
  
  最保守的应对就是压抑
  
  时代周报:应该说“京控”背后的司法与社会问题,历代都有类似的情形,但惟独清代建立了系统化的审理制度,清朝缘何会在原有的司法诉讼制度之外“叠床架屋”确立“京控”制度?
  
  李典蓉:在我看来,清朝的京控制度既是承继也是创建。所谓承继指的是承继两千年王朝的直诉制度。创建指的是清代将京控制度的呈告、受理、奏交、咨交、发审的整体流程完备。在明代叩阍并非诉讼常态,清代已经是一个常态,甚至可以说是呈控者启动案件重审的主要方法之一。
  
  至于清代为何会大力发展京控制度,我个人认为,中国专制王朝有些通病,就是承继了前代制度后,很难大刀阔斧地改变前朝制度的框架,毕竟承袭比开创容易。史学界经常说“清承明制”,根本原因即在于建立清朝的满洲人,其文化制度不及汉文化精深的缘故。但清到乾隆中期之后,国家的人口与疆域已非当年明朝所能相比,旧有的行政制度势必得因应社会的变迁与需求(包括讼案的增加)改变。囿于当时统治者及政府官员的整体格局,对现有的制度无法作出过多的调整或改建,只能做补救措施。京控本来脱胎自古代的“直诉”,直诉就是统治者为补救地方官阻拦民人声音的直达管道,以此为补救,对王朝来说较为省力。
  
  时代周报:对于京控这一制度来说,官方和普通的民众的态度不一,他们是如何“想象”京控制度的?
  
  李典蓉:的确,官方与百姓对于京控有着不同的态度。
  
  百姓对于京控仍抱持着想象与希望,官方则想着这些控案处理不当,可能会给官场的升迁应对带来困扰。态度的差异,彰显出两种对“安定”的不同理解。呈控者理解的安定是想利用京控,去追寻社会应有的规范秩序,尽管这个秩序被破坏有时候不完全是政府内部的问题,而是来自社会内部阶层的流动与国家外在势力的介入。不论呈控者要求的是什么,伸冤也好,平反也好,调解也好,他们要求的是对现有问题的立时修正,以求回到安定的状态。而对绝大多数官员来说,过度关心京控案只会给他们的工作带来极大的负担而不一定能讨好。如果光看地方督抚的奏折,有时感觉似乎京控者所告的对象不是扰乱社会安定的人,原告本身才是。如果要对呈控者的挑战作出响应,最保守的应对就是压抑,如此才能维持社会平稳。
  
  “无讼”是理想状态
  
  时代周报:就京控而言,你多次提到,中央以“政平讼理”为要,地方官员以“劝民息讼”为要,中央与地方的追求,似乎存在一些矛盾?
  
  李典蓉:我自己是这么感觉的:多数情况下,皇帝总是谕官员积极办案审案,以求讼平政和。所以中央对无讼的追求是需要透过地方官的勤于政务来实现,包括审理诉讼。京控制度本身有着德政的寓意,也有预防官吏为非,借百姓申诉以监察官员的意图。“无讼”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一直追求的理想状态,但是这一官方表达术语的地方实践,却落在借由对虚妄者的压抑与打击,借此来达到惩戒唆讼兴讼的作用。对地方官员来说,同样如此。表面上是为了“无讼”、“息讼”,实际的表现却是经常“压讼”。
  
  在清朝这样一个中央不信任地方官员,百姓不信任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不信任百姓的循环里,百姓只能选择相信皇帝。但是,皇帝也未必全然相信并同情这些呈告者。
  
  时代周报:站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一制度?
  
  李典蓉:我们只能说古代人保护自己的利益,那是因为中国向无“权利”概念,而现代人可以说什么是我们的权利,那是受到西方的影响。对个人权利的追求与保护是现代社会法律的核心意识,传统中国发展不出来,原因很多,我认为从京控制度可以体现一些传统社会中对“变”的禁抑。那些京控成功的例子只会让大部分弱势的呈控者总是花费时间、金钱、气力等待着在上位者的施舍。为什么透过合理的逐级上控不能换来相同的结果,不能对司法体制进行改造呢?有时候现代人看古代史料的感觉是很悲哀的。
  
  我认为京控的存在可以反映出当时社会的诸多问题,却不能对清代既有的弊病作出任何改善,也不能满足社会的真实需求。它最大的功能就是借由传统德政“伸冤”的理想,以及上控者对平反可能成功的美好期待,来缓和民间潜藏着的改变动力。只不过,这个功能只对统治阶层有利。历史证明,行政与司法无法各自独立的集权王朝,如果过于依赖京控制度补救司法问题,将导致既有积弊难以改善。这些问题,都值得深刻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中央 地方 政平讼理 中央“政平讼理” 地方“劝民息讼” 进京上访 进京上访有什么好方法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